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雲中賞雲

    揚子江畔我的家——南京。

    長江江水東流去,一架天塹南北。

    南京長江大橋於六十年代,建成通車。開創華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設新中國的先河。加快了建設新中國的步閥。震驚世界。1405年,Nautilus鄭和從南京出發。

    帶二千船員,航海十萬公里,勇闖大西洋。揭開中世紀世界性航海序幕。新民主義倡導者,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留下遺訓,去世後一定要安葬在南京。

    南京中山陵既遵循偉人遺訓,又成世界各地人民謁拜先生的觀光地。

    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運動會,在南京舉辦。

    像奧林匹克體育場館,青奧村,國際大劇院,南京眼等一大批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現代化建築,在南京落成。使南京多項成就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接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己充分體現在這個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南京。

  • 2 # 古維醫生

    我的家鄉長在一個安靜的小山村,一年四季蒼松翠柏,小溪叮咚。特別是秋天別有一番景象。

    離開家鄉很久了,想家鄉的感覺阻擋不了我的腳步。

    悄悄到來的秋陽只是在短暫的幾天裡,偶爾露面張望笑了笑就走了。眼前這青翠樹葉、爽朗的空氣猶如春季。

    自從離家的那一刻起,心裡一直惦記著生我養我的小山村。匆匆的走在家鄉的路上,那只是一條山間小道,崎嶇而又蜿蜒。亂石泥土上的鑿痕早已在歲月的風雨裡消失殆盡,而那清秀山嶺一顆顆的梧桐是那樣的親切。

    家鄉,美麗的小山村,不知祖先們何時從何地遷來,也不知他們在此到底生活了幾百年?只知道山還是那著山,井還是那口井,再追溯也無從考證了。祖輩們耕種勞作、連通外界全憑這一天條不平坦的小路。

    熟悉的小路,有我童年的腳印。近十年裡,路反覆修整了幾次,泥路變成瀝青路,後來又變成水泥路,以後也許還會變。

    高高的山巒,連峰陡立。麥田裡的小麥還是那麼惹眼。依山而下的梯田,灣灣流淌的小溪,這些常在我的夢裡似近似遠,難也忘懷!

    經過兩個小時的徒步,看到了我曾經讀書的小學,我兒時的母校,也是村裡唯一的學校。學校近山腳,斑駁的土牆房,窗子是一個四方的洞,不見蹤影。現在成了一棟小樓,聽說是希望工程捐資修蓋的。周圍還有成排綠化的樟樹。有我記憶裡的那棵芳香的桂花樹,還是那樣的青枝翠綠,枝葉茂密。孩子們在上課,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彷彿就如從!

    到家了。坐落在森林裡的家,一個很小的苗族村莊,很小。只有幾十戶人家。

    村莊的周圍全是大山。大山裡的生活很平靜,幾條常年守著主人的狗,見客人來,搖著尾會主動上前迎接。

    山裡的村莊很乾淨,沒有城市的繁華。山裡的人很單純,沒有城市人的奸詐與圓滑。簡單的生活方式,簡單的想法,造就了簡單的日子,就連看家的狗甘願守著這片淡泊。

    兒時的草屋沒了。呈現眼前的是全新的面貌。如今每一戶人家是瓷磚白屋,屋子裡很整潔。山腳下的人們重複著年復一年一年的生活。大山擋住了人們的視線,卻擋不住人們爬出大山的動力,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有的舉家搬遷,留下鬢髮蒼白的老人和幼童。

    老人們習慣穿戴著傳統服飾,姑娘們農閒時聚在一起刺繡,每一件漂亮的衣服都出自他們靈巧的雙手。那銀閃閃的帽,用純銅雕啄,穿戴身上就是深山裡一道耀眼的風景。

    每當正月十五踩秧歌,姑娘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們吹著蘆笙,大家載歌載舞,唱響愛情,尋覓幸福。

    山凹裡的田,從就沒幹旱過,小時候跟隨大人們一起到水田裡,腳下是懸空的。平常是沒有人會到這樣的水田裡,只有種植秧苗和收割的季節才下田。下田的時候要踩在紮實的木棍上,順著木棍進行收割。聽老人們說,從前就因一個苗族的老人沒帶木棍,下到田裡後沒多久,就看見她的身子慢慢的墜入泥潭面,再也沒有走出來。泥潭其實就今天人們說的沼澤地。

    鳳山永遠是一片青幽,蒼樹成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片帶刺的野草莓,酸中含甜,鋪滿黃土的白梅,白滿了一半的山,也香了一片的山。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溢香久遠。

    南邊的巖山,一半是蜜甜的櫻桃,一半是掛滿樹梢的楊梅,櫻桃成熟的季節,紅透那邊天。楊梅掛果紅透的時候,讓人駐足垂涎。

    龍巖山絆有香滿枝頭的茉莉,花開的時候,蜜蜂成群在山上飛追。東坡上倖存著很多寶貴的蘭花,隱開在山脈之巔,蘭花比以前少了,似如珍品!

