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自認是一個拎得清的人,別人對我的好,我收著也感激著!不好笑一笑想想人家的好忘記不好,也從來不當面或背後說人的不是,做錯了認,對了也不是很計較的要爭個高低!人生總有那麼一個人讓你放下自尊去求人,雖然到目前這種機率也比較小,很多情況自己委屈,或有很多事自己就承受承受就過了,親人朋友也不想麻煩他們,覺得各人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容易,無論事或經濟,一般我開口都知道是很難了,也許我這樣的性格導致我在愛情面前也這樣,從來戀愛不會說讓男人必須要怎樣,買這買那,願意會主動給不必強求!也不喜歡解釋為什麼,一般會主動說分開的原因,但也有例外,不是說分了一定做朋友但都是很客氣的!關於女的分手拉黑前任,一,是傷心覺得沒意思。二,是想知道對方怎樣做。三是兩者都有。四,一個對自己狠心的人不能說對對方也狠,但起碼說明,心是傷著了,我的性格是見不得女人糾纏男人的主,人家已經不愛不搭理你,你還這樣很傷自尊,特別是動不動叫自殺或自殺的人,我能理解她們但我是做不出來的!何必,除了讓人笑話何必呢!我覺得感情中一定要充分溝通,有什麼都可以商量的說,但是你說了如果對方迴避,或避重就輕你心裡明白知道了就好,別去指責人家,人家又沒欠你
14
回覆列表
  • 1 # 微擺渡

    我認為自尊從性質上可區分為『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

    這是借鑑自前輩施勞格爾(Shrauger)的認知-情感區分。但這兩個詞是我新造。(可能也有前輩早起提出來了,不過我沒見過——讀書少啊~慚愧。)

    我還認為必須區分『渴望』『期望』『預期』。

    渴望、期望、預期三者有關,但相對獨立。渴望和期望是需求的兩個成分。

    渴望是需求的強度,『有多想要』。

    期望是需求的量度,『想要多少』,你多少後你能滿足。有過去有的(分子)和現在有的(分母),兩者比例影響。這只是很粗略的算式,用來表達一下意思。

    預期是判斷,『我能得到多少』基於過去經驗,有意或無意的對能的到多少的猜測。

    理論上猜測,高自尊者想要更多,但不迫切。低自尊者迫切想要,但量度不大。

    無論自尊高低,都對高自尊有需求。只是低情感自尊者更迫切。低情感自尊者對得歸屬感的預期則因人而異。對認知自尊的需求,受情感自尊影響,具體程度不確定。認知自尊的需求和預期可調節程度較大。因為它是在有意識的認知層面的。之所以區分需求和預期,是因為它們共同影響人的行為和感受。

    理論上渴望、期望、預期的組合有六種,再搭配情感認知區分,會有十二種組合。不過這只是猜測,因為渴望和期望很可能更多是正相關。現在先不細說,舉例一個先。

    對認知自尊和情感自尊都有高渴望高期望高預期的人最會追求成功和良好自尊體驗。但,如果他是對消極反饋情緒反應比較大的……這種人不好惹。

    情感自尊:建立在歸屬感、掌控感基礎上的自尊,它代表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無條件被愛、是否覺得自己有價值。它有時候是內隱的,不被當事人所察覺,但依舊會表現出來。有點類似於『內隱自尊』。但我不喜歡『內隱』這個說法,因為這個詞沒法直觀的表達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其實稍微分析,一下便知,『內隱自尊』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等同)就是一種說清道不明、當事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的自尊感受。有些人能力優秀,也知道自己優秀,但是依然感覺很差。那就是『情感自尊』低。低『情感自尊』的人對提高『情感自尊』會有更大的需求,這點上我認同『自我增強理論』。

