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帶娃的小逗花
-
2 # 不言淺予
你好,不到兩週歲的寶寶一般來說是不用補鈣的,平時只要每天吃維D就可以了。多曬太陽。多喝奶粉或者牛奶。說白了就是要讓孩子習慣吃奶製品,多曬太陽。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1、抽血檢查說寶寶缺鈣?這不算數!
鈣是人體中含量僅次於碳、氫、氧、氮之後佔第五位的重要元素。
正常人體含有約1000~1300克的鈣,其中99%以上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不到1%的鈣分佈在血液和其他組織裡。
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在骨骼裡與磷酸形成羥磷灰石,構建起骨骼,對人體起支援作用;
其二是在血液和其他組織裡,以鈣離子的形式作為第二信使調節細胞的功能。
不過,您可別小看這不到1%的鈣的作用。血液中鈣濃度的高低對於生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血鈣濃度波動較大,人就會連伸手、走路等一些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
所以,一般情況下,人體自己就會想方設法透過自身調節來保持血鈣濃度的恆定。
當血鈣開始下降時,人就會把儲存在骨骼裡的鈣釋放到血液裡來,讓血液中的血鈣濃度上升,從而保持血鈣濃度的恆定。
也因此,血鈣常常會處於波動的狀態,而且除非極度缺鈣,一般情況下血鈣中的鈣離子濃度是不會明顯下降的。
由此可見,透過抽血來檢查孩子是不是缺鈣,結果是不準確的。一般我們說的兒童缺鈣,大多數指的是孩子骨骼中的鈣含量不足,而這通常需要檢查骨密度來確認。
2、寶寶骨鈣含量不足?主要有兩種原因
造成孩子骨鈣含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膳食中的鈣不足,二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
先說說第一條。
如果孩子日常沒有喝牛奶的習慣,那麼每天透過膳食攝入的鈣通常不會超過400毫克,如果每天喝牛奶500ml,則可再增加250毫克的量。
然而2歲以上孩子一般不推薦每天的飲奶量超過500ml,一般在300ml為宜,因為飲奶過量會引發其他的健康問題。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2~3歲兒童的膳食鈣每天推薦量為600mg;4~5歲孩子為每天800mg;青春期為每天800~1000mg。
這麼算一算我們就能知道,即使我們按照每天給孩子喝500ml奶,鈣攝入量也遠遠達不到推薦攝入量。
再說說第二個原因。
維生素D能夠幫助腸道內鈣的吸收,並促使鈣在骨骼中沉積,減少鈣在腎臟中的排洩。
人體中的維生素D主要是由面板中的7-脫氫膽骨化醇經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變而來。
嬰兒出生後如果長期得不到Sunny照射,又沒有科學地補充維生素D,就很容易導致鈣的缺乏,嚴重的可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3、哪種補鈣產品最合適?掌握四個要素!
因此,為了給孩子補充足夠的鈣,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在膳食平衡、合理的前提下,適量補充一些鈣劑。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鈣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攝入鈣的劑量不能超過2000毫克。
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鈣製劑琳琅滿目,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這類藥品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到底選購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孩子。我的意見是,掌握下面這四個要素。
1.鈣源要安全。
這其實應該是首先需要考慮的,但也是多數家長容易忽視的一點。
因為我們知道,鈣製劑是可能長期給孩子吃的,因此它的安全性才更要保證。
數年前,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文章指出許多鈣補充劑中都含有鉛,長期服用可能會弊大於利。
因此,在眾多的鈣劑中,從礦石中提純精製的碳酸鈣含鉛量,可能遠低於那些以海洋生物和動物骨骼為材料製成的鈣劑,建議可以作為鈣補充劑的首選藥物。
2.要注意含鈣量。
在關注這個問題時,家長們要知道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推薦的鈣攝入量是多少,以及粗略地計算和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的鈣攝入量大概是多少。
瞭解了上面的問題以後,在購買鈣製品的時候,就要注意鈣製品中的鈣含量了。
常見的各種鈣製劑的含鈣量分別為:
這個數字的意思就是,1克碳酸鈣中含有400毫克鈣元素,而1克葡萄糖酸鈣中只含有90毫克鈣元素。
因此,在購買鈣產品時,要特別注意產品的包裝上標明的,以鈣元素計算的鈣含量。
3.要注意鈣吸收率。
要知道,並不是含鈣量越多就越有用的,因為不同形態的鈣,在人體中的吸收率是不一樣的!