    陽山滿坡的青竹,鳥兒四季在竹林裡著唱戀歌,布穀鳥也在叢間吟唱愛情,只有調皮的松鼠在竹空跳來舞去,戲耍它們的生活。牛羊總是很膽怯,怏然的踏著步伐穿梭在林間。襯托陽山的還有月季和杜鵑開遍山野。

    豐富的礦石、煤炭因為交通閉塞,一直沉眠地下。沒人知道它長眠了多少世紀。

    到處都有一些能治療疾病的藥材,老人們總會在身體不適的時候踩一些來洗身子,驅風除溼,熬水吞服防寒。剛出生的嬰兒用來擦洗不易感冒。

    大山有個溶洞,傳說從前有一條犀牛就從那洞口出現過,後來那洞裡就有了很多怪怪的聲音,底谷有湍流聲。人們一直好奇,數次欲想進去,都因為它的陰森而退縮。

    五年前一群膽大的孩童徒步走進去了。他們帶著手電來回走來六個多小時,出來後告訴了大人們,裡面很多的奇異現象。大人們也相繼進去看了。感嘆裡面的奇觀美景。裡面有很多怪石,熒光樣的石柱垂簾落布。還有深潭。更為壯觀的就是幾處觀影菩薩模樣的石乳,看似像和尚模樣的石柱在菩薩周圍埋頭唸佛。當地的人把它作為禱告和祭奠,祈求保佑。

    甘醇的老井,聽說也是三百年多年了。水很清涼,水質很醇。養育了村裡的無數代人。

    父親親手種的橘子樹、香梨,在草叢裡失去了生機。母親辛苦修建的籬木圍牆,青藤還在不斷的在圍牆上蜿蜒盤旋延。家門口的小土園雜草叢生。家的那老屋已經在風雨滄桑的鉅變中,顯得不堪一擊。

    如今我們的家早已人去屋空,成了風中殘壁。那青磚碧瓦,紅木樓柱,已看不清雕刻的花紋和圖案了。屋子裡還掛著我年少時帶的拿一頂銀帽子,上面已沾滿灰塵。暮然回首,猶如千年!

    家鄉雖然小,令我動情,已刺穿在我最初的詩行和文字裡。有一種無法割捨的依戀情結。無論我飄泊到哪裡,遊走在何處,我的根始終屬於這個小山村。

    家鄉,是溫熱我心口的一首歌,它定格在我的記憶,永遠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家鄉現在的生活和我對家鄉的視角。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會用這支笨拙筆盡情地宣傳,謳歌生我養我的土地!

  • 3 # 對你愛愛愛不完

    山村,河流,鬱鬱蔥蔥的樹林

    紅磚,白牆,冷冷清清的小巷

    走著走著再也找不回兒時的那種童真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這是在一條鄉間小道上拍的,

    寂靜的小山村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這一個是小時候經常用來玩滑坡的大石頭,現在已經雜草叢生。也沒人再來這裡玩,想想小時候的小夥伴一個接一個的滑下來,就感覺很有味道。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這個是自己家的菜地,專門用來種菜的,現在是春夏交接的時候,有些菜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種的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這個是種的土豆,還有個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挖出來吃了,現在是在給它澆水,因為北方天氣乾旱,雨水也不是那麼多,但每塊地裡都有個水井,是專門用來澆水的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看看這渠道里滿滿的水,是用那個桶一桶一桶拽上來的。水是生命之源,說的一點也不假

    寂靜,安然的小山村 再來一張小村莊的區域性照片,哈哈,拍攝技術不好,大家別見怪。 這次回家住了有半個多月,一回到家的感覺就是真安靜,沒有嘈雜,沒有爾虞我詐,沒有職場糾紛,真的很安靜。

    安靜的像我的性格,靜靜地待著,什麼也不想說。 不過回到老家的生活又是無聊的,我們這個小村莊,大約有個八百人左右,記得以前村裡還是挺熱鬧的,人們大多數都在家裡謀生,村裡有幾個鐵礦養活著,人們大多不用出去打工,但是後來鐵礦不讓開了,據說是要把這些資源留給子孫後代,導致現在能出去打工的人都在外面,家裡只剩了老人,小孩,和一些婦女。所以當我們年輕一點的小夥子回到家,是很無聊的,只有在過年那幾天村裡才熱鬧一點。 好似記得我父母給我說過,以前村裡有人家辦紅白事都是人多的不得了,而現在村裡假如有白事,甚至連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所以,現在只要村裡有紅白事,基本都是整個村子的人去幫忙。 其實想想在外打拼這幾年,沒有幾天是不想回家來的,但真的回到家,斷了收入,就會感覺煩躁不安了。

    真的應了那句話,城市容不下靈魂,故鄉容不下肉身。 發現佩奇

  • 4 # 夢裡憶你千千遍

    美麗的梧州,我的家鄉!

    很多人都知道,廣西有個桂林,卻不知道,廣西梧州!粵語電視劇,上海灘,射鵰英雄傳,你肯定看過,但卻不知道,梧州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

    梧州,是座水城。凡是與水有關的東西,都值得去聽一聽,看一看,慢慢的品味。

    鴛鴦江由桂江與潯江匯流而成,兩江交匯處,一濁一清、涇渭分明,似戲水鴛鴦。每逢春夏之際,清黃兩色尤為分明,堪稱天下奇觀。

    梧州龍母廟,為紀念戰國時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領“龍母”而興建的廟宇,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五月初八和農曆八月十五是龍母廟最熱鬧的時候。這時廟裡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廟內廟外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這裡有全國規模大、數量多的騎樓城,一走進,濃濃的歷史感撲面,彷彿身在上個世紀的廣州。

    來到梧州,一定要品嚐梧州冰泉豆漿。清香香甜的味道讓你回味無窮,還有很多精美的小吃讓你朵頤大嚼...

    感覺還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等你們來,我帶你們去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錯題本怎麼用能比你刷100道題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