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魏忠賢在明朝遠稱不上隻手遮天,他只是皇帝的白手套、皇室家奴。當皇權與始終幻想共治天下計程車大夫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時,魏忠賢作為皇室忠犬始終衝在第一線。

    他組織的被士大夫階層蔑稱為“閹黨”的政治集團,與以東林黨為首計程車大夫集團產生了極為激烈的政治鬥爭。魏忠賢採用殘酷的手段,如下獄乃至肉體消滅來對付東林黨。

    當然,政治鬥爭失敗的東林黨也並非如小白兔般純潔,東林黨所代表的是江南大地主階級,他們享受著種種特權卻不願意為國家付出任何貢獻,更貪婪的希望進一步獲取政治特權,這種貪婪的慾望必然與皇權產生激烈的矛盾。

    而客氏,原名客巴巴,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天啟皇帝15歲繼位,對於他的乳母客氏極為依戀。他將客氏封為“奉聖夫人”,並賜婚,客氏與魏忠賢,即“對食”。給予從未有過的榮寵。客氏為人狠毒,據說天啟皇帝的三子二女夭折,都與客氏有很大的關係。

    客氏對天啟皇帝有極大的影響。因此,這也進一步鞏固了魏忠賢在天啟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從而鞏固魏忠賢的權勢。

  • 2 # 歷史皆不見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漢族。他原本就是一個混跡於賭坊酒館的小混混,但是他靠著自己獨特的意志力硬是自宮當了太監,傳言他淨身還剩一粒睪丸,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他確實是中國第一大宦官,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明朝的覆滅!

    魏忠賢最開始是跟著招收太監的吳公公進的宮,後來趁機結識了明嘉宗皇帝的奶孃,在她感情空白的時候經常前去安慰,從此魏忠賢走上了和她狼狽為奸的道路。魏忠賢在嘉宗皇帝很小的時候就是他的跟屁蟲,深得嘉宗喜歡,以至於嘉宗登基之後的七年,朝政大權全在魏忠賢一人手裡,此後二十年,魏忠賢隻手遮天,把持朝政二十幾年,由於皇帝昏庸,大臣無能,魏忠賢的權勢又高,直到崇禎皇帝繼位才將他處理掉,發配至安徽鳳陽看守明朝祖陵去了!

    魏忠賢爬上高位第一步就是聯合客氏殺了擋路的太監魏朝,這個魏朝曾經和客氏是對食的關係(就是私下有交)。

    客氏是朱由校最信奈的人,而客氏又是魏忠賢的妻子,在朱由校的眼裡,魏忠賢就是一個可靠的人,什麼事情交給他辦就可以了,而他自己就沉浸在後宮的木匠園裡面,魏忠賢偷偷的買下朱由校放到市場的作品,然後又給朱由校報喜,由此,朱由校再也不管朝政,大事小事全由“九千歲處理”!

  • 3 # 秉燭讀春秋

    有道是:“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有個女人”魏忠賢的成功就在於能夠把持朝政隻手遮天,這其中客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信?春秋君下面就為親聊聊這對狗男女之事。

    一、魏忠賢權勢熏天。

    魏忠賢是誰?估計親們不陌生吧,是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是歷史上臭名昭著得“閹黨”領袖;是歷史上“木匠皇帝”朱由校最得寵的權臣;是最有權勢的秉筆大太監。

    魏忠賢沒做太監之前是個社會上的小混混,由於好賭欠下了一屁股債。為了躲債揮刀自宮當了太監。魏忠賢進宮後,很快巴結上了總太監魏朝了,魏忠賢很聰明,加上有和乾爹魏朝的抬舉,很快升到了太監最好位置――秉筆太監。秉筆太監權利可不小,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老魏就是依仗手中的這支筆,一步步走向了權利的巔峰。

