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做你的歷史老師

    縱觀劉封,有領軍之能,戰功赫赫;與孟達不睦,見其狂傲;死不背叛,見其忠心耿耿。如果只是劉備的部下,當如魏延,可惜身居尷尬之地,要麼即位,要麼只有死。此處又如曹彰,戰功顯赫,卻是王位爭奪者,曹丕當然不會用他為將,反而謀殺了他。

  • 2 # 允同君

    劉封,領軍之將,謀略不足,加之時運不濟,所處位置比較尷尬,可以說是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假如當初劉備沒認他為義子,他認劉備做主公,我想結局應該不會太糟。先不說阿斗是真傻還是裝傻,蜀漢的天下都必將交到阿斗的手裡,你劉封算怎麼回事,跟隨劉備東征西討,建功無數,軍中威望比之阿斗強的何止一星半點,加之本身品性無缺陷,無非謀略才能稍微差點,但並不影響作為統治者去治理一方呀!前提是劉皇叔願意交付於你,顯然那是不可能的。

    起初,劉備認劉封為義子,自覺此生可能不會有兒子了,剛好劉封不錯,將來可以繼承自己的一番事業,不承想,後來有了阿都,那就另當別論了,養子哪有親兒子好呢,這不,本身就對劉封這個義子有了別樣的想法,剛好借了劉封見關羽而不救,敗歸成都,順理成章,給劉封畫上了句號,後來他肯定有後悔,但只是一時的,因為,身在帝王家,而且還是比較有威望的養子,早晚逃不過一死的。或死,或反,或逃,終究是位置尷尬惹的錯。

  • 3 # 逐山海

    劉封在當時的位置上,是完全無憂無慮,甚至很得信任的狀態。

    首先,來看這一段三國志原文“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可以看到劉備都五十多了沒有兒子是很著急的,雖說不一定就立他為太子,但是明裡暗裡的親近關係是不會斷的。

    而後來劉禪出生了,恰好得了劉備的意,那也不需要把劉封給殺了啊,將來有所成就,也要讓劉封封王守土,豈不是挺好,再說人家也沒說已經成太子了啊,不可能廢長立幼啥的。

    其次,從主觀角度來看可就不一樣了。我們把自己當做劉封,“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

    這關係硬的,戰功突出。

    但是這時候,

    “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親非骨血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徵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號,遠近所間也。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

    意思就是:你跟你老爸,那不是親的。但你有名有勢,有軍功有能力有兵權有地位你啥都有(潛臺詞:劉禪除了親生這一點,啥都沒有),誰不知道你的威名(潛臺詞:都知道你爸器重你,你就是接班人了),突然跳出個劉禪,咱明眼人都為你感到不值。(潛臺詞:要不是這個阿斗,你就穩啦!)

    孟達這句話雖是離間之語,不過也說出了箇中緣由,況且這個說者有心,聽者可能也有心了。

    本來你要是就是個義子,劉禪是你大哥。那再怎麼樣都沒事兒。但是一個人如果被當做繼承人一樣培養過,然後再讓他失去這個繼承人的資格。常人心想:他一定會心生怨恨。

    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亮勸劉備賜死的原因也是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

    劉備很爽快的同意了,因為他也是有這個擔憂的。

    至於劉封本人怎麼想的,不清楚。但是有一點,襄樊之戰的時候,他連他二叔都不去救,事後連個報告也沒給劉備打,解釋太牽強……

    都說關羽剛而自矜,這個劉封可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

    這以上情況綜合考慮,只有殺了。

    所以還是心態的變化,劉備這兒本來就覺得你得自己想清楚自己的位置,結果他沒有,後來還害死了二弟,那我就更沒什麼商量的餘地了。

  • 4 # 小嶽南盒

    劉封是劉備的乾兒子,但想繼承劉備的天下,又明知做不到,只好把怨氣出在關羽的身上。但從他做事的方法上講,他不能算是將才。

  • 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劉封是一個自己作死的角色。但在我看來,歷史上的劉封完全是一個悲劇角色。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跟隨了劉備,並且認劉備為義父。雖然這個義父曾經給過他榮耀。但最後也是這個義父要了他的命。

    劉封本名寇封,是長沙寇氏家族子弟。當年落魄的劉備投奔荊州安身之後。劉備一方面想要結交荊州本土的世家,另一方面劉備漂泊半生沒有留下血脈後裔。劉備自己也怕絕後,畢竟歲數大了,還能不能生養劉備自己也不清楚。正好看到寇封一表人材,就把寇封收為義子當成兒子培養。寇封也早就聽說過劉備之名。所以也就順勢認了劉備這個乾爹。

    劉封跟隨劉備之後一直被劉備大力的培養。因為劉備需要一個事業的繼承人。而劉封就是這個人選。所以劉封不僅儀表過人,更是習得一身好武藝。本來事情找這麼發展下去,劉封也算是沒有白認一回乾爹。起碼可以在劉備百年之後繼承劉備的基業。但事實就是這麼的巧合。劉備老來得子在207年生下了長子劉禪。劉禪出生後,劉封的地位徹底尷尬了。劉封一下子從原來的劉備繼承人變成了路人甲。這種地位的轉變是很懸殊的。而且也因為劉禪的誕生。劉封被很多人看來成為了一種威脅。而關羽就曾對劉備說過,既然已經有了親兒子,那麼劉封這個假兒子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劉備一方面不願意落人口實,讓別人認為自己無情無義。另一方面他也欣賞劉封的武藝。所以就把劉封留了下來。並沒有殺死他。

