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布朗剪輯

    進入十月,又到了小麥種植的高峰期,小麥種植一定要當心,因為直接關聯到小麥的產量問題。同時,小麥播種的深淺程度直接影響著小麥的長勢,麥播種深淺度多少合適,小麥播種過深還是過淺好。

    播種深度適宜

    小麥播種深度控制在3-5釐米,並根據播種時間,土壤質地,墒情等情況,適量調整播種深度,其原則是:早播宜深,晚播宜淺;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淺;

    小麥播種過深

    播種過深,小麥地中莖伸長過長,使正常情況下不伸長的分櫱節***節間以至第二節間伸長,出苗過程中消耗種子中營養物質過多,麥苗生長細弱,分櫱少,植株內養分積累少,抗凍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

    小麥播種過深怎麼辦?

    小麥播種過深(超過5釐米),出苗緩慢,叫片細長,分櫱少而小,次生根少而弱,麥苗黃瘦。

    對策:及時進行扒土清棵。方法是:用竹筢或鐵筢從畦面中央開始,順壟橫摟,當清到後一行時,把餘土全部拖到畦背上即可;對於適期播種的小麥,冬前清棵一般從二葉期開始,到“小雪”時結束。

    小麥播種過淺

    播種過淺,種子在萌發出苗過程中會因土壤失墒而落幹,出現缺苗斷壟問題,同時播種過淺分櫱節離地面過近,抗凍能力弱,不利於安全越冬。

    小麥播種過淺怎麼辦?

    小麥播種深度以3-5釐米為宜,播種過淺(不足3釐米),麥苗匍匐生長,分櫱節裸露,分櫱多而小,不耐旱,易受凍和早衰。

    對策:出苗前及時鎮壓幾遍,出苗後結合劃鋤壅土圍根,必要時在越冬期採用客土覆蓋或蓋施“矇頭糞”,防止越冬受凍。

    想必大家對小麥播種深淺度合適,小麥播種過深還是過淺好都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提醒農民朋友要對土壤進行深耕處理,以免病蟲害影響到小麥的產量。

  • 2 # 乖乖女和皮皮狗

    大家好我是乖乖乖和皮皮狗,小麥種的淺,可能會由於地表皮乾燥,導致出苗不好有可能會導致減產,已經播種完了還是有補救得,畢竟莊稼是我們的希望。可以用小鐵車輪子沿著我們播種的地方攆一攆讓麥種都著地增加出苗率

  • 3 # 菠蘿蜜露露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小麥的種植時間,小麥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一般在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收割,(以長城以南為主),春小麥一般在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割,(以長城以北為主)。

    小麥的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撒播、穴播。條播籽落的均勻,覆蓋土的深淺一致,出苗整齊,中後期通風透光,便於機械化管理。撒播多用在麥棉套作或稻麥輪作地區,土質粘重、整地難度大時宜撒播,有利於搶時、省工,苗體個體分佈與單株營養面積較好,但種子入土深淺不一致。穴播也叫點播或窩播,在稻茬麥田採用,施肥集中,播種深淺一致,出苗整齊,田間管理方便,但花工多,穴距較大,苗穗數偏少,影響產量。

    播種小麥應該注意1,播種前三天曬種子:種子出苗速度直接影響苗的壯或弱,苗出的慢,種子在土壤中消耗的能量和營養也越多,出來的苗越弱,也越容易受到土傳性或種傳性病害的侵襲。所以要儘量選優質種子,並提前晾曬催醒種子,播種後種子萌發的也就更快。

    掌握好播種深度,小麥最適合3釐米左右的深度,太淺會影響種子吸水,太深會讓種子在出土時受到阻力而花費很長時間,所以要注意播種前調整好深度,還要注意在播種前一定要整好地,避免水平面的不平,保證整個麥田出苗率的整齊和均勻。

    秸稈還田的麥田增施氮肥和生物菌肥,秸稈還田是為了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農田操作程式,但秸稈需要在微生物作用下才能轉化成可吸收的有機質,過程中需要微生物的活動,秸稈自身腐爛的過程可以給微生物提供能量,碳源和食物,所以要增施氮肥和生物菌。

    播種後要適度鎮壓,秸稈還田的麥田土壤中大孔隙多,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扎扎,且極易受氣溫變化的影響,一旦遇到寒潮,麥苗很容易受凍。所以播種時或播種後,一定要注意適度鎮壓土壤,尤其是在播前未澆水播後澆矇頭水的地塊,透過鎮壓可以破解地表的板結層,有利於出苗。

    麥葉超過三片後噴施冬前除草劑,麥葉在長三片也之前靠種子自身的營養,剛出的葉面面積小不能光合作用製造營養,所以麥苗會很嫩。播種前清除麥田周圍和路邊的雜草和飛蝨,破壞灰飛蝨、蚜蟲的棲息地,可以減輕病毒病的發生。出苗後噴施1~2遍殺蟲劑加病毒鈍化劑,會降低病毒病的危害。

  • 4 # 齊東晏子

    謝謝邀請。現在正值北方冬小麥播種季節,只要墒情合適,不少地方冬小麥播種已近尾聲。但我們這裡因為天氣乾旱,庫塘無水,小麥種植還未開始。每年的小麥播種季節,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比如播種過早、因各種原因播種較晚、播種過深或播種過淺,以及播種苗厚或者播種苗稀等問題。像我們這兒還沒有播種,除了因天氣原因播種過晚無法避免外,其他問題都可以提前預防。但是,對於已經播種了的地方,如果播種出現問題,有沒有補救辦法呢?