    但對『情感自尊』的渴望可能不是簡單的越缺少越渴望。不同依戀型別的人可能有不同程度而的 渴望 。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三種依戀型別是在一歲左右就確定的,但後續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很可能也對同一依戀型別的人造成不同的結果。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年幼時候得到高歸屬感和掌控感,這可能也造成了他們對情感自尊有較高的『渴望』『期望』『預期』。因為他們『習慣』了高歸屬感和掌控感的體驗,如果後續的成長經歷不能同樣提供高歸屬感和掌控感,他們可能會比同樣情況下『迴避型』『矛盾型』依戀型別的人更焦慮更急切的需要提升情感自尊。

    『迴避型』的孩子可能一開始就相對其他孩子對歸屬感需求較低,或者說他們適應了不能夠提供歸屬感的現實。有可能,這類人傾向於發展出內向的性格,對提升情感自尊也最不急切。

    『矛盾型』的孩子麻煩最大。『安全型』『迴避型』兩種型別的形成原因比較好猜想,我們可以推測前者父母提供良好的照顧,後者父母則較為疏遠孩子只提供必要的照顧。『矛盾型』的孩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忽冷忽熱,也可能是父母照顧孩子的時候伴隨著不情願、負面情緒。『矛盾型』的孩子可能在後續成長中轉變依戀型別,也可能延續這種矛盾的行為模式。

    若後續成長環境對孩子比較不友好,『迴避型』的孩子受到的負面影響可能最小,因為他不在意,不敏感。『安全型』的孩子更可能發展出喜歡討好別人的性格,因為早期經驗讓他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歸屬感,他也希望延續高歸屬感。『矛盾型』的孩子更可能變得『傲嬌』,或發展一些不太友好、有點危險的人格。因為他一方面對外界有歸屬的需求,一方面又試圖拒絕,這種混亂的情況可能會讓他分不清楚愛、恨界限,分不清楚各種性質的行為之間的區別。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個人邏輯推理,尚未看到有關研究。

    認知自尊:建立在認知之上,受到個體價值觀、社會文化等可以明顯被自己意識到,可以直接明瞭地用言語描述出來的自尊。事實上,它就是『自我評價』,類似於『外顯自尊』。它是人對自己各項能力的評價,是人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地位的有意識地評價,也包含對自己道德水平、人格的評價;這些在下文統稱『現狀』。有時候人也會有意識的評價自己是否被愛,被承認價值;可能和實際情感自尊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即便客觀上兩個人各方面『現狀』一致,他們的認知自尊也未必一致。因為過去經驗不同、看重的方面不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不同、『三觀』不同。所以認知自尊其實是個因人而異的,有不同結構的。不過整體上趨勢一致:有進步總是令人開心的,比別人好是令人愉悅的,符合社會標準是欣慰的,達到自己的目標是滿足的,知行一致是安心的。認知自尊傾向於符合『自我一致性』。認知自尊肯定會受到情感自尊的影響。因為人的認知能力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你不能想象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意識的有邏輯的『認知』什麼,年紀越小,應該越傾向透過情感和外界互動。我認為情感自尊,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認知自尊。可以把情感自尊看成是認知自尊的『底色』。

    當『認知自尊』的各個方面都與『情感自尊』和諧一致,並且有助於提高『情感自尊』的時候——也就是你瞭解你自己、接納你自己,人的自尊體驗最好。『歸屬感』比『掌控感』更難增強;『掌控感』可以透過高『認知自尊』來直接彌補、增強。『歸屬感』卻只能透過親密關係來彌補、增強。

    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的高低,可以有四種組合方式。低情感自尊還將面臨一個高情感自尊沒有的問題:是否承認、接受自己對提高情感自尊的渴望。最後,這就有六種組合情況。下面一一推測這六種人會有怎麼樣的人格和行為模式。那推測正確,也只是『更可能如何』,因為影響人格和行為的因素很多。

    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雙高:這類情況最為理想。他們追求成功、敢於冒險,經受得住批評和失敗,對人友善,積極熱情喜歡探索。可能由安全性依賴發展而來。

