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病啊!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南方省 區的主要速生用材樹種,具有生長快、易成活、 材性好等特點,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具 有廣泛的用途。福建是杉木的主要產區,杉木栽 培面積達157萬hm ,居全國前列。隨著杉木人 工林面積的增加和純林化程度的提高,杉木的 病害種類增多,危害日益嚴重並造成損失,影響 了林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
1 杉術病害危害的現狀和特點 福建省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環境條件適於微生物的滋生繁衍,病原菌種類繁多,寄主為 杉木的病原菌就有數十種之多.杉木縮頂病、杉 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等對我省杉木造 成嚴重危害,其中杉木縮頂病已列入“九五”目 標管理的主要森林病蟲害之列。在杉木侵染性 病害大面積流行的同時,一些地區由於立地條 件和土壤因素,杉木生理性病害也大面積發生, 嚴重影響杉木的正常生長。
1.1 苗木和幼林受害嚴重,成林受害較輕從 捂建分佈的杉術病害看,大多數病害發生在苗 期和出圃栽培後的幼林期,7年生以上的杉木 林受害較輕 苗木和幼林木質化程度低.生長勢 弱,主、側芽和嫩枝梢、針葉易受病原菌的侵染 而發病。
1.2 發生面積逐年擴大,並在區域性地區流行成 災 隨著杉木人工林面積的增加,樹種單一的 純杉木林為病原菌提供了大面積的寄主,加上 有適宜的氣候環境條件,杉木病害大面積流行 並逐年增加,其中杉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 病等在一些地區嚴重發生並引起大片杉木枯 死。1997年全省杉木病害面積2.73萬hm , 1998年全省杉木炭疽病發生3.48萬hm。,杉 木細菌性葉枯病發生O.23萬hm ,僅杉木炭疽 病的發生面積一項,就大於1 997年全省杉木病 害面積。
1.3 分佈範圍廣 福建省杉木病害分佈不局 限於某個地區,杉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 等病害在壘省範圍內普遍發生,杉木半穿刺線 蟲病在全省36個縣(市)有分佈。同一林分有多 種病害發生,同一地區尤其是南平、三明、龍巖 等杉木主要栽培區同時有多種病害流行。
1.4 發生流行與經營狀況有關撫育管理好、 經營水平高、林內衛生狀況良好的杉木林,由於 能及時清理林內的枯枝落葉和其它帶病組織, 減少了侵染來源,有效地切斷了病原的傳播途 徑,減少了病害的發生。而經營不善、林內通風 透氣差、鬱閉度高、病組織多的圃地、杉木林,病 原菌基數大、寄主多,流行侵染的條件適宜,容 易發生病害。
2 杉木病害種類、症狀殛分佈
2.1 侵染性病害
2.1.1 枝幹病害
(1)杉木炭疽病 病原菌為膠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有性階段 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 et S.。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組織內越冬。4月初 發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發病高峰期,7月 初病情發展基本停止。通常在枝梢頂芽以下約 10cm 的針葉發病,以後病部不斷擴充套件,使整個 針葉變褐枯死,並延及幼莖,致整個枝梢枯死。南平、三明、龍巖、漳州等地(市)有分佈。
