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就是郝老師

    三年級是整個小學的分水嶺,由於一二年級題目簡單,思維能力方面的問題少,三年級難度增加,還有英語的加入,很多孩子很吃力,需要多閱讀,讀經典,課外書,增加理解能力,數學運算難度加大,得注意運算的正確性,一定多讀書!

  • 2 # 安寧媽媽聊育兒

    大兒子今年秋天要上四年級,在三年級裡,相比於一二年級,確實班上的孩子們學習成績逐步拉開了差距,也就是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出現了您問題中的“成績下滑”的情況。總的來說可能有如下三種情況:

    1 一二年級的成績優秀是“假象”

    尤其是一年級的時候,有些孩子是在幼兒園期間提前做了學習,在剛入學的時候,這個先發的優勢就比較明顯。而到了三年級以後,這部分優勢已經基本消耗完了,開始拼孩子們的真正實力,而對於有些之前先發的孩子來說,就感覺是在退步了。

    2 沒有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的孩子還是更多的靠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去“學習”,如果家長沒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隨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學習,被動的學習,靠壓迫式的的學習,效果會越來越差。

    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也開始進入一個“叛逆期”,對父母的話不那麼聽了,如果自己再沒有培養起學習的習慣,也會明顯感覺到成績下滑。

    尤其是在入學前提前“搶跑”了的孩子,由於一開始老師講的內容自己都會,課堂上就容易走神不去聽老師講課,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到中高年級,課堂吸收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3 基礎沒打牢固

    低年級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更多的重點是在培養學習習慣,如果這期間孩子的語文素養、數學邏輯等基礎的知識和習慣沒有建立好,到三年級以後,增大的學習難度和學習量以及增加的閱讀和寫作,對於基礎不夠牢固的孩子,困難的知識就像雪球越滾越大,差距也就逐步拉開了。

    想要預防和改善這個情況,可以分析一下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可能是什麼,針對原因找到不同的方法,關鍵是建立良好的習慣,以及保持孩子求知的那顆心,是最重要的。

  • 3 # 記憶師雷鳴

    孩子出現三年級現象,成績下滑這是一個正常現象,主要是孩子的思維不適應三年級思維轉變的模式,而且三年級的難度加大,一二年級看似不錯,但到三年級就不一定能解決相應的問題。

    針對三年級出現成績下滑,我覺得家長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引導:

    第一,情緒的引導。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調整好情緒再做事或者學習。我們都做到做事成功一定是需要高度的專注力,那專注力受到影響的直接因素就是我們的情緒。

    情緒動亂,一會東一會西,專注力就是混亂、不集中。但情緒一安定下來,孩子的專注力就會高度攀升起來。

    情緒的引導,我們要從找感覺開始,而且還是我們的心頭、心窩上的感覺開始。

    因為情緒發生的位置在心上,心的位置就是心窩、心口、心門、心頭。當我們提起這些地方的時候,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一摸我們的胸口,其實都是我們對心的位置的一個認識。在我們的胸口中央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心窩,也就是心的窩,是我們的心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在中醫叫“膻中穴”,《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記載“膻中者,喜樂出焉”。也是在告訴我們,膻中穴的作用就是發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

    在瞭解情緒位置的基礎上,我們要學會去覺察情緒給我們帶來的具體感受。《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各種情緒沒有發生的時候,要去感受沒有發生的感覺和體會,正如《道德經》中“常無慾以觀其妙”所言,體會這種微妙的感覺;而在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就要感受我們內心生起各種動盪的感覺,讓這些感覺都自由自在地在我們的心頭流動和發生,正如《道德經》裡“常有欲以觀其徼”。無論是有情緒還是沒有情緒的時候,我們都要養成往心頭位置覺察相應的感覺和體會,這就是觀。

    觀的意思,就像是旅遊一樣,不要去破壞自然環境,就相當於過客一樣,去體驗、去感受。在體會各種情緒感覺的過程中,不要去給這種感覺定義為喜,也不要給那種感覺定義為怒。我們只需要去觀察內心感覺的物理屬性,似乎它也是一個物品一樣。看看這個物品是冷是熱,是溫是涼,是急是緩,是快是慢,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寬是窄,是輕是重,……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勿忘勿助”,不去忘記它、消滅它,也不去助長它,就是與它處於一種和平共處的感覺。

    這一方法是一個練習題,最好是時時刻刻都在練習,就像孔子告訴我們的一樣要“學而時習之”。同時,也不用擔心孩子懂不懂,就帶著他們像體驗自然一樣,去體驗自己,認識自己,他們一樣能夠做到的,而且這種方法是真正與孩子交心的辦法。

