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防長反對停火辭職 以軍失敗突襲引發巴以激烈交戰
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
本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了近年來少有的激烈軍事衝突。以國軍方稱,本週一(11月12日)以來,巴國武裝分子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約400發火箭和迫擊炮彈。以國防軍發言人喬納森.孔裡庫斯中校指出:“這是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對以色列的最大規模襲擊,作為反應,以色列武裝力量攻擊了100多個軍事目標。”
巴勒斯坦衛生部在加沙通報說,在以軍的攻擊中至少有6人喪生。
西方媒體稱,巴勒斯坦方面對以色列的大規模火箭襲擊、以軍在加沙地帶的空襲使人憂慮中東地區會再度爆發戰爭。一名巴勒斯坦兒童站在被炸成廢墟的樓前
“兩天來,已有7人死於以巴武裝衝突。除了加沙的6名巴人,在以色列城市阿什克隆,一名男子在自己的住家被一枚發射自加沙地帶的火箭炸死。”不過,這名死在阿什克隆的40歲男性,其實是來自約旦河西岸大城希伯倫的巴勒斯坦人;換言之,在以巴衝突再起的過去24小時內,所有死亡的平民,全都是巴人。
另外,根據來自以國各地的報告,共有至少20人受傷。以軍還稱,“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了100多枚火箭。以色列緊急部署應對哈馬斯的火箭襲擊
面對加沙戰火的急遽失控,聯合國和歐盟皆呼籲“雙方自制”,並加緊透過埃及政府協調雙邊停火。與此同時,華盛頓則對情況表示遺憾,但重申“以色列絕對有權保護國土”。利伯曼在前線視察
以色列強硬派國防部長因反對停火辭職
11月11日,一支以色列特種部隊在加沙地帶的一次突襲行動流產,引發局勢驟然升級。以軍此次行動目標是打擊掌控加沙地帶的巴國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及巴國伊斯蘭激進武裝組織。
當時,正在巴黎參加法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活動的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因需處理戰事而不得不提前回國。
11月13日,以國安全內閣召開緊急會議,磋商下一步行動。根據以方提供的資訊,哈馬斯擁有約2萬發各種射程的火箭和迫擊炮彈,其中一些射程可達以國最大城市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乃至更遠目標。
以軍方發言人孔裡庫斯指責哈馬斯,有意把自己的人民當作“人體盾牌”,故意發動暴力,“使加沙地帶遭受摧毀”,而哈馬斯領導層自己則藏身地下。以色列安全內閣開會商討加沙局勢
14日,以色列強硬派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因強烈不滿內閣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宣佈辭職,並呼籲提前舉行大選,導致以國政局錯亂。
13日晚,哈馬斯和以色列在埃及塞西政府的斡旋下停火。當以國安全內閣作出停火決定時,利伯曼持反對意見。
利伯曼向記者說明辭職理由時稱:“昨天發生的事,也就是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以及相關程序,是屈從於恐怖主義,沒有其它意義。”他說:“身為國家,我們正在做的事是獲取短期寧靜,但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對國家安全的嚴重長期損害。”利伯曼14日宣佈辭去防長職務
利伯曼還說:“我們應商定日期,儘早舉行大選。”他表示,自己帶領的政黨將脫離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這意味著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只擁有以色列議會120個席位中的61席。
