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巨蟹獅子座864
-
2 # HandyKid
"教是為了不教"出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科學教育出版社1980年10月版)。“教是為了不教”是葉聖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說法,其精髓是教學主要的不是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麼作用?聖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其實“教是為了不教”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一方面,教會學生某方面的知識,並讓其有舉一反三地能力。比如同一個數學問題,放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學生是否能夠舉一反三,找到解決辦法。
另一方面,教會學生學習地方法,比如教會學生查字典,則不用教每個字詞的意思,“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學生認識音標,則不用教每一個單詞的讀音,“教是為了不教”。
-
3 # 心理諮詢師顧海蓉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表明孔子認為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葉聖陶先生的“教”與“不教”,與孔子的學習思想如出一轍。他們都認為,學習不能生般硬套,要善於思考、活學活用,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我的孩子最初寫作文的時候不喜歡動腦筋,在網上東搬一點,西湊一點、生搬硬套,寫出來的東西,乾癟空洞,言之無物,行文就象記水賬一樣,沒有重點。有一次我問她,如果寫一篇關於釣魚的文章,你認為讓你最high的時候是哪個階段?她告訴我,就是在魚剛咬鉤子,但是還隨時可能溜走的時候。於是我就讓她閉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然後用句子描述當時的心情,那是一種等待了許久,終於就要接近成功,但是又不一定會成功的心態。她想了想,然後說出來,"心情很激動、心砰砰的跳、小小翼翼地屏住呼吸........",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女兒開始知道什麼是文章的重點,怎麼去用心感受並且把它描述出來。
平時,我也會告訴女兒,賞析好文不一定要多,貴在精。仔細體會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琢磨他(她)的用詞,想象自己在寫同樣的作文,會怎樣構思,會怎樣描述,會怎樣措辭等。
老子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個教育理念對今天非常有借鑑意義。特別是現在的應試教育,讓孩子反覆大量機械訓練,甚至是死記硬背,這一點不可取。孩子曾經告訴我,每次英語考試前,老師就讓大家背英語範文。考試時每個同學寫的作文都差不多。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只是追求高分的讀書機器,不會思考,不會創新,習慣於跨越過程,直奔結果。
教育的本質,不在於教給孩子過去的具體知識和技能,而在於鼓勵和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學會思考,提高他們處理複雜資訊的能力,啟發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
-
4 # 春雨201749550
謝邀請。“如何理解:教是為了不教。這個教育話題?”“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這句話,闡述了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也就是達到不需要再去教的目的。教會了,教懂了,學上了,能夠獨立進行了,去走你自己的路。它類似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孩子學走路的目的,就是今後不再去教他們學走路,師傅教徒弟的目的,教會了,就不再需要教了。那麼,這句話用在教育方面,更是盡心竭誠,行之有效!就是教給學生基礎知識,能夠讓學生們融會貫通,舉一翻三,不要採取灌注式,填鴨式,題海式……要把怎樣學的方法,教給學生,輸血是一種方法,要在特殊情況下,讓他們自已造血又是一種方法。那一種方法好呢?當然是培植他們自已造血的功能最為上著了,讓.他們自己去捕魚更好了。所以說:教就是為了不教,是讓學生們學會,學習的門道,學習的方法,讓他們終生受益!
-
5 # 春雨201749550
謝邀請。“如何理解:教是為了不教。這個教育話題?”“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這句話,闡述了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也就是達到不需要再去教的目的。教會了,教懂了,學上了,能夠獨立進行了,去走你自己的路。它類似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孩子學走路的目的,就是今後不再去教他們學走路,師傅教徒弟的目的,教會了,就不再需要教了。那麼,這句話用在教育方面,更是盡心竭誠,行之有效!就是教給學生基礎知識,能夠讓學生們融會貫通,舉一翻三,不要採取灌注式,填鴨式,題海式……要把怎樣學的方法,教給學生,輸血是一種方法,要在特殊情況下,讓他們自已造血又是一種方法。那一種方法好呢?當然是培植他們自已造血的功能最為上著了,讓.他們自己去捕魚更好了。所以說:教就是為了不教,是讓學生們學會,學習的門道,學習的方法,讓他們終生受益!
