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個搞雲計算的程式設計師?
有個雲計算開發小哥是這樣說的,“上班出門前看著空蕩蕩的家,真希望整個資源池就是我的後宮。”
而如何選擇一個高性價比的雲,也成為很多企業的痛點。
一直以來,雲資料庫所表現的“即開即用、穩定可靠、安全執行、彈性伸縮、輕鬆實用”等等優勢特點,被電商、遊戲、影片、IoT等領域公司列為上雲重點關注的部分。
再加上關於資料庫“上雲”的預測,Gartner也一度表示:在2023年,全球75%的資料庫都會搬遷到雲上,信誓旦旦!
關於雲資料庫的“擔憂”,你佔了幾條?
表面看來一切順理成章,但選擇使用雲資料庫的個人與企業們似乎還頗多隱憂,原因是什麼?
對此筆者特別走訪了諸多一線場景,得到了如下回復……
安全、安全、還是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雲資料庫可以實現資料加密,安全審計嗎?怎麼防止SQL注入?會不會很容易發生資料洩露?從公網訪問資料庫怎麼保證訪問控制和資料安全?”
不夠用了,擴容吧?行還是不行?
“這個儲存擴容,能擴多少來著?難道要停機擴容?這業務損失可不大了嗎?究竟得多久呢?”
就是喜歡彈性伸縮,可是……很貴吧?
“標明是彈性伸縮的,分業務情況嗎?還是按照需求差異?究竟要花多少錢?”
“這個”運維和“那個”運維區別很大嗎?
“資料庫服務拼的就是運維好or不好,必須按照我的雲基礎設施情況來保證效能以及可靠性吧?”
……
如此這般……一線場景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確實僅憑“說說”肯定無法解決,那該怎麼辦?
為了打消疑惑,這不前不久CSDN聯合華為雲服務共同發起了一場有關華為雲資料庫產品的測試活動,可喜的是如今有了結果。
據筆者在官方渠道瞭解,華為雲資料庫為使用者們提供了表級時間點恢復、慢日誌明細、統計分析、下載等多樣化的管理,其中涉及的引數組、雲DBA、監控報警等完備的功能,不但分鐘級響應且無需搬遷資料,解決使用者多種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是槓槓的!
這事兒說說不算數,還要聽聽實際的測試活動中參與者們的感受!
透過“測一測”,
TA們眼中的華為雲資料庫啥樣兒?
話說這次參與測試並勝出的優秀開發者們之前對華為雲資料庫的瞭解並不深入,但卻是一群對雲資料庫“有想法”的人。
在他們眼中,資料庫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擴充套件性以及開發工具是否豐富、服務質量是否上乘、配套的生態環境是否良好等,都是需要關注甚至考量的方向。
就像其中一位獲獎開發者所言,在可靠性方面,硬體需要在硬碟、網路、記憶體、電源燈硬體等穩定耐用;軟體側需要資料庫訪問穩定性、資料備份,必要情況下雙機熱備等條件具備並情況良好,做到這些很關鍵但並不容易!
俗話說,現在嚴苛的標準脫胎於過去日常所遇的坑坑坑。關於這方面,作為本次測評活動的獲獎開發者,陳曉彭感觸頗深,尤其是儲存擴容。
“一般情況下每年機房都要用壞幾塊硬碟,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對此我們都會做好資料備份,甚至是異地備份。但如果業務擴大,現有的伺服器必然無法支援,隨後勢在必行的升級配置就要經過繁複的提申請、消耗時間的採購……儘管這樣都不能保證過程十分的一帆風順。”他表示。
但經過實踐測試,如今使用了華為雲資料庫服務之後,陳曉彭對筆者表示,硬體方面完全不用操心。如果出於維護費用的節省需要,可以直接選用系統平均使用量即可,隨時擴容簡單輕鬆,對效能沒有絲毫影響。
同樣讓測試開發者倍感驚喜的擴容能力,還在於強大的“不停機擴容”設定。
舉個例子來說,在常用的筆記本上做到不停機增加硬碟,我們只需要購買硬碟外接筆記本即可,但升級CPU以及記憶體的前提下,都是需要關閉電源來拆機才能做到。
所以開發者們普遍認為,能夠為虛擬化的CPU以及記憶體提供可操作的介面來完成配置,隨後生成一臺可以操作的雲伺服器以及資料庫,都是需要十分強大的技術積累才能做到,不得不說華為雲資料庫給大家帶來的surprise有點兒大!
