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輝今天很可愛
-
2 # 江西鄒老闆
古代的外語教育雖不如今天這般成熟,但還是誕生了幾個較具有代表性的外語學院:比如國子監、四方館、四夷館等。
國子監又叫國子學,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由朝廷直屬管理,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經學學校。
隋唐時期對外交流空前繁榮,唐都作為世界大都市吸引了各地商人、留學生,相應催生了外語學習的需求,國子監因此設立了多國“外語系”,培養精通外語和翻譯的人才。
四方館最初是隋煬帝楊廣下旨設定、用來接待四方少數民族和外國大使的辦事處,相當於現在的經貿辦。
到了唐代,佛教在中原大行其道,順應時代潮流,四方館變成了佛經翻譯館,主要負責將梵語佛經譯成漢語,玄奘也在此工作過。
四夷館則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在南京創立,是中國古代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外國語學校,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為培養翻譯人才而官方設立的專門機構。
四夷館“置譯字生”,教習亞洲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培養了解鄰國曆史地理的翻譯人才。
沉浸式學習法
其實,在古代閉關鎖國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學習外語的。最初需要學習外語的人,絕大部分都是需要外出的商人和僧侶。
而在四夷館這些官辦的翻譯培訓學校出現之前,外語學習最重要的是“浸入”式的環境。
比如,古代的很多印度僧人也來中國宣揚佛法,那就需要熟練地掌握漢語,他們往往就是跟著商隊,一塊兒來到中國,就在一路上學習漢語。
到了中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也就漸漸地掌握漢語了。
宇宙最強漢字注音譯法
中國大規模地學習英語,其實是在清代時期,當時康熙皇帝還開了個外語補習班。
康熙皇帝在和俄國進行尼布楚條約的談判發現:精通俄語和拉丁語的人才非常重要。
回到京城之後,他在1708年開設了內閣俄羅斯文館,讓八旗子弟學習俄羅斯文學,以備翻譯來用。
到了雍正年間,四夷館改名為四譯館,從四譯館當中分出了西洋館,招一些滿洲青年專門學習拉丁文,當時用的材料叫《華夷譯語》。
本來,這本書是洪武年間,官方編纂的一種蒙語和漢語對譯的詞書。後來這本書作了擴充,囊括了比較多的語言,就成了咱們中國近代早期,外文譯漢文的一個官方詞典。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本書也沿襲了歷史上翻譯的一個經典方法,就是所有的外文詞,都是用漢文字標的拼音,跟大家小時候背英語單詞一模一樣。
到了乾隆年間,因為廣州十三行經常要跟洋人做生意,迫切地需要學習英語。當時就出現了一本叫《紅毛番話》的小冊子。
這本冊子上面收錄了英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等六種外語,單詞按照粵語發音標註。例如one的標註發音為“溫”,house的標註發音是“孝士”。
透過這種簡單粗暴的學習方法,一邊比劃一邊學,就能學到最基本的經商用語了。
總得來說,當年沒有音標,學外語只能靠死記硬背。
茅盾先生曾回憶他在北京大學預科求學時的經歷:“那時候學英語,不像現在從發音規則學起、循序漸進,我們認、讀、寫英文字像認、讀、寫漢文方塊字一樣,先生硬教,學生硬記,天天默寫單詞,天天背課文……”
而這樣一種經典但低效的方法倒也沿用至今,成了現代人和古人難得的共同經歷。
-
3 # 墨印2
古今大同小異。不要被教科書和翻譯軟體迷惑了。第一個接觸的人,或者說想深入學習並互譯的話,必須深入其生活和歷史之中,並提綱契領,找到通性。
-
4 # 光潛
那時沒有外語學校,也沒有字典詞典,只靠“語言環境"學舌。
現代社會也主要靠語言環境才能學的更好。
-
5 # 外語那點事
發現那麼多答主都沒有答到點上。其實古人最開始學習外語,根本就不是在學校裡面學的。在古代絕大多數掌握多門外語的人都是天生會的。
在中國古代,華人所需要掌握的外語主要就是鄰國的外語。因為和鄰國有發生戰事,同學鄰國要向中原納貢。所以就涉及到使臣,這些使臣一般來說都是屬於混血的孩子。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成為混血的孩子呢?