(2)杉木縮頂病病原菌主要是擬盤多毛 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i。病菌以菌絲在病組 織內越冬。該病一年出現多次侵染現象,有多個 發病高峰期。4月中旬發病,6月中旬、8月初、9 月中旬為發病高峰,l1月停止發展。受害後主 芽、側芽枯死,枝條叢生,主梢頂端萎縮,嚴重影 響杉木生長。該病在閩西北的永安、大田、邵武、 政和、延平等地及福州的一些縣、市有分佈。
(3)杉木潰瘍病病原菌為杉葡萄座腔菌 Botr3u~sphaeria cunninghamiae(Huang)。病菌 以菌絲在寄主組織內越冬。該病3~4月份開始 發病,5~6月份形成發病高峰,8~9月份病情 減緩。危害杉木枝幹.受害後出現梭形病斑,皮 層腫大隆起,後期病斑連生匯臺,使葉部變黃、 枯萎,造成枝幹死亡。在閩西長汀、上杭、閩南漳 州的各縣、同安區及閩東的一些縣(市)有分佈。
(4)杉木頂枯病 病原菌為Pestalotipsis 4piculatus(Huang)Huang。病菌以菌絲體或分 生孢子在病組織內越冬。該病於5月下旬開始 發病,7月下旬到8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9月 份以後病情減緩。危害當年苗木或9年生 下 杉木幼林,受害後杉木的主梢枯黃,影響高生 長,嚴重者整株枯死。在壘省各地有分佈.尤其 在沙縣、尤溪、光澤、上杭等縣發生較嚴重。
(5)杉木枝萎病病原菌為Botryosy CUrt— inghamiae Huang。病菌以菌絲在病組織內越 冬。4月開始發病,5~6月為發病高峰期,7月 後病情發展減緩。多危害一年生的幼嫩枝條 枝 幹受害後出現稜形病斑.皮層腫大、隆起、腐爛, 嚴重者病斑連生匯合,造成枝幹或整株死亡 在 閩西北的漳平、長汀、邵武及閩南的漳浦、華安 等縣(市)有分佈。
(6)杉木叢枝病 病原為類菌原體 (MLO)。發病規律不詳,可透過嫁接或紅蜘蛛 傳播。主要危害新梢,受害後病株新梢生長緩 慢,病梢下部萌生不正常新芽形成叢枝,病樹矮 生,不成材。在尤溪、建寧等縣(市)分佈。
2.1.2 葉部病害
(7)杉木葉枯病 病原菌為杉葉散斑殼Lophoder~nium ”c Hdf 州Dark。病菌以菌絲體 和(或)子囊盤在病葉上越冬,該病一般於3~4 月開始發病,5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發病盛期, 8月以後病情發展減緩。危害杉木幼林和成林, 受害後杉木生長緩慢,種子產量和品質降低,感 病嚴重者,頂梢以下枝條上的葉子全部枯死。在 杉木人工林和苗圃中均有發生。
(8)杉木細菌性葉枯病病原菌為杉木假 單孢桿菌Peseudornonas syringae pv.cunning— hamiae Nanjing He et Goto。病菌在寄主枝葉 內越冬。4月下旬開始發病,6月上旬達到高峰, 7月後病情發展基本停止。病菌從針葉傷口處 侵染並引起發病,針葉發黃甚至整株枯死,嚴重 影響杉木的生長。在杉木栽培區均有分佈。
(9)杉木赤枯病 病原菌為白井盤多毛孢 菌Pestalotia shiraiana。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 子盤在病組織內越冬。該病於5~8月氣溫較高 時達到發病高峰。病菌從杉木針葉的傷口或氣 孔侵人,產生淡黃色斑點,漸變為紅褐色,後擴 展到全針葉,呈枯褐色,最後頂部枯死或整株枯 死。分佈於閩西北地區各縣(市)。 2.1.3 根部病害
(1O)杉木立枯病該病的病原菌較多,主 要有茄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茄腐皮鐮 孢黴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0l1., 均屬土壤習居菌,以休眠體越冬。危害不足一年 生幼苗的莖基部和根部,受害後幼苗乾枯。在閩 北的松溪、政和等縣(市)的苗圃中有分佈。
