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頁線442
-
2 # 柳青0K6x
我沒看過莊子的書,按字面解釋我認為是方生方死,在這個地方生,在這個地方死。方可方不可,解釋為也可以,也不可以。
-
3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莊子《齊物論》的這兩句話是多義,內容非常豐富。簡析如下,供參考。
【1,字面含義】把前一個“方”解為時間意思時,即剛剛、當下、現在,引申為“一切時”,話意為“當下生、當下死,生死同時”。把後一個“方”解為空間意思時,即在此、在彼,引申為“一切處”,話意為“既可在這,也可在那;既不在這,也不在那,彼此同時”。前句把“生死並列”,是講矛盾是“同生、共在、相互依存、永不分離的”;在對立的互異性外表下,有永恆的“平等性、一體性、轉化性、因果性、互動性、統一性、絕對性、永恆性和制衡性”,引申義是暗示矛盾背後有“神秘性、超越性、主宰性和無上性”的力量,操控著世界萬物的變化規律。後句“可、不可”並列,是講矛盾是“普遍的、無限的、天然的、永在的、無他的”。把兩句話合起來,可知莊子在講矛盾的“超時空性”,暗示矛盾也是有“主人”的,背後有個萬能的未知力量在左右它!
【2,兩句話都在描述“道”的特性】《莊子》是對老子《道德經》宗旨的發揮論,故每句話也都在講“道”的理論。本處這兩句實質在講,矛盾的主人就是看不見卻至高無上的“道”,是“道”在暗中調控矛盾的變化。為何這樣理解?《道德經》裡早就給過答案,如書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一”是“有”的意思,“二”是“矛盾兩極”,“三”是“兩極+中點”,“萬物”是世界。換言之,“道”生“有”,矛盾、萬物都是“有”的內容和形態。當然,生死、彼此也都是“有”的內容和形態,時空也都屬於“有”,時空的變化也都從“道”中生,受“道”的操控。
【3,解讀兩句話的難點】是四個難關造成的:(1)不懂“生與死”都從“道”中生,永遠在“道”中進行,且是由“道”在暗中決定的。(2)不懂“生與死”是同時的,只因看不見“生和死”的背後,是“時空相”的流逝和變異。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意思是說“第二次踏入同一河流時,因河水一直在流動,已經不是上次的水了,所以這條河也不是上次的河”,還有說“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與“河流”例子是同義,也是因樹葉和流水一樣,具有不同的“時空相”,所以永遠不可能一樣。可見,莊子說的“生與死”是同時,是在說萬物在時空上的變化性是絕對的、永不停止的,即上一秒的萬物是“生”,下一秒的萬物立刻就在時間和空間上發生了變化,已經異於上一秒的萬物,是個“新的”,因此上一秒的萬物已“死”,這就是“生與死”同時之義。空間的彼此同時、同在關係,也如此。(3)不懂“生與死”在不停的互換位置和相互轉化,即不明白“生變為死、死變為生”,也在時空上是同時的。空間的“彼此同時”也如此,是互換、轉變的。(4)看不懂“生與死”是假象,誤以為是真實的。如因人的眼睛和頭腦有缺陷,看不見萬物在時空上瞬息之間的微細變化,如看電影時,不知道所見的螢幕動態畫像都是機器以每秒24張的速度,播放的連續靜止的圖片所成。人也看不清空間的“彼此”也是瞬息萬變,當然也是假的。
【4,莊子兩句的隱義】有兩層:(1)矛盾不是世界(萬物)的真相,而是假象,人不能被這個假象所迷。同理,時空也是假象,分秒都在“生滅和遷移”,不能自主,人也不能被時空所迷。人之所以被“矛盾、時空、變化”所迷惑,以為是真實的,都因沒領悟“道”的存在和“道”的萬能作用。(2)萬物、矛盾、時空、變化背後的“道”是永遠不變的,是永恆的,它的永恆性決定了前四者的永恆性,“道性”是一切的真相,決定一切。反過來看,一切(前四者)永遠在“道”中,本是一體,永不分離,這是唯一真相。人只要徹悟了“自己和前四者”共有的“道性”,就一剎那看破一切假象,再也不迷惑了,能頓時恢復與“道”一樣的永恆性,即無生死、無時空、無變化、無對立的、超越矛盾、超越陰陽的本能。可見,莊子的兩句話是在教育人“怎樣恢復自己的圓滿本能”,方法就是去領悟“生死、時空背後的道”,這絕對不是什麼詭辯論。
至於“道”制衡矛盾、萬物、時空非要如此變化的原因,詳見《道德經》關於“道”作用機制的論述,此不贅言。
-
4 # 質躍
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生與死,可與不可,這是一對相對的概念。“方”就是開始的意思了,把這句話單獨拿出來,至少可以解釋兩層道理,其一,從一開始生的同時就伴隨著有了死開始,比如,一出生,活一天就少一天,同時就是離死亡越來越近嘛;從一開始可以就同時包含著不可以,這是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呀,揭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兩面性;
其二,莊子這話,也有剛剛產生順便就又是死亡,剛剛可以順便就又是不可以,大有,死亡就是生,生就是死亡,可以就是不可以,不可以就是可以的詭辯味道了,有人就指出了,莊子之所以會如此認識原因就在於,莊子只肯定了事物的絕對運動,沒有認識和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是以落入相對主義的詭辯論裡。
