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帝國烽火
-
2 # 瘋笑趣事
自古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既然最後是范增死了,張良活了,那麼很清楚了就。
如果有如果,范增強於張良,那就是他的計謀被項羽全部採納,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如果,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在鴻門宴只要項羽聽了范增的話,之後就沒有大漢朝了。說不定我們現在都是楚人了
很明顯張良在識人這方面要強於范增,這已經夠了。
結果,才是檢驗誰強的唯一標準。
-
3 # 墨梅逸清寒
同樣作為謀士,張良能力比范增強,儘管張良自謙的說范增比他強三倍。
首先,謀士的能力表現在對形式的判斷進而選擇應該跟隨的主子。當義軍打到范增家長時,七十歲高齡的范增出山,協助項梁,項梁死後又輔佐項羽。他本身是楚華人,有滅秦者必楚的尚武民族自信。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集國仇家恨於一體的項家人。張良本是南韓人,南韓滅亡後也是想方設法滅秦,因勢單力薄欲投靠自立楚假王的景駒,途中結識劉邦,一見如故,而且劉邦能夠聽從他的建議,所以決定跟隨劉邦實現滅秦大計。可見范增選擇實力派項羽,張良選擇從諫如流的劉邦。實力可以培養,但是隻是受尊重而不被採納計劃對謀士來說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其次,二人的出身名氣不同。雖然出身不能自己說了算,但是可以從中看到家教的影響。范增出山之前沒有任何記載,也就是有些才氣的山野村夫吧。張良卻是南韓貴族出身,祖上五代為南韓國相,公元前218年曾經因為博浪沙刺秦而名揚天下,小小年紀可以有勇有謀的刺殺秦始皇(如果不是秦始皇換做副轎,那就改變歷史了)不是每個對秦有恨的人能做到的,之前范增活了七十多歲沒有。
再次,謀士最主要的是謀略,在這方面,張良自謙應該是有道理的,薑是老的辣,項羽身邊可用的就範增一個,而劉邦卻是有漢初三傑張良、蕭何和韓信,還有陳平。范增給項梁獻計擁立楚懷王籠絡義軍,後奪權殺宋義將實力做大,藉機鴻門宴讓項羽殺劉邦,這些都是正確的,但是有記載的也就這幾件,或許很多但是沒有被採納。張良為劉邦設計“韜晦之計”使劉邦先佔關中,令英布、彭越偷襲項羽糧道打破鴻溝對峙,定關中、封功臣,力諫劉邦不要縱情聲色等,也都是正確的。如果以最終楚漢之爭結局比誰的謀略更勝一籌顯然有失偏頗,覺得不是謀士謀略不行而在主子聽不聽話。
這就涉及到情商問題,深諳主子的秉性脾氣,或投其所好,或引導或力諫,最終使自己的謀略得以實施不也是一種能力嗎?這種能力顯然張良做到了極致,他能現在自己謀士的位置一句“料大王士卒足以擋項王乎?”就可以讓劉邦乖乖聽話,一個道歉示弱,自己護身劉邦,安排樊噲責難就讓項羽對劉邦下不了手。而范增鴻門宴前安排“急擊勿失”,中間再三舉玉玦示意,最後破口大罵“豎子不足與謀”都沒有使項羽動動手指殺了劉邦。如果換做張良誇誇項羽仁義,再曉之以理說明後患,再用個借刀殺人保全項羽愛仁義的面子,或許就不會有霸王別姬了呢!
最後,謀士不只是要為主謀事,同時要做好保全自身。畢竟伴君如伴虎,在這方面張良功成身退,逍遙人生,而范增被迫辭官回鄉,在回彭城路上背上毒瘡發作,客死他鄉。
綜上,可以為黃石穿鞋的張良可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比大他27歲一直以亞父自居的范增更勝一籌。
-
4 # 木子夏錦論史
張良、范增同為楚漢相爭時兩個對立陣營的主要謀士,代表了當時謀略家的最高水平,輔佐著自己的主公爭創霸業!
但論兩人能力對比,縱觀整個楚漢爭霸,張良是個優秀的戰略家,而范增更多的是個戰術家!
首先,從整個大局考慮,張良也是強於范增,張良輔佐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而范增被劉邦離間計所害,離開項羽,鬱郁而死。張良所獻計,幾乎都被劉邦所採納,並效果顯著,而范增所獻計,常與項羽意願相反,未充分施展開。
其次,在楚漢相爭中,有幾個關鍵性節點影響著整個局勢的發展,一是擁立楚懷王;二是著名的鴻門宴;三是滅秦後項羽的分封天下諸王;四是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時期;
一、在陳勝率先拉起滅秦的大旗後,其餘各類反秦勢力聞風而動,而項羽,在其叔父項梁的帶領下,扯起楚國的大旗,開啟了滅秦之路,各路楚國舊族也是附庸而上,很快,項羽身邊便聚集了季布、鍾離昧以及虞子期等一大批得力干將,並迅速壯大為反秦第一大勢力。本可一枝獨秀,滅秦得天下的項羽突然擁立出楚王后代楚懷王為主,短期來看,這一可以師出有名,凝聚人心。二可以聚攏原楚國的勢力;短期效果很明顯,但對於長遠來看,對項羽不利,一是削弱了項羽一統中國,成就帝業的決心,不然的得揹負弒君罪名,名不正言不順,從後期項羽甘願當霸王也可以看出;二是對項羽有諸多掣肘,畢竟一個王一個臣,比如宋義,常給項羽找麻煩。而建議項羽擁立楚懷王的正是范增,對比,他說到“秦滅六國,楚國最冤,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建議項羽依靠楚王的旗幟扛起滅秦的重任,不得不說,這個主意缺乏長遠戰略眼光!
