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捋史淡淡
-
2 # 還未成功的普通人
我認為會有,時勢造英雄,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劉備,還會有其他人,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焉都有可能列土封疆,稱王稱霸。
-
3 # 始終先生
曹操和劉備聯手剿滅了呂布後,在回許都的路上與劉備把酒言歡,共論天下大事,曹操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聽到膽戰心驚,驚掉了手中的筷子。好在當時天空正好打雷,劉備便遮了過去。這就是著名的煮酒論英雄。
可見,劉備這個人曹操還是很看重的。
不光是荀彧,程昱也曾勸曹操殺死劉備,以絕後患。建安三年,劉備被呂布所破,依附曹操,當時程昱就已經建議曹操殺死劉備了。而曹操身邊的大謀士郭嘉覺得殺死劉備對曹操的聲望不好,但可以軟禁劉備,不要放虎歸山。
劉備在當時舉著漢室宗親的旗號,以光復漢室為由頭,廣施仁心,招攬各路英雄。再加上劉備確實也有一定的才能,才會讓這些位大謀士忌憚,覺得劉備時候必成大器。
如果說劉備在早起就被曹操扼殺了,我覺得也會有三國鼎立的局勢,而且三國鼎立的局勢會僵持的更久。開腦洞啦。
我們先看一下三國早起的勢力圖,大家關注兩個人,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
荊州劉表劉表也是漢室宗親,那可比劉備正宗得多,且是朝廷認命的封疆大吏。劉表這個人,一直沒有什麼野心,所以在曹操鐵騎南下的時候,他依然沒有奮起抵抗,地盤被自己的兒子拱手相讓。
如果劉備在呂布被擒後,就被曹操殺死了。劉表會怎樣?
劉備打著光復漢室,手下就關羽張飛,500來民兵,就能在勢力錯綜複雜的中原腹地混的風生水起。劉表完全可以按著劉備的套路來做。畢竟當時的老百姓還是大漢的子民,很多能臣異士還是心繫大漢的,再加上劉表經營荊州已久,完全有勢力快速的壯大自己。別忘了,荊州可是個富庶之地(劉備和孫權就是因為荊州才一直若即若離的)。有糧有槍有人,劉表會形成一股新興勢力,當時曹操北邊還有袁紹這頭獅子,西面有西涼鐵騎馬騰,所以在曹操沒有實力分心的時候,劉表完全可以迅速拿下劉璋,形成新的三足鼎立之勢。
劉表還有一個優勢,荊州水師!荊州水師當年和東吳水師有並駕齊驅的實力。
退可守,蜀中多山。進可攻,北上漢中,東進東吳,劉表要比劉備有優勢的多。
劉備是從無到有的積累,劉表是從有到很多的積累,所以劉表軍團的實力會比劉備更強。
當然,這裡的前提是劉備後來的人才,特別是諸葛亮歸附劉表。
蜀中劉璋劉備,劉表是漢室宗親,劉璋也不是假的呀。他是正兒八經從自己的父親劉焉那裡繼承的益州。但劉璋這個人生性比較懦弱且多疑。所以我不太看好他。
-
4 # 歷史直男A
儘管歷史從來都沒有假如,但即使如此,依然有無數愛好者喜歡“假如”,這也是歷史的魅力之一。
東漢末年,所謂群雄如同過江之鯽,誰是英雄、狗熊,誰也分不清楚,但是曹操一定可以憑藉著奸詐稱謂奸雄,無論是詐病坑叔,還是刺殺董卓都將“奸詐”演繹得淋漓盡致,好說歹說,不得不承認曹操是個牛人,作為牛人,在曹操的心裡頭他其實對於當世英豪是看不上幾個的。但是早在曹操還沒有發家,來自各處的英豪都在同徵董卓時,他就已經對劉備及關羽、張飛另眼相看了,所以在劉備被呂布追著打來投靠他的時候,曹操也是大方的接納了劉備,當然極有可能是想挖角關羽、張飛,畢竟“人妻曹”專喜歡挖人祖墳,喜愛別人妻子,別人的大將,這些事蹟,貫穿了曹操一生,所以看重劉備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挖牆腳要從劉備下手嘛!
而當時候劉備的情況,其實可以用喪家之犬來形容,被富二代袁術和暴力猛男呂布狠揍的劉備,手上只剩關羽、張飛了,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孤家寡人”,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覺得,那時候的劉備和曹操相提並論的話,根本就是天方夜譚。要錢沒錢,要兵沒兵,這樣一個隨便幾個縣裡的衙內就能捕抓的流浪漢,為何曹操,還有郭嘉、荀彧等謀士,就那麼想除掉劉備呢?
