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生活的小鏡子
-
2 # 電腦黑洞
減肥不一定能瘦,精神壓力大一定會瘦!身體的疲倦可以短期恢復,精神的疲倦影響更大。保護好自己,是對親人的責任。累了就多放鬆休息一下。
-
3 # 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
其實,我們現在的很多累是來自精神上的累,相信大家都有這種感覺,體力上的累休息一下就好了,而且有種放鬆的舒服感,但精神上的累呢,卻是一個慢慢緩解的過程。生活節奏太快了,以致於我們很少能靜下來,慢下來,想的太多,在乎的太多,加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累才不正常,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承受力更是有限,可謂身心疲憊。
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想辦法調節,畢竟,這種狀態持續時間久了,對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縱觀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好多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其實,在這種心理下,不妨多給自己些獨處的空間,堅持運動也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從心裡真正的認識到,我們需要的真的不多,看開些,看淡些,在乎那麼多,想那麼多,最終能改變什麼呢?
世俗的眼光,虛榮心的作怪,真的都和我們無關,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感受也是我們自己的,過好自己的日子,只要心情是愉悅的,足矣!
【你兩個小時都說不清的事情, 有人2分鐘就能說清 】
最近聽朋友講了一個有趣的真事:一個上市公司老總,常做些投資方面的業務。
公司在當地相當有名氣,因此引得不少拉投資者趨之若鶩。
然而該老總有個奇怪的規矩:每個洽談合作的人,講述自己專案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分鐘。
如果兩分鐘之後,老總還是沒聽懂專案的運作內容,那就不好意思,合作就此終止。
很多人聽到這個故事,都會很驚奇兼不理解地說:
“我去,兩分鐘做個自我介紹都不一定夠,想把一個專案講清楚不是開玩笑嘛?
這擺明是不想投資吧!”
其實還真不是,老總的做法只是表達一個理念:如果兩分鐘的時間你都講不清楚一個事項的梗概,再給你兩個小時你同樣講不清楚!
在當前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用最短的時間表達清楚一件事情,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能力!
01
表達的誤區之一,是不分主次
在面試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應聘者洋洋灑灑,將自己的履歷長處講了一堆,面試官聽得也看似興趣盎然,結束時卻以一句“回去等通知”收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就是典型的盲目表達,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優點都展示出來,結果過猶不及,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反而被淹沒其中。
作為聽者要麼覺得索然無味;要麼覺得聽著有趣,但聽完沒感覺。
我見過不少工作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面試者,應聘時大談自己在大學時表現多麼優秀,獲得過多少榮譽,結果可想而知。
即便你的講述再動人,事情再真實,面試官會感覺像被塞了一堆玉石水晶和瑪瑙在跟前,看不到他們真正需求的東西。
02
表達的誤區之二,是語氣僵硬
臺灣演員彭于晏,是一個妖異的存在。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今年頻頻在大陸拍片。
因為片量大,所以接到爛片在所難免。
然而在他接演的一些水準不高的電影裡,常能看到這樣的評價:
“演員們的臺詞都說得好尬,彭于晏是唯一一個正常講話的人!”
看到沒,一口臺灣腔混跡在一群大陸演員裡,不但不違和,反而被人稱讚為臺詞說得出彩。
其實這就是很多表達者容易踩的坑:過於關注口音的標準、辭藻的華麗,卻忽略了最關鍵的地方——講話時的語氣和情感。
一個人即便口齒不夠清晰,詞彙不夠豐富,只要有著充沛的情感,和抑揚頓挫的節奏語氣,照樣是一個優秀的演講者!
那麼,如何有效的提高表達能力呢?其實關鍵處只有三點。
03
表達的提升途徑之一,是長話短說
“準備一份10分鐘的演講需要多久?”
他說:
“這個要兩週。”
“那準備一個小時的演講呢?”
威爾遜說:
“一個星期。”
“如果是兩個小時的講稿呢?”
他笑了笑:
“不用準備,馬上就可以講。”
這個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長話短說是一項要求極高的能力。
“30秒電梯法則”的說法大家都聽濫了,其實現實中很難遇到在電梯內向老總講述工作的情況。
但毋庸置疑的是,領導們都很忙,他們確實沒時間或者不願花時間,聽你用一個小時講一件事情,尤其這個事情原本兩分鐘就能講清!