    老魏在長時間的觀察中,洞悉了木匠皇帝不喜歡管理國家,而醉心於他的木匠工藝製作。說實話,朱由校假如不是皇帝,他的水平不在魯班之下,也許是第二個魯班也說不定。

    魏忠賢摸透皇帝底牌,每逢朱由校忙著做木匠的時候,他就偏偏彙報工作,朱由校此時就會不耐煩的說:“看不見我正忙啊?沒什麼大事就別總請示彙報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魏忠賢等的就是這句話,於是他就以自己的意願,提拔和壓制朝中大臣,一時之間形成了“順忠賢則猖,逆老魏則亡”的局面。

    魏忠賢到最後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朝中一些大臣紛紛附炎趨勢,稱魏忠賢為“九千歲”一些大臣認魏忠賢為乾爹,於是有了“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號。更有甚者,各地官員為了奉承和攀附魏忠賢這棵大樹,各地紛紛建立了生祠,人活著就建祠堂。這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

    甚至有人提出要把魏忠賢的和孔子的塑像並排放在一起祭拜。如此一來,朝中只知魏忠賢,不知有皇帝這個人。魏忠賢權勢是不是很大呢?

    二、客氏為禍後宮。

    客氏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又名客巴巴,河北定興人,後被朱由校封為“奉聖夫人”。客氏原為定興縣侯巴兒(侯二)之妻,後來進宮做了朱由校的奶媽了。據說客氏姿色妖媚,為人狠毒殘忍、生性淫蕩。民間傳說她是朱由校的性啟蒙的女人,朱由校長大後,很依戀客氏。

    當魏忠賢進宮時,客氏和魏朝打得火熱。二人是情人關係是他的情人,太監的情人宮中稱為“對食”,可能就是搭夥一起過日子吧。

    魏忠賢經常到魏朝那裡走動,一來二去,客氏就喜歡上了更年輕更有魅力的魏忠賢了,於是二人勾搭在一起了,魏忠賢和客氏就把魏朝給甩了。

    春秋君認為客氏和朱由校有一腿並非信口雌黃,從後來種種反常跡象表明,客氏有獨佔朱由校的心理。

    客氏作為一個奶媽,當皇帝長大親政後。其實你的職責也就完成了,孩子都大了還有奶媽什麼事呢?可客氏就不同了,作為奶媽受到的待遇是前所未有的。每逢生日,朱由校一定會親自去祝賀。每次出行,都是“黃沙墊道,淨水潑街,”兩旁侍候者高呼:“老祖太太千歲”呼聲震天。 (客氏)

    客氏之所以有此殊榮,完全是朱由校寵幸的結果。魏忠賢和客氏結成對食,二人一個在朝內,一個在後宮,彼此相互照應,魏忠賢的得勢,自然有客氏的幫助,魏忠賢所謂的成功,自然有客氏影響皇帝朱由校的作用,這也是我認為成功男人的背後有個女人做推手的原因。

  • 4 # 古風散人

    客氏入宮不久就與負責熹宗朱由校日常生活起居的宦官魏朝勾搭在一起。此後,客氏又與魏朝的結拜兄弟魏忠賢結識,暗中勾搭。後魏朝與魏忠賢爭風吃醋,醉罵相嚷,在朱由校的插手下,客氏與魏忠賢結為對食。

    魏忠賢是一位雖拙於文墨,卻精於心計的宦官,當時負責給由校的生母王氏提供膳食。客氏為了協助自己的“對食”魏忠賢登上宦官隊伍的最高峰,並達到影響外朝的目的,不惜利用與熹宗的情感關係,排除異己,打擊政敵,擾亂朝綱。

    客氏以已婚之身入宮,自然不可能成為妃嬪皇后。熹宗的張皇后品行端正,她對客、魏奸邪野心頗為不滿,甚至公開呵斥他們收斂收斂。客氏認為有必要清除張皇后。她和魏忠賢竭力離間帝后關係,宣揚說張皇后出身不正,請求熹宗改立魏忠賢侄子魏良卿的女兒為皇后。由於熹宗對張皇后還算有情感,經查實客氏所言全無根據,不同意廢掉張皇后。於是客氏就想盡各種辦法加害張皇后。天啟三年(1623),張皇后懷孕,客氏等人以“捻背”(推拿按摩術)為幌子,派親信暗傷胎位而致張皇后流產,此後張皇后失去生育能力。