(11)杉木根結線蟲病病原線蟲主要為南 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結 線蟲(M.d Hdr )和爪畦根結線蟲(M.Jaw~n一 。)。以二齡幼蟲或卵在土壤中或未成熟雌蟲 在寄主根內越冬,以二齡幼蟲和雌成蟲危害杉 木的根部,受害後根部形成瘤,生長緩慢,嚴重 者整株枯死。在閩西北、閩東的一些苗圃有分 布。
(12)杉木半穿刺線蟲病病原線蟲為半穿 刺線蟲Tylenchulus SeTriipenetrans。該線蟲在福 建一年發生10代,25~40天完成1代,以卵囊 和幼蟲在根部或根際土壤中越冬。蟲口密度隨林齡增加而增加,受害後人工林根系發育明顯 受阻,鬚根短小,區域性腫大.皮層腐爛,杉木生長 嚴重衰退,出現枯死 該病分佈範圍廣,在全省 36個縣(市)有分佈。
2.2 非侵染性病害
(13)杉木黃化病症狀主要表現為早期嫩 葉及嫩莖變黃,後出現不規則形淡褐色花斑,嚴 重時全株葉變黃,生長緩慢,後期枯葉從冠下向 上、由冠裡向外逐漸由綠變黃,後變為黃褐色, 經3~5年後,大部分主、側根腐爛,最後整株黃 化枯死。主要原因是未能適地適樹;土壤營養貧 乏,尤其是缺少鉀元素;土壤酸鹼度不適應,杉 木最適pH 值在4.5~6.5之間;土壤含水量過 低或過高,過低得不到足夠的水份,過高則根系 腐爛黃化;經營粗放等。全省杉木的栽培區均有 分佈。
(14)杉木巨芽病(又稱大頭病) 症狀主要 表現為頂、側梢頭的芽變大,有時有白色樹脂從 芽中溢位。頂、側梢節間縮短、變粗,顏色溉變棕 紅色,葉型變小。頂芽枯死後,側芽萌發,仍可重 復症狀,使樹冠頂部呈多頭狀,杉木高生長嚴重 受抑。主要發生於幼樹和苗木,尤以苗木為重, 並在苗圃中成片發生,與缺硼有關。在我省閩西 北的尤溪、建寧、永安、沙縣等有分佈。
3 主要防治措施
(1)選好種子和周地;
(2)嚴格產地檢疫制 度,禁止帶病種子^圃和帶病苗木出周造林;
(3)遵循適地適樹的造林原則,大力提倡營造針 闊混交林,避免在立地條件差、土壤貧瘠、風口 處營造杉木林;(4)加強營林措施,加強苗圃和 幼林的撫育管理,提高苗木和林分質量,增強幼 林的生長勢;
(5)根據不同的病害特點,在發病 高峰期選擇適當的化學藥劑進行噴灑、消毒等 處理。
怕生病啊!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南方省 區的主要速生用材樹種,具有生長快、易成活、 材性好等特點,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具 有廣泛的用途。福建是杉木的主要產區,杉木栽 培面積達157萬hm ,居全國前列。隨著杉木人 工林面積的增加和純林化程度的提高,杉木的 病害種類增多,危害日益嚴重並造成損失,影響 了林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
1 杉術病害危害的現狀和特點 福建省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環境條件適於微生物的滋生繁衍,病原菌種類繁多,寄主為 杉木的病原菌就有數十種之多.杉木縮頂病、杉 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等對我省杉木造 成嚴重危害,其中杉木縮頂病已列入“九五”目 標管理的主要森林病蟲害之列。在杉木侵染性 病害大面積流行的同時,一些地區由於立地條 件和土壤因素,杉木生理性病害也大面積發生, 嚴重影響杉木的正常生長。
1.1 苗木和幼林受害嚴重,成林受害較輕從 捂建分佈的杉術病害看,大多數病害發生在苗 期和出圃栽培後的幼林期,7年生以上的杉木 林受害較輕 苗木和幼林木質化程度低.生長勢 弱,主、側芽和嫩枝梢、針葉易受病原菌的侵染 而發病。
1.2 發生面積逐年擴大,並在區域性地區流行成 災 隨著杉木人工林面積的增加,樹種單一的 純杉木林為病原菌提供了大面積的寄主,加上 有適宜的氣候環境條件,杉木病害大面積流行 並逐年增加,其中杉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 病等在一些地區嚴重發生並引起大片杉木枯 死。1997年全省杉木病害面積2.73萬hm , 1998年全省杉木炭疽病發生3.48萬hm。,杉 木細菌性葉枯病發生O.23萬hm ,僅杉木炭疽 病的發生面積一項,就大於1 997年全省杉木病 害面積。
