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心愛你40
-
2 # 梁勇10866
一,想轉移大眾視線,給那些悲觀的人以希望。二,拉票,特朗普想連任。三,給全世界做做樣子,找回美國還是老大的自尊。四,自我安慰一下,白話叫:意淫。五,讓那些小弟不至於太失落,繼續得以跟班。六,給低迷的經濟打一隻強心針,雖然作用不是很長,但起碼可以顧眼前。
-
3 #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國宣佈復興計劃,復興計劃是什麼?
美國目前有軍隊總數144萬人。為什麼2028年只有50萬陸軍?其他軍種哪裡去了?為什麼沒有海軍,沒有空軍的部隊,到底是想幹什麼?
第一,由於不知道這個計劃,所以美軍的深意是什麼,也就不清楚了。不過,既然是復興計劃,為什麼裁員呢?把144萬的軍隊縮減為50萬?
第二,今年2018年,題目描述說的是2028年,十年時間,把部隊變為50萬。這樣的目標,不可能實現。
第三,目前美軍的陸軍數量在減少,發展的一個兵種是海軍陸戰隊。
總之,本題目描述的情節與提出的問題,與目前美國的發展趨勢不符合,與基本情況不一致。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的?不要說幹滿本屆任期,就是特朗普總體可以連任,也只能任職到2024年。所以計劃2028年的事,真是特朗普總統的長遠規劃。是美國國會宣佈的?哪就有點匪夷所思。
所以目前不論是美國什麼人宣佈,不論什麼國家機構宣佈,都是意淫出來的,是為了振奮民族精神,為了克服美國當局目前面臨的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困局,採取麻痺本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昏招,是欺騙世界愛好和平民族的鴉片。
-
4 # 50後男人
美國說要在世界上打贏多少場戰爭的論調,在美國國內一直都是很有市場的。
早在冷戰時代,美國就有在全球打贏“兩場半”戰爭的說法。上世紀60年代時,肯尼迪總統及其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制定了“靈活反應”戰略,這一戰略對美國常規武裝力量的要求就是要打贏所謂“兩場半戰爭”戰略。即美國在同時能對付在歐洲、亞洲發生的較大規模的衝突,也要應付其他地方發生的小規模衝突。後來又調整為“一場半”“兩場”“一場”……這都是根據當時世界局勢變化不斷變化的。到克林頓執政期間,國防部長阿斯平又提出“同時打贏兩場區域性戰爭”的戰略,稱“我們的軍隊必須能打贏兩場重大的地區戰爭,而且幾乎同時打贏。”
(冷戰時期,曾讓北約各國膽寒的蘇聯坦克群)
但這個“同時贏得兩場區域性戰爭”的戰略,一直都飽受爭議,許多美國智庫就認為目前美國可能不會同時能贏兩場戰爭了。美國傳統基金會《2015年美國軍事力量索引》中,就認為美國軍隊目前已不具備官方所宣稱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除了近年來美軍資金投入減少的原因、以及反恐戰爭越演越烈的原因外,中國、俄羅斯的威脅,也被這份報告列為原因之一。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
但是結合特朗普3月21日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他贏得選舉勝利時說:“如果你們想開展軍備競賽,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但我肯定會贏”,以及有媒體透露他在提交2018年度新財年預算,其中軍事預算將大幅增加540億美元的報道,美國還真有點重整軍備的意思。如果每年美國都以這樣的幅度投入軍備,美軍在世界上打贏任何一場高烈度的戰爭,也不是不可能的。
打一場高烈度的戰爭,與打贏一場高烈度的戰爭還是有區別的。其實自1991年美國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到阿富汗、伊拉克再到現在中東的反恐戰爭,美國已打了多場高烈度的區域性戰爭,還真的難說到底是勝了還沒勝。現在,又在“中國威脅”論大行其道之時,說要打贏任何一場高烈度的戰爭,多少有點感覺要拖我們以及俄羅斯下水的感覺。我想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搞好自己的國防,就不怕別人搞什麼花樣。
(英勇無畏的華人民解放軍)
-
5 # 水煮老牛慢火燉
美國宣佈復興計劃,50萬陸軍將打贏世界任何一場戰爭。美國此舉有何深意?
