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心日常棒棒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關羽性格上也有優秀的一面。 關羽重然諾,守信用,對劉備及其集團的利益無限忠誠。他與劉備同甘共苦許多年,恪守信義,始終不渝。即使白馬被擒,身在曹營,也仍不忘舊恩,終於復歸劉備,忠義一時無兩。 關羽勇武異常,冠於全軍。後世小說,寫他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雖有違背史實之處,但卻也突出表現了他的武勇和神韻。至於刮骨療毒,更是盡人皆知。 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箭穿透其他左臂。後傷口雖然,但一到陰雨天氣,骨頭就常常疼痛。醫生說:“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關羽便伸臂讓醫生切開傷口。時關羽正在宴請諸將,“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國志·蜀書·關羽》)。 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這段時,更是精彩:“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臺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 2 # 小阿陽影視

      可是關羽真的是這樣讓人崇敬嗎?他沒有缺點?當然不會,畢竟他是一個人,人總有犯錯和缺點的,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可謂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十分真實。

      首先,關羽的義氣無用置疑,他能為兄弟出生入死,為了劉備寧願放棄大好前程,千里尋兄。另外,他的武功也是三國中除呂布以外的第一武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且智謀也是武將當中最為傑出的一個。不過,這只是他的前半生。

      首先說一說他的武功,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事蹟使他威震天下,加上曹操為他的宣傳工夫做得很好,關羽逐漸成為天下人皆懼的勇將,使他變得驕傲,也同時種下了他日後失敗的根源。

      說到智謀,關羽在下邳被困,當時他為了儲存兄長家眷的性命,不得不忍辱負重,投降曹操,曹操自然很高興,所以關羽的“約法三章”完全照辦,打算慢慢再收攏他的心。可惜關羽太講義氣,而且這種義氣比較偏執,無論曹操怎麼厚待他,他始終不為所動,最後得知劉備下落之後,還掛官而去。關羽雖然義氣,卻是有不近人情之嫌,難道這種單一的義氣就能讓我們為之崇拜嗎?當然,關羽並不是對曹操的好意視若無睹,因為後來在華容道中還是釋放了曹操,算是還了人情給他,但是可以換個角度看待這件事,那就是一個勝利者對失敗者的一種侮辱,幸好曹操為人是能屈能伸的,所以並不介懷被侮辱。

      另外,關羽的膽識過人,明知魯肅請他過江有詐,仍然單刀赴會,其實魯肅並非想真的謀取他的性命,這只是一條計策,讓關羽麻痺和變得更自負的謀略,而關羽經過單刀赴會的事件後,也變得目空一切。看看後來蜀國創立,封五虎將時,他不願意和黃忠並稱五虎將就知道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關羽已經完全在自己的威望和名聲中逐漸迷失,他不聽諸葛亮的囑咐,貿然興兵進攻樊城。東吳假裝與他和好,然後從背後偷取荊州,斷了關羽的退路。而關羽在樊城之戰,先是水淹七軍,大破于禁、龐德,但是曹仁堅守不出,關羽久攻不下,正是心中急躁的時候,突然傳來荊州失守的訊息,關羽簡直無法置信,在這個時候,他的信心開始動搖,立刻退兵回救,但是在回救途中接連被東吳與曹軍夾擊,關羽大敗,被迫退守麥城。這時的他已經陷於崩潰邊緣,他的所有武功、智慧、膽略蕩然無存,更重要的是自尊心受創,所以他作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拒絕東吳的招降。

      其實來到這個時候,關羽應該回憶起當年下邳被困,曹操來招降,他常能假裝答應而自保,現在東吳來招降,他卻不能放下他的尊嚴,寧死不屈。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現在今非昔比,他以往的大智大慧已經被他的驕傲自大所磨滅,他不堪面對這次的慘敗,結果思想鑽了牛角尖,走上了絕路。可是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死,卻換來劉備、張飛要進攻東吳為他報仇,結果害得兩位兄弟先後歸西。

      關羽因為自己的驕傲自大害了自己,還害死了劉、張二人,難道這樣還是義氣嗎?

      關羽就是這樣一個“神”跌回凡間,變成一個“人”。我們對偶像的崇拜,不能盲目,應該認清楚他的缺點,學習好的方面。從關羽的身上得到了很多的啟示,領悟出了許多人生的道理和經驗,所以我對關羽的崇拜是有所保留的,絕對不會把他視為“神”一樣!

