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巴陵胖哥

    蛇頸龍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外形像一條蛇穿過一個烏龜殼,頭小,頸長,軀幹像烏龜,尾巴短。

    蛇頸龍頭雖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內長有很多細長的錐形牙齒,捕魚為生。許多種類的身體非常龐大,長達11~15米,個別種類達18米。四肢特化為適於划水的肉質鰭腳,使蛇頸龍既能在水中往來自如,又能爬上岸來休息或產卵繁殖後代。

    蛇頸龍類可根據它們頸部的長短分為長頸型蛇頸龍和短頸型蛇頸龍兩類。

    長頸型蛇頸龍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極度伸長,活像一條蛇,身體寬扁,鰭腳猶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槳,使身體進退自如,轉動靈活。長頸伸縮自如,可以攫取相當遠處的食物。

    短頸型蛇頸龍又叫上龍類。這類動物脖子較短,身體粗壯,有長長的嘴,所以頭部較大,鰭腳大而有力,適於游泳。

    蛇頸龍生活在什麼地方?

    分佈廣泛,遍佈東半球;也見於南美地層。北美和別處的有關型別,還有一個建議,下次麻煩你多多少少給點分。

    現在還存在蛇頸龍嗎

    據報道, 1964年在蘇格蘭的涅斯湖裡進行了一次科學考察,目的是為了最終揭破一個流傳已久的謎團:據傳說,湖裡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水怪”。在附近因佛內斯市的圖書館裡還儲存著有關的歷史記載。 涅斯湖位於蘇格蘭北部,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1980年,這裡發生了一次覆舟事故,一隻帆船上的人全部失蹤了,原因不明。一些老人由此又聯想到過去的傳說:在中世紀湖裡出現過神秘的“龍”。有一個潛水員不相信,他潛入水下去探察。當人們把他從水下拉起來之後,他聲稱看到了真正的怪物。他的描述和中世紀的傳說十分相象。許多好奇的旅行者來到湖邊,等待巨怪的出現,有個人試圖攝影,但是當他的照片刊登出來之後,被揭發是偽造的。 後來,又多次有人看到這麼巨大的動物,有關的材料甚至彙集成書,但是始終未能確實查明這個動物的存在。近年來,先後有七個考察隊在這裡進行過工作,有的發現這個湖過去曾與海洋相連,由於地震與海洋斷絕了,但湖中生物變化不大。有的據說用雷達等無線電探測儀發現了這個動物的蹤跡。 最近的這個包括探險家、動物學家、工程師和作家的考察隊,從1964年5月份開始尋找“涅西”(當地人對“水怪”的稱呼)的工作。最後,據說他們找到了,並且拍下了照片。考察隊認為,這個所謂“水怪”的動物,是一條蛇頸龍,這是一種被認為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絕滅了的古代大型動物。據報道,這個蛇頸龍長約10-15米,背上有幾個大駝峰,頸長而靈活,頭很小,兩側扁平,尾粗大,四肢很象蹼,皮凹凸不平,紅褐色,游泳速度高達每小時36海里,這相當於軍艦的速度。如果真是這樣,這種中生代的巨大動物為什麼能在今天生存呢?原因可能是這樣的:涅斯湖古代曾與大海相連,湖水很深,水下常年溫度變化不大,湖底有很大的石洞,這都是蛇頸龍生存的有利條件。湖裡魚很多,顯然它以食魚為生。目前,還有好些問題不夠清楚,例如,蛇頸龍怎樣呼吸,為什麼很少到水面上來……等等,有待繼續研究。 在脊椎古生物學中,發現現生的古代動物是有例項的,例如,一類和兩棲類遠祖有關的空棘魚就是這樣。這類魚過去一直被認為在中生代末期前已經絕滅,但在1938年冬天,人們在非洲東海岸馬拉加西附近捕獲了一條現生的空棘魚,這就是著名的拉蒂邁魚,當時曾轟動科學界。此後又陸續發現幾條,確切肯定了現生空棘魚的存在。這種自古代殘延至今的生物,科學家把它叫作“活化石”。蛇頸龍是一類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動物。一般都認為在幾千萬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前已經絕滅。但是,近年來,在國外報刊上,時有報道在蘇格蘭發現現生蛇頸龍的訊息。科學界對此甚感興趣,曾先後組織人員前往調查、考察,雖然也獲得一些新的資料,但始終未能最後肯定。顯然,只有在捕獲了這種動物並作出科學鑑定後,這個謎底才算真正揭開。

    有一個電影 裡面有很美的湖 裡面有很多美麗的蛇頸龍 場景很恢宏 很夢幻

    動畫片《恐龍》 小禽龍阿拉達生活在白堊紀晚期,他自小就生活在一個桃花園般的小島上。由一群狐猴撫養長大大的阿拉達從來就沒有見過自己的同類,與他的狐猴朋友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一起。一場不期而至的流星雨將阿拉達所在的小島擊毀了,阿拉達和他的狐猴朋友一起逃難來到了大陸。這時,因為大氣變熱,水源供給越來越緊張,阿拉達他們遇上了一群正在遷徙尋找新的棲身之地的恐龍並加入了他們。於是,阿拉達和同伴們一起開始了這次異常艱難的遷徙之旅。

