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大魚
-
2 # 松栢樹
這個問題思考一下,從我的經歷談一下我的粗淺的看法。我參工作後三年後任會計,工作出色提升為單位領導,過了8年調局機關工作二十年。親身體會到工作認真能力強,領導喜歡,必然給你安排的工作就多,在工作中,自己忙忙祿祿,看到別人悠閒無事,工資還比我高,我心態就不平衡。後來思考一下,自己不是勤奮努力工作,乾的工作就多,往往受到領導的批評,唉,真是出力不討好,還挨批評。但是,我認為乾的工作越多,才能提高自己素質,領導批評,能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去探索研究,才能提高自己工作技能。人常說:"吃苦是福,人人都不。"我認為我在工作生涯中,就是勤勞吃苦,但還要細緻,不要急於事成,慢而認真工作。我親身體會到沒有吃苦,我能當上領導嗎?沒有吃苦,我能調局機關嗎?等等。最後想給年輕人說句話:多幹工作多學習,積累知識提技能,事業才能蒸蒸上。"所以在任何工作中要做到慢而細緻把事做好。我的文功淺薄,回答不好,請指教。謝謝!
-
3 # 木子職說
個人覺得,工作越勤勞越高效,活反而越多是一種常見現象,但沒必要做慢一點。
工作勤勞高效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了你工作能力強,接受能力強,適應能力強。活越多,說明你因為自己工作效率的提高,分擔了單位其他人的活。但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了你的能力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對將來的提拔任用是有好處的。
工作勤勞高效,活反而越多是一種常見現象,不管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國有企事業單位都是很常見的。我就說下我自己單位吧。
我是從事辦公室工作的,活也挺多的,最主要的是雜活更多,領導也經常將一些瑣碎的事情交給我做,導致了我經常是剛做完了上一個工作,就要接下去做下一個工作,甚至幾項工作同時進行。我做事效率一般,不算高也不算低,接的活也不是最多的,但也很辛苦,領導也能夠看到你的努力。我隔壁部門是一個大部門,活多人也多,但事情分配不均,有的人忙的要死,有的人又太閒了,還有人拈輕怕重,專挑輕活來做。這些想象領導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於是年底考核晉升的時候,領導專門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痛批,並對錶現優異的人進行特別表揚,並對部分人職務進行了晉升。當然,我有有幸晉升了。
為什麼我說就算你越勤勞越高效,活再多,你也不要慢下來呢,最主要的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工作高效是一種能力。工作高效是一種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還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高效處理事情,反映的不僅是你對工作的熟悉程度,還反映了你的工作態度。這種工作能力會伴隨你一生,無論你在哪裡工作,你都能夠快速入手工作,適應新的環境。
工作高效是表現自己的契機。工作高效,能夠讓你在領導領導面前樹立良好形象,讓領導對你印象深刻,特別是一些領導交辦的大事急事,如果你能夠高效處理,肯定能夠讓你的領導對你心悅誠服,以後也會重用你,提拔你。
工作高效表現的是態度問題。越勤勞越高效的人,我相信運氣不會太差。有的人工作慢悠悠,肯定是工作態度不好,這樣的人肯定發展前途不好,領導也不會重用他。但你工作高效就不一樣,你有進取心、有自制力,能夠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這就是你工作的態度問題。
工作過慢是對自我的否定。經常工作高效的人,突然工作慢起來了,領導肯定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是否下降了,對你工作態度產生懷疑。另外,你的工作慢起來了,也是對自我工作能力的否定,明明可以高效處理的事情,為什麼要多拖兩天才完成呢。
當然了,工作慢起來我不建議你這麼做,那如果工作過多怎麼辦呢。
我想開明的領導肯定能夠想的到你工作量的大小,也能夠理解你的辛苦。你可以適時跟領導交流,說說心中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要求,我相信領導肯定能夠理解的。
都說單位不養閒人,我相信有追求的人一定能夠高效完成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得到領導的肯定。
-
4 # 野哥聊職場談人生
這個話題的核心是鞭打快牛。理論上是老闆和管理者的責任。鞭打快牛的惡果就是能者多勞,越來越勞,知道累死為止。
應該和領導去談個人績效的定義,衡量工作結果的標準,工作好壞的標準。各人承擔工作範圍,工作任務的邊界要清晰定義,白紙黑字簽字畫押。
如果取得了超出承諾範圍內的業績,當然需要精神,物質,職位提升的獎勵。
-
5 # 職場導航儀
你在工作中,既勤勞又高效,反而工作越來越多,你問是否要慢下來?我的建議是:不能慢下來!