本人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三國演義》小編羅貫中的“事後諸葛亮”的觀點,完全就是劇情發展需要,畢竟《三國演義》尊劉抑曹,世人皆知,而小說慣用的伎倆,就是讓主角裝逼,裝到極致。而作為主角,怎樣才能夠讓他光環加體?當然是需要配角的襯托了,從曹操視天下群雄如弱雞,唯獨對劉備刮目相看,又從手下頂級謀士郭嘉、荀彧的重視,這些伎倆,只要看過幾本小說的人,都能明白曹操、荀彧、郭嘉這些人都只是配角而已,都是為了配合劉備裝逼的需要。只有曹操“重視”了,郭嘉、荀彧這些謀士欲除之而後快,才能突出劉備的不凡,要不,以上一群牛人閒的蛋疼?明明可以派個士官帶上幾個士兵抓捕劉備,然後用莫須有的罪名除掉劉備的,為何非要搞得好像不除掉劉備,天要塌的節奏呢?要知道,那時候的劉備,只不過只剩下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而已,任他們是萬人敵,在曹操地盤,還不都得死,非要搞這些密謀除掉劉備的戲碼,所以極有可能這些荀彧勸說曹操的戲碼都是小編羅貫中安排的橋段。
但當劉備以打不死的力量投身爭霸中,成為對抗曹操天下三分的雄主後,世人才知道有劉備這一號人物的存在,自然就有後人無數的猜想和意淫,但是即使退一萬步,劉備被曹操殺了,依然會有張備、王備、何備,亂世之中,野心家無數,均想稱王稱霸,只不過劉備成功了。
-
5 # 古靈精怪志
肯定有。蜀地自古是個偏安一隅的好去處。古蜀國巴國,漢末成家,劉璋父子如果能堅持下去,同樣可能獨立,劉備的季漢,李雄的成漢,五代十國孟知詳的蜀國等不勝列舉。這個地方如果沒有北方壓倒性優勢是很難拿下的。西羌人同樣是不斷反抗中原統治的一股力量。況且亂世之中自然會有英雄,劉備就算被殺,西川計程車族法正張松他們要麼會支援劉璋稱帝,要麼會尋找其他的可以扶持的物件
-
6 # 罐頭鯨魚
首先所有如果都是yy,以下觀點針對《三國演義》
與自己理解(Yy)得出
如果曹操把劉備給殺了(不管怎麼殺就是殺了),關張二人寧死不降,結果一併被殺,關羽張飛死了,曹操派人去徐州提防袁術或者幹掉袁術,根據《三國演義》官渡之戰,顏良文丑除了關羽無人能敵,而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後天下無敵,如今關羽死了,就是顏良文丑天下無敵,把曹操打得傷筋動骨,袁紹大軍壓境,西涼馬騰看到如此,也參一腳,西涼鐵騎大軍一路東進,曹操岌岌可危,更有甚會就此失敗,就沒有什麼許攸出逃,火燒烏巢等等等的事情,後面就是袁紹稱霸北方,然後來個另一個版本的東漢末年。
當然,事情要看好的方面去想,就在袁紹準備勝利
之際,袁紹的剛愎自用等等的壞性格導致內部大亂什麼的,曹操贏了,然後也收編了袁紹軍隊,劇情按照三國演義路線發展,曹操下一步攻取荊州,劉備在還能和諸葛亮一起打他個一年半載,劉備不在,蔡冒等人的人設設定,劉表的固守一城的態度與壽命,沒多大懸念,荊州歸入曹操版圖,後面的事情也沒多大懸念了,然後自己去繼續Yy。
-
7 # 歷史評說
我認為如果劉備被曹操殺害,那麼絕不可能出現三國,出現南北朝的機率為30%,曹操大一統的機率為70%。
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不允許假設的,但是,幾乎所有的歷史愛好者都喜歡假設,我想這就是歷史研究的魅力所在吧。
三國之所以有三國,那就是因為有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英雄,如果三缺一,我想很有可能就不存在三國了。但是會不會形成統一的局面呢?我想這還存在著變數。
沒有劉備,曹操會不會拿下荊州呢?答案是肯定,曹操之所以急著南下奪取荊州,並不是因為劉備在那裡,而是因為孫權當時已經好幾次打敗了劉表手下的大將黃祖,這讓曹操感到了時間上的緊迫。因為孫權的舉動無疑在釋放一個訊號,江東集團正在準備打過長江去,消滅了黃祖的軍事集團之後,下一步就是過江,在荊州有了落腳點之後就可以全面向劉表發動戰爭。
荊州軍隊的孱弱,我想曹操應該早有耳聞。所以曹操根本沒有時間等待北方徹底平定,就率領疲憊之師,南下奪取荊州,那麼後面荊州易手也是不可避免的。
隨後赤壁大戰也是大機率事件,而且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赤壁大戰中,曹操的北方旱鴨子,是打不過江東男兒的。那麼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周瑜席捲荊州,曹仁退保樊城,這和原本時空的歷史,稍微有一些出入,劉備所控制的荊州地區,完全進入了孫權的賬下,東吳集團已經獨佔長江之險,實力要比歷史上的孫權集團強太多了。
在這個時候是走向統一,還是走向南北朝,益州的得失將成為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勝負手。在中國歷史上,誰佔據了四川,誰就對江南政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那麼曹操和孫權誰將取得益州呢?這真的很難說,相信經過赤壁大戰之後,這兩位豪強都已經意識到了益州的重要性,但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劉璋雖然闇弱,但是他手下還是有不少猛人,還有千萬別忘了四川可是有劍閣天險的,要從外語打進四川,真心不容易。不過我個人認為我還是看好曹操,曹操格局比孫權更大,我想他很有可能結好馬超,讓他作為先鋒進攻漢中。
隨後曹操率領大軍親征四川,奪取益州之後,順江而下,再一次與孫權決戰,獵食的結局很有可能出現變化,吃過一次虧的曹操很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消滅孫權,統一天下。
回覆列表
三國之所以能成定局,是因為有了劉備,曹操,孫權!而曹操在和劉備“煮酒論英雄”時就已經很明白的分析了漢末天下局勢。曹操認定能成就天下者除了他自己,就是劉備,不然劉備在聽了曹操的評論後也不會突然受到驚嚇,而手抖,故作沉穩。之後乘機離開,才有了後面的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