個人,傾向前一種解釋,畢竟結合莊子的整體思想而言,他提出“天人合一”,而是非對錯好壞等這些無非是人意識的人為設定的而已,是以人自我的利益立場而才有的分別。但是,人類社會自有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和一般規律的相對歷史階段,不能完全陷於主觀的莊周夢蝶式的夢境裡,而是要認識規律積極改造創造.....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5 # 劉燦權
我沒看過莊子的學說,更沒有看過他的巜齊物論》,但透過他的這句話和看到說他寫了巜齊物論》。從他寫了《齊物論》,就可以知道他這句話的意思,還有他的為人。莊子的: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地生植物地葬植物,地可讓植物茂盛地可讓植物寸草不生:
為什麼莊子的: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要這樣解讀,因為莊子不單隻想學老子那樣受人推崇,還想超越老子。但他不懂道,對道又一竅不通。他看見老子的巜道德經》對“水”的描述,就認為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是以“水”的特性為基礎。所以他就以“地”的特性為基礎搞個什麼《齊物化》,想超越老子的《道德經》。因為他的《齊物論》是以“地”為基礎所寫的。所以“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的解讀,就只能解讀成是:地生植物地葬植物,地可讓植物茂盛地可讓植物寸草不出。
為什麼說莊子的“方”字代表的是“地”。因為莊子不知道“道”為何物,所以他看見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就認定老子的“道”指的的是“水”。所以就把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解讀成“水可水,非常水”。因為他把“道”看成是“水”,所以他就效法老子的作風,把“地”用“方”字來表示,把地的特性寫成了: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
為什麼莊子要以地的特性搞個巜齊物論》,因為他覺得萬物之所以能夠的生長全靠地,“地”比“水”對萬物的生長更重要,老子的巜道德經》只是描述“水”的特性,以“水”為基礎。而“地”對植物的生長比“水”更重要,起碼也同樣重要。為了要和老子齊名和超越老子,所以就他仿效老子,用“地”的特性為基礎,來描繪萬物,寫了《齊物論》。
為什麼說莊子的巜齊物論》是以地為基礎,他的“方”字就是代表“地”。因為在古代對天地的形容,是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他就故弄玄虛,把“方”字代表“地”。因為他寫的學說是巜齊物論》,他的“物”顧名思議指的就是植物或萬物,而“方”又代表的是“地”,所以莊子的《齊物論》是以“地”為基礎。但他不知道老子《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萬物的越源、生滅、對立、相成、相殺。
-
6 # 檻內小紅
有許多概念如同生死,可以不可以,是站在不同立場的人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對立的說法。方是比方比如的意思。就如同圖片中的數字,是6還是9取決於所站的角度。
建議先看一下上下文,甚至整篇齊物論,這樣就不會誤解莊子的本意了。原文如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這方說是,因為對方說不是。一件事物變成另一件事物,站在後一件事物的角度是生,而站在前一件事物的角度是死。對於同樣的事物或方案,對立的雙方,一方認為可以,另一方認為不可以。所以這種辯論是無休無止的。
如果僅理解到這個層次,就把莊子的立意想低了。
下雨的時候,雨滴從雲層中凝聚出來,落到地面跟別的水滴混合在一起後消失了。從雨滴的角度,有死有死,從雲中凝聚出來是生,落下後混入水流即是死。而跳出雨滴的角度,並沒有生死,這只是水的一種變化而矣。
人身體中的細胞不斷生滅,舊的細胞死去,新的細胞不斷誕生,這是站在細胞的角度看。如果跳出細胞的角度,從人的視角,這裡面就沒有生也沒有死了。
同樣對人來說,父母孕育後即是生,去世就是死。如果不把人從中割裂開來看,站在大道的角度,人是沒有生死的。
所以,因為個人的自我意識,把自己從這個世界割裂開來,與這個世界對立,才會生出很多的對立,區別的概念來,站在自我的角度,萬事萬物各各不同。但如果泯滅此個人意識,不把自己從世界割裂開來,這樣整個世界是一體的,萬事萬物沒有差別。
如此,既脫離了外在身心形骸所累,萬物自然齊一,也能逍遙遊於無何有之鄉了。這才是齊物論的主旨。
回覆列表
“方生方死"可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一,自然代謝:人每時每刻的細胞都處在新陳代謝中,按唯物論講,每一瞬間的你,都不是原來的你了。
二,從事物轉換角度講,比如水,在電解作用下,同一時刻,水沒了,即水死了,產生了氫和氧,即氫和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