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妃存在嗎
-
2 # Ahaschool第二課堂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蘇珊·福沃 《中毒的父母》
上週,我去繪畫班接孩子下課,正好遇見優優媽媽也在接孩子。
優優看到我,主動打了招呼,禮貌地說了再見,才和媽媽離開!
而我家濤濤,就木木地站一邊看著,啥也不說。我覺得優優那孩子很棒,就忍不住誇了一句:
“你看人家優優,多有禮貌,你可得學著點!”
沒想到只是隨口說了這麼一句,濤濤突然發脾氣了,一路都拒絕跟我說話!
當時我還覺得這孩子怎麼這樣?
直到最近一期《密室大逃脫》看了楊冪的“教育觀”,我才明白:
原來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句評價,竟對孩子傷害那麼大!
節目中,楊冪看到牆上貼著的這5句對孩子殺傷力巨大的話語,表情凝重。她表示:
孩子也需要家長的認同和鼓勵。
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
最傷孩子的話,竟是父母的“口頭禪”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我身邊的朋友、同事都有一種體驗,那就是為人父母后,很難不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可“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在眾多網友投票中,卻高居“孩子最反感父母說的話”中的第一位!
小學時,班裡有對姐弟是龍鳳胎。姐姐天生學霸,總考第一名!弟弟貪玩一些,但成績也是中等!
可姐弟倆的父母不信這個邪,明明一個孃胎裡出來的,怎麼差距這麼大?
放學路上,同學們經常可以看見母親比著姐姐罵弟弟:
“你看看你姐,學習從來不要我操心!再看看你……”
“每次開家長會,我都不願承認,我還有你這麼個兒子!”
結果,不僅姐弟關係日漸生疏,弟弟的學習也一落千丈!一直班級墊底到小學畢業……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生而為天才。但是用爬樹來衡量魚的話,那這條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是個蠢材。”
正如故事中,弟弟的成績可能不如姐姐,但他可能會有高於姐姐的創造力、想象力,或者動手能力!
因為遺傳和變異的本質,每個孩子的天賦,興趣,能力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總拿孩子的短板與別人的長板去比較,是非常沒有效率的!
建議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去發現他的興趣和獨一無二
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天賦,培養長板!
發現並激勵孩子的長板,並留給孩子觀察期,因為這是孩子天生的權力
很多時候,成功的教育往往不在於父母跟孩子說了什麼,而在於父母怎麼說!
用溫柔的提醒代替火冒三丈,更容易矯正行為;
用真心的認可代替假意謙虛,更容易給予信心;
用堅定的鼓勵代替打擊教育,更容易看到進步;
正如教育家斯賓塞所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
不說傷人的話,才是做好父母的第一步!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而是要幫助TA們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養成自驅式學習的習慣!
-
3 # 軒媽親子財商
教育小孩時,別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提嗎?我覺得絕對不提比較好。
我的看法有兩點:
1. 家長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
很多小孩子,對家長老是提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是很反感的。
常常在孩子面前,讚賞別人家的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不認可,自己要變成別人家小孩子的樣子,家長才會愛我。
孩子都希望家長能關心自己,肯定自己,如果家長總善於發現別人家小孩子的優點,那也意味著,也忽視了自己家孩子的感受,看不見自己孩子的優點。
退一萬步來講,別人孩子的優點,也是別人家庭教育出來的,為什麼同樣做為家長,孩子沒達到你的要求?可能父母的教育也出了問題,為什麼一定要苛責孩子呢?
2. 教育孩子就事論事,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假如老是在孩子面前,提別人家的孩子,容易激起孩子反感的情緒,孩子會故意遮蔽了你的教育方針,左耳進右耳出。要是到了青春叛逆期,他可能把門一關,不允許你再踏進他房門一步。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就事論事,雙方都處於理性狀態,效果會更好些。
三明治有三層,家長讚賞孩子,也可以學著象三明治一樣,用三層說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先觀察孩子情緒,情緒不錯時,你可以先肯定孩子,再提出建議,最後再肯定孩子,提出希望。這樣的教育方法,孩子也樂於接受。
最後總結:別讓“別人家的孩子”,成為家長和孩子溝通的一堵牆,也別讓“別人家的孩子”,成為自己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有話說
試想一下,倘若孩子總是在你面前說別人家的家長有多優秀,多有錢,多漂亮······,你會作何感想呢?你會高興嗎?
