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色籠罩
-
2 # 差不多先生w
毋庸置疑,《長安十二時辰》的美術很高階,就連劇中人物的造型都有古畫作參考,精準還原璀璨多元的大唐文化,這也是讓人一秒入坑的點。
而在曹盾看來,他要做的並不是事無鉅細地還原大唐的一草一木,而是要拍出長安的時代氣息和獨特氣質,“人物活在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中,把這個做紮實了,情感就紮實了。情感紮實了,所有的情節才紮實。”
曹盾透露說,觀眾看到的每一件服裝,包括群演的服裝在內,都是劇組自己製做的,沒有一件是租來的:“布是自己織的,圖案是自己印染的。我唯一沒要的就是刺繡,刻意作了規避。我們想說,除了刺繡之外,我們還有別的東西。”
-
3 # 武穆後裔嶽明揚
唐代男子服飾主要有幞頭、紗帽、圓領袍衫。圓領袍衫是隋唐時期男子的主要服飾,除祭祀典禮之外,平常均可穿用。
女性服飾主要有衫、襖、裙,日常服飾大都上身著襦、襖、衫,下身束裙子。貴族女性則有披帛,《酉陽雜俎》有天寶末楊貴妃披巾被風吹於賀懷智巾上的故事。裙子以紅、紫、黃、綠為多,“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裙”。
唐代的服飾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唐代胡服盛行。胡、胡人,在中國歷史上通常指北方少數民族,雖然有別華族,但是也不都說是貶義。如胡瓜(黃瓜)、胡琴、胡舞、胡服等等。唐代開創者李淵出於蕃族,原本也是少數民族,屬於胡人之類。唐代風氣開放,國力強盛,有許多外華人來華做生意,使臣出使,來華留學生,謀生的藝人等,他們定居在長安,甚至在長安娶妻生子。他們帶來的本國、本民族文化,同樣也影響著唐朝的文化。唐代士大夫閒暇之時,喜歡觀看胡人表演的異域風情的舞蹈,讓他們領略到與大唐不同風格的舞蹈。胡人著胡服跳胡舞,讓唐代士大夫大開眼界,不僅音樂美妙,舞姿婆娑,而且服飾別具風格。
胡服穿著便捷,方便騎射,胡服實用、防水,適應北方的自然環境,寒冷氣候,胡服性別差異淡化,男女通用。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就借用了胡服。胡服的優勢在於有別漢人社會的傳統,對於傳統等級、男女等級都是一個衝擊,唐代的胡化盛行,胡服的流行,是社會的普遍需求,人們生活的需要。
唐朝開元天寶以前,武則天時代,女子穿胡服成為一種社會時髦。胡服的特點是翻領、窄袖袍。《新唐書·五行志》稱:“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
唐代官服實現品色制度。隋朝就形成了官服品色制度,即把顏色施之於官服上,並按色區別等級。《文獻通考》曰:“用紫、青、綠為命服,昉於隋煬帝而制定於唐。”朱熹曰:“至隋煬帝巡遊無度,乃令百官戎服從駕,而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資治通鑑》曰:“大業六年(610)十二月,上以百官別駕,皆服袴褶,于軍旅間不便。是歲始詔從駕涉遠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緋絲;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黃。”
唐初因襲隋制,天子用黃袍及衫。《舊唐書·輿服志》、《新唐書·輿服志》,記載:唐高祖以赫黃袍巾帶為常服,其帶用金銙、犀、銀、鐵帶來分別。後因天子用赤黃袍衫,於是遂禁臣民服用赤黃之色。並定親王等及三品以上服大科綾羅紫色袍衫,帶飾用玉;五品以上服硃色小科綾羅袍,帶飾用金;六品以上服黃絲布交梭雙釧綾;六品七品用綠,帶飾用銀;九品用青,飾以金俞。至唐太宗時命七品服綠色,九品服青絲布雜綾。
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八品九品著碧。總章元年(668)始定一切不得入黃。上元元年(674)敕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十三銙;四品服深緋,金帶十一銙;五品服淺緋,金帶十銙;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銀帶九銙;八品深青、九品淺青,並金俞石帶九銙;庶人服黃銅鐵帶七銙。睿宗文明元年(684)詔,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改為碧。
上述服色,其間雖然時有變更,但是大體以紫、緋、綠、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
唐代的手工業非常發達,已經可以生產出千百種色彩華美花紋細緻的綾羅錦縠、毛織物和百十種植物纖維加工的精緻絲織品,服飾的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可以穿紅披綠,招搖過市,但是如此豐富顏色的服飾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穿戴的。士人還沒有進入仕途時,只能穿白袍。《唐音癸籤》有云:“舉子麻衣通刺稱鄉貢。”麻衣就是白衣。唐代庶民的服色也用白色。《隋書·禮儀志》記載:“大業六年詔,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唐規定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服紬、絁、布、色用黃、白,庶人服白,但不禁服黃,後以洛陽尉柳延服黃衣夜行,為部人所毆,故一律不得服黃。”