  • 3 # 畫家馮子清

    但是,關羽真的就這麼讓人崇敬學習嗎?他就沒有任何缺點?自然不是,關羽說一千道一萬,他畢竟還是一個人,有血有肉。

    在這裡我就不拿《三國志》來說,畢竟,讀過《三國志》的人不是很多。而《三國演義》卻深入人心,所以,我們就以小說中的關羽為例子吧。

    小說中,關羽的義氣無雙是不可否認的,他為兄弟出身去死。甚至,為了忠義不惜放棄大好前程,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他的大哥劉備。

    另外他的武力也是除了呂布之外少有能敵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都去探囊取物,溫酒斬華雄(備註:真實歷史上,華雄是孫堅斬殺的。)

    除此以外,關羽的智謀也是不弱的,雖不能與郭嘉、荀彧、荀攸、諸葛亮、周瑜、魯肅等比較,但在武將中也算是傑出的了。

    還有,關羽的膽識過人,比如明知道魯肅請他過江有炸,卻仍舊單刀撲會。可事實上,魯肅也並不是想殺關羽,只是一條計策罷了,是讓關羽麻痺以及變得更加的自負。

    不得不說,魯肅目的達到了。單刀赴會之後,關羽更加的目空一切,後面的蜀國建立,關羽不願和黃忠並稱五虎將即可知道。

    但事實上老年的黃忠還能和鼎盛時期的關羽打成平手。

    一個人有時候不能在名望中迷失,關羽義勇無雙,也頗有軍事謀略,但過於自負,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飄了。

    後期關羽儘管在樊城之戰中水淹七軍,大破于禁、龐德。但最後同樣也被東吳與曹軍夾擊而大財,退守麥城。

    到了這個時候的關羽依舊自負自傲,導致後來的殺身之禍。但他的死,卻再後來間接性的害了張飛和劉備不顧一切進攻東吳,先後害了自己的兩個兄弟歸西。

    如果這樣去想,因為自己的自負自傲,害了就、張二人,那麼這還是義氣麼?

    不讀史,何以明志!我們讀歷史,一定要看清歷史的真面目的同時,也要明白道理。

    特別註釋:《三國演義》只是小說而已。大家在看小說千萬別把當成正史去看,正史與演義還是有很大的出入的。

  • 4 # 如果說情感

    關羽無論是從武藝,戰功,人品上都堪稱完人,忠義無雙,勇猛蓋世,縱橫天下,這些都是我們欽佩尊重關羽的原因,但是有些東西可以羨慕卻不能做到,畢竟只適合某個人某個時代特定背景下,比如說忠義和武功,這裡聊幾點我們普通人從他身上可以學到並且做到的。

    第一,看準人,跟對人,有堅守。

    關羽劍劉備第一面,覺得此人有英雄氣,豪爽仗義,胸懷大志,是個能夠成大事的人,而且還是皇室後裔,有一定的政治資本,因而跟他結拜為兄弟。此後,跟隨劉備鞍前馬後,血雨腥風,顛沛流離,九死一生的闖蕩,忠心耿耿,劉備前半生屢戰屢敗,命運坎坷,日子過得非常之苦,關羽始終不離不棄,陪伴左右,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曹操的恩情始終留不住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千里走單騎,掛印封金去投奔劉備。

    劉備果然沒有辜負關羽,厚積薄發,忍辱負重,最終三分天下,建立蜀國,讓關羽拜將封侯,位居五虎上將之首,鎮守荊州,關羽生的時候富貴到極點,威名遍天下,死後也被老百姓尊奉為神,世世代代被人尊崇。

    第二,多讀點書總是有用的。

    關羽能夠被後人尊為武聖,除了武功蓋世之外,謀略過人,深明大義也是兩個重要的原因,他區別於普通的武將最明顯之處在於好讀書,熟讀春秋,這一點使得他避免流於一介武夫之列,戰場上有俠義仁厚之風,不濫殺無辜,有運籌帷幄之智,懂兵法之奧妙,樊城之戰水淹七軍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越是成功的時候越要謹慎,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關羽在水淹七軍,擊敗曹操援軍後,威震天下,曹操幾乎想遷都來避開他的鋒芒,此時的關羽躊躇滿志,正打算一鼓作氣攻下樊城,進取中原,對身後的吳國是不屑一顧,更加認為他們是不堪一擊的鼠輩,呂蒙的雕蟲小技就迷惑了他,荊州的空虛給了東吳可乘之機,於是就有了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關羽的忠義,智謀是永遠值得後人敬仰的,他看人的眼光,忠貞不渝的堅守,以及大意失敗的教訓,也是我們可以學習吸取經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現在的教育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