學會簡潔地講話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有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框架!
當你想向領導提一個建議,你講話的框架應該是:闡述自己的目的——這樣做的原因與利好——想得到領導什麼樣的支援;
如果你想當眾表達一個觀點,框架則調整為:講述事實——抒發情緒——表明態度——引申觀點;
以此類推,任何話題與場景都能找到自己的語言架構。
04
表達的提升途徑之二,是會講故事
一個高明的講話者,必然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因為從人的生理來講,淺層的感官刺激永遠是最有效、最能產生吸引的方式。
一個新奇有趣或聳人聽聞的故事,遠遠比有深度的價值闡述更能激發人的興趣。
因此三國志的受眾不如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原著受眾又遠遠不如三國的電視劇。
文學思想價值的高低,與能否更打動人心並無必然關係。
反而是把它故事化、有趣化之後,更能引來聽眾的耳朵。
如何提高講故事的能力,有一個小技巧:
每天看一則新聞,最好政治、國際、民生與八卦交替,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則新聞講述出來。
講的過程中,可以加一些描述的點綴,細節的誇張,甚至自己的見解。當你能越來越熟練地講述各種新聞故事的時候,你的表達能力便在在不知不覺中快速地提高了。
練習時注意幾個點:有一個有趣的開頭,代入自己的情緒,模擬一點和聽眾的互動,同時儘量減少說教。
05
表達的提升途徑之三,是掌控自己的語氣
我有一個朋友,外號叫“好人”。
他是一個挺優秀的青年,外形不錯,性格沉穩,工作於金融行業,收入在中原一帶也是偏上的水平。
然而他的外號與以上無關。
因為他與女孩交往的時候,但凡衝著那種想法去的,在表露好感後,往往會收穫女孩發來的“好人卡”——你很優秀,但是……,你人挺好的,可是……
可能你以為他是一個嘴笨的人,又錯了。
他口才相當不錯,無論工作時還是飯桌上講起什麼東西常常滔滔不絕。
真正的原因在於,可能是工作接觸多了資料的緣故,他講話總是一板一眼,嚴謹到呆板,和誰講話都像在彙報工作。
與女孩子約會,初見時對方會被他的條件吸引,印象良好。
然而數次之後,作為感性動物的女孩往往會被他刻板的講話模式嚇跑。
如何變成一個語氣活潑,講話有趣的人呢?
網上有個流行的說法: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然而很不幸,現在社會的年輕人壓力都很大,節奏緊張。
平時最常接觸的人,基本都是家人和同事,而這些人你往往沒得選。
至於朋友,有趣的人未必能成為你的朋友,你志趣相投的朋友又未必一定有趣。
想改變這一點,不妨從以下做起:
第一,和人聊天儘量找一些有趣的話題,如喜劇電影,怪誕的新聞,好玩的遊戲等等,談論這些話題會自然而然讓你的語氣變得生動;
第二,練習用多重語氣講同樣一句話。譬如“是嗎”這個短語,試著用質疑、驚訝、歡喜、沉痛、憤怒等多種語氣講出來。
熟練後再找些更長的句子練習。時間長了你自然能熟練掌控自己講話的語氣。
06
無論在職場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交友,“話多而無趣”和“言不及重點”都是很大的忌諱。
印象中很深刻的有一個網際網路公司調薪失敗的案例,公司在一年的時間內將近10%的員工選擇跳槽,其中不乏技術與管理骨幹。
結論是第一類明顯比自家高,第二類相對高,但差別沒有第一類大,第三類比我們公司還要低。
而員工跳槽,選擇去大公司的比較多,去其他規模相當公司的也有不少,當然為了職位提升去小公司的也有。
董事長聽了半天,最後未下結論,調薪的事在會後不了了之。
其實董事長在等他說一句話:
我們該漲工資了!漲幅最好是多少為宜!
而人力總監在說了一堆之後,最核心的話卻沒講出來。
每次想到這個故事,我都會想,簡潔地表達,是一項多麼重要的能力!
幸而這種能力不是天生。
你能一句話把事說明白,錢才是你的。
你一段話都說不明白,錢就是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