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阿文Carry

    孩子小的時候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一個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生。習慣養成教育要早,否則,等壞習慣養成之後,想糾正就要困難很多。如果孩子不講衛生,勢必影響自身形象,從而影響其他人對孩子的看法,導致人際關係不良。 父母對孩子過於包辦代替是孩子衛生習慣差的一個原因,父母總是把孩子的很多個人事務包攬在自己身上,導致孩子非常依賴大人,自己並沒有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孩子覺得髒了,不舒服了,不會主動來解決,而是等大人來為自己處理。這樣,當孩子在父母身邊的時候,能夠乾乾淨淨,而一旦跑到外面去玩或者過寄宿生活,必然會變得不講衛生。 另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認識到講衛生的必要性,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反而覺得講衛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懶得去管。還有就是父母本身就不愛乾淨,不講衛生,因而孩子受其影響,即所謂的上行下效。專家支招: “飯前不洗手,病菌易入口”,孩子每天會接觸課本、書包、玩具等各種東西,一天下來,手上黑乎乎的。要孩子瞭解,手上有無數的細菌,如果不洗手就吃東西,很容易把細菌帶到肚子裡而生病。不勤洗澡,面板也會生病。可以藉助社會上的相關宣傳活動,例如防流感要求勤洗手等,來教育孩子。

    2、進行比較教育 當孩子弄髒衣服後,家長可以拿出乾淨漂亮的衣服來與髒衣服對比,洗手時可以拿已經洗過的手跟沒有洗的做比較,讓孩子看到髒與乾淨的區別。同時家長可以舉孩子朋友的例子給他看,哪個朋友講衛生,哪個不講,讓孩子說說他喜歡哪個,願意與誰交朋友。

    3、明確衛生要求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具體的衛生規則,並向他講明這些規則的意義。還可以將這些規則以標語的形式張貼在牆上。發現孩子不能自覺遵守則立即指出,直至形成習慣。比如,要求孩子養成保持個人身體和服裝整潔的習慣,會正確地洗手、洗臉,勤理髮、洗頭、洗腳、洗澡、剪指甲,穿乾淨整潔的衣服。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不乾淨的食物。生吃瓜果一定要洗乾淨,最好削皮,掉到地上的東西不要吃。也要要求孩子養成保持周圍環境整潔的良好習慣。

    4、在貫徹中講究方法 不要過於逼迫孩子:如果孩子只是被老師或父母逼或者催著講衛生,是很難培養出講究衛生的好習慣的。可以利用形象的方法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講衛生,給他一個深刻的印象。對孩子的進步及時表揚,給孩子信心。發現孩子表現不好也要及時指出。孩子在外也要講衛生,有些孩子在家從來不亂扔垃圾,一出門就忘記了,垃圾隨手就丟。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塑膠袋,讓他隨身帶著,以便把垃圾放在裡面。有痰時教育孩子不隨地亂吐,最好是吐在紙上,然後丟在垃圾箱裡。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件平凡而細緻的工作。爸爸媽媽要持之以恆,堅持一貫地要求孩子。通常運用示範、講解、提示、練習等方法,給孩子以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5、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辛苦 一個真正講衛生的人,會注重各種小細節,做到防微杜漸。勤剪指甲,剪完指甲要洗手和剪刀;紅領巾等物品要保持清潔;書包、鋼筆盒等器具要保持整潔;身邊常備紙巾;嚼完口香糖後用紙包好再扔進垃圾箱;眼鏡要經常擦拭;個人物品定期整理;毛巾要經常晾曬;不跟別人共用洗漱用品等等。這些小細節也是講究衛生不可忽視的地方,教育孩子多注意細節,從小處做起,那麼,講衛生的習慣也就容易慢慢養成了。6、父母要為孩子做出表率,言傳身教最有說服力 孩子總是喜歡以父母為榜樣的,有意無意會學習父母的樣子,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良好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要想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讓良好的衛生習慣成為家庭活動的一部分。家長必須做好表率,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是怎麼要求的,自己也要怎麼做,甚至可以比孩子的標準更高。否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家長就會失去威信,孩子也不願聽從父母的建議了,會大大影響教育的效果。 總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對孩子的個人健康、生活品質和人際交往都有幫助。父母要認真分析孩子不講衛生的原因,從思想上、行動上來幫助孩子慢慢改變,循序漸進,耐心教育,讓孩子把講究衛生作為自覺的要求和自主的行動。

  • 2 # 小馬哥的菜

    常見的不良衛生習慣包括:不刷牙、不注意衛生用品的潔淨、不愛惜眼睛、用手指挖鼻孔或用硬物隨便刮挖耳朵。聽高聲的音樂,大聲喊叫;進食時候不專心,飯前飯後激烈運動或飯前便後不洗手;矇頭睡大覺,指甲太長不修剪,乾淨的衣服到處亂抹;亂丟東西或亂丟垃圾,睡覺前不洗臉不洗腳就上床。

    不喜歡講衛生的孩子,既不文明,又對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孩子太過分留意自己的衛生、事事挑剔執著、過分愛整正乾淨的孩子有時也很難與人相處,辦事過分拘泥,但提倡孩子適當地保持個人衛生,熱愛整潔,讓孩子自幼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必要的。

    寶寶不講衛生的根源是什麼?