一,職場上,領導都喜歡勤勞、高效、能幹的員工。職場上,每個明智的領導,對於勤勞、高效、能幹的員工,大都比較欣賞,在工作中也會側重培養,尤其在工作任務分配上就會多一些。而勤勞、高效的員工做事情,也確實很圓滿,能夠讓領導放心,讓領導省心,還能夠讓單位出成績。這也是一些勤勞、高效、能幹的員工,到哪裡工作都很吃香的一個硬道理。
二,職場上,“鞭打快牛”的現象確實普遍存在。職場上,一些勤勞高效的員工做事情,確實比別人做得漂亮,更讓領導喜歡。所以,一些領導一遇到工作,自然就想到這樣優秀的員工。從而,也就形成了一種“鞭打快牛”現象。這也如同舞臺上的演員,哪個人演出水平高,自然戲份有多,而且,獲得的掌聲,獲得的榮譽、獲得的進步機會也就多。
三,職場上,“能者多勞”絕對不是一件壞事。要知道,職場上,每個人的進步都是幹出來的,沒有誰是等來的。所以說,在職場上,能夠被領導賞識,能夠經常獲得領導分配活,絕不是壞事。而且,你乾的成績多了,在領導心中的分量也會越來越重,自然,進步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大。如果說,你工作平庸、效率低下,被領導晾在一邊,逐步被邊緣化,這才是讓人灰心喪氣的事情。
四,職場上,樹立個人工作風格、建立個人做事品牌很重要。在職場上,一個人要牢固樹立起為自己生存和發展做工作的從業思想,這樣,工作起來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才會願意多付出,願意勤奮勞動,爭取高效快捷、成效顯著。由此,也就形成了你個人的工作風格,建立了你個人的做事品牌,不僅在領導眼裡受歡迎,而且在整個團隊成員中,也會出類拔萃,受到大家的尊敬。
五,職場上,勤勞高效的員工,大都比其他員工發展快。要知道,職場上,許多勤勞高效的員工,在做出突出成績的同時,也展示出自己的優秀工作能力。所以,他們在職務晉升上,也比其他員工發展也快。可以說,從你進入職場那一天起,你所做的一切工作,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在為你自己職場進步搭建上升的階梯,只有這個階梯搭建的高度夠了,你的升職目標也就達到了。
所以說,只要你進入職場,只要你有自己的職場目標,你就應該勤勞高效地幹工作,從而做出更多成績,為你的職場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大魚我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經常經歷。大魚屬於性子比較急的那種人,眼中容不下事情,所以,手上有活就第一時間幹起來,想著早幹早結束,當我完成自己的工作時,別人手上的活可能還在醞釀中。所以經常遇到領導來巡視,別人都在埋頭苦幹,我卻在收尾,領導一見說,哎,你幹完了啦,那正好我這還有什麼什麼檔案要處理,你來接手下,我……
職場中對這種現象有個美稱,叫做“能者多勞”,你幹得越好越有效率,領導就會給你更多和更重要的活。那究竟要不要做得慢一點呢?我覺得這個跟你的目標有關。
什麼目標?如果你對現在的職位很滿意,不想升職,也不想加薪,那你當然可以考慮少做一點,主要圖個輕鬆嘛。
比如,公司裡很多小年輕,他們只做屬於自己的工作,額外的多一點點都叫不在合同範圍內,我不伺候,所圖的也就是到點下班到點上班,每天開心就好。
如果你是這樣的心態,家裡也沒有後顧之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你當然可以做的慢一點,這挺好的。
可是如果你的目標是升職,是在工作上大顯身手,那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你完成越多的工作,你去接更多的活,雖然非常辛苦,但卻是實打實難得的成長機會,你可以循序漸進地幹越來越高效的工作。
我們部門原本是5個人,後來其中兩人崗位變動了,只剩三個人,領導說要補充人手,但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適人選,就一直這麼拖著。這下好了,原本5個人都略顯緊湊的工作,成了三個人的超長待機。每個人都是連軸轉地幹,什麼內分泌紊亂啊什麼乾眼症啊頸椎病啊,所有工作病我們都綜合來了一遍,到最後,實在是沒有力氣坐著看檔案了,只能躺在沙發上翻。這可能是我人生裡最難熬的一段時間,那時候的願望已經不是新增人手了,而是能不能在晚上8點下班。
一年以後,我們部門終於新增人手了,但此時我們也已經身經百鍊無堅不摧了,別覺得我誇張,我說的是真的,當你經過一輪又一輪崩潰與重塑的淬鍊後,你不會再懼怕任何東西,任何工作任何麻煩你都有信心去解決。當新來的同事開始抱怨工作難搞的時候,我們看他們真的有如弱仔,這點事才哪到哪啊。
馬雲說我們要珍惜“996”,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體驗這種工作。如果沒有經過那一年的洗禮,我覺得這是悖論,但現在,我想說,馬爸爸說得對,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經歷這一切。經歷,機會,塑造,成長,這些比“誰的活多誰的活少,要不要做的慢一點”這類的公平性追求要重要的多,並且也更難得的多。
所以說,你一開始的目標是什麼,就決定了你最後將走向哪裡,如果你想升職,你恐怕只能選擇一條更辛苦卻更有收穫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