    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雙低,不承認:矛盾性依賴發展而出;害怕失敗、不敢冒險,認知上喜歡自我批判破罐破摔,看似『容易接受批評』。但其實對外界的評價很敏感,挫折和失敗對其情緒影響很大。另一種可能是,由迴避型依戀發展而來,他們幾乎完全接受了現狀,對大多數事情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得過且過。前一種可能比後一種可能大。

    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雙低,承認:同樣是害怕失敗、不敢冒險,認知上喜歡自我批判破罐破摔,看似『容易接受批評』。但其實對外界的評價很敏感,挫折和失敗對其情緒影響很大。 但由於自我接納、自我認識程度較高,情況較好。對成功和提升認知自尊的渴望也比上一種情況高。

    高情感自尊和低認知自尊:這型別應該比較少。因為高情感自尊往往帶來自我良好的感覺,進而影響人對自己各項能力做出良好評價。不是很害怕失敗,更多的是追求成功。對於批評和消極反饋的接受能力最好。比較積極的要提升自己的認知自尊。

    低情感自尊和高認知自尊,不承認:這個估計大家比較喜聞樂見……。低情感自尊下還能有高認知自尊,一般他們『現狀』都屬於非常優秀的,但對外又不承認渴望親密關係。——很眼熟?這不就是動漫電視劇裡面的傲嬌高富帥男豬腳麼……=。=!不過地情感自尊會導致對失敗、批評的情緒反應很大(自我增強),而高認知自尊容易排斥負面的評價(自我一致性);所以這類人可能不會太聽得進別人的意見。這種人很難忍受『背叛』。(我這麼好你還這麼對我!?)格外重視事業成就,因為要不同的透過維持高認知自尊來彌補低情感自尊帶來的『空虛寂寞冷』。很多古代帝王可能就是這種情況,皇宮的生活不能給人親情溫暖(低歸屬感、情感自尊),只能給人認知上的高自尊和一部分高掌控感。

    低情感自尊和高認知自尊,承認 :基本上和上一種一樣。但因為承認對親密關係、歸屬感等情感自尊的需求;所以對待批評和消極反饋,相對比較能接受,也比較不容易成為工作狂。比上一種好相處。

    當情感自尊和高認知自尊一高一低的時候,我們的考慮一個問題:被試是否欺騙了我們?低情感自尊的人可能不太容易信任別人,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認知自尊也很低。高情感自尊而報告了低認知自尊,可能是出於『謙虛』,因為『謙虛』使他更好的得到親近人的認同。

    《自我》一書中提及的『不穩定高自尊者』可能就是情感自尊和認知自尊不一致導致的。他們容易受到失敗挫折的打擊,又願意為了體驗高認知自尊而不斷努力。

    《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提及『沒有證據表明一些高自尊者會有潛在的低自尊』。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這人表面自大因為內心自卑』。這可能是相關研究沒有區分認知—情感,沒有區分『期望』『渴望』『預期』。

    總而言之,我傾向於相信,情感自尊是自尊的本質,認知自尊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情感自尊影響。

  • 2 # 範德依彪談心理

    科普自尊:說到自尊不得不談下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個動態的心理結構,它引發、解釋、組織、傳遞、調節內心及人際的行為和活動。

    自我概念包括幾個部分:關於你自己的記憶,關於你的特質、動機、價值以及能力的信念,你最想成長的理想自我,你預期要扮演的可能自我,關於別人怎麼看待你的信念。最後是對你自己的積極或消極評價(這個是自尊)。

    我們已經認識到,某些人有著消極的自我概念,我們稱之為低自尊,某些人有著積極的自我概念,我們稱之為高自尊。一個人的自尊是對自己的概括性評價,自尊對思維、情緒和行為都有強烈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學習不是很好,孩子他媽給孩子報了暑假兩個月的補習班,週一至週五全天上課,這樣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