-
6 # 郝明41
教是為了不教。本來是個教育的話題。我把他擴大理解,看看對不對。上過駕校的人都有體會。為什麼上駕校呢?不會開車跟師傅學。會開車不熟練,再在安全的地方熟練一下。再有現在學車和考駕照已是一體,比如專業的學習更容易透過駕照的考試。駕校老師把學員培養成正式司機了,也就完全了任務,不用教了。新司機經過了一段公路的熟練駕駛,也就成了老司機了嘛哈。教育或學校教師起了同樣的作用。教師把學生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培養成有獨立學習工作的人。教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不用再教了,這就是教的最終目的。您說對嗎?
-
7 # 斜槓侃中年
“教是為了不教”是葉聖陶先生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是告訴我們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非常重要;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們都應注重培養孩子自主做事的好習慣。
教就是要達到不要教的目的,這裡的“教”是引導孩子自主的去學習,從而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而不是強迫學習。
“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應該成為中國教育發展事業的指導思想,成為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
願“不辭辛苦做人梯”的人民教師們桃李滿天下,芬芳滿人間!願天下莘莘學子青出於藍,一鳴天下聞!
-
8 # 愛數學做數學
很有感觸,我是一線數學教師,班主任,特別是從七年級開始至九年級結束,一輪下來後,再回顧這三年的數學教學與班級管理,深刻體會到“教是為了不教”。
教學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實整個初中三年下來,知識點並不多,學生在七年級就應該在教師指導下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從七年級開始,重點培養上課聽講和解題規範,這個階段真的需要手把手教,一個個學生在面前過關。課堂上坐姿要求,眼睛看哪,桌面上擺什麼用具,細緻程度越高,學生越明白該做什麼。課堂表現上,眼睛隨時注意學生表情和動作,第一時間制止小動作和分神狀態,可能在七年級初期,一節數學課下來,往往半節課時間在講規範,很正常,要堅持,教這些正是為了節省後來的時間。
大概一個月左右,初見成效,慢慢可以將講課重心移到學科知識點上了。解題規範上,細到草稿紙從哪用起,筆和三角尺放在什麼地方順手等,隨手放東西,隨手打草稿,背後是思維上的條理性不夠,對多數學生來講,一切按順序,是最基本的數學思維。
等上課聽講和解題規範形成習慣後,再到九年級,就會發現,會聽講的學生基本上不用老師教了,他會自己在課前閱讀教材,找出疑點,詢問老師,然後還能在網上搜索解析,在解題規範上,基本上解題思路爛熟於心,題目條件和圖形一對照,立馬知道該從哪個方向思考。達到這個程度,學生的確不用教了。
班級管理上,七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班幹部的管理方法,主要靠班主任自身示範,一般到了九年級,教得好的班主任,就能做到即使不在班級,學生依然能自我管理到位。
所以,從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上,我認為,教確實是為了不教。
-
9 # 心燈與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教會了你打魚的本事,遠比送給你魚吃強的多。
教會了你遵紀守法,你也避免了其它一些問題和知識。
-
10 # 教育新時論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為了不教”,說得很經典。那到底告訴我們什麼呢?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要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1. 認知能力,透過接觸各種事物,讓他對它們有清晰足夠的瞭解;
2. 閱讀與思考能力,透過閱讀獲取各方面的知識,而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疑問,有疑問就會產生思考,思考就會繼續引導孩子去閱讀,所以這是一個不斷迴圈的良性的過程。
4.讓孩子學會獨立,只有學會獨立的孩子,才知道該怎麼去適應這個社會,怎樣才能與這個社會相互融合。才知道怎樣不會被這個社會鎖淘汰!
當我們告訴了孩子生存的技巧與掌握了適應社會的基本技能,未來孩子不會出現性格偏差,不會出現無所是從,不會因此而被社會淘汰。
前期教是一個辛苦而痛苦的過程,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與毅力。而一旦孩子上路了,獨立了,學會這些基本技能,那麼對我們家長和老師來說那就最大的欣慰,所以未來的不教不是不要孩子去學習,而是他們已經掌握了所學技能技能,知道該怎樣去學習,怎樣去與人溝通交流,這才是不教真正的本質。
讓孩子早些成為"不教"的行列,因為那樣他的成長會更快。
回覆列表
“教是為了不教”其實有點像大同社會一樣,教育的目的在於普及知識,提升自我,當所有人都具備應有知識的時候,教育也就達到目的,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