從事勞力工作的老百姓的地位比尚未取得功名計程車人還低,在服飾上的限制就更多,不僅僅表現在服色上,衣裳的式樣、面料也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平民、農民不能穿紅著綠,只能穿本色麻布衣。穿衣只能穿缺胯四揆【衣旁】衫,即兩旁開衩較高的衫子,以區別於其他階層。敦煌323窟中有一幅表現唐代船伕形象的壁畫,船伕穿小袖短衣,外罩半臂,束腰帶,下身長褲,頭戴斗笠,腳蹬麻鞋。敦煌22窟唐代壁畫中的農民則戴斗笠,穿高開衩的衫子。
唐代流行幞頭。幞頭是宋代的特殊服飾,尤其是直腳幞頭,展開有一尺多長,但是幞頭的出現則在後周,唐代已經流行。後周武帝時(572)以幅巾裁為四腳,即加上四帶,稱為四腳幞頭。北宋俞琰《席上腐談》說:“周武帝所制(幞頭)不過如今之結巾,就垂兩角,初無帶。”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幞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帶,本朝幞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唐代的幞頭品種很少,到了宋代才出現多種品種。
隋唐時期,幞頭內襯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胚架),就是說在幞頭的裡面用一個帽子架,支撐幞頭,或者說給幞頭固定形狀。這種樣式在唐代陶俑中有很多。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隨著這兩根帶子的加長,名稱由開始的“垂腳”、“軟腳”,變成了“長腳羅幞頭”。章懷太子李賢墓中石槨人物雕刻中就有這樣的形象。唐代早期的幞頭,用軟裹而垂雙腳(雙帶)於後。裹頭各三折,重垂前腳。
唐代女性服飾的代表是襦裙,搭配披帛。唐代前期婦女服裝,主要有裙、衫、帔子三種,下身束裙。上穿小袖短襦,下著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中用綢帶系之。以後數百年間,雖屢經變化,但始終保持這個基本樣式。
唐人的裙,為束胸、曳地大幅長裙,領口之低、胸部之袒露,實為當今婦女常服所不及。但是唐代女性袒露服飾,也是在特定場合下穿戴的,例如在宮廷、在閨房,並不是走在大街小巷都穿著袒胸裝、透視裝,畢竟唐代社會仍然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頂峰階段,漢民族的禮儀、制度對服飾仍然具有約束作用。
表現唐代女性開明風氣,開放服飾的《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所折射的是特定的環境——宮廷。即便是宮中貴妃、夫人遊春,也依然是經過淨場的出行,不會與社會民眾混雜。唐代風氣開放,但是也不是女性都穿著袒露裝、低胸裝,招搖過市,賣弄風騷。唐代女性並不需要展露事業線,也不是豐乳肥臀的風流豔婦。後人見了幾幅繪畫,就以為讀懂了唐代服飾,其實是誤讀了唐代文化。
披帛名稱在唐初叫披巾、帔子,其五彩斑斕的稱為霞帔(唐代以帛巾為霞帔的,與明清時期的霞帔不是一碼事),唐代張萱《搗練圖》中的女性形象,就有身著帛巾的,晚唐時期稱帛巾為披帛。唐代女性襦裙與披帛搭配,是一種時尚的穿著法,由宮廷到民間,不過民間也只是富裕人家使用,尋常百姓家不這樣穿,也無法這樣穿,這樣華貴的服飾也不可用於勞作、家務活動時的穿戴。
唐代的服飾很豐富,遠非上面列舉的集中;唐代服飾的色彩同樣很豐富,但是社會上存在的,並非適合所有人群穿著,服飾與服色是有社會等級限制的,我們今天大概很難理解。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一日即十二個時辰,《長安十二個時辰》敘說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是我們回頭觀賞時,則對其衣著仔細端詳,也發現了與歷史上服飾不吻合的地方。
回覆列表
《長安十二時辰》可謂是最近比較火的一部歷史劇了,裡面的服飾更是讓人秀色可餐,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唐代的服飾特點。
首先從小細節來講,從衣服的布料、簪子的戴法,到行禮稱謂,都瀰漫一股純正的唐風味道,使我們眼前一亮,雖然不是精準到唐朝每一時代的服裝特點,但也能展示出唐朝女子的服飾美唐代衣裙的款式,從初唐到盛唐在美學風貌上有一個從窄小到寬鬆肥大的演變過程。《文獻通考》卷一二九引祖瑩語,說唐初衣裙“尚危側”,“笑寬緩”,根據考古唐初的陶俑也可以發現,唐初的衣裙大概和北周、北齊及隋代相近
唐朝服飾主要指唐代漢服、胡服。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唐代盛行的纏枝圖案。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女子著裙裝,常會將裙腰提至胸前,並上著短襦。短襦外面罩著一件半臂,是盛唐時非常時髦的女子裝束。唐三彩中給了實物依據,女傭身穿曳地長裙,上著緊身窄袖短衣,外面罩著一件半臂,下部用綵帶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