    其實,農民在實踐中,還是有很多辦法彌補播種中出現的問題的。比如播種早了可以適時鎮壓,抑制主莖和大櫱生長;播種晚時可以增加播量,以及補水補肥促其冬前生長。那麼播種過淺應該怎麼辦?

    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小麥的正常播種深度以3-5釐米為宜。小麥播種過深(超過5釐米),出苗緩慢,葉片細長,次生根少而弱,麥苗黃瘦。;播種過淺(不足3釐米),則麥苗容易匍匐生長,分櫱節裸露土外,分櫱多而小,不耐乾旱,更不耐凍,容易發生早衰。

    對於播種過淺,最好的辦法是提前預防,播種時調節好播深後及時觀察。如果確實播種過淺,第一步的補救措施就是在小麥出苗前及時進行,鎮壓的辦法是用機械或畜力、人力拉到碌碡或石輪沿播種的麥溝進行滾壓,將麥種壓實在泥土中,使其根系儘量下伸生長。小麥從播種到出苗一般7至10天的時間,鎮壓越早越好,出苗前可鎮壓兩三次。

    第二步措施,就是在小麥出苗後,根據小麥的麥溝進行劃鋤,將小麥外圍以前因鎮壓而造成的土壤板結進行鬆動,同時將麥溝周圍的土划向麥苗根部,採取壅土圍根的辦法,減少麥苗匍匐生長,將分櫱節儘量埋深,增強其抗旱抗寒能力。

    第三步,是在前兩步作用不大的前提下不得已而進行的辦法,即在小麥越冬前進行客土客土覆蓋。對已出土的麥苗用客土進行覆蓋鎮壓。農諺雲:“頭年不倒針,不如土裡蹲。”客土鎮壓可以人為地增加播種深度,增強其抗旱和抗寒能力。必要時,結合客土覆蓋,可以蓋施“矇頭糞”,以增加小麥的營養吸收,增強其抵抗能力,防止越冬受凍。

    以上就是小麥播種較淺的主要補救措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如果不是過淺,一、二步措施就可以補救,如果一二步措施不足以補救,可以考慮第三步措施。

  • 5 # 寧寧說的話

    小麥適宜的播種深度是3至5釐米,太淺就是沒有超過3裡面,那麼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是人工播種的時候出現的,並且以山地裡面居多。因為大平原裡面機械化播種是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的,因為是集約化制式的播種,在播種之前對於深度會有控制。對於播種太淺肯定是有辦法去解決的。

    1、 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在小麥出苗之後根據出苗情況來進行補苗播種。播種太淺的小麥一般是出不來的,所以很好去辨別。大多數是在山地種植發生,因此在補苗播種的時候要及時去做,我建議在播種時間上儘量選擇在早上。

    2、 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用農村常用的輪碾子進行輕微的對種子碾壓,這樣會對播種的深度做一個人工外力的加深,一般加深1釐米就足夠了,然後等到小麥出苗的時候再看整體的出苗率,從而決定再需不需要做補苗。

    3、 在第2種做法的基礎之上要在出苗之後進行“劃鋤圍土”,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到適合小麥幼苗生長的深度。這樣一來在出苗後生長上對於土壤表面的需求是比較合適的,因此這樣的方法是很合適的。

    4、 小麥播種太淺要預防“越冬”發生凍害。建議在這個時間段進行稍微的上一些浮土,建議厚度在半釐米,也可以結合施一些幹糞來做預防。以便於淺播種之後的小麥在出苗之後安全的“越冬”。

    總結

    小麥播種太淺絕大部分是山地人工播種所導致的,按照我以上說的4點做的話最合適,那麼第1點是大面積不出苗之後的補苗,那麼後3點是在第2點的基礎之上去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小麥在出苗之後的生長上達到一個標準播種深度的生長條件。

  • 6 # 三秦莊稼漢

    首先糾正一下你的提問,“小麥種的太淺有辦法嗎?”,可以理解為小麥種的淺了有辦法補救嗎?

    小麥的播種深度一般以5釐米~7釐米較為適宜,如果過淺則會因表土墒情差而影響出苗率!補救的措施最後是在小麥播種後5~7天澆一遍水,只要有足夠的水份才能保證有效的出苗率!

    這種情況常常能在生產實踐中遇到,天旱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唯一解決辦法就是澆水。但在澆水後兩三天或者四五天之間要用鐵耙摟上一遍,或者用耙倒刺耙上一次,目的是保持表土不形成板結房子而影響出苗!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板結了的土壤不但影響出苗率,還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

    為啥要提出這個方案呢?這是因為小麥種植過淺而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果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或者旱地,則應該鎮壓保墒,等待天降甘霖來解決了。一般在小麥播種後如遇到一場中雨,就是在11月中旬也會出苗的,但畢竟出了也是弱苗。所以說採用第一種方法為上上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喀什各路公交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