美國的此表態雖說有些誇張,十年後能打贏世界任何戰場上的每一場戰爭,這不好說……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確實是世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霸權主義國家,也是目前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可以說引領世界的風向標……
在冷戰時期,美國所領導的北約和蘇聯領導的華約,是世界兩大格局的對立。隨著蘇聯的解體華約的解散。以美國為首北約一支獨大,並且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戰略合作組織。
目前跟美國直接對立的俄羅斯,在經過西方國家的眾多制裁,國內經濟已嚴重下滑。目前俄羅斯的國內經濟總量已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俄羅斯能夠震懾美國的也就是全球第一核大國位置……
都說美國是太平洋的警察,是世界憲兵。這足以說明美國的影響力在世界無處不在,但這都要建立在以美國為根本利益的基礎之上。否則,即使你那裡飢寒交迫、戰亂頻發……美國要麼視而不見,要麼袖手旁觀。如果說美國能打贏世界上的多數國家戰爭,相信大家一定深信不疑。至於美國說能打贏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我想歷史已經說明了一切。
-
6 # 新老頭a
那是要到2028年,如果美國還有錢重整軍備的話。也就是承認現在到2028年之前是沒能力打贏的。他自己的報告中也說明了因為中俄近年的發展,已經侵蝕了他的優勢,他在很多地區已處弱勢。中國的拒止戰略使他航母戰時不敢進入東風射程,第一島鏈也攔不了東風而作廢。這樣在中國他這不會有空中優勢,而美軍的一切戰略都建立在空中優勢上的。
-
7 # 阿爾法軍事
近期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而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佬。當然了,這麼多年了,世界上多少任都早就看清了美國的嘴臉。多數都是敢怒不敢言,不僅如此,還得面子上過得去,因為這樣,不得不吃啞巴虧。 而世界的戰爭,歸根到底就是錢的戰爭。而美國發動這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就是跟錢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知道,隨著美國的發展,現在的美國逐漸成了一個金融帝國。而金融帝國,就意味著,他更多的是靠錢生錢。而這種錢生錢的方式,就註定他需要資本的來回流動。 而美國平常動用幾個大棒,美元、美軍、美劇。而這裡面,說實在的這一切都是靠美軍在背後撐著。而美軍不就是為美國的利益集團所服務的麼。美國現在宣佈要50萬陸軍打敗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場戰爭。其實,他就是在放狠話,要讓世界資本的流向看好美軍的動向。 而且現在的美國就是拿著金融的槓桿到處撈錢,而這種撈錢方式也是讓美國嚐到了甜頭。畢竟自己也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就可以把世界的財富撈到手裡,何樂而不為呢。而且現在美國已經熟練的運用這一手段,在世界各地圈錢。 長期以來,美國的一些大亨們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本,在世界各地投資,隨著資本的不斷注入,這一地區的經濟被充分帶動起來,然而帶動起來的結果就是,美國會操縱資本在瞬間迴流,撤回國內。而這種迴流,也會影響世界資本的動向。 而美國讓世界資本回流的手段,往往就是利用美軍的動作實現,發動一場戰爭,或者顯示軍事力量的存在,總之他會透過各種途徑讓投資者對這一地區開始不信任。而投資者對某一地區不信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撤資。撤資以後,資本的方向肯定就是流回美國,而美國就利用這種金融手段,各個資本家賺的是盆滿缽滿。 所以,美國所謂的50萬陸軍打贏世界任何戰爭,其實就是要給投資者以信心,讓資本伴著美軍的腳步,跟隨美國的金融槓桿,走進資本家的口袋。
-
8 # 趙凡丁201
近年來,美國發動多次打擊或入侵他國的軍事行動,主要依靠的是海軍和空軍的力量。陸軍只能靠邊站。海、空軍得到的軍費增長幅度也遠高於陸軍。美軍陸軍高官此次宣佈2028年完成50萬陸軍整備計劃,聲言能打贏世界任何戰爭。目的是:
1丶刷存在感,以期引起當政者及國民的重視,避免陸軍被冷落、排擠。
2丶為陸軍爭取更多的經費。
3丶提振美國陸軍近年來低糜計程車氣。
4丶向美國的對手及潛在對手,發出恫嚇和威懾。
-
9 # 浩漢防務論壇
美國面臨的挑戰是擴大、訓練和部署軍隊,以及在歐洲作戰,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的美國陸軍規模小,裝備不良,沒有受過足夠的訓練來適應即將投入的戰爭。這聽起來對今天的美國軍隊來說可能很熟悉。當美國與多國夥伴並肩作戰抗擊德國時,情況並不簡單。如今,這也不簡單,因為要為戰略家們眼中的複雜、多領域戰場做好準備。 並且,美國軍隊的卡車很少,重機槍也很少,大炮也很少,坦克也很少,訓練區的規模也很小。軍隊比它在西歐遇到的大型軍隊之間的工業規模的戰鬥更適合執行邊境和警察任務。美國三年前採取的嚴格中立政策是美國在許多方面措手不及的部分原因。到1918年夏天,約有200萬美國士兵抵達法國本土,另有200萬人被徵召回國工作。美國軍隊以每天約1萬人的速度抵達法國,因為美國軍隊在盟軍最後一次進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把德國軍隊趕出了法國。
戰爭結束時,歐洲盟國非常尊重美國和美國軍隊,並對美國在世界上的作用和責任提出了深刻的質疑。美國今天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一個世紀裡,雖然世界已經變了,變得越來越好,變得越來越壞,但國家和軍隊面臨的問題與大戰爭之前、期間和之後面臨的問題相似。美國如何使軍隊做好準備?美國如何保持它的人員和裝備優勢?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麼?還需要資金來解決與潛在對手之間明確界定的能力差距,併為多領域作戰戰略中規定的任務做好準備?為此,美國陸軍需要更多的資金來過得所謂的打勝仗能力。
近日,美媒刊登了一篇報道,主管美國陸軍的最高長官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依照目前的發展規劃,到了2028年,陸軍將會全部整裝就緒,可以出現在全世界的任何地點,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多領域作戰,無論對手是誰,無論戰爭的烈度多高,美軍必定是最終的贏家,而且在此基礎之上,美軍有足夠的能力打一場非常規的戰爭。
回覆列表
2028太遠,此時提出這個願景無非是告訴世界:只要我不想放棄,誰也別想動搖我的霸主地位。尤其在經濟優勢和金融霸權受到中國嚴重衝擊之際,軍事上再被認為失去優勢,結果如同被眾人抬舉很高的人突然失去支援,抬得越高摔得越狠。其實,嘴炮放得太多失去信譽了,很多人在想“2028年還有美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