既然你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比較,為何又要將這種“痛苦”施加在抗壓能力不強的孩子身上呢?
老穆認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這會讓孩子對你更加反感,即便不當面表現出來,他也會在心裡記恨你的。
既然這樣,又何必如此呢?
案例分析——優秀的孩子,更怕比較,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更會在師生間築起一道厚障壁老穆之前有個初三學生,班級第一,年級前五名,老穆為了鞭策他,讓他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學生,就經常找其談話,孩子起初很開心,漸漸地,我就發現孩子開始疏遠我了,見到我不再那麼開心了。
我就很納悶,為何會這樣呢?於是我就透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去打聽,原來,是我的不當言行傷了孩子。
我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在強調另一個孩子有多優秀,卻忽略了他的內心感受,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孩子還是難以接受。
後來,我在與孩子溝通時,再也不提“別人家的孩子”了,孩子與我之間的關係也更融洽了,那道築起的厚障壁又消失了。
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如拿孩子的“昨天與今天”進行比較,方式不同,效果一樣。我們在“鞭策”孩子時,不妨拿孩子以前的表現與現狀進行比較,以此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們在給孩子訂立目標時,也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而是根據自家孩子的成績來確立目標。這樣的目標,孩子可以接受。這樣確立目標的方式,孩子也不反感。
尊重孩子,接受合理差異,用愛去激勵孩子前行我們家長必須要明白一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狀元,因此,我們要坦然接受孩子間的合理的差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地去激勵孩子,讓孩子“自己跟自己”進行比較,既尊重了孩子,又達到了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在讚揚和批評孩子時,要做到“有根有據”,不可隨意,否則孩子就會“習以為常”,麻木了。家長不論贊揚還是批評,都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愛他,是為他好,而不是為了批評他而批評他。
【結束語】老穆小的時候,父母也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老穆二話沒說,直接用行動將“別人家的孩子”變成“自己”。
當然,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像老穆一樣。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尊重孩子,畢竟,時代不同了,孩子的承受力也不同了!
-
5 # 育心福生
教育小孩時,各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將小孩前後作比較,教育小孩兩相比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有的將自家小孩與別人家的小孩作比較,讓小孩看到自己的不足,迎頭趕上。各有優勢,我以為:
在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小孩時,作縱向比較。小孩由於貪玩、搞小動作等成績急驟下降,此時,不如翻出他以前的好成績,給他上思想教育課,讓他回想優異成績的取得靠的是自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並讓他講一講《小貓釣魚》的故事,使他認識到,做事要一心一意,切莫三心二意。此時,與孩子約法三章:在學校上課應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回到家,先完成作業,再玩玩,做到勞逸結合;雙休日,按自己訂的作息時間執行。如此一來,孩子的成績有回升。
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不相上下時,要提及別人家的小孩。別人家的小孩好,那是他父母教子有方,萬變不離其宗,別人家的小孩養成了好習慣,都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教育小孩也如此,一旦好習慣動力定型,學習的進步當在意料之中,為了小孩不驕傲,與別人家的小孩比比,將有利於孩子的更大進步。可帶孩子去看看別人家小孩的獎狀牆,以此激勵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查查別人家小孩的作業,告訴孩子自始至終認真,才有好成績。小孩都有爭強好勝之心,運用激將法,小孩將迎難而上,離學習目標愈來愈近。
對小孩的教育應講究方法,方法對了,效果好上千萬倍。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一般都反感啊!我兒子總說他是他,我是我!我為何要和他一樣?別人的成功路是不可複製的,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不管周圍的人有多著急,他永遠不慌不忙,慢吞吞的往前走。最主要的是父母做到了哪些,是否經得住孩子的質問。要孩子做到首先父母就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