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育侃談
-
2 # 得失淡然witch
我們老話說:“上善若水,上行下效。”“養不教,父之過。” 子女講了過激的話,老人也要反省自己的做法;對子女加以批評教育,但不必記恨,只要他悔改便罷了。
若是子女很過分,不知悔改,把老人看作是累贅,甚至不願贍養,那就應該請有關部門(社群、居委會等)調 解,實在不行只能訴諸法律。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管是兒子或是女兒都有同樣的贍養老人的義務,否則不僅應受到道德的譴責還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說一些現實的話,現在社會,老年人對子女不要過 分依戀,對子女的孝順也不要有過高的 期待,每個孩子都是想孝順父母的。老人身體硬朗的話,可以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排解寂寞。年輕人壓力大工作忙,都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吧。
而對於我們年輕人,孝順不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養育之恩重於一切,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對老人耐心細心。孝順父母不僅是衣食住行上無虞匱乏,更是父母精神上的和樂,心理上的慰藉。
-
3 # 雲龍天地
子女謾罵父母,是不孝行為,也是不知感恩的行為。父母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沒得到你什麼,反而落個被罵,情何以堪?當父母的怎能受得了,怎能有心情安度自己的晚年生活?
不知道謾罵父母的子女結婚了沒有,不知道他們是否有了自己的孩子。當你謾罵老人的時候,是否考慮到對孩子影響極大。你現在給他們做個孝敬父母的榜樣,將來他們也會對你孝順,你現在給他們做了不孝敬父母,謾罵父母榜樣,將來你的兒女也會如此對待你。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的最美好的人,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這裡,我給那些謾罵父母的子女講個故事: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居位比我們高,名氣比我們大,但他還是個孝子,每天晚上都為母親洗便桶。如果這個故事太遠,再說個現代的。陳毅是個大元帥,但他並沒有忘記孝敬父母,回家看望父母,還為父母洗尿褲。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還有朋友嗎,還能在社會立足嗎?
老人對謾罵自己的子女,也不要忍氣吞聲,教育不改的,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尊嚴。
-
4 # 誠信阿寶
謝誠邀:子女漫罵父母老人,看起來這個問題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在當下社會這種現象很普遍,我父親是一位愛憎分明,勤勞節儉。固執的人。由於讀書,教育方式呢極端,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很調皮,毛手毛腳,只要在學校做錯了,什麼事?或者學習上不認真,我爸爸就用竹條,是環衛工人在馬路上掃地的竹製掃帚,猛抽,我更要命的是抽的時候是不論什麼部位的,臉上是一條一條的紅紅的印記。我都沒臉見人。父親還逼著我去上下午學,呵呵,挺悲慘的。其實到了我讀初二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遭遇發生。那個年代,雖然家裡生活不是很富裕,但畢竟已經成長為一個半大小夥子了,渾身也有使不完的勁,但是我沒有說反抗啊還手呀。為什麼呀?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單純更沒有發展到現在有那麼多,或影響人們思維方式的誘因,比如網路、網咖、手機通訊、早熟早戀,或者是人們對財富的渴望和追求方式的轉變?現在的,我已為人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作為丈夫雖然不稱職。需自省但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投入上,自認及格。迴歸主題。部分家庭的父母被孩子謾罵?家長如何保護自己暫且放一邊。孩子如此的不孝的舉動、跟父母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不當的教育方式等等有著很大的關連。孩子潛意識裡的仇恨、埋怨父母,平時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觸發後才會爆發。工作壓力以及父母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婆媳相處的矛盾,是他打罵父母的誘因。父母包辦溺愛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機會,孝順的機會,讓孩子心裡變得越來越冷漠。迫於生活和工作的雙種壓力,在單位或朋友圈,這裡要將各種個性和情緒收起來,這種壓抑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將導致宣洩的出口,面對自己的親密的家人卻無法再繼續自我壓抑下去了,導致慢慢自己的親密家人!許多父母認為被孩子責罵?是一種很尷尬,很丟臉的事情,那作為父母有沒有將心比心的,你平時打罵孩子的時候給了他什麼尊嚴了?所以改變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根深蒂固的不好的思想情況下,作為家長審時度勢的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用無私的愛去感化子女!圖片來自百度。
,
-
