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之風16

    以前為此,我們探討過,今天又問了問那個足球圈裡的朋友,他發來了兩張圖片。從他的圖片裡,這是啟蒙班的計劃,我們看到,現在青少年足球的青訓,教案是基本完整的。內容都是針對足球的基本功。

    我們的教練選材標準也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只有身材高大的小學生才有可能繼續留在隊中,強調體能、邊路和速度,訓練中所有的技術動作通常是在無對抗和假對抗情況下完成。

    看完我們的青訓,再說日本青訓,我們都知道日本的青訓水平高,所以拿日本來說事。在青少年時代,日本的教練不會刻意去追求體能訓練的,在基本功以外,以跑位接應控球為主,就是每次傳出球,立刻接著跑到下一個接應位置。這些技戰術,我們也有,只是重點方向不同。

    綜合上述,我覺得,還是培養足球意識的問題,什麼是球星?不見得有華麗無比的技術,只要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位置,做出合理的動作,那就是球星,其實,這事大家都懂,只是怎麼去培養孩子自己的意識,這才是根本。

  • 2 # 棒棒棒的空投

    我認為,大體上有3點。

    第一,選拔體系與國家教育政策

    我們國家龐大的人口基數,註冊的足球運動員卻寥寥無幾。註冊裁判就更不值得一提。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國家的教育現在是以科學文化為主,基本忽略了體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在的社會,大學生的人數已經是非常多了。反觀我們的體育發展,仍然在走舉國制,封閉式的體育訓練雖然能在某些專案上得到收穫,但是,在三大球上,我們始終未見突破。那麼就需要我們的教育在體育上投入一些。列入高考,中考都加入籃球,足球等發展不好的,喜歡的人多的體育專案。還有,我們的選拔制度,也就是我們普通人上升的方式與通道,實在過於狹窄了。光靠俱樂部的一線隊以及所屬的二線隊青年隊,幾個等級的國家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在選拔制度,教育投入上,有所偏重。

    第二,相關技術人員的培養

    我先說一個例子,冰島有33萬人口,而平均下來,每500個冰島人就會有一個歐足聯b級以上教練。而反觀中國,每百萬人有一個就不錯了。這就是巨大的差距,我們的孩子,沒有專業的足球教練指導與培養,即使我們的孩子再有天賦,身體再好,也是無用

    第三,完善的職業聯賽體系以及足夠的場地。

    再拿冰島舉例子,冰島有5個級別的職業聯賽體質,包括超級,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其中,超級聯賽在冰島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而冰島的足球場地都是政府建的,而且全部免費使用,且大部分都在學校旁。再反觀中國,就不用多說了吧

    綜合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窺視到一些,得到一些啟示。冰島可以取得如此的成功,難道我們不可以嗎?希望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示,假以時日,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球隊在世界盃的賽場馳騁,拼搏。最後祝願國足亞洲盃順利

  • 3 # 為共享

    要有專業範,球員一亮相,就能明顯看出是專業練過的,該有的專業技術動作,區別要明顯。全國製作統一青訓大綱,讓每個球員都按統一套路練習,這樣統一了,不管在哪裡練習培養,練出來合在一起都會熟悉彼此,形成默契。 一、二年級接觸足球,顛球練習、練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三年級到七年級最關鍵練實戰技術、(盤帶、傳遞、停球、頭球、搶斷、剷球、),練小團體配合、視野、觀察、默契、思考、套路、跑位、搶點、包抄、傳切、策應、緊逼、盯人、卡位、封堵,夾擊、協防、合圍、熟悉各位置具體職責;五年級開始練速度、耐力、練體能;初中開始練力量,彈跳、臂力、腰腹力量;八年級到高三、大學實戰技術運用,陣型、組織梳理、整體配合、向成年隊靠近。不超前,不滯後,不冒進,循序漸進,紮紮實實打好基礎,為成年階段更出色而準備。盤帶、傳遞、停球、頭球、搶斷、緊逼、盯人、卡位、封堵、剷球、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這些競技足球的最基本的元件。測試內容包括,測帶球接連繞過一排杆的速度,測球踢出的球速,任意球,點球。限定時間,邊路傳中頭球破門10個能成功幾個。限定時間,傳球的落點測試,畫個圈在30米外,10次能落中圈或地面滾過圈幾次,限定時間,10米外傳給球員,10次能停住或接住幾次,以後可以增加距離次數。搶截步驟1緊逼2干擾3伺機搶斷或者伺機破壞或者阻擋皮球3選1。還可以測短跑,長跑,反應能力,臂力,引體向上,俯臥撐,彈跳,舉重、跳遠,這些身體素質方面。血壓指標,心跳指標,代謝指標。各個位置任務,前鋒 包抄搶點 突破過人   臨門一腳射門,臨門一頭。還有多餘就為同伴做做球或就地反搶,再次回來防守或準備打反擊。體力與基本功。 中場全才,拿球 傳球 搶斷 視野廣,體力又要好,會遠射,任意球。 後衛,盯人/卡位/封堵/緊逼干擾/破壞解圍/把握時機搶斷,頭球防高,雙人夾擊,補位,合圍,整體進攻時做好後面保護,看住對方反擊球員,還有多餘就是長傳反擊,或直接後插上突破等等。守門員要求,首先必須做到撲救解圍乾脆,不讓對手獲得再次不斷射門的機會,才是高水平的守門員。能拿不要打,能打出界不要打在界內,再不行打的越遠越好,往兩側而不是中間打。其次是站位和決斷力更強,把握合適的出擊時機,最後沒辦法了才會連撲,才是能擋出別人擋不出的球。所以撲球、擊打要練好(遠的、近的、正的、斜的、高的、低的),速度、力量、敏捷、柔韌性、協調性要練好,至於腳法,守門員持球后也是後場進攻的第一發起者或進攻的組織者,守門員中長傳精準是基本功!守門員的國際潮流不是像諾伊爾一樣頻頻跑出禁區,諾伊爾的厲害之處,在於還能具有別的守門員沒有的拿球過人、控球擺脫的能力,只是說明諾伊爾還有額外附加的與眾不同的個人能力,有特殊性不能當普遍規律。所以非得出禁區外防守,就必須乾脆、簡練、準確地大腳踢出界,趕緊回到禁區。當然萬不得已,最後不斷地連撲,也要多練,現在隨著進攻的激烈程度提高,撲一次已不算什麼,二次、三次,連續不停的撲救也成為必備技術。不過最好少出現這樣的場面。整體打法,進攻快傳少帶,防守要及時攔截,純屬交流......