1.3 分佈範圍廣 福建省杉木病害分佈不局 限於某個地區,杉木炭疽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 等病害在壘省範圍內普遍發生,杉木半穿刺線 蟲病在全省36個縣(市)有分佈。同一林分有多 種病害發生,同一地區尤其是南平、三明、龍巖 等杉木主要栽培區同時有多種病害流行。
1.4 發生流行與經營狀況有關撫育管理好、 經營水平高、林內衛生狀況良好的杉木林,由於 能及時清理林內的枯枝落葉和其它帶病組織, 減少了侵染來源,有效地切斷了病原的傳播途 徑,減少了病害的發生。而經營不善、林內通風 透氣差、鬱閉度高、病組織多的圃地、杉木林,病 原菌基數大、寄主多,流行侵染的條件適宜,容 易發生病害。
2 杉木病害種類、症狀殛分佈
2.1 侵染性病害
2.1.1 枝幹病害
(1)杉木炭疽病 病原菌為膠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有性階段 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 et S.。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組織內越冬。4月初 發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發病高峰期,7月 初病情發展基本停止。通常在枝梢頂芽以下約 10cm 的針葉發病,以後病部不斷擴充套件,使整個 針葉變褐枯死,並延及幼莖,致整個枝梢枯死。南平、三明、龍巖、漳州等地(市)有分佈。
(2)杉木縮頂病病原菌主要是擬盤多毛 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i。病菌以菌絲在病組 織內越冬。該病一年出現多次侵染現象,有多個 發病高峰期。4月中旬發病,6月中旬、8月初、9 月中旬為發病高峰,l1月停止發展。受害後主 芽、側芽枯死,枝條叢生,主梢頂端萎縮,嚴重影 響杉木生長。該病在閩西北的永安、大田、邵武、 政和、延平等地及福州的一些縣、市有分佈。
(3)杉木潰瘍病病原菌為杉葡萄座腔菌 Botr3u~sphaeria cunninghamiae(Huang)。病菌 以菌絲在寄主組織內越冬。該病3~4月份開始 發病,5~6月份形成發病高峰,8~9月份病情 減緩。危害杉木枝幹.受害後出現梭形病斑,皮 層腫大隆起,後期病斑連生匯臺,使葉部變黃、 枯萎,造成枝幹死亡。在閩西長汀、上杭、閩南漳 州的各縣、同安區及閩東的一些縣(市)有分佈。
(4)杉木頂枯病 病原菌為Pestalotipsis 4piculatus(Huang)Huang。病菌以菌絲體或分 生孢子在病組織內越冬。該病於5月下旬開始 發病,7月下旬到8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9月 份以後病情減緩。危害當年苗木或9年生 下 杉木幼林,受害後杉木的主梢枯黃,影響高生 長,嚴重者整株枯死。在壘省各地有分佈.尤其 在沙縣、尤溪、光澤、上杭等縣發生較嚴重。
(5)杉木枝萎病病原菌為Botryosy CUrt— inghamiae Huang。病菌以菌絲在病組織內越 冬。4月開始發病,5~6月為發病高峰期,7月 後病情發展減緩。多危害一年生的幼嫩枝條 枝 幹受害後出現稜形病斑.皮層腫大、隆起、腐爛, 嚴重者病斑連生匯合,造成枝幹或整株死亡 在 閩西北的漳平、長汀、邵武及閩南的漳浦、華安 等縣(市)有分佈。
(6)杉木叢枝病 病原為類菌原體 (MLO)。發病規律不詳,可透過嫁接或紅蜘蛛 傳播。主要危害新梢,受害後病株新梢生長緩 慢,病梢下部萌生不正常新芽形成叢枝,病樹矮 生,不成材。在尤溪、建寧等縣(市)分佈。
2.1.2 葉部病害
