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奮鬥的樹哥
-
2 # 山外山FJH
幽默語言的表達方法:
1、雙關法。2、岔斷法。3、對比法。4、借題發揮法。5、曲解法。6、反語法。7、倒置法。8、誇張法。9、借諱言回答法。10、寓莊於諧法。
-
3 # 我是小宇alien
1.雙關法
雙關,就是同一個音節,可以表示不同的詞,同一個詞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利用這種詞的同音或多義的條件,使一句話同時帶有字面意思和字外意思,就是雙關。
2.岔斷法
岔斷這種幽默語言的表達形式,就是人的言行模式與思維模式的逆反性。一般情況下,我們根據Al後面有A2,A2後面有A3,於是便可推斷出A3後面有A4,但這時卻突然發生變化,A3後面沒有出現A4,而是出現了與之不同但又有關聯的B,使人們的心理期待突然撲了空—語言的邏輯不按常規發展而突然中斷,出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不由地大笑起來,於是大家在笑聲中恍然大悟。
3.對比法
在生活中,有時內容與形式、願望與結果等方面會產生強烈的不協調,於是形成了不和諧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產生幽默或可笑情趣。公關工作者可以適時利用這種不協調,做好公關工作。
4.借題發揮法
借題發揮就是借用別人的話題進行發揮,以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一條勸人的好方法。
5/曲解法
在對話中故意地歪曲對方話語的本義,或故意裝聾聽不清而回答就是曲解。它常常利用語詞的多義、同形、諧音、同音等條件來構成。
6.反語法
正話反說,或是反話正說,用與詞語本義恰恰相反的話來表達詞語本義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說話時表面是一種意思,而實際所要表達的卻是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意思。
7.倒置法
把事物的正常關係在特定條件下倒置過來,從而造成滑稽可笑的效果,就是倒置。倒置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在一定的情景下有角色的倒置、事理的倒置、語言的倒置等等。
8.誇張法
在這裡主要是指的語言上的誇張,也就是修辭學上常說的“誇張”修辭。
9.借諱言回答法
諱言就是在公關活動或日常生活中人們不願或不敢說的話語。在公關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回答或不願回答的問題,但出言不遜或無言以對,又會有損自身的形象,於是借用諱言表達,既幽默風趣,又得體有效。
10.寓莊於諧
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說明事理,使人在輕鬆和愉悅中感其深刻的蘊含,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莊於諧。
回覆列表
1.誇張誇張是根據表達需要,對客觀事物的某些方面故意進行誇飾鋪張,言過其實地進行擴大或縮小而引起想像力的修辭手法。“白髮三千丈”是誇張名句而非幽默,誇張要產生幽默,還要同生活中錯謬乖訛或滑稽可笑之處相聯絡,即透過對牛活中乖訛可笑之處的極力誇大渲染,來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或不和諧的現象,進行善意的嘲諷和規勸。一般常採取大詞小用、小詞大用、莊詞諧用,並根據現有條件進行合理想像和似是而非的邏輯推理,將結果極力誇飾變形,產生詼諧幽默的效果。有一位胖胖的美國女演員曾自我解嘲:“我不敢穿上白色游泳衣去海邊游泳,否則,飛過上空的美國空軍一定會大為緊張,以為他們發現了古巴。”這則談話是拿自己的肥胖逗樂,發揮想像力進行了誇大渲染,使人聽了這種絕妙而直觀的誇張,不但能忽略了其身體肥胖臃腫的醜的一面,反而能從其充滿調侃自信中感受到樂觀生活態度的享受。2.一語雙關在說話時,故意使某些詞語在特定環境中具有雙重意義的方法。雙關是利用詞語的同音或同義的關係,發揮其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雙重意義,言此喻彼,巧妙地傳遞蘊藏在詞語底層潛在資訊的修辭手法。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兩種,將其恰當運用於口語表達中,可以增添言談話語的幽默感。如一位年輕的作者到編輯部送稿,編輯看後問道:“小說是你自己寫的嗎?”“是的。”年輕人回答:“我構思了一個月,整整坐了兩天才寫出來,寫作太辛苦了!”編輯突然大發感嘆“啊!偉大的契訶夫,您什麼時候又復活了啊!”年輕人紅著臉悄悄地退出了編輯部。這位編輯利用一語雙關的方式批評了年輕人,“偉大的契訶夫您什麼時候又復活了啊!”隱含著“你抄了契訶夫的作品”之意,既含蓄詼諧又具有強烈的諷刺力量,可以想見,這樣的批評效果遠比板著臉快語明言教訓人要好得多。3.比喻法比喻是用有相似點的事物打比方,用具體、淺顯、熟知的事物作比來說明抽象、深奧、生疏的事物的修辭手法。在口語表達中,運用恰當的比喻可使言談話語既形象生動又風趣幽默。比喻在邏輯思維中雖有侷限性,但在形象思維中則是個戰無不勝的法寶。錢鍾書先生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作演講時,禮節性的開場白就不同凡響:到日本來講學,是很大膽的舉動。就算一箇中國學者來講他的本國學問,他雖然不必通身是膽,也得有斗大的膽。