  • 4 # 謀子

    足球青訓練什麼,技術、身體、理念?我認為都不是關鍵,在中國青訓還是要先屢清楚關係,建立好體系。

    論身體條件,中國球員不比韓日差,人種一樣,身高甚至要超過對手,體能狀況也不應該有太大問題,但是人家甩下我們不止一個身位。談技術,中國過去一直都是以技術為自己的主要特點,要遠超過東南亞球隊的,但是這些年學學這個、學學那個,結果什麼也沒學了。

    要改善中國的青訓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的是,需要有孩子喜歡踢球。如果現在的孩子只知道在週末、節假日揹著重重的書包、戴著厚厚的眼鏡,往返於各大培優補習班的時候,那就沒有孩子踢球了。沒有孩子踢球,你有世界上最好青訓場地、教練,那也白搭。看看現在的足球場,除了跳跳足球操外,基本和足球關係不大了。

    其次,要讓喜歡踢球的孩子踢得起球。現在的各大豪門的足球青訓學校在中國遍地開花,感覺中國青訓那都是國際範,牛逼轟轟的,但那都是來賺踢球孩子父母的錢的。一個孩子上這種私立的足球學校的費用不是一般的工薪家庭,不是一般的農村家庭承受的起的,而且這條路成才機率低得可憐,比高考難多了。想踢球的孩子踢不起,那青訓也是無根之木,難以開花結果。政府應該在這上面多投入,不能僅僅把足球的投資壓力讓家長來承擔,也應該像義務教育一樣成立公辦的專門的足球學校。

    第三,要讓校園足球不只是跳跳足球操。日本的校園足球聯賽讓人驚歎,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各級足球聯賽,甚至是全國級別的校園聯賽,他們有著很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有自己的校園足球啦啦隊,校園足球上座率甚至高於低級別的職業聯賽,很多球星也是出自日本的校園聯賽。現在中國的校園足球也在開展著,但是很多都只是應付差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校園足球氛圍。如果學校能夠把更多應該在球場上的時間還給孩子,讓我們自己的高中聯賽、大學聯賽走出國腳,那青訓問題就真正的解決了。

    不要讓青訓成為賺錢的工具,不要讓校園足球成為作秀的表演,那麼中國青訓就有了希望。

  • 5 # 體育一席談

    傳接球是足球運動員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好,只能說我們球員在入門階段沒有把基礎打好。

    一腳球,十年功,即使是最基本的顛球動作,也需要付出時間來反覆練習。遼寧老教頭張引曾經說過:顛球顛到100個以上,再顛200、300就沒有必要了,只是重複,這個時候應該練習把球踢到空中,然後怎麼把球卸下來。說的更直接一些,很多技術動作都是在培養球員的球性。

    技術動作粗糙的弊病,其實從施拉普納國家隊之後就一直存在,只有韓日世界盃前後一段時間有過矯正。沙特國家隊和我們國家隊打過多次比賽,他們的球員教練曾經直言不諱:中國球員速度很快,但是控球不好,帶球時球和身體的距離過大。

    到了成年隊,再想改掉很多技術細節的問題,恐怕很難了,只有從青年隊開始慢慢改變。我們的青訓選材,近10幾年來,過分強調身高力量速度,而忽視了身體協調性和人球合一。雖然控球率高不一定能贏得比賽,但是確實可以獲得比賽的主動權。

    此外,青訓教練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教練本身自己的技術動作都是錯的,怎麼能把孩子教好?計劃經濟時期的專業隊階段,很多國腳都到青少年球隊中當教練,現在很多教練連專業隊都沒踢過,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是,青少年足球培訓,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身高1米90以上的北歐球員去做短傳配合,估計會有張飛繡花的感覺。贏下比賽才是王道,足球比賽本質就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中國足球簡潔快速的特點有其可取之處的,不能全盤否定,應該保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幼兒園不讓教文化課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