5 # 鳳山祥雲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愛子女,子女也應該孝敬父母,那種謾罵父母,更甚至打老人,這種行為應該受到全社會的譴責,更嚴重的要受法律制裁。 那麼老人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首先,老i人,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不與晚輩斤斤計較,心腦放長遠點,多與晚輩溝通,多關心晚輩生活,這樣可以化解晚輩怨氣。 其次如果碰上打罵老人們的情況,情況嚴重者,老人可以到當地村居所在地,調解室調解,還有可以到當地婦聯,尋求保護。更嚴重的就請到派出所報案。尊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公民應盡職責之一,是社會文明的標誌
-
6 # 流年沐小熙
當我們從四條腿變成兩條腿走路,我們的父母就從兩條腿慢慢變成三條腿或者四條腿了,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跟不上我們了,於是代溝產生了。
孩子與父母產生矛盾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處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今的孩子都很有個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稍有不合意,不順心就鬧情緒,摔臉子給父母看,動輒離家出走,在不跳樓自殺,屢見不鮮。所以如今年輕的父母在給孩子報眾多特長班,補習班的同時,考慮下孩子情商方面的培養吧,抗壓能力,抗擊打能力一樣重要。
多和孩子溝通,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不要因為孩子學習,其他的事情一手包辦。更不要過度嬌縱。
二、老人幫忙帶孩子,教育觀念不同產生的分歧
年輕人學習能力強,接觸新鮮事物快,對孩子的教育跟時代走。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紀念,老人就是讓孩子別餓著,別凍到,別受委屈。所以當父母在教育孩子,批評孩子時,有的老人看不下去了了,總是干預,幫倒忙,於是矛盾產生了,更嚴重的就會婆媳不和,或者母女矛盾,出言不遜者常有,其實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同,這是,年輕的父母應該提前和老人講清楚,自己在教育孩子時請他們配合,不要多加干預,提前打個預防針。老人更應該明確自己的位置,有孩子自有父母管教,自己只要保障後勤或者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就好,絕不越權,該糊塗的時候糊塗。
三、隔代人生活習慣不同
可能有的家庭和老人住在一起,平時的飲食,生活習慣都不一樣。
比如年輕人喜歡減肥,吃清淡的,但老人覺得累一天了,就做點好吃的犒勞下。
比如年輕人喜歡睡懶覺,老人喜歡早起,早起做飯還影響他們休息。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如果因為吃飯問題,葷素搭配,他們愛吃吃他們的,你愛吃吃你們的。或者一三五二四六的換樣。如果睡覺問題,老人早起可以下樓鍛鍊,可以在屋聽廣播,看新聞。等等。
家和萬事興,誰都有老的一天,很多人都是因為衝動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最可悲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你對待老人的言行會讓你的子女真真切切的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也不想將來有一天你的子女這樣對待你。
所以,當你覺得老人的一些話或者一些事情你看不慣,試著包容下,想象下他們的現在就是你的小時候,給子女做個好榜樣。
老人也一樣,不要覺得自己老了,一無是處了,被人嫌棄了。褚時健70還創業呢,如果你沒有那麼大野心,就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發展下興趣,陶冶下情操,讓自己開心起來,不是整天圍著子女及子女的孩子轉,他們看到你的變化也會欣慰,會為你驕傲。
-
7 # 娛樂兮
子女為什麼會謾罵父母? 關於這個問題我從三個方面一一闡述: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這需要家長們去深刻反思,孩子的一些不好的品質直接原因是父母的溺愛造成的。平時父母什麼事情都遷就著孩子,很多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都養成了“小皇帝的氣質”。
可以想象,你在家寵著孩子,孩子頂嘴你捨不得罵,孩子霸道你不捨得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囂張。很多事情在孩子眼中就會變得很理所當然的,像對長輩沒禮貌、不虛心接受意見,孩子出言不遜就不足奇怪了。這些都是因為家長的過度溺愛釀出的苦果! 因此,這需要家長們去深刻反思。一手教育,一手關愛,才能形成“互補”。
孩子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有幾種:
1、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僵化,沒有處理好你們之間的相處,若要改善應多觀察孩子。從細處關心孩子。
2、孩子處於叛逆期,父母工作忙缺乏溝通,使孩子心生怨恨。
3、過多的對孩子的責罵,孩子犯點小錯就責罵。應當以寬容的心去看待。所以針對孩子的異常或者變化,應先觀察瞭解,再去勸說,而且要注意語言的婉轉。平時也要適當的對孩子進行表揚。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好品格,不驕傲自滿,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絕不拿他人的過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
回覆列表
這個也屬於家庭暴力的一部分,首先子女謾罵老人肯定不對的,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嘛,那老人們遇到這種情況只有忍氣吞聲嗎?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好好跟子女講道理,畢竟這個社會以理服人
2不聽的情況下可以尋求外來的幫助,必須親戚朋友,社群居委會等等都行
3再不行就只有藉助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