    1、家庭教育不到位

    不注意個人衛生的孩子,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夠和沒有督促執行所導致。有時候大人太忙,沒有時間教導孩子或者管理孩子;有的大人對孩子的衛生習慣沒有做適當的規定和監督,任孩子在家中嬌生慣養,不願講究衛生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孩子不愛清潔的原因。

    2、大人要求不嚴格

    大人要求不嚴格,孩子也會產生無所謂的態度,有時還會為自己不喜歡清潔的行為尋找合適的藉口,例如:飯前懶得洗手就說手很乾淨等。如果父母縱容孩子,孩子就容易養成這種不良行為。

    另外,有的孩子也會透過模仿大人的一些不愛講衛生的行為。有時,孩子身體感到不適,如感冒發燒、頭痛等時,也會偷一下懶,隨便過一天。習以為常後,也會造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 3 # 寶媽小竹子的日常

    講衛生的這種好習慣,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去給孩子不斷的培養。並且作為父母也一定要去學會以身作則,要給孩子去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平時,孩子如果不講衛生,家長就一定要去糾正孩子的這些不好行為習慣。家長在平時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相對應的規則,自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做,同時改正錯誤和壞習慣。

    比方說,家長可以給孩子說,每天必須按時洗臉刷牙,並且在外回家後,一定要去洗手和更換衣物,擺放好自己玩過的玩具;一定要養成講衛生、愛乾淨的好習慣。

  • 4 # 愛吃管不住嘴的小小蘇

    看是多大的孩子,年齡較小的話就以孩子的角度去解釋問題,可以圖文並貌,家長生動正確的引導,如果是學齡兒童的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因為不講衛生引起身體疾病的真實案例,儘量通俗易懂一些,不要讓孩子聽的失去興趣。

  • 5 # 馨馨媽媽1023

    想讓孩子講衛生,首先肯定是做父母的要講衛生,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天都要帶著孩子從早上一起刷牙洗臉,吃完飯收拾桌子碗筷,打掃家裡的衛生,晚上洗澡。先讓孩子養成習慣,並且要讓孩子從這些事情中得到樂趣,剛開始可以用獎勵鼓勵的模式,如果孩子能聽得懂為什麼要講衛生更好,聽不懂就先培養成習慣。

    還可以透過比較的方式讓孩子懂得講衛生的好處,比如髒亂的環境和乾淨的環境孩子更喜歡哪一個,一身髒亂的衣服和一身乾淨的衣服哪個更得小夥伴的喜歡,再比如孩子不洗漱不洗澡,父母可以誇張的說孩子身上有味道,不洗乾淨的話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玩的。

    孩子小的時候好教,大了習慣養成了就不好改變了。

  • 6 # 六和麥田

    讓他看到,再讓他做到

    讓他看到

    我們的孩子不講衛生,就是在最初的時候,我們沒有讓他充分地看到。

    讓他看到整潔的環境,家長是榜樣,即便自己家裡做不到這樣的整潔,我們可又帶上孩子上朋友家,上親戚家,去看他們家的整潔,去看他們家孩子的生活空間。此刻,你一定會想:又說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別誤會,此時沒有任何的說教,根本不會與孩子說:你看人家多麼乾淨!只是讓他去看而已。

    不僅看家,我們還可以看公共場所,看看大城市裡的公共衛生,感受那份衛生所帶來的內心的恬靜,內心的舒適。

    同時,也讓他看到在衛生清潔的背後,是一種努力,是一種勤勞,是一種付出,才會換來這樣的光鮮。

    最終,還是得回到自己的生活狀態,用手機記錄下那些不整潔的,記錄那些東倒西歪的,記錄那些……難入目的。

    假如做到

    從小地方開始,例如書桌,讓他花上一些時間,去分門別類地整理一下,擦去塵埃,再給他記錄一下,不僅僅是記錄結果,也同樣記錄孩子勤勞整理的過程,是一種美麗的背影。

    此時,我們一家人都坐下來欣賞一下,對比一下,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尤其是欣賞孩子那勤勞的背影,甚至可以沖洗出這樣勤勞的照片掛在牆壁上,讓孩子自己也去欣賞勤勞的背影。

    再接著擴大成果,擴大範圍,家人一起勤勞的氛圍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勞動場面了。

    自覺做到

    要想自覺還得有一個過程,除了剛才提到的把他勤勞的背影張掛在牆壁上激勵,還得製作出考勤表格,讓他在表格的評價管理中養成一個長期的習慣,養成一個堅持的習慣。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方法。

    例如,有一位不愛洗澡的孩子,他的面板上出現了一些白色的斑塊,那就藉助這些病症來促進他的自覺洗澡。例如,有一位怕蟑螂的孩子,就可以藉著房間裡的蟑螂,讓他勤勞地整潔自己的生活空間,以免再出現這些讓他不可接受的問題。

    自覺做到,不僅是一個過程,更需要時刻給他一個不竭的動力,那他才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個人的衛生到空間的衛生,都可以予以逐一去解決。

    不講衛生是大概念,一旦遇上這樣的問題,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他換成是具體的一個點、一件事,並且是可操作的一件事,可改變的一個點,然後透過行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地說教,有行動才是有教育的,一旦開始,就得堅持,直到習慣成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突然跳閘了,合閘以後發現一燈泡壞了,請問壞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