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翹
-
2 # 張峰149764346
劉採春,因為出身貧寒,自已又是歌妓,在當唐朝時期能紅遍大江南北,自已又能寫詩填詞,可見她是才貌雙全的才女,但因為身世低微,歷史上對他的事蹟留下的痕跡很少。
要不是跟當時唐朝大詩元稹有過一段扯不清的戀情,很可能別人都不知道她是誰。唐朝是詩井噴式發展年代,胡兒都能唱琵琶行。她只存有短短的幾首詩,跟本談不上是詩人。充其量只是個歌妓,人長的好,歌唱的好罷了。
不管我們怎樣交盡腦汁,用什麼樣的文字和言語去評價劉採春,都代替不了。當時見證經歷者那樣祥細,清晰的對她的評價。那我們看當事者,《元鎮贈劉採春》原文,是怎樣評價讚美劉採春的。
贈劉採春
唐,元稹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興止低迴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見證者元稹對劉採春的評價更克觀,實事些。
-
3 # 知常容
我查了一下資料才對劉採春有了一絲瞭解,接下來的回答不知道有沒有失誤,如果有的話請指正。
劉採春應該是一個藝人出身,歌妓吧,唐代歌妓跟現在所謂的妓女是有本質的區別,他們是很有才藝的,從小經過詩詞歌賦的訓練,而且唐代名人與歌妓的故事也數不勝數。劉採春是其中的一個,得到了唐代大詩人元稹的欣賞,後來她嫁給了周季崇。
唐代相對來說比較開放,特別在婚姻關係的存續上,對婦女的壓榨也並不怎麼厲害,婦女的獨立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貴婦的獨立性,因為武則天能夠稱帝就說明這個世界對女人的認同接納程度。他不同宋代之後對女人的那一種約束。
她描寫的都是男女之間的特別是嫁作婦人之後的那種哀愁,《囉嗊曲》,《全唐詩》錄存六首,寫商婦閨怨相思之情,情意哀婉,形象感人。那你可以把她當成是當代的瓊瑤,我想這就是她的地位。
至於她的詩,我相信也沒必要去分析,大家自己有興趣可以去看,沒興趣的分析了也沒人看。
劉採春,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被譽為唐代的“流行歌手”。
一出經久不衰的古典戲劇《西廂記》,讓人輕易地記住了崔鶯鶯和張生,還有紅娘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包括跌宕起伏的情節和佳偶天成的結局,更讓人喜聞樂見,《西廂記》成為中國戲劇的經典曲目。這部戲劇的作者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王實甫,再究其更早出處,原型實則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編寫的傳奇《《鶯鶯傳》中。故事人物也有跡可循,據說就是元稹本人的情感經歷之一,只不過他自己對素材進行了加工,將本是心生惆悵的結果編撰成為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
《鶯鶯傳》講述的這段情感是元稹的初戀,唯美而動人,但隨著他迎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女韋叢後,這段所謂青梅竹馬的情感自然無疾而終,並不是戲中所描寫的完美結局。元稹與韋叢婚後恩愛有加,韋叢早逝後。元稹懷念不已,作詩《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著名的詩作流傳至今,打動過無數人,讓人心生喜歡和感動。
元稹的多情成就了他的愛情詩,也成就了許多值得品味的愛情故事。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恆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贈劉採春》,這是元稹贈給唐代女詩人、越州名妓劉採春的一首詩歌,詩作期間正是兩人濃情蜜意中。
這古代文人風雅,喝酒作詩,騎射作詩,觀景作詩,禮佛作詩,勞作作詩,諸如此類都可入詩來,談戀愛更應作詩。元稹最愛作愛情詩,而且喜歡互動,與女主角常有唱酬,就像今天娛樂界的某男女明星,正發生著一段你情我愛的故事,彼此透過微博等公眾媒介,“秀恩愛”來表達或告知世人一樣,元稹的這種做法也是如此。
元稹與劉採春相遇,是在越州的一場演出中。
劉採春本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與其夫兄周季南,這三人組成了一個戲班子,以戲劇謀生,常年四處走穴。他們擅長參軍戲。這種參軍戲是唐代盛行的一種滑稽戲,據說有點像現在的相聲節目,起初是由兩個人搭檔,一人揶揄戲耍另一人,似一個逗哏,一個捧哏。再後來演變成多人一起合演,也有女子參與其中。劉採春跟隨丈夫走南闖北參與文藝表演,正是夫唱婦隨的最佳表現。
