回覆列表
  • 1 # 德文馬克俊

    要知道《三國演義》人物眾多,但是主要是講劉關張三人與曹氏父子之間的相互鬥爭的故事,連東吳孫權都是配角,戲份不多,能夠上回目,說明這是作者非常欣賞的環節,是著重描寫的精彩故事,夏侯惇也是小說後期一個非常出彩非常重要的人物,那麼拔矢啖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有一次曹操派夏侯惇為前軍先鋒,不料行軍途中正好與呂布的高順軍相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夏侯惇馬上縱馬上前殺敵,與那高順大戰幾十回合,高順漸漸不敵,敗下陣來,正要掉頭逃跑,夏侯惇當然不想這麼輕易放敵,沒有過多考慮便徑直追上去,不料卻中了他們的埋伏,呂布的手下曹性趁著夏侯惇不防備,用暗箭射他,正好射中夏侯惇的左眼,鮮血噴湧而出,夏侯惇慘叫一聲,幾乎昏倒。但是他忍著巨大的疼痛,用手拔箭,卻由於用力過猛連眼珠子都拔出來了,夏侯惇平時是個飽讀詩書、崇尚儒學的人,他認為眼珠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於是便吃下自己的眼珠。繼續殺敵,終於戰勝了敵人,取得了勝利。不過從此以後,夏侯惇只能單眼看人,有了一個“盲夏侯”的外號,夏侯惇自己很注重外表,很不喜歡人家這樣叫他,不過從此他拔矢啖睛的名聲便傳開了。

    因為夏侯惇是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那麼既然已經損壞了,那就只能吃下去,讓自己的身體器官回到自己的身體裡。這種極端的做法雖然有些難以理解,有些驚世駭俗,不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人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那個講究禮法的社會卻認為是合理的,是傳為美談的故事,所以才被完整地寫入古典名著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人。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佈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慾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惇既免,太祖聞之,謂浩曰:“卿此可為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並擊,勿顧質。由是劫質者遂絕。孫盛曰:案光武紀,建武九年,盜劫陰貴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質迫盜,盜遂殺之也。然則合擊者,乃古制也。自安、順已降,政教陵遲,勢質不避王公,而有司莫能遵奉國憲者,浩始復斬之,故魏武嘉焉。

  • 2 # 許姑姑影片

    要知道《三國演義》人物眾多,但是主要是講劉關張三人與曹氏父子之間的相互鬥爭的故事,連東吳孫權都是配角,戲份不多,能夠上回目,說明這是作者非常欣賞的環節,是著重描寫的精彩故事,夏侯惇也是小說後期一個非常出彩非常重要的人物,那麼拔矢啖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有一次曹操派夏侯惇為前軍先鋒,不料行軍途中正好與呂布的高順軍相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夏侯惇馬上縱馬上前殺敵,與那高順大戰幾十回合,高順漸漸不敵,敗下陣來,正要掉頭逃跑,夏侯惇當然不想這麼輕易放敵,沒有過多考慮便徑直追上去,不料卻中了他們的埋伏,呂布的手下曹性趁著夏侯惇不防備,用暗箭射他,正好射中夏侯惇的左眼,鮮血噴湧而出,夏侯惇慘叫一聲,幾乎昏倒。但是他忍著巨大的疼痛,用手拔箭,卻由於用力過猛連眼珠子都拔出來了,夏侯惇平時是個飽讀詩書、崇尚儒學的人,他認為眼珠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於是便吃下自己的眼珠。繼續殺敵,終於戰勝了敵人,取得了勝利。不過從此以後,夏侯惇只能單眼看人,有了一個“盲夏侯”的外號,夏侯惇自己很注重外表,很不喜歡人家這樣叫他,不過從此他拔矢啖睛的名聲便傳開了。

    因為夏侯惇是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那麼既然已經損壞了,那就只能吃下去,讓自己的身體器官回到自己的身體裡。這種極端的做法雖然有些難以理解,有些驚世駭俗,不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人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那個講究禮法的社會卻認為是合理的,是傳為美談的故事,所以才被完整地寫入古典名著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人。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佈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慾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惇既免,太祖聞之,謂浩曰:“卿此可為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並擊,勿顧質。由是劫質者遂絕。孫盛曰:案光武紀,建武九年,盜劫陰貴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質迫盜,盜遂殺之也。然則合擊者,乃古制也。自安、順已降,政教陵遲,勢質不避王公,而有司莫能遵奉國憲者,浩始復斬之,故魏武嘉焉。

  • 3 # 萬里清風來

    夏侯惇“拔矢啖睛”,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

    說的是呂布攻打濮陽,夏侯惇率兵前來救援,攻擊呂布陣營。呂布陣中高順出戰,大罵夏侯惇,惇大怒躍馬挺搶大戰高順,戰罷四五十合,高順不敵,敗走。夏侯惇緊追不捨,這時高順不敢回陣,只好圍著陣轉圈跑。