當然,除了儲存擴容的強勁體驗之外,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使用雲服務商提供的資料庫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資料庫高併發場景下出現的效能差、複製延遲突出、故障恢復時間長等諸多問題,也是經常困擾開發者們的點,然後針對安全、彈性伸縮以及便捷運維的諸多優勢就統統“浮出水面”啦!
說到安全,在測評實踐的過程中就有開發者表示,華為雲資料庫的自動備份功能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能夠在對資料庫有誤操作時恢復到指定時間點來找回表或者記錄,恢復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恢復到新例項、當前例項或者已有例項等情況;此外能夠支援每天自動備份資料,上傳到物件儲存服務(Object Storage Service,簡稱OBS),備份檔案通常免費保留732天,還支援一鍵式恢復,過程中使用者可以自己設定自動備份的週期,還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隨時發起備份、選擇備份週期以及修改備份策略等,再加上整體操作介面簡潔明瞭,使用者體驗可謂很棒!
此外,關於防MySQL注入,加強資料庫審計服務等方面,華為雲資料庫的技術人員表示,MySQL與資料庫安全服務搭配,可以實現事前根據規則自動定位和分類敏感資料,建立脫敏和審計規則。
事中可以實時防禦惡意攻擊,包括SQL注入,支援動態脫敏;事後透過記錄流量、入侵、異常監控、資料脫敏、遠端工作等日誌,鎖定異常操作到人,對特定事件實時告警,最後達成對資料庫主機審計的全生命週期防護,保障雲上資料庫的安全。
眾所周知,受到架構變化的影響,資料庫的彈性按需能力經過了從單機 DB、叢集分散式、單租戶資料庫等階段的演進,時至今日,儲存與計算分離的架構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一方面,業務變化決定了不同儲存的計算配比,不但事先避免了盲目擴容帶來的資源浪費,還解決了該縮容就縮容的困擾;另一方面,受到基礎裝置升級週期的影響,在這種架構下,成本與可用性的關係也能得到更好的協調。
對此華為雲資料庫採用RDS針對CPU、磁碟容量進行彈性擴容,雲RDS不但簡化操作,只需要在頁面上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好對應配置,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擴容操作。
另外在運維層面,開發者們普遍反映,華為雲監控可以自定義監控檢視,dba能夠根據分析需求將特定幾個監控檢視拖動到一起來方便單屏檢視分析等;雲資料庫控制檯可以做到線上支援單表恢復,大大節省了日常備份單表過濾指令碼的時間;更重要的一點,華為雲資料庫可選效能、規格較多,計費模式也能夠做到根據需要選擇,根據需要定製,十分貼心!
體驗之後,“我們希望更好!”
“總體來說體驗非常不錯!資料庫配置修改、變更的提示非常準確,不可操作的提示也很明瞭(給研發攻城獅加雞腿),就算是買錯產品,比方說按需購買成了包月或者配置引數選錯等,都不需要找客服處理,直接官網選擇【費用中心】-【退訂與變更】,支援每年10次5天無理由全額退訂,連優惠劵都原原本本回來了。”
“總體來看,華為雲資料庫採用計算與儲存分離架構,其彈性擴容能力非常便捷,對於儲存擴容可以做到無論資料量多大都可以在分鐘級線上完成,完全對業務無影響,給客戶帶來極大的方便。”
“測試下來,華為雲MYSQL資料庫的讀寫查詢效能均能達到心理預期,有關資料庫管理、備份、擴容、引數修改、日誌查詢等操作,均能在頁面圖形化一鍵完成;資料庫配套執行監控功能也相對完善,實時檢視資料庫會話數、IO、CPU等指標很方便;配套開發工具的功能也比較全面。”
除了廣受褒獎之外,開發者們還針對測試情況提出了“錦上添花”的建議,例如目前的雲RDS監控中只能看到一些宏觀的指標,諸如會話個數、磁碟使用率、CPU使用率等,但沒有更進一步的細粒度指標。如果出現效能問題,無法透過監控直觀看到哪個會話正在執行什麼SQL,哪些會話佔用CPU和記憶體高等,資料庫的監控缺失了,例如TOP SQL、TOP EVENT等重要指標。
在工具豐富實用的角度出發,開發者們還希望未來的華為雲資料庫最好可以設定一個介面來實現不同資料庫之間的切換,過程只需更改資料庫ip使用者名稱和地址等,此外就是寄希望華為雲資料庫可以有更豐富的sql操作頁功能以及能夠在雲生態系統的構建層面大放異彩。
近年來,以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發展突飛猛進,長期以來華為雲都致力於打造開放、創新的雲平臺,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想必在雲資料庫產品的持續創新上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個搞雲計算的程式設計師?