以色列預定2019年11月才會舉行大選,但利伯曼現在辭去防長一職,提高了提前大選的可能性。
利伯曼出生於前蘇聯摩爾多瓦基什尼奧夫(今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1999年,首次當選議會議員。他先後出任以國基礎建設部長、交通部長、戰略部長、副總理、外交部長。利伯曼是“以色列我們的家園”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該黨現任領導人。
哈馬斯運動代表阿布.祖赫裡對此迴應稱,以色列國防部長利伯曼的辭職代表他們承認失敗。他說:“利伯曼的辭職說明他們承認失敗,並且沒有能力應對巴勒斯坦的抵抗。”而巴國媒體將以國防部長辭職稱作是加沙的政治勝利。以色列國防軍的“鐵穹”防禦系統
以軍失敗的突襲行動引發近年來最激烈巴以衝突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11日的新一波高烈度加沙衝突來得出乎意料,對以色列內閣而言竟然也是全無預警。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宣告,11晚間,一小隊以軍特種部隊在加沙走廊的南部城鎮汗尤尼斯(Khan Younis)執行任務,但過程中遭遇“哈馬斯武裝的敵意行動”。雙方猛烈交火,以軍雖擊斃了7名巴人,但以軍也有1名軍官陣亡、另有士兵中槍受傷而緊急撤退。
以軍發言人孔裡庫斯稱,在行動中,特種部隊攻擊了一座軍火庫和地下基礎設施。此外,還擊中了哈馬斯的4座大型建築。其中有阿克薩電視臺總部、加沙安全力量的一棟大樓,以及軍事情報機構。
深入敵境的以軍特種部隊,早在戰機空襲的掩護下成功撤出;但汗尤尼斯位於加沙走廊的內陸核心區,離以國邊境至少有5公里之遠,以軍為什麼而深入敵境?又為何要冒險出現在巷弄複雜的人口稠密區展開軍事行動?以色列軍方卻至今拒絕響應。哈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地盤
但是在巴勒斯坦版本的敘事中,這批深入加沙的以軍特種部隊,很明顯地是在執行“斬首”行動。巴人方面向以色列《國土報》透露,以軍所射殺的7名哈馬斯武裝分子中,即包括了該組織精銳部隊的指揮官努爾.巴拉克。根據生還者證詞,巴拉克等人是在汗尤尼斯街頭移動時,突遭以軍“開槍掃射”。以軍“斬首”行動的暗殺目標極為明顯,這對於巴人來說就是“戰爭行為”。
以軍獵殺巴拉克後,孤軍深入的部隊迅速遭到巴人武裝包圍反擊,但在空軍的密集轟炸掩護下,戰損的以軍仍順利撤離。
“我們仍不知道以色列軍隊為什麼會突然挺進加沙走廊……事情的全貌仍不清楚;但無可否認的是—前線的行動一定是哪裡出了錯才會「擦槍走火」!”傾向右翼立場的《耶路撒冷郵報》分析,在汗尤尼斯襲擊之前的48小時,內塔尼亞胡總理才於11月9日,爭議性地同意卡達政府的“調停”,允許卡國代表突破加沙封鎖,為哈馬斯組織送去1,500萬美元的“現金行李箱”。哈馬斯武裝
這批由多哈提供的“紓困現金”,是專門用來支付哈馬斯積欠的加沙公務員數月薪資。內塔尼亞胡曾說,儘管以色列長期對加沙走廊施以陸空封鎖,但於合理的“戰略考慮”下,以方並不希望見到“加沙因經濟崩潰而陷入無政府狀態”;並期待透過卡達的現金和開羅的調停,促成哈馬斯當局與以色列的“長期和平協議”。
據以國媒體稱,直到11月11日上午內塔尼亞胡都仍在巴黎向各國領袖大談“與哈馬斯和談”的願景,豈料數小時後卻風雲變色。而以軍軍官在敵境陣亡及空襲再起的訊息,讓遠在歐洲的以色列總理一時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在11日事發之後,哈馬斯一度採取觀望態度,當夜僅對以國南境發射了10餘枚火箭、並未造成傷亡。但到了12日上午,哈馬斯的大規模軍事反擊全面升級啟動。24小時內就對以色列發射了370枚以上的各式火箭,並在邊境地區用反坦克導彈擊毀了一輛以國巴士,造成車上1名19歲的以色列軍人重傷。以色列人躲避火箭襲擊
面臨哈馬斯的火箭攻擊,以軍立刻開啟“鐵穹”防空系統,“導彈與攔截導彈之間的相互交錯,讓以色列、加沙上空被彈幕給佈滿。”