    1、語文的核心是閱讀與寫作。

    閱讀提倡大量閱讀、海量閱讀,看各種各樣有用的書籍。在孩子看完書後,可以引導孩子把書裡面的內容說出來,但不是為了考核孩子的正確程度,而是引導孩子進行說話表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引導,引導孩子說自己的印象、感覺和體會就行。閱讀是輸入,說話是輸出,輸入與輸出結合起來,就會更深度地把孩子的思維訓練起來。

    在語文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訓練,也是對孩子輸出思維的訓練,也就是寫作的訓練。針對於寫作,我們要求圍繞孩子自己來寫。就是什麼東西都圍繞自己寫,不要去編排什麼不熟悉的內容,就是要想到什麼寫什麼,想到哪裡寫到哪裡。

    很多孩子在三年級無法突破寫作文這一步,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寫作文。這種不知道不是寫作文的形式,而是不知道寫作過程中如何配合大腦中的思維來進行寫作,是整個寫作的過程不知道具體的操作。那寫和說的訓練是非常相似的,孩子平常說一句就能跟著第二句、第三句,但是到孩子寫作的時候,卻一動不動,寫不下去。這就是沒有掌握寫作的思維過程是什麼樣的具體表現。我們提倡孩子寫自己,圍繞自己的情況來寫,可以給孩子們三個要求:

    不許停:要求孩子在寫作的過程中不要停筆發呆。孩子在寫作的時候,需要大膽地去寫,不管想到什麼內容,與作文主題有關的、無關的都不重要,先把寫作的自然思維練出來再說。因此,我們可以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寫的時候,告訴孩子就寫“我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還是要寫,又不知道寫什麼內容,該如何下筆呢?老師不讓我停筆,我該如何辦呢?……”當孩子這樣寫上兩三句之後,思維又馬上能接續起來。這一招,我們百試不爽,非常實用。當孩子出現不會寫的字的時候,我們也告訴孩子可以寫拼音,所以一、二年級把拼音學會,在這裡也能發揮作用;也有一部分孩子連拼音都不會寫,我們就告訴他可以畫圖畫、寫符號都行。

    不許想:在寫作的時候,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不要想得太快,要讓想的速度與寫的速度保持一致。想得太快,我們寫的速度跟不上,就會在寫的過程中出現停頓現象,然後又不知道寫什麼了。

    不許改:寫的過程中,不要因為錯字、錯句,停下來去修改。當孩子用橡皮擦、塗改液修改內容的時候,思路就完全被打亂了,只要在寫的過程中停下一次,緊接著就是二次、三次……慢慢地就停下來不寫了。

    我們設定這三個要求,就是讓孩子大量的訓練寫作的思維,不要讓孩子停在那裡冥思苦想,而是讓孩子在寫作的動作過程中思考。這個練習,每天訓練15分鐘,也不需要太多時間。在上個學期,我的老同學在帶她三年級的孩子練習這個寫作方法,全班的孩子都能做到快速寫出自己的心中想法,即使是不怎麼寫的孩子,都能寫出大量的內容來。有一個孩子以前一節課最多寫2、3行的孩子,15分鐘的時間裡就寫了7、8行的內容出來。透過寫這種簡單的方式,把孩子的思維完全開啟,讓孩子思維得到非常有效的訓練,他們的抽象思維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2、數學的學習中,一是強調計算,二是強調解題的能力。

    計算就是要快速、準確,這個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每天堅持訓練一定的口算題目,快速完成。解題的能力的訓練,核心是步驟、程式,在計算能力的基礎上,步驟做對了,題目基本上就會全對。對於解題,我推薦使用下面這樣的一個解題步驟。

    1、分析題目條件,將相關條件用畫圖的方式展現出來。

    2、根據圖畫所表現出來的關係,分析出題目的數量關係式,寫下來。

    3、將相關的數字代入數量關係式,並進行計算。

    4、檢驗核算題目的思維分析、計算是否正確。

    5、將自己的分析思維,講出來給家人聽一聽。

    在整個過程中,最基礎的是前面4步,而讓孩子提升學習能力的是最後一步講自己的解題思維。只要孩子敢於講解自己的思考過程,孩子的思維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快速地進行深入地思考。透過這種講解的方式,促進孩子的深度學習。這種方法就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在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被稱為學習金字塔中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結束語

    出現三年級現象沒關係,我們只要抓住學習的重點,調整引導孩子的方法,就能迅速轉變孩子的學習情況。整個過程中,核心就是我們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教會孩子認識自己、認識內心情緒的感覺。有了這個作為強大的核心基礎後,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非常簡單,做什麼孩子都能真正做到“用心”。

    當孩子情緒控制好後,再引導孩子多閱讀、多寫作、多畫圖、多講述,用各種各樣的動作來帶動孩子進行思考。透過不同形式的動作,激發孩子的思考,孩子的思維能力就能快速訓練起來,適應三四年級以後的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習就變得簡單了。

    孩子不會思維,我們就教孩子思維的方法,讓他們動起來,在動作中思考,在動作中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水原希子長得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