有個雲計算開發小哥是這樣說的,“上班出門前看著空蕩蕩的家,真希望整個資源池就是我的後宮。”
而如何選擇一個高性價比的雲,也成為很多企業的痛點。
一直以來,雲資料庫所表現的“即開即用、穩定可靠、安全執行、彈性伸縮、輕鬆實用”等等優勢特點,被電商、遊戲、影片、IoT等領域公司列為上雲重點關注的部分。
再加上關於資料庫“上雲”的預測,Gartner也一度表示:在2023年,全球75%的資料庫都會搬遷到雲上,信誓旦旦!
關於雲資料庫的“擔憂”,你佔了幾條?
表面看來一切順理成章,但選擇使用雲資料庫的個人與企業們似乎還頗多隱憂,原因是什麼?
對此筆者特別走訪了諸多一線場景,得到了如下回復……
安全、安全、還是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雲資料庫可以實現資料加密,安全審計嗎?怎麼防止SQL注入?會不會很容易發生資料洩露?從公網訪問資料庫怎麼保證訪問控制和資料安全?”
不夠用了,擴容吧?行還是不行?
“這個儲存擴容,能擴多少來著?難道要停機擴容?這業務損失可不大了嗎?究竟得多久呢?”
就是喜歡彈性伸縮,可是……很貴吧?
“標明是彈性伸縮的,分業務情況嗎?還是按照需求差異?究竟要花多少錢?”
“這個”運維和“那個”運維區別很大嗎?
“資料庫服務拼的就是運維好or不好,必須按照我的雲基礎設施情況來保證效能以及可靠性吧?”
……
如此這般……一線場景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確實僅憑“說說”肯定無法解決,那該怎麼辦?
為了打消疑惑,這不前不久CSDN聯合華為雲服務共同發起了一場有關華為雲資料庫產品的測試活動,可喜的是如今有了結果。
據筆者在官方渠道瞭解,華為雲資料庫為使用者們提供了表級時間點恢復、慢日誌明細、統計分析、下載等多樣化的管理,其中涉及的引數組、雲DBA、監控報警等完備的功能,不但分鐘級響應且無需搬遷資料,解決使用者多種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是槓槓的!
這事兒說說不算數,還要聽聽實際的測試活動中參與者們的感受!
透過“測一測”,
TA們眼中的華為雲資料庫啥樣兒?
話說這次參與測試並勝出的優秀開發者們之前對華為雲資料庫的瞭解並不深入,但卻是一群對雲資料庫“有想法”的人。
在他們眼中,資料庫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擴充套件性以及開發工具是否豐富、服務質量是否上乘、配套的生態環境是否良好等,都是需要關注甚至考量的方向。
就像其中一位獲獎開發者所言,在可靠性方面,硬體需要在硬碟、網路、記憶體、電源燈硬體等穩定耐用;軟體側需要資料庫訪問穩定性、資料備份,必要情況下雙機熱備等條件具備並情況良好,做到這些很關鍵但並不容易!
俗話說,現在嚴苛的標準脫胎於過去日常所遇的坑坑坑。關於這方面,作為本次測評活動的獲獎開發者,陳曉彭感觸頗深,尤其是儲存擴容。
“一般情況下每年機房都要用壞幾塊硬碟,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對此我們都會做好資料備份,甚至是異地備份。但如果業務擴大,現有的伺服器必然無法支援,隨後勢在必行的升級配置就要經過繁複的提申請、消耗時間的採購……儘管這樣都不能保證過程十分的一帆風順。”他表示。
但經過實踐測試,如今使用了華為雲資料庫服務之後,陳曉彭對筆者表示,硬體方面完全不用操心。如果出於維護費用的節省需要,可以直接選用系統平均使用量即可,隨時擴容簡單輕鬆,對效能沒有絲毫影響。
同樣讓測試開發者倍感驚喜的擴容能力,還在於強大的“不停機擴容”設定。
舉個例子來說,在常用的筆記本上做到不停機增加硬碟,我們只需要購買硬碟外接筆記本即可,但升級CPU以及記憶體的前提下,都是需要關閉電源來拆機才能做到。
所以開發者們普遍認為,能夠為虛擬化的CPU以及記憶體提供可操作的介面來完成配置,隨後生成一臺可以操作的雲伺服器以及資料庫,都是需要十分強大的技術積累才能做到,不得不說華為雲資料庫給大家帶來的surprise有點兒大!