理由很明白簡單:日本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認的;通曉日語的中國學者也滿心欽佩和虛心採用你們的成果,深深知道要講一些值得向各位請教的新鮮東西實在不是輕易的事。我是日語的文盲,面對著貴國“漢學”或“支那學”的豐富寶庫,就像一個既不懂號碼鎖,又沒有開撬工具的窮光棍,瞧著大保險箱,只好眼睜睜地發愣。但是,盲目無知往往是勇氣的源泉,義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慣語,說“他發明了雨傘”……錢鍾書先生在肯定日本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卓越研究的同時,用鮮明形象的比喻謙虛地表明自己是日語的文盲,並自然地導人正題。這段開場白既形象風趣又不失禮節,主要得力於他的素來對比喻的藝術功用鑽研頗精。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明喻、曲喻等豐富自己的語言,使其言談話語中妙譬巧喻,信手拈來,幽默陡增,成為“錢鍾書風格”的一個顯著特徵。4.曲解法把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引入到原先敘述的事物中,從而得出新的認識、體驗和結論,造成詼諧、可笑的情趣。曲解是對問題進行歪曲荒誕的解釋,即把兩種毫不相關的事物湊集捏合在一起,造成因果關係的錯位或內在邏輯的矛盾,得出不和諧、不近情理、出乎意料的結果,從而使語言談話產生幽默感。如在一次軍事考核中,主考軍官問士兵:“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在外面執行任務,突然有人緊緊抱住你的雙臂,你該說什麼?”“親愛的,請放開我。”士兵和婉地回答。乍看似乎有點莫名其妙,隨即也就恍然大悟——“親愛的,請放開我”,一般是情人之間親暱的用語。軍官提問是針對如何對付敵手,而士兵卻有意理解為戀人抱住雙臂時怎麼辦,於是將“敵手”這一問題曲解為“情人”,造成了富有幽默感的語言效果。5.類比法生活是和諧統一的,但在內容與形式、願望與結果、理論與實際等方面會產生強烈的不協調,於是形成了不和諧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產生幽默、可笑的情趣。類比是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而且已知其中一種事物還有其他屬性,從而推知另一種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其他屬性。在口語表達中恰當運用類比,可以起到扭轉逆境、輕巧取勝且不失幽默感的效果。如有位市長向一位黑人領袖提出詰難:“先生既然有志於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黑人領袖反駁:“閣下既然如此關心靈魂的拯救,那地獄靈魂多,何不下地獄?”黑人領袖運用類比進行推理,根據兩個物件在某些屬性相同的基礎上提出它們具有相同的屬性:既然有志於黑人解放就要到黑人多的非洲去,那麼關心靈魂拯救的自然就要到靈魂多的地獄裡了,語言鋒利而詼諧,輕而易舉地駁倒對方。6.擬人法擬人運用在口語表達中,可以把事物無意識的活動變成有意識的自覺運動,從而增強口語表達的幽默感。擬人是根據聯想把一般生物或無生命的事當做人來寫,並賦予其強烈的思想感情色彩或某種動機的修辭手法。如有個人去拜訪他的朋友,當走近朋友的住宅時,突然竄出一隻大狗對他狂吠,他嚇得止住了腳步。朋友聞訊出來看見他,連忙說:“不要怕!俗話不是說‘愛叫的狗不會咬人’嗎?你不知道這句話嗎?”他馬上回答:“我知道這句俗話,你也知道,可是這狗它知道這句俗話嗎?”這個人故意將狗與人相提並論,讓狗人格化變成會思考的動物,既絕妙詼諧地發洩了心中的不悅,又不失禮貌地回敬了朋友。7.轉換法轉換是打破特定語言情境的一致性,故意將不同語境中的詞語轉移套用,由此轉彼,造成語言表達上的嚴重不諧調,從而產生詼諧的幽默感。如毛澤東的衛士小封與一個女文工團員“吹”了不久,又在跳舞時“跳”上了一個女演員,後又告吹了。小封為此沮喪鬱悶,毛澤東同志見狀一笑著勸他說:“速勝論不行吧,也不要有失敗主義,還是搞持久戰吧!”“速勝論”、“失敗主義”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對待日寇入侵這一問題上所持的兩種不同的政治、軍事觀點,而“持久戰”是毛澤東為此提出的著名論斷。毛澤東將這政治性術語移就套用在勸誡衛士在婚姻問題上不要急於求成以及告吹後不可悲觀失望的情緒,在調侃戲謔中委婉地批評了小封在對待婚姻問題上的輕率行為。9.中斷法語言的邏輯發展不按常規發展而突然中斷,出現了一個出人意外的可笑結局——這卻是用意所在。於是人們在笑聲中恍然大悟。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空中小姐用和諧悅耳的聲音命令道:“把煙滅掉。把安全帶繫好。”所有的旅客都按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過了五分鐘,空中小姐用比前次更優美的聲音又命令著:“請再把安全帶繫緊一些。很不幸,我們飛機忘了帶食品了。”按照常規思維,空姐要乘客再次繫緊安全帶,顯然是飛機出現了某些不安全因素。然而,答案卻一反常規,岔入了並非預期的軌道——“忘帶食品”。這自然產生了十分詼諧幽默的情趣。總而言之,口語表達中所構成幽默的表現手法很多。幽默表現手法的巧和智直接體現著口語表達水平的高低。越富有幽默感,口語表達的效果也就越理想。不論用哪種形式和方法都要注意自然。注意幽默產生的客觀效果,我們提倡健康的幽默,要摒棄淫邪、庸俗的玩笑,使人們的口語表達文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