被送到國外通婚的公主和對方的國王,生下來的孩子是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因此長大以後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兩門語言。這樣的孩子,是重臣。被外國擄走的婦女和外國計程車兵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他們既可以成為實者,也可以成為普通的翻譯。國外進獻來的公主和皇帝或者大臣們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她們也具備翻譯能力並且可能會成為中國對外的使臣。還有我們從國外抓來的婦女和國內的貧民,士兵生下來的孩子也在雙語環境中長大,也可以充當翻譯和使者。他們中的佼佼者如果能夠書寫文字,那麼就有可能成為重要的官員,這樣的重要官員,還有可能為王公貴族的公子們當老師,讓他們學會外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掌握著外語的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天生會兩門語言的,他們不是靠學習掌握外語的。而是從父母那邊直接學來的。只有王公貴族的孩子們,由於需要掌握國家重要情報,因此跟著老師在學堂裡面學。
說這麼多實際上都很好理解,我們國家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在出生以後就掌握兩本語言的,第1門就是我們的普通話,另外一門就是方言。
在南方絕大多數說方言的家庭會跟孩子說方言,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以後,讓孩子在小學裡面透過老師教慢慢掌握普通話。
特別是在廣東地區,小孩子在進入小學的時候,經常一個字的普通話都不會說,只是透過平時在家裡面看動畫片,看電視能夠聽得懂普通話而已,到了小學以後在老師的強迫下必須說普通話了,然後才慢慢掌握了普通話。
於是她們掌握大以後,就掌握了廣東話和普通話這兩門語言。普通話和廣東話差別很大,實際上跟外語差不多,語法和用詞還有寫出來的字都有很大的差別。要系統性的學,並不會比英語簡單多少。能夠理解這個概念,就明白為什麼古代人也會說外語了。
由於歷史的變遷,每個朝代所學的外語都會有所不同,因為我們周邊的環境在發生變化,和中國有交流的外華人也會有變化。
到了近代的中國,出現了很多外語的書籍。甚至在道觀和寺廟裡面出版的書籍裡頭都會有外語的發音和單詞對照表。
我家有一本道教書籍,在這個道教書籍的中間有一大段都是英語單詞和中文發音的對照表,那本書裡面的內容應該是在民國時期的內容,裡頭的單詞是用漢語發音來直接注音的,看起來用漢語去讀好像不準確,後來我才知道,實際上那些漢語必須用粵語讀出來才是標準的。
想來那個對照表的作者是說粵語的。
我估計當時古代的那些官員,比如說李鴻章等他們學的外語,大概就是用這種方式硬學出來的。
-
6 # 高盧藝文志
比較瞭解歐洲古人如何學習中文!途徑一般是兩種,通商或者傳教。廣州貿易全盛時期連普通商販都會說幾句外語,不過都是些皮毛。真正要說外華人學中文,那還要數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必須要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利瑪竇就是特別的例子,精通中文,還有中文寫了好幾本書。
回覆列表
你知道,古人是怎樣學外語的嗎?
在先秦時期,中原周圍有一些不講華語的人,這就需要懂外語的人來搞翻譯。
在《周禮》這些翻譯人員統一叫作舌人,聽起來地位不高吧,不過相比管狗的叫犬人,管豬的叫豕【shi3】人好多隻比管牛的牛人遜一點。
舌人」用途其實也多,因為那時候外面的人要跟中原人打交道,還是得主動學華語。像洛陽城周邊的戎人,僅熟悉周禮,還能把《詩經》背得66的。南方楚華人的話跟華語大同小異,所以屈原的詩,雖然有些詞比較怪,中原人大體還能懂。過孟子就搞地域歧視,說他們是講鳥語。
到南邊的越國就大不一樣,翻譯聽起來簡直就是火星語。當時的《絕越書》還有這樣的句子:方舟航買儀塵。看著像像外星飛船降臨的預言之後,隨著中國版圖的擴大,這些難解的語言都漸漸消失。
先秦文獻中只有幾十個外來詞,漢代和匈奴時戰時和期間,漢語也引進了100多個匈奴詞彙,像單【chan2】於、祁連麼的。
漢唐之後,一直到近代,華人對外語持續的興趣只在於佛教用的梵語。流風所及,連大人物也會說一兩梵語,比如東晉時期,和元帝司馬睿「共天下」的王導,經常跟胡僧周旋,說兩梵語 「蘭闍she2蘭闍」,意思就是「開心啊開心」,以此籠絡人心。後來的謝靈運梵語學得比王導好, 還傳下了一篇文章談學外語的心得,總結起來就是一話:好難啊!
所以當時華人學梵語,只是趕個時髦,認真的沒幾個,就鬧了不少笑話。比如我們的「中元節」, 又叫「盂蘭盆節」,盂蘭盆是音譯,意思就是上下顛倒,是印度人認為的一種受苦狀態,不過外語不學好的華人可不?管,最後真的整出一個盆子來超度亡靈。
真正稱得上外語絕佳的華人,大概只有南朝的法顯、唐代的玄奘等少數幾人了。玄奘在長安帶一大幫外語人才,?過別看《西遊記》唐玄宗御弟御弟叫得親熱,其實當時佛道鬥爭激烈,翻譯是一項重大政治工程,容有誤。比如皇帝想搞文化輸出,讓玄奘把子《道德經》翻譯成梵語傳到印度去,結果佛道兩撥人在第一個字「道」怎麼翻譯問題上就吵得?可開交,最終沒能譯成。
唐宋以後,人們對翻譯佛經的興趣越來越低,持續影響漢語的梵語也漸成絕學。直到20世紀,人們對學外語都沒麼特別的興趣,古代政府僅禁止教外華人漢語,也不鼓勵華人學外語,只開設了一些專門翻譯機構,但它們在讀書人心目中聲望很低。這種現象一直到1905廢除科舉後,學外語才變成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