當然,除了儲存擴容的強勁體驗之外,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使用雲服務商提供的資料庫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資料庫高併發場景下出現的效能差、複製延遲突出、故障恢復時間長等諸多問題,也是經常困擾開發者們的點,然後針對安全、彈性伸縮以及便捷運維的諸多優勢就統統“浮出水面”啦!
說到安全,在測評實踐的過程中就有開發者表示,華為雲資料庫的自動備份功能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能夠在對資料庫有誤操作時恢復到指定時間點來找回表或者記錄,恢復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恢復到新例項、當前例項或者已有例項等情況;此外能夠支援每天自動備份資料,上傳到物件儲存服務(Object Storage Service,簡稱OBS),備份檔案通常免費保留732天,還支援一鍵式恢復,過程中使用者可以自己設定自動備份的週期,還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隨時發起備份、選擇備份週期以及修改備份策略等,再加上整體操作介面簡潔明瞭,使用者體驗可謂很棒!
此外,關於防MySQL注入,加強資料庫審計服務等方面,華為雲資料庫的技術人員表示,MySQL與資料庫安全服務搭配,可以實現事前根據規則自動定位和分類敏感資料,建立脫敏和審計規則。
事中可以實時防禦惡意攻擊,包括SQL注入,支援動態脫敏;事後透過記錄流量、入侵、異常監控、資料脫敏、遠端工作等日誌,鎖定異常操作到人,對特定事件實時告警,最後達成對資料庫主機審計的全生命週期防護,保障雲上資料庫的安全。
眾所周知,受到架構變化的影響,資料庫的彈性按需能力經過了從單機 DB、叢集分散式、單租戶資料庫等階段的演進,時至今日,儲存與計算分離的架構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一方面,業務變化決定了不同儲存的計算配比,不但事先避免了盲目擴容帶來的資源浪費,還解決了該縮容就縮容的困擾;另一方面,受到基礎裝置升級週期的影響,在這種架構下,成本與可用性的關係也能得到更好的協調。
對此華為雲資料庫採用RDS針對CPU、磁碟容量進行彈性擴容,雲RDS不但簡化操作,只需要在頁面上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好對應配置,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擴容操作。
另外在運維層面,開發者們普遍反映,華為雲監控可以自定義監控檢視,dba能夠根據分析需求將特定幾個監控檢視拖動到一起來方便單屏檢視分析等;雲資料庫控制檯可以做到線上支援單表恢復,大大節省了日常備份單表過濾指令碼的時間;更重要的一點,華為雲資料庫可選效能、規格較多,計費模式也能夠做到根據需要選擇,根據需要定製,十分貼心!
體驗之後,“我們希望更好!”
“總體來說體驗非常不錯!資料庫配置修改、變更的提示非常準確,不可操作的提示也很明瞭(給研發攻城獅加雞腿),就算是買錯產品,比方說按需購買成了包月或者配置引數選錯等,都不需要找客服處理,直接官網選擇【費用中心】-【退訂與變更】,支援每年10次5天無理由全額退訂,連優惠劵都原原本本回來了。”
“總體來看,華為雲資料庫採用計算與儲存分離架構,其彈性擴容能力非常便捷,對於儲存擴容可以做到無論資料量多大都可以在分鐘級線上完成,完全對業務無影響,給客戶帶來極大的方便。”
“測試下來,華為雲MYSQL資料庫的讀寫查詢效能均能達到心理預期,有關資料庫管理、備份、擴容、引數修改、日誌查詢等操作,均能在頁面圖形化一鍵完成;資料庫配套執行監控功能也相對完善,實時檢視資料庫會話數、IO、CPU等指標很方便;配套開發工具的功能也比較全面。”
……
除了廣受褒獎之外,開發者們還針對測試情況提出了“錦上添花”的建議,例如目前的雲RDS監控中只能看到一些宏觀的指標,諸如會話個數、磁碟使用率、CPU使用率等,但沒有更進一步的細粒度指標。如果出現效能問題,無法透過監控直觀看到哪個會話正在執行什麼SQL,哪些會話佔用CPU和記憶體高等,資料庫的監控缺失了,例如TOP SQL、TOP EVENT等重要指標。
在工具豐富實用的角度出發,開發者們還希望未來的華為雲資料庫最好可以設定一個介面來實現不同資料庫之間的切換,過程只需更改資料庫ip使用者名稱和地址等,此外就是寄希望華為雲資料庫可以有更豐富的sql操作頁功能以及能夠在雲生態系統的構建層面大放異彩。
近年來,以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發展突飛猛進,長期以來華為雲都致力於打造開放、創新的雲平臺,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想必在雲資料庫產品的持續創新上會有更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