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家族8925
-
2 # 亂竄的蝸牛
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臺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臺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 。金馬獎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 。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截至2018年11月共舉辦五十五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臺灣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二十六個獎項(截至2018年12月)。獎項由評審委員會使用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 。 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物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
-
3 # 豬油拌飯
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臺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臺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金馬獎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截至2018年11月共舉辦五十五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臺灣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二十六個獎項(截至2018年12月)。獎項由評審委員會使用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
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物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獎項沿革
1957年,臺語電影興盛,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一屆“臺語片電影展覽會”,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獎項類別分為:由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另增設有“榮譽獎”1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出現;不過臺語片影展只舉辦了一屆[5]。
1959年,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頒佈《國語影片獎勵辦法》,每年辦理前一年度的電影獎勵活動,獎項分劇情片、紀錄片與個人技術三部分,獎額不限,每項均有多名獲獎;活動一連舉辦三屆,初具金馬獎競賽雛形[6]。
1962年,臺灣新聞局公佈實施《五十一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正式創設金馬獎。共設18個獎項,採取先公佈評選結果,再舉行頒獎典禮的形式並維持該形式至第十四屆;頒獎典禮的舉辦日期為每年10月31日,第三至十五屆改為10月30日[7]。
1964年,金馬獎停辦一屆[8]。
1966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修正,規定所有獲獎者必須親自出席領獎,如不能出席,應於一年內親自補領[9]。
1968年(第五屆)開始,金馬獎改由“教育部文化局”主辦[10]。
1971年,教育部文化局宣佈金馬獎由年度性改為長期性,《獎勵優良國語影片辦法》不再逐年公佈[11]。
1973年,撤銷教育部文化局,由新聞局成立電影事業處接管電影相關業務,主辦金馬獎[12]。
1974年,因舉辦亞洲影展,金馬獎停辦一屆
1978年,評審及頒獎形式被修改為第一階段由評審提出入圍名單,第二階段由評審在頒獎禮當天選出得獎名單並密封,再於頒獎禮現場揭曉
1979年,金馬獎舉辦日期不再限於每年10月30日,並擴大為晚會形式
1980年,首度舉辦國際影片觀摩展;首度使用樊曼儂作曲、孫儀填詞的主題曲《金馬奔騰》
1984年,金馬獎首度交由民間辦理
1988年,金馬獎工作委員會修改組織簡則,停止由電影團體輪流主辦,設立專任秘書長
1989年,金馬獎整體活動定名為“臺北金馬國際影展“;本屆增設國際影片競賽,因受到輿論批評,僅辦理一屆
1990年,“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成立
1991年,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正式轉由民間運作,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同時納入基金會下[21];個人獎項報名資格放寬為“凡華裔人士均可報名,但需加入臺港兩地電影團體“
1992年,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更名為“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1993年,金馬獎設立星光大道,大陸電影人首次正式組團參加相關活動,頒獎典禮首次在亞洲地區同步播出
1994年,執委會決定不符合“大陸編導演比例不超過二分之一“的影片不能參加金馬獎
1997年,新聞局廢除《獎勵優良國語電影辦法》,將金馬獎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
2001年,修訂組織章程,執委會主席兩年一任,秘書長與工作人員一年一聘[27]。
獎項文化
獎項名稱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28]。
金馬獎標誌
獎盃獎座
金馬獎創立初期獎座依獎項有大中小之分。第一屆獎座出處已不可考,第二屆邀請青年雕塑家楊英風設計,以殷商圖紋構化“馬首是瞻”,表現得獎者的典範風華,之後配合時代進步,漸進設計為戰馬奔騰之姿,象徵電影藝術工作者向專業化、藝術化、國際化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包含著華語片放眼世界、精益求精的宏觀胸襟,金馬意興風發、向前奔躍的姿態象徵了金馬獎引領華語電影奔騰不息之意
金馬獎歷屆獎座
主題音樂
1980年,第十七屆金馬獎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主題曲《金馬奔騰》,由樊曼儂作曲、孫儀作詞。
回覆列表
臺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臺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臺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1]。金馬獎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截至2018年11月共舉辦五十五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臺灣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二十六個獎項(截至2018年12月)。獎項由評審委員會使用公開討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
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物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中文名
臺灣電影金馬獎
外文名
Golden Horse Awards
型別
華語電影獎項
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
創辦時間
1962年
獎項沿革
1957年,臺語電影興盛,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一屆“臺語片電影展覽會”,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獎項類別分為:由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另增設有“榮譽獎”1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出現;不過臺語片影展只舉辦了一屆
1959年,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頒佈《國語影片獎勵辦法》,每年辦理前一年度的電影獎勵活動,獎項分劇情片、紀錄片與個人技術三部分,獎額不限,每項均有多名獲獎;活動一連舉辦三屆,初具金馬獎競賽雛形
1962年,臺灣新聞局公佈實施《五十一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正式創設金馬獎。共設18個獎項,採取先公佈評選結果,再舉行頒獎典禮的形式並維持該形式至第十四屆;頒獎典禮的舉辦日期為每年10月31日,第三至十五屆改為10月30日
1964年,金馬獎停辦一屆
1966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修正,規定所有獲獎者必須親自出席領獎,如不能出席,應於一年內親自補領
1968年(第五屆)開始,金馬獎改由“教育部文化局”主辦
1971年,教育部文化局宣佈金馬獎由年度性改為長期性,《獎勵優良國語影片辦法》不再逐年公佈
1973年,撤銷教育部文化局,由新聞局成立電影事業處接管電影相關業務,主辦金馬獎[12]。
1974年,因舉辦亞洲影展,金馬獎停辦一屆
1978年,評審及頒獎形式被修改為第一階段由評審提出入圍名單,第二階段由評審在頒獎禮當天選出得獎名單並密封,再於頒獎禮現場揭曉
1979年,金馬獎舉辦日期不再限於每年10月30日,並擴大為晚會形式[15]。
1980年,首度舉辦國際影片觀摩展;首度使用樊曼儂作曲、孫儀填詞的主題曲《金馬奔騰》
1984年,金馬獎首度交由民間辦理
1988年,金馬獎工作委員會修改組織簡則,停止由電影團體輪流主辦,設立專任秘書長
1989年,金馬獎整體活動定名為“臺北金馬國際影展“;本屆增設國際影片競賽,因受到輿論批評,僅辦理一屆
1990年,“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成立[
1991年,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正式轉由民間運作,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同時納入基金會下];個人獎項報名資格放寬為“凡華裔人士均可報名,但需加入臺港兩地電影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