如果她沒有遇上元稹,或許,這樣的日子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反反覆覆,直至生命的盡頭。可是,人生的際遇就是這般奇妙,有些人註定會遇見,有些人又註定必然分離。
這一年,元稹任越州刺史,周季崇帶著家庭戲班子來到元稹的地盤上,開始了又一輪地演出。這周家戲班享有盛名,他們的表演老百姓很是喜歡,官員士子也喜好,就連深閨中的女子也是喜愛的。據說,這與劉採春的才華分不開,除了參軍戲的特長,她還擅長歌唱技藝,其作詞作曲原唱一人包攬了,以現代人來讚譽,這就是集創作、製作、唱作一身的全能藝人啊,確實難得。那麼,劉採春到底創作了什麼樣的作品,這麼受歡迎。
全唐詩中共收錄了她六首《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這六首以商人婦為主角的詩歌,描寫了一位妻子因丈夫外出經商,長年累月不歸家,由此產生的盡顯幽怨和迷茫的思念情緒。詩作採取白描的手法,直敘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不加修飾,不作雕琢,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人物形象真實、傳神。極富民間小曲的濃厚氣息,哼唱琅琅上口,容易激發人參與其中,久而久之,“粉絲”越來越多,傳唱越來越廣。
當然,這些與劉採春出色的歌唱本領是分不開的,有人將她比作現代的鄧麗君,就是基於受眾的廣泛性和大眾的歡迎度。據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劉採春生活的時代,沒有輪船,沒有汽車,沒有飛機,也沒有無線、有線傳播,單單是靠著人傳人這樣的口耳傳遞,已經聲名遠播。其作品被直接收錄於《全唐詩》中,說明《曲》在當時多麼得受追捧,深入人心,極具流行趨勢,讓劉採春和戲班子名聲享譽,處處受歡迎。
他們來到越州,作為地方官的元稹,欣賞文藝表演是自然中的事了。
正是劉採春的這次表演,不經意地俘獲了元稹的心。她猶如Teana般的歌聲,帶給元稹無盡的美好想象,而其婀娜的翩翩舞姿,更令元稹如痴如醉,一雙眼眸含情,兩葉眉黛如煙,聲聲鶯啼,步步生情,一見傾心,再見更傾情,元稹和劉採春迅速墜入情網中。
古今往來,才子追求心儀的女子,很容易得心應手,成功率也高,元稹就是其中高手。
他在前往蜀中巡視時,就與大才女,被稱為“女校書”的薛濤,發生了一段繾綣纏綿的愛情故事。這些文學青年們談情說愛,不走大路,只覓小徑。譬如想知道心儀的人對自己是否也有情,很簡單,賦詩一首,唱酬幾下,答案就有了。
薛濤與元稹,他們唱酬的詩作是非常多的。如元稹《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元稹將薛濤大肆地褒獎一番,說不論長相、文采、口才,薛濤樣樣皆出眾,是少有的奇女子。但他在尾句道“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卻分明又流露出這一種只願情深奈何緣淺的敷衍情緒,大致想婉轉地表達:“我們沒有未來吧!”
薛濤對元稹傾其情感,將下半輩子的幸福寄託於他,奈何才子一去不復返。此時的元稹,早已和他人成雙成對、雙宿雙飛中。
元稹多情,還是無情,是也不是重要嗎?
人與人之間感情無非你情我願才長久,誰為誰駐守,誰又能為誰等候,總有些感情會付之東流水,才會衍生出那麼多的愛恨情仇,也可以說是“自古乃爾”。
元稹的熱烈追求,許多女子都為之動心過。而每一個女子都以為,他會為她守候一生。當然,劉採春也是這麼覺得的。
她想元稹一定會與她終身相守,一起共白頭。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一年年地過去了,劉採春覺得幸福滿滿的,因為元稹還依然守護著她。他們琴瑟和鳴,恩愛纏綿,一對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被人讚譽傳頌著。可是,就是這樁好姻緣,終究沒逃脫“七年之癢”的考驗,劉採春最終被元稹拋棄。她無法承受“愛情鳥飛走”後的落寞與傷悲,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以投河的決絕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夜空中,依舊有些曲子久久地徘徊: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搖櫓始知難。難啊!
劉採春的歌聲,曾撫慰過許多女子的心靈,撫慰了那些被丈夫遺忘的妻子,撫慰了一顆顆孤獨的靈魂,而最終,她卻無法安撫好自己。斯人遠去,可《曲》調仍然聲聲漫漫地迴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