    確實後來不管在劉備進軍益州,還是在漢中對抗曹操的戰爭中,劉封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正因此詆譭劉封的人更多了。這個時候劉封的內心是十分矛盾的。丟失繼承人的身份劉封還能接受的了。但是一直被人像防賊一樣防範,這讓劉封十分的不爽。也因此劉封對於那些詆譭自己的人不抱什麼好感。所以這才有了歷史上關於在荊州兵敗,而劉封和孟達拒絕援助關羽的事情發生。也因此導致關羽兵敗身死。

    劉封和孟達見關羽身死也害怕。所以孟達就乾脆投降了曹魏。劉封還顧及和劉備的父子親情。所以沒有投降曹魏,也拒絕了曹魏的拉攏。並且親自回成都向劉備請罪。劉備原本也沒想殺掉劉封。但諸葛亮卻勸誡劉備趁機殺掉劉封。以防他百年之後劉封威脅到劉禪的地位。所以劉備就趁機殺了劉封。劉封臨死前說:“我後悔不聽孟子度的話。”可見劉封多麼後悔。劉封也因此為自己的天真而付出了代價。

  • 6 # 我們的三國

    先有坐視關羽兵敗被殺,卻拒絕前往救援,後又孟達投降魏國,有失察之責,就憑這兩點,劉封被賜死,似乎不冤,然而真相恐怕並非如此。

    也有觀點稱,劉封亦曾有降魏之意,只是猶豫未決罷了,證據就是劉封臨死前說了一句話:“恨不用孟子度(孟達字)之言”,因為孟達此前曾寫信勸他投降魏國。

    其實,假如歷史給劉封再次機會,他仍然不會降魏,他臨死前說的那句話,不過是負氣之言罷了。

    可以說,劉封對劉備一直是忠心耿耿,劉備一度對劉封也寄予厚望。

    一直以來,劉備做人很失敗,在漢末群雄面前沒底氣,沒有地盤沒有人馬,連兒子都沒有。人生一世,拼死拼活,不就是圖個傳之子孫後世麼,然而,劉備人到中年,膝下空空,怎能不洩氣?

    當初劉備一無所有,寄身荊州,劉封過繼為子,給他帶了不少慰藉,而劉封本人武藝超群,此後跟著劉備出生入死,浴血奮戰。赤壁之戰,讓漂泊不定的劉備實現了逆襲,一舉成為鼎立三足勢力之一。

    據《三國志》載:“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而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

    由此可知,劉封年紀輕輕就表現出了獨當一面的能力,然而就在此時,誰也沒料到,劉備老枝吐新芽,中年得子,劉禪的降生,徹底改變了劉封的命運。

    道理很簡單,劉封本領再大,畢竟不如自己的親骨肉。

    如果劉封此後沒有太多的功勞,或者是一介庸人,那麼劉備或許還能容他,但劉封在劉備佔據成都不久,便再次隨著劉備出征漢中,親自衝鋒陷陣,打的曹軍節節敗退,氣的曹操大罵劉備:“常使假子出陣,等我叫我家黃鬚兒(指曹彰)來打你。”

    但曹操終究沒有等到曹彰援兵,就支撐不住撤兵了。

    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封率軍與孟達上庸合兵一處後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佔領上庸後,劉封遷為副軍將軍。至此,劉封人生達到了巔峰。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他必然在戰場上還會大放異彩,再建新功,但隨著關羽兵敗,孟達降敵,一切都改變了,後來再加上申耽、申儀兄弟倆叛變,劉封以前所有的努力皆化為烏有,最後落個被賜死的結局。

    那麼,劉封為何不救援關羽?

    按照孟達的說法,關羽曾經勸劉備下決心立劉禪為繼承人,因此劉封對關羽心有怨恨,故而見死不救。

    其實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劉封又不傻,王位繼承人這樣重大的事,縱然關羽與劉備是感情深厚的兄弟,但畢竟是外人,豈能左右劉備的想法,歸根結底是劉備自己的主意。

    劉禪出生後,估計劉封已經對做繼承人死心了,只想在戰場上有所作為。其實,劉封不出救兵,或許真的是出於從全域性考慮,試想上庸剛被佔領不久,人心不穩,如果此時,貿然發兵離開,難保後院起火,屆時恐怕救荊州不成,又丟了上庸,也是死路一條。劉封權衡再三,兩害取其輕,最終選擇了堅守上庸。

    劉備為了保住兒子劉禪的位置,執意藉機除掉劉封這種想法肯定有,但畢竟劉封跟隨他多年,父子感情還是有的,貿然之間除掉,估計還是有些不捨。

    但真正促使劉備下定決心賜死劉封的還是諸葛亮,因為當時劉備已是暮年,其一死,想他這樣強勢的親王,估計對幼主構成極大地威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唯有早日除掉。如是,等待劉封的,只能是人首異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勇士隊主教練認為考辛斯很快就能進行訓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