    此外,客氏只要聽說其他妃嬪有身孕者,就痛下殺手,或將嬪妃處死,或逼其流產。熹宗一生御女無數,最後竟然落個無子可嗣,最終帝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即崇禎皇帝。

    魏忠賢內有客氏支援,外有閹黨協助,很難被攻倒。逐漸透過政治上的屠殺,以及在思想上重新給“梃擊”、“紅丸”、“移宮”三案定性,徹底把東林黨打壓下去,朝廷成為魏忠賢的一統天下,再無人敢上疏揭露魏忠賢的罪惡,天啟皇帝所能聽到的,都是對魏忠賢的頌揚之聲。

    客氏為害亂政的一半是為了自已的榮華富貴,另一半是為了魏忠賢。客氏畢竟是一介女流之輩,來自社會的最底層,限於閱歷,縱然有所圖謀,不過是衣錦食玉、人前顯貴之類的想法,絕不會在政治上有所企圖以至於危害社稷,客氏之害在於其身邊的宦官魏忠賢的唆使。不過,客氏利用魏忠賢之目的,意在鞏固自己名不正、身不正的地位。兩人在政治上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因此,明末客、魏亂政,魏忠賢罪大惡極,但客氏也罪不容恕。故清修《明史》雲魏忠賢亂政,“皆客氏為內主”。

  • 5 # 江東汪郎

    其實大太監魏忠賢的位置,包括客氏這個狐媚的女人,原本屬於泰昌帝的貼身太監王安。

    只是泰昌帝駕崩後,無依無靠的王安,在沒有了皇權的保護下,被新皇天啟帝的乳母客氏慫恿魏忠賢殺掉了。

    原因就是她對王安再也提不起性趣了,而把性趣的目標轉向了魏忠賢。

    同樣是太監,難道魏忠賢要比王安多點什麼嗎?原來魏忠賢是自己割了子孫根,跑到皇宮裡做了太監。但因為他不專業的,導致自己割得不是很徹底,所以還能保留一點點殘留,還可以有那麼一絲絲舉動。

    而且魏忠賢進宮前就是江湖的浪子,社會的渣子,自然懂得怎麼去討女人的歡心,尤其是像客氏這樣狐媚的女人。

    但王安不一樣,他是自幼透過官方的閹割手術進宮的,割得很徹底。

    而且他跟隨泰昌帝多年,打交道的都是讀書人,本身也是個書呆子。加上性格上比較木訥,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和女人溝通,要讓他去逗客氏開心其實也挺為難他的。

    這樣的相較之下,魏忠賢的“特長”比起王安的“短缺”,自然是魏忠賢更能吸引客氏的注意力了。

    正因為如此,也造就了魏忠賢和客氏這一對中國歷史上最強的後宮奇葩。魏忠賢依靠客氏在皇宮中站穩了腳根,又靠客氏能對天啟帝吹耳邊風的機會,成功的榮升為天啟帝身邊第一紅人。

    兩人互相扶持,魏忠賢主外、客氏主內,斷絕了朝臣和天啟帝的親密聯絡,從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籠罩著大明朝野。

    事實上,明朝太監的權勢不比漢朝、唐朝,他們完全依附在皇權之下,是生是死都是皇帝的一句話,比如:明武宗時期的劉謹。

    魏忠賢能夠在大明朝呼風喚雨,權傾天下,組建了和東林相抗衡的閹黨組織,如果沒有客氏在一旁對天啟皇帝吹耳邊風,光憑他自己根本不可能。

    所以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肯定有一位支援他的女人”,如果魏忠賢能算男人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年級學生愛哭,一說不讓怎麼著就哭,這麼大了還哭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