從12日開始,以色列國防軍的戰鬥機、直升機和坦克,也對加沙境內超過70個“軍事目標”發動“絕不退讓”的兇狠打擊。但哈馬斯稱,以軍的無差別轟炸,已對加沙平民區域造成嚴重破壞,目前傷亡人數不詳,僅確認至少3名巴人平民慘遭炸死。以色列裝甲部隊緊急出動
然而,以色列的特種部隊,到底為何會在11日深夜“潛入加沙”?甚至開火打死包括1名哈馬斯指揮官在內的7名巴人武裝?對外界疑問,以國軍方堅持拒絕對“機密任務”提出說明。僅確認在交火中陣亡的軍官,是41歲且戰功彪炳的特種部隊中校“烈士M”。
中校軍階的烈士M,是以色列國防軍自2014年加沙戰爭(“保護邊界”行動)後,於前線陣亡的最高階軍官(前一位陣亡中校,為陸軍裝甲營長,在2014年被哈馬斯反坦克導彈擊殺)。考慮到特種部隊的特殊位階,烈士M的死才會被以國政府視為“重大戰損”。
由於部隊任務保密,在出事後,以國軍方一直都不願公佈部隊番號與陣亡中校的真名。但12日,以色列國防部仍依照猶太教的速葬傳統,在24小時內為烈士M舉行國葬,並請總統魯文.裡夫林出席主持。他在現場落淚,直稱烈士M是“以色列的英雄,我們曾擁有的最好戰士。”以色列精銳的特種部隊
以國媒體認為,在邊境戰火加劇之時,軍方的“英雄說”顯得避重就輕,究竟以色列國防軍的特種精銳去加沙幹嘛?政府上下沒人說得清,反而一再強調:“面對恐怖分子,我們必須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綜觀客觀證據,我不認為11日的事件,是有意的衝突事件。” 曾擔任以色列南方戰區指揮官的退役將軍魯索.塔爾這樣說:“長期以來,以色列特種部隊都會以「每天、每座鄉鎮為單位」向加沙地區發動滲透任務,這些行動一般民眾不會知道,而其任務大多也是無關動武的「偵搜行動」。畢竟若真的要暗殺,我們還有其它更有「效率」與「利落」的手段,完全沒必要派子弟兵冒險深入敵後。”在加沙邊境巡邏的以軍坦克
塔爾稱,在當前的封鎖與經濟困境下,哈馬斯眼下應該是沒有“開戰的本錢”。至於以巴的加沙戰爭會否因此大規模再起?內塔尼亞胡返國後的表態與內閣決策說明,各方暫時都不想擴大事態。
可是西方觀察家指出,雖然特拉維夫仍然對外強調“我們不會放棄與哈馬斯的長期和平談判”,但在雙方互信已遭嚴重破壞的當下,戰火會否進一步失控?拉著雙方進入一場“意料外的戰爭”,“緊繃的情緒正沿著邊界陷入了一團混亂。”
以色列防長反對停火辭職 以軍失敗突襲引發巴以激烈交戰
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
本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了近年來少有的激烈軍事衝突。以國軍方稱,本週一(11月12日)以來,巴國武裝分子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約400發火箭和迫擊炮彈。以國防軍發言人喬納森.孔裡庫斯中校指出:“這是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對以色列的最大規模襲擊,作為反應,以色列武裝力量攻擊了100多個軍事目標。”
巴勒斯坦衛生部在加沙通報說,在以軍的攻擊中至少有6人喪生。
西方媒體稱,巴勒斯坦方面對以色列的大規模火箭襲擊、以軍在加沙地帶的空襲使人憂慮中東地區會再度爆發戰爭。一名巴勒斯坦兒童站在被炸成廢墟的樓前
“兩天來,已有7人死於以巴武裝衝突。除了加沙的6名巴人,在以色列城市阿什克隆,一名男子在自己的住家被一枚發射自加沙地帶的火箭炸死。”不過,這名死在阿什克隆的40歲男性,其實是來自約旦河西岸大城希伯倫的巴勒斯坦人;換言之,在以巴衝突再起的過去24小時內,所有死亡的平民,全都是巴人。
另外,根據來自以國各地的報告,共有至少20人受傷。以軍還稱,“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了100多枚火箭。以色列緊急部署應對哈馬斯的火箭襲擊
面對加沙戰火的急遽失控,聯合國和歐盟皆呼籲“雙方自制”,並加緊透過埃及政府協調雙邊停火。與此同時,華盛頓則對情況表示遺憾,但重申“以色列絕對有權保護國土”。利伯曼在前線視察
以色列強硬派國防部長因反對停火辭職
11月11日,一支以色列特種部隊在加沙地帶的一次突襲行動流產,引發局勢驟然升級。以軍此次行動目標是打擊掌控加沙地帶的巴國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及巴國伊斯蘭激進武裝組織。