    陣中曹性看見,出的陣來,張弓搭箭,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大叫一聲,拔出箭來,不料連眼珠帶出。

    夏侯惇大喊一聲“父精母血,豈容棄之”,把眼珠吞下,回的身來直奔曹性,只一槍把曹性挑於馬下。

    這即是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

    夏侯惇,字元讓。曹操最信任的武將(沒有之一),可自由出入曹操寢室。

    夏侯惇少年時即勇武鄉里,以後跟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屯田蓄水,使百姓受益。

    夏侯惇為人簡樸,愛兵如子,所得賞賜全部分給部下,一生未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一個人的成就能有多高,並不在於他的背景有多深,而在於他選擇的對手有多強。

    大家應該注意到,在蜀漢陣營中,與天下第一勇士呂布對戰最多的是張飛,四次對陣,愈戰愈勇,越戰越強。而在曹魏陣營中,與呂布對戰次數最多的是夏侯惇,也是四次,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夏侯惇多次被呂布打敗,但再次相遇,仍然要衝上去打,正是“刑天舞干鏚,猛志何壯哉”,狹路相逢,明知不敵,也勇敢對戰,擁有“亮劍精神”。

    咱們來看一下夏侯惇將軍的戰鬥履歷:

    1.夏侯惇十四歲學武,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怒而殺之;

    2.滎陽追擊戰,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戰不數合,夏侯惇抵擋不住了,飛馬回陣; 3.滎陽之戰,夏侯惇戰不數合,一槍將徐榮刺於馬下;

    4.濮陽之戰,見樂進與臧霸三四十合不分勝負,夏侯惇飛馬上陣助戰,張遼截住廝殺,無具體回合數和結果,可視為平手。呂布親自揮戟上陣,夏侯惇和樂進立即飛馬逃回本陣;

    5.濮陽城外,曹操被呂布追擊,夏侯惇攔住呂布交鋒,天降大雨,雙方收兵;

    6.淮南之戰,夏侯惇戰不三合,一槍將橋蕤挑於馬下; 7.濮陽城外,見許禇、典韋聯手拿不下呂布,夏侯惇和夏侯淵、李典、樂進齊出,六將圍毆,擊退呂布;

    8.夏侯惇率兵進軍,在小沛城外與高順不期而遇,雙方交鋒四五十合,高順不敵敗走,繞陣而逃,夏侯惇追擊;

    9.夏侯惇追擊高順,被曹性一箭射中右眼,夏侯惇拔矢吞睛,奮力一槍挑翻曹性; 10.下邳圍城,夏侯惇與關羽交鋒十餘合,詐敗而走,將關羽誘入埋伏圈;

    11.黃河渡口,夏侯惇追截關羽,兩人交鋒十數合,使者到來阻止;

    12.博望坡之戰,夏侯惇與趙雲交鋒,戰不數合,趙雲詐敗而走,誘夏侯惇入伏。 共12次展示武力,夏侯惇有效勝績為5次,斬敵4名。夏侯惇4次與呂布對陣,3次直接交手,僅次於張飛。

    小沛城外,四五十合擊敗高順,是最能體現夏侯惇實力的一戰。大家都記得,濮陽城內典韋曾經冒煙突火,掩護曹操突圍,路遇高順和侯成攔路,典韋“咬牙努目”,奮力擊退高順和侯成,將二人倒打出城外。以此分析,夏侯惇的武藝當在典韋和許禇之下。而高順是呂布麾下最為得力的戰將,獨領一軍,是“陷陣營”的主將,擔負著衝鋒陷陣打破僵局的關鍵作用,他的武藝絕不可能太弱。以此分析,在曹魏陣營中,未盲之前的夏侯惇的武力值低於許禇、典韋,略高於張郃、張遼、樂進,而與徐晃、龐德在同一水平線上。

    但夏侯惇右眼被曹性一箭射盲以後,武力值受到了很大影響,從此以後,再無斬獲。勇氣依然,但戰鬥力確然有所衰褪。

    在戰場上有這樣一種人,他武藝不是很強,戰績不是很好,領兵打仗的指揮水平也不算多高,但只要有他在,無論遭到怎樣的挫折和失敗,軍心都不會散,勇氣都不會丟,就會捲土重來,百折不撓。主動進攻,是夏侯惇的風格,不管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呂布,是威名赫赫的關羽,還是戰功累累的趙雲,夏侯惇都主動進攻,絕不退縮。可以被擊敗,絕不能被嚇住。這是夏侯惇強於徐晃和張郃的原因。

    夏侯惇,是魏軍將士們的脊樑骨,是軍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期州牧跟太守、刺史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