而反觀劉邦,在劉邦創業初期,幫助劉邦一路克宛城,破嶢關,進咸陽,成為第一個進入關內的勢力,在楚懷王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為王”下,劉邦首先就佔領了道義上的制高點。而當劉邦沉迷於咸陽的富貴繁華中時,張良用計成功規勸劉邦封存府庫,還軍霸上,這卓有遠見的規勸成功使劉邦脫離險境,走上正途!
二、鴻門宴鬥智鬥法,拯救孤懸一線之劉邦。在鴻門宴中,范增是鐵定要殺劉邦,並與項羽約定暗號。而張良成功使劉邦轉危為安,先是拉攏項伯,為劉邦說話,而這在鴻門宴當天也確是關鍵一招,而後在最緊張時刻,推出樊噲,使劉邦脫險而出,樊噲在鴻門宴中有如此表現,必定是張良提前與之密謀,以作後備計劃。而范增在計劃失敗後,沒能設想出預備方案,致使錯失殺劉備最好時機。而張良不僅助劉邦脫險,還使項羽內部埋下君臣相隙的禍根!
三、滅秦後,分封諸王。這是最令人對項羽感覺無解的地方,在滅秦後,項羽無論是軍力還是聲望都是絕對第一,本最有可能統一中國,成就帝業!最後僅給自己封了霸王,但也只是個王,不知是項羽沒有雄心壯志還是安圖富貴!而作為謀士范增,對此毫無作為,未能以長遠眼光規勸項羽,一統天下,甚至項羽將都城設在彭城,都沒有勸阻成功,這麼一個地方怎麼能夠控制西面廣闊的中原大地,這兩點不得不得范增作為一個謀士是比較失敗的。
四、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分封諸王領地時,范增建議項羽故意把劉邦分到偏僻荒涼的巴蜀,並在其周圍分封三位秦國降將,以此困住劉邦。老實說,覺得劉邦是威脅,直接滅掉,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道義都是無用的,但可以,范增並沒有這樣做。為了進一步打消項羽對劉邦的懷疑,張良再次建議劉邦,將通往巴蜀棧道燒燬,等待時機,再展宏圖,後在韓信的配合下,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創造出了戰略奇蹟,一下使劉邦扭轉局勢。
從一開始,范增就將劉邦視為項羽頭號對手,欲除之而後快,但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屢屢脫險,並一舉擊敗項羽!這也正反映出范增不如張良!並且,作為謀士,應該為主公做好長遠規劃,而范增始終未能輔佐項羽向帝業前進,不得不說戰略眼光短淺!
最後,范增被劉邦採用離間計間隙他和項羽,最終被項羽驅趕,而張良始終深的劉邦信任,充分說明,范增不善於為人臣,就是情商不高,不能充分掌握項羽的習性,並正確引導!
由此,范增雖為大才,終究比不過張良!
回覆列表
張良高於范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做為謀士,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選對主公,後世三國期間荀彧、郭嘉都逃離袁紹的陣營,投奔曹操的陣營,就是說嘛這個道理。張良選擇了弱小的劉邦,而沒有選擇強大的項羽;范增選擇項羽雖然有一些情分在裡面,但是兩人一對比,就看到張良的高明之處。
張良給劉邦的很多決策,都讓劉邦取的了決性的勝利。其中張良獻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使劉邦出漢中出其不意,一舉佔領了關中之地,有了大本營。劉邦項羽在鴻溝對峙的時候,張良獻計讓英布、彭越騷擾項羽糧道,使項羽沒有辦法長久對峙,最終急於撤退,創造了垓下之戰的機會。建國後張良獻計定都關中,分封功臣等等計謀,這些計謀所著眼的戰略眼光,幫助劉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范增給項羽的建議歷史上記載的並不多,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勸項梁父子起兵,最終項梁父子帶著8000江東子弟並開啟了反對暴秦的道路。一個是鴻門宴,勸說項羽殺劉邦,可惜項羽沒有聽從,致使劉邦逃跑。但是對於重大戰役,我們是沒有看到范增想計謀。當然也有可能范增提出了很多建議,但是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沒有被採納。
范增和張良的直面交鋒,就是在鴻門宴上,張良作為劉邦陣營的總導演,而范增作為刺殺劉邦陣營的總導演,但是這一場交鋒最終以張良完勝而告終。鴻門宴范增的主要目的是影響項羽,讓項羽殺劉邦,而張良的目的是影響項羽,讓項羽放過劉邦。兩個人的目標都是項羽,只不過影響的方式不一樣。
從一開始的 局面來說,范增是有優勢的,因為最開始項羽就對劉邦很不滿,只要劉邦稍稍有點錯誤,就會被立馬殺掉,但是張良透過一系列的運作,包括道歉、斬將、出樊噲,都體現了他對項羽性格的瞭解,全程范增粗除了亮牌子,就是安排項莊舞劍,可行也失敗了,最終也使劉邦出逃。
這一場交鋒,張良對項羽的心裡把握非常到位,一步一步的討好項羽,使項羽失去了殺劉邦的決心。而范增缺沒有去關注項羽的心裡變化,只是一味的要求項羽去殺劉邦。從一個謀士的角度而言,張良顯然更勝一籌,他知道如何控制和引導項羽的想法。
從戰略眼光的思考,以及對人心的把握,張良都遠勝范增。但是項羽若是能用范增之計,則天下就是項羽的了,單這不是因為范增厲害,而是項羽的實力遠在劉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