當時,正在巴黎參加法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活動的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因需處理戰事而不得不提前回國。
11月13日,以國安全內閣召開緊急會議,磋商下一步行動。根據以方提供的資訊,哈馬斯擁有約2萬發各種射程的火箭和迫擊炮彈,其中一些射程可達以國最大城市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乃至更遠目標。
以軍方發言人孔裡庫斯指責哈馬斯,有意把自己的人民當作“人體盾牌”,故意發動暴力,“使加沙地帶遭受摧毀”,而哈馬斯領導層自己則藏身地下。以色列安全內閣開會商討加沙局勢
14日,以色列強硬派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因強烈不滿內閣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宣佈辭職,並呼籲提前舉行大選,導致以國政局錯亂。
13日晚,哈馬斯和以色列在埃及塞西政府的斡旋下停火。當以國安全內閣作出停火決定時,利伯曼持反對意見。
利伯曼向記者說明辭職理由時稱:“昨天發生的事,也就是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以及相關程序,是屈從於恐怖主義,沒有其它意義。”他說:“身為國家,我們正在做的事是獲取短期寧靜,但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對國家安全的嚴重長期損害。”利伯曼14日宣佈辭去防長職務
利伯曼還說:“我們應商定日期,儘早舉行大選。”他表示,自己帶領的政黨將脫離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這意味著內塔尼亞胡的執政聯盟只擁有以色列議會120個席位中的61席。
以色列預定2019年11月才會舉行大選,但利伯曼現在辭去防長一職,提高了提前大選的可能性。
利伯曼出生於前蘇聯摩爾多瓦基什尼奧夫(今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1999年,首次當選議會議員。他先後出任以國基礎建設部長、交通部長、戰略部長、副總理、外交部長。利伯曼是“以色列我們的家園”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該黨現任領導人。
哈馬斯運動代表阿布.祖赫裡對此迴應稱,以色列國防部長利伯曼的辭職代表他們承認失敗。他說:“利伯曼的辭職說明他們承認失敗,並且沒有能力應對巴勒斯坦的抵抗。”而巴國媒體將以國防部長辭職稱作是加沙的政治勝利。以色列國防軍的“鐵穹”防禦系統
以軍失敗的突襲行動引發近年來最激烈巴以衝突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11日的新一波高烈度加沙衝突來得出乎意料,對以色列內閣而言竟然也是全無預警。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宣告,11晚間,一小隊以軍特種部隊在加沙走廊的南部城鎮汗尤尼斯(Khan Younis)執行任務,但過程中遭遇“哈馬斯武裝的敵意行動”。雙方猛烈交火,以軍雖擊斃了7名巴人,但以軍也有1名軍官陣亡、另有士兵中槍受傷而緊急撤退。
以軍發言人孔裡庫斯稱,在行動中,特種部隊攻擊了一座軍火庫和地下基礎設施。此外,還擊中了哈馬斯的4座大型建築。其中有阿克薩電視臺總部、加沙安全力量的一棟大樓,以及軍事情報機構。
深入敵境的以軍特種部隊,早在戰機空襲的掩護下成功撤出;但汗尤尼斯位於加沙走廊的內陸核心區,離以國邊境至少有5公里之遠,以軍為什麼而深入敵境?又為何要冒險出現在巷弄複雜的人口稠密區展開軍事行動?以色列軍方卻至今拒絕響應。哈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地盤