    尼斯湖怪是蛇頸龍嗎?(不用百分之百,說說就行)

    尼斯湖(Loch Ness) 尼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293米。該湖終年不凍,兩岸陡峭,樹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位於橫貫蘇格蘭高地的大峽谷斷層北端,是英國內陸最大的淡水湖。海拔52英尺,24英里長,一英里寬,對外唯一的聯絡水道是尼斯河。尼斯湖的湖水水溫非常低,很不適合游泳,湖水充滿了泥煤,使得能見度只有幾英尺而已,而且水深很深,在1960年代,咸信有754英呎的深度。而在1969年的一次水底探測行動,宣稱到達水深820英尺處,並且以聲納測得的最深深度是975英尺。 在夏季,距離水面100英尺內的水溫可達攝氏度12度,但是100英呎以下的水溫卻仍然保持在攝氏5.5度。所以一般的魚類和水生動物都是生存在靠近水面的地方,直到1980年代,大家都相信在湖底並沒有任何生物存在。但是在1981年的尼斯湖計劃卻在水深超過700英尺的地方,發現了北極嘉魚(Charr) 的蹤影,因此是否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的生物生存在此。 關於水怪的最蛙記載可追溯到公元565年,愛爾蘭傳教士聖哥倫伯和他的僕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僕人襲來,多虧教士及時相救,僕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後,十多個世紀裡,有關水怪出現的訊息多達一萬多宗。但當時的們對此並不想念,認為不過是古代的傳說或無稽之談。 直到1934年4月,倫敦醫生威爾遜途經尼斯湖,正好發現水怪在湖中游動。威爾遜連忙用相機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雖不十分清晰,但還是明確的顯出了水怪的特徵: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種的水生動物,而很像早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巨大爬行動物棗蛇頸龍。 蛇頸龍,是生活在一億多年前到七千多萬年前的一種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也是恐龍的遠親。它有一個細長的脖子、橢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嘴裡長著利齒,以魚類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的話,那它無疑是極為珍貴的殘存下來的史前動物,這一發現也將在動物學上佔有重要地位。 因此這張照片刊出後,很快就引起了舉世轟動,伴隨著二十世紀的“恐龍熱”,人們開始把水怪與蛇頸龍可能仍然生存著聯絡起來,對此給予極大關注。1960年4月二3日,英國航空工程師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影片雖較粗糙,但放映時仍可明顯地個黑色長頸的巨形生物遊過尼斯湖。有些原來對此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看了影片後改變了看法。皇家空軍聯合空中偵察情報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結論是“那東西大概是生物。” 進入七十年代,科學家們開始藉助先進的儀器裝置,大舉搜尋水怪。1972年8月,美國波士頓應用一些利用水下攝影機和聲納儀,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顯示有一個兩米長的菱形鰭狀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體上。同時,聲納儀也尋得了巨大物體在湖中移動的情況。 1975年6月,該院再派考察隊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其中有兩幅特別令人感興趣:一幅顯示有一個長著長脖子的巨大身軀,還可以顯示該物體的兩個粗短的鰭狀肢。從照片上估計,該生物長6.5米,其中頭額長2.7米,確實像一隻蛇頸龍。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頭部,經過電腦放大,可以看到水怪頭上短短的觸角和張大的嘴。誚用結論是“尼斯湖中確有一種大型的未知水生動物。” 1972年和1975年的發現曾轟動一時,使人感到揭開水怪之謎或者說捕獲活的蛇頸龍已迫在眉睫了。此後英、美聯合組織了大型考察隊,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長蛇陣,在尼斯湖上拉網式地駛過,企圖將水怪一舉捕獲。但遺憾的是,除了又錄下一些聲納資料之外,一無所獲。 由於追捕水怪的失敗,持否定的觀點又流行起來。一位退休的電子工程師在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上撰文稱:尼斯湖水怪並不是動物,而是古代的松樹。他說,一萬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長著許多松樹。冰期結束時“湖水上漲,許多松樹沉入湖底。由於水的壓力,使樹幹內的樹脂排到表面,而由此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於是這些松樹有時就會浮上水面,但在水面上釋放出一些氣體後又會沉入水底。這在遠處的人看來,就像是水怪的頭頸和身體。” 但這種觀點無法使那些聲稱親眼目睹了水怪的人們信服。而且在七十年代後期,又有人幾次拍下了水怪的照片。 那麼,為什麼人們至今還不能捕獲水怪呢? 這要從尼斯特殊的地質構造談起。原來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這使湖水非常混濁,水中能見底不足三、四尺。而且湖底地形複雜,到處是曲折如迷宮般的深谷溝壑。即使是體形巨大的水生動物也很容易靜靜地其間,避過電子儀器的偵察。湖中魚類繁多,水怪不必外出覓食,而該湖又與海相通,水怪出入方便,因此,想要捕獲水怪,談何容易。 但只要沒有真正找到水怪,這個謎就沒有揭開。真到現在,人們對於水怪是否存在的不休,誰也不能妄下結論。對此,英國作家齊斯特說道:“許多嫌疑犯的犯罪證據,比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證據還少,也就絞死了。”這倒不失為古今對水怪之謎的一個幽默而又巧妙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服役了幾十年仍在越南空軍充當主力,蘇22改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