根據相關學者對人體鈣吸收率的研究結果,各種鈣製劑中鈣的吸收率分別為:
牛奶中鈣的吸收率為31%,人們通常認為牛奶中鈣的吸收率最高,但其實碳酸鈣中鈣的吸收率與牛奶也不相上下。
在各種鈣產品中,碳酸鈣是最早進行臨床研究並證實具有良好效果的鈣製劑。
4.選擇鈣製劑的口味。
鈣製劑的含鈣量再高、吸收再好,如果孩子不愛吃,也無法達到補鈣的效果。
因此為孩子選購鈣製劑時也應注意選擇口味較好、適合兒童習慣的鈣劑,讓孩子輕鬆補鈣,最大限度地提高兒童服藥的順從性,從而達到補鈣效果。
-
3 # 母嬰培訓師老羅
一歲9個個月寶寶,首先要確定缺不缺鈣,再來考慮補什麼鈣。
需不需要補鈣,算下每日鈣攝入量,觀察下自己寶寶有沒有缺鈣的那些症狀。
根據中國膳食微量元素參考攝入量,鈣每天需要600毫克,維生素D每天需要400單位,然後很根據自己寶寶每日飲食中鈣的含量,大概算下,如果缺的比較多,那麼建議適當補充一點。維生素D食物當中幾乎沒有,主要靠曬太陽,或者購買維生素D的相關產品。
關於缺鈣的症狀,這個在中國已經普及了幾十年,在網上很容易搜尋到。
假設寶寶缺鈣,那麼補什麼鈣呢?目前市面上最多的是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鈣,螯合鈣,碳酸鈣不建議寶寶服用,副作用比較多,比如容易噯氣,便秘,刺激腸胃等,乳鈣是新資源食品,不適合3歲以下寶寶食用,剩下乳酸鈣,葡萄糖酸鈣,螯合鈣都可以選擇,在選這些鈣的時候注意看營養成分表,含量太低,補鈣效果差,含量太高,適得其反。
-
4 # 洋洋媽的日記
一般兩三歲以下小朋友容易缺鈣,所以醫院在寶寶半個月之後都會開有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預防寶寶佝僂病,平時是透過食物和曬太陽獲取的,因為寶寶室外活動較少,太陽曬得少,只能透過口服增加鈣的吸收,但是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需要額外補鈣的。
我身邊的寶寶有一些是不需要補鈣的,體檢照樣過關,但是我家寶貝就不行,體檢的時候缺鈣,所以醫生就給開了葡糖糖酸鈣,我們補了一段時間的葡萄糖酸鈣,效果並不明顯,後面我也換了幾種鈣,碳酸鈣,磷酸氨鈣,效果都不是很好,聽過一個朋友說乳酸鈣挺好吸收的,特地跑了醫院和藥店去問居然都沒有,沒有辦法,只能繼續吃葡萄糖酸鈣,自己也反思是不是自己補的方式不對,為什麼每次體檢鈣都不理想呢,然後改變了方針,經常煮點筒骨粥給寶寶吃,然後飯後一小時左右給吃鈣和維d,多吃一些補鈣的東西,奶,蛋,芝麻醬等等只要他愛吃就給他多吃點,前提是不影響吃飯,我家寶寶就是不愛吃肉,快愁死我了,都是想盡辦法讓他多吃一些,多長點肉,有時間的就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終於也有點成效了,在最近一次的體檢中,寶寶除了個子小一點,其他已經全部合格了。
-
5 # 中億孕嬰
寶寶是否需要補鈣可以做下檢測,較為準確的是做骨密度,因為血液中的鈣只佔大約1%左右,其他大部分鈣在骨骼中,所以骨密度的檢測是最準確的。
如果檢測寶寶未缺鈣,需注意平時飲食中的補充和魚肝油堅持餵養哦,如果檢測缺鈣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鈣,如果寶寶愛喝水可選擇顆粒性或者液體的鈣,如果寶寶不愛喝水可以選擇油劑型,一般乳鈣的吸收率是最好的,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的鈣是600毫克,家人也可以根據這個來作為選擇
-
6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是需要補鈣的,小孩補鈣才能長高,成年人補鈣可以預防骨質疏鬆。每個年齡段的人補鈣的方式不同,兒童會有兒童鈣片,成年人會有適合成年人的鈣片。一歲寶寶如果缺鈣的話,也是需要補鈣的,那麼,一歲寶寶補充什麼鈣呢?
一歲寶寶可以吃兒童鈣片,在吃鈣片的同時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這是促進鈣吸收的。一般來說,一歲的寶寶是不需要特殊補鈣的,因為一歲的寶寶飲食方面還是以母乳和奶粉為主,如果鈣缺乏的話要引起重視,看看是不是不吸收造成的。
一歲的寶寶補鈣除了吃鈣片意外,還可以多喝一些骨頭湯,多吃海魚,海蝦等等。另外,家長們要多抱著寶寶到戶外玩耍,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一歲寶寶長期缺鈣的話,最好是檢測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不是低鈣血癥導致的,檢查出原因後及時的治療。
寶寶是長身體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給寶寶吃高鈣的奶粉,在輔食方面也可以多給寶寶吃海蝦,大骨湯等等。不愛吃飯的寶寶會出現缺鈣的情況,家長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口味給寶寶做一些寶寶喜歡的輔食,提高寶寶的飲食興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回覆列表
考慮孩子是否需要補充鈣劑應該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一般是孩子必須補充維生素D長期吃一段時間
孩子吃維生素D吃點魚肝油,是必須吃的,是否吃鈣劑,建議去醫院檢檢視看不能長期的,平時注意飲食均衡營養不要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