但是在巴勒斯坦版本的敘事中,這批深入加沙的以軍特種部隊,很明顯地是在執行“斬首”行動。巴人方面向以色列《國土報》透露,以軍所射殺的7名哈馬斯武裝分子中,即包括了該組織精銳部隊的指揮官努爾.巴拉克。根據生還者證詞,巴拉克等人是在汗尤尼斯街頭移動時,突遭以軍“開槍掃射”。以軍“斬首”行動的暗殺目標極為明顯,這對於巴人來說就是“戰爭行為”。
以軍獵殺巴拉克後,孤軍深入的部隊迅速遭到巴人武裝包圍反擊,但在空軍的密集轟炸掩護下,戰損的以軍仍順利撤離。
“我們仍不知道以色列軍隊為什麼會突然挺進加沙走廊……事情的全貌仍不清楚;但無可否認的是—前線的行動一定是哪裡出了錯才會「擦槍走火」!”傾向右翼立場的《耶路撒冷郵報》分析,在汗尤尼斯襲擊之前的48小時,內塔尼亞胡總理才於11月9日,爭議性地同意卡達政府的“調停”,允許卡國代表突破加沙封鎖,為哈馬斯組織送去1,500萬美元的“現金行李箱”。哈馬斯武裝
這批由多哈提供的“紓困現金”,是專門用來支付哈馬斯積欠的加沙公務員數月薪資。內塔尼亞胡曾說,儘管以色列長期對加沙走廊施以陸空封鎖,但於合理的“戰略考慮”下,以方並不希望見到“加沙因經濟崩潰而陷入無政府狀態”;並期待透過卡達的現金和開羅的調停,促成哈馬斯當局與以色列的“長期和平協議”。
據以國媒體稱,直到11月11日上午內塔尼亞胡都仍在巴黎向各國領袖大談“與哈馬斯和談”的願景,豈料數小時後卻風雲變色。而以軍軍官在敵境陣亡及空襲再起的訊息,讓遠在歐洲的以色列總理一時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在11日事發之後,哈馬斯一度採取觀望態度,當夜僅對以國南境發射了10餘枚火箭、並未造成傷亡。但到了12日上午,哈馬斯的大規模軍事反擊全面升級啟動。24小時內就對以色列發射了370枚以上的各式火箭,並在邊境地區用反坦克導彈擊毀了一輛以國巴士,造成車上1名19歲的以色列軍人重傷。以色列人躲避火箭襲擊
面臨哈馬斯的火箭攻擊,以軍立刻開啟“鐵穹”防空系統,“導彈與攔截導彈之間的相互交錯,讓以色列、加沙上空被彈幕給佈滿。”
從12日開始,以色列國防軍的戰鬥機、直升機和坦克,也對加沙境內超過70個“軍事目標”發動“絕不退讓”的兇狠打擊。但哈馬斯稱,以軍的無差別轟炸,已對加沙平民區域造成嚴重破壞,目前傷亡人數不詳,僅確認至少3名巴人平民慘遭炸死。以色列裝甲部隊緊急出動
然而,以色列的特種部隊,到底為何會在11日深夜“潛入加沙”?甚至開火打死包括1名哈馬斯指揮官在內的7名巴人武裝?對外界疑問,以國軍方堅持拒絕對“機密任務”提出說明。僅確認在交火中陣亡的軍官,是41歲且戰功彪炳的特種部隊中校“烈士M”。
中校軍階的烈士M,是以色列國防軍自2014年加沙戰爭(“保護邊界”行動)後,於前線陣亡的最高階軍官(前一位陣亡中校,為陸軍裝甲營長,在2014年被哈馬斯反坦克導彈擊殺)。考慮到特種部隊的特殊位階,烈士M的死才會被以國政府視為“重大戰損”。
由於部隊任務保密,在出事後,以國軍方一直都不願公佈部隊番號與陣亡中校的真名。但12日,以色列國防部仍依照猶太教的速葬傳統,在24小時內為烈士M舉行國葬,並請總統魯文.裡夫林出席主持。他在現場落淚,直稱烈士M是“以色列的英雄,我們曾擁有的最好戰士。”以色列精銳的特種部隊
以國媒體認為,在邊境戰火加劇之時,軍方的“英雄說”顯得避重就輕,究竟以色列國防軍的特種精銳去加沙幹嘛?政府上下沒人說得清,反而一再強調:“面對恐怖分子,我們必須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綜觀客觀證據,我不認為11日的事件,是有意的衝突事件。” 曾擔任以色列南方戰區指揮官的退役將軍魯索.塔爾這樣說:“長期以來,以色列特種部隊都會以「每天、每座鄉鎮為單位」向加沙地區發動滲透任務,這些行動一般民眾不會知道,而其任務大多也是無關動武的「偵搜行動」。畢竟若真的要暗殺,我們還有其它更有「效率」與「利落」的手段,完全沒必要派子弟兵冒險深入敵後。”在加沙邊境巡邏的以軍坦克
塔爾稱,在當前的封鎖與經濟困境下,哈馬斯眼下應該是沒有“開戰的本錢”。至於以巴的加沙戰爭會否因此大規模再起?內塔尼亞胡返國後的表態與內閣決策說明,各方暫時都不想擴大事態。
可是西方觀察家指出,雖然特拉維夫仍然對外強調“我們不會放棄與哈馬斯的長期和平談判”,但在雙方互信已遭嚴重破壞的當下,戰火會否進一步失控?拉著雙方進入一場“意料外的戰爭”,“緊繃的情緒正沿著邊界陷入了一團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