(7)杉木葉枯病 病原菌為杉葉散斑殼Lophoder~nium ”c Hdf 州Dark。病菌以菌絲體 和(或)子囊盤在病葉上越冬,該病一般於3~4 月開始發病,5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發病盛期, 8月以後病情發展減緩。危害杉木幼林和成林, 受害後杉木生長緩慢,種子產量和品質降低,感 病嚴重者,頂梢以下枝條上的葉子全部枯死。在 杉木人工林和苗圃中均有發生。
(8)杉木細菌性葉枯病病原菌為杉木假 單孢桿菌Peseudornonas syringae pv.cunning— hamiae Nanjing He et Goto。病菌在寄主枝葉 內越冬。4月下旬開始發病,6月上旬達到高峰, 7月後病情發展基本停止。病菌從針葉傷口處 侵染並引起發病,針葉發黃甚至整株枯死,嚴重 影響杉木的生長。在杉木栽培區均有分佈。
(9)杉木赤枯病 病原菌為白井盤多毛孢 菌Pestalotia shiraiana。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 子盤在病組織內越冬。該病於5~8月氣溫較高 時達到發病高峰。病菌從杉木針葉的傷口或氣 孔侵人,產生淡黃色斑點,漸變為紅褐色,後擴 展到全針葉,呈枯褐色,最後頂部枯死或整株枯 死。分佈於閩西北地區各縣(市)。 2.1.3 根部病害
(1O)杉木立枯病該病的病原菌較多,主 要有茄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茄腐皮鐮 孢黴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0l1., 均屬土壤習居菌,以休眠體越冬。危害不足一年 生幼苗的莖基部和根部,受害後幼苗乾枯。在閩 北的松溪、政和等縣(市)的苗圃中有分佈。
(11)杉木根結線蟲病病原線蟲主要為南 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結 線蟲(M.d Hdr )和爪畦根結線蟲(M.Jaw~n一 。)。以二齡幼蟲或卵在土壤中或未成熟雌蟲 在寄主根內越冬,以二齡幼蟲和雌成蟲危害杉 木的根部,受害後根部形成瘤,生長緩慢,嚴重 者整株枯死。在閩西北、閩東的一些苗圃有分 布。
(12)杉木半穿刺線蟲病病原線蟲為半穿 刺線蟲Tylenchulus SeTriipenetrans。該線蟲在福 建一年發生10代,25~40天完成1代,以卵囊 和幼蟲在根部或根際土壤中越冬。蟲口密度隨林齡增加而增加,受害後人工林根系發育明顯 受阻,鬚根短小,區域性腫大.皮層腐爛,杉木生長 嚴重衰退,出現枯死 該病分佈範圍廣,在全省 36個縣(市)有分佈。
2.2 非侵染性病害
(13)杉木黃化病症狀主要表現為早期嫩 葉及嫩莖變黃,後出現不規則形淡褐色花斑,嚴 重時全株葉變黃,生長緩慢,後期枯葉從冠下向 上、由冠裡向外逐漸由綠變黃,後變為黃褐色, 經3~5年後,大部分主、側根腐爛,最後整株黃 化枯死。主要原因是未能適地適樹;土壤營養貧 乏,尤其是缺少鉀元素;土壤酸鹼度不適應,杉 木最適pH 值在4.5~6.5之間;土壤含水量過 低或過高,過低得不到足夠的水份,過高則根系 腐爛黃化;經營粗放等。全省杉木的栽培區均有 分佈。
(14)杉木巨芽病(又稱大頭病) 症狀主要 表現為頂、側梢頭的芽變大,有時有白色樹脂從 芽中溢位。頂、側梢節間縮短、變粗,顏色溉變棕 紅色,葉型變小。頂芽枯死後,側芽萌發,仍可重 復症狀,使樹冠頂部呈多頭狀,杉木高生長嚴重 受抑。主要發生於幼樹和苗木,尤以苗木為重, 並在苗圃中成片發生,與缺硼有關。在我省閩西 北的尤溪、建寧、永安、沙縣等有分佈。
3 主要防治措施
(1)選好種子和周地;
(2)嚴格產地檢疫制 度,禁止帶病種子^圃和帶病苗木出周造林;
(3)遵循適地適樹的造林原則,大力提倡營造針 闊混交林,避免在立地條件差、土壤貧瘠、風口 處營造杉木林;(4)加強營林措施,加強苗圃和 幼林的撫育管理,提高苗木和林分質量,增強幼 林的生長勢;
(5)根據不同的病害特點,在發病 高峰期選擇適當的化學藥劑進行噴灑、消毒等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