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菜哥愛釣魚

    不管用紅蟲還是蚯蚓,我一般都是調平水釣一目,如果有風浪的話,就調一目釣兩三目,以此類推,自己看著舒服就可以。天冷的時候儘量的用小點的浮漂,這樣出來的頓口能大些,天暖和就無所謂了,魚的吃口猛,浮漂出現的動作也大。這個時節用蚯蚓正是上大板鯽的好時候。手機碼字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你。

  • 2 # 陝南凡哥

    我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蚯蚓作為餌料,但是蚯蚓雖然誘魚效果不錯,但是蚯蚓作釣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蚯蚓的重量比較輕,不會像其它釣餌一樣具有比較明顯的重量,這就給我們調漂帶來了一些難度。不過困難總是有方法來解決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果用蚯蚓作釣餌,怎麼調漂才會比較合適。

    第一

    掛上蚯蚓,把線組上的鉛皮加重,帶鉤帶餌滿杆拋入水中,如果浮漂沒有沉入水下,說明鉛皮的重量小於浮漂的浮力,需要繼續加鉛,直到浮漂沉入水下。

    我們釣魚調漂首先要做的一個步驟就是找底了,找底除了讓我們能夠知道水有多深,還應該在找底這個過程當中知道水底的情況,比如說水底是不是不平、哪裡會比較深、哪裡比較淺、哪裡有障礙物等等,這一切我們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這都是為了能夠精準調漂而做的準備。

    如果浮漂沉入水下,此時鉛皮不動,把浮漂向上移動,再次拋入水中,讓浮漂露出水面一目,一次不行可以多試幾次,每次要一點一點的向上移動,直到調好為止。

    第二

    要多試幾次杆,因為每一次拋杆鉛墜落水點不同,沉入水下的位置也會有所改變,剛剛除錯好的浮漂就會發生變化,有可能又沉入水下,有可能露出好幾目,這就說明水底高低不平或有水草,我們最好試出一處平緩的區域進行垂釣。

    這一步驟很關鍵,把浮漂往下拉,距離和最長的子線相等,再一點點的用剪刀修剪鉛皮,每次一定要少剪,多修剪幾數,多適幾次杆,假如你想釣二目,就修剪鉛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二目,也叫調一釣二,調二釣三……以此類推。

    這樣調試出來的浮漂非常精準,鉛墜是垂在水底的,一鉤懸空,一鉤剛好觸底,便於魚兒發現,吸食。

  • 3 # 遊釣同城

    蚯蚓釣魚怎樣調漂?

    蚯蚓號稱萬能釣餌,可釣所有魚種!作為一種釣餌,它曾經是釣魚活動中的首先釣餌!

    在臺釣釣法還沒在大陸流行時,釣魚人使用的都是上下一樣粗的棒形立漂和散子浮(七星漂),正常作釣時,按所釣魚種的不同,提前在家制作好線組,鉛墜可躺底可懸浮,以達到是釣浮還是釣底的作釣目的。只是過去大部分人玩的都是鉛墜躺底的釣法,所以現在留給新手一個:過去釣魚只能釣底的刻板印象。

    一.底墜釣法

    傳統的底墜釣法;在整個線組中,蚯蚓的自重並不影響到浮漂和鉛墜之間的配重,也就是說,傳統底墜釣法調釣時,是透過調節浮漂和鉛墜之間的配重關係的,和餌料的自重沒任何關係。作釣時,是透過魚拉動鉛墜來造成浮漂移動給出上鉤訊號的:下扽(dèn)、下拉(黑漂)、上送。所以在使用底墜釣法時,對線組的要求就是小細輕:浮漂要小,魚線要細,鉛墜要小而輕(圖一)。由於散子浮的單顆直徑相對比較粗,以及出現扽(dèn)口的原理和懸墜釣法的扽(dèn)口有別,所以出現扽(dèn)口的幅度也比較小,所以筆者建議使用散子浮作釣時,線組調成圖中的露二目的調釣最合適,以打上送和黑漂漂相為主。

    二.懸墜釣法

    而作為懸墜釣法,雖然是一種引進的釣法,但是在調漂的原理上和我們以前使用的釣法的調漂並沒有不同,如圖一中的散子浮的:“調漂”狀態;只是在作釣時,懸墜釣法的雙鉤餌代替了傳統釣法的鉛墜的作用而已。

    那麼在使用商品餌料進行作釣時,很容易透過餌料的自重找到底和將雙鉤餌調成自己想要的狀態(大概)。然而在以蚯蚓作為釣餌時,由於蚯蚓的自重很輕,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會給一些釣手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總是釣不明白:雙鉤餌到沒到底?在底下什麼狀態?沒魚咬鉤,是不是釣鈍了?為了解決這些困擾,我們就可以借鑑傳統底墜釣法(七星漂)的調釣法(圖一),調平水釣1~3目的釣法。具體調釣步驟如下:

    1.粗找底

    鉛皮座裹重量大於浮漂總浮力的重鉛,找到底(圖二)

    (1)裹上重鉛,浮漂被拉入水底;

    (2)上移浮漂,直到浮漂露出目數即可;

    (3)將浮漂下移35釐米左右:子線的長度15釐米+離底的空間20釐米;準備調漂。

    2.調漂

    圖三(1)是繼續圖二(3)的步驟:開始修剪鉛皮,直到浮漂露出一紅頭:平水;然後將雙子線剪去,看浮漂露出幾目,假設露出2目,說明一鉤壓一目,,然後重新系上一副新子線,準備作釣。

    3.實際作釣

    由於帶雙鉤調的平水,所以掛上兩條蚯蚓後,浮漂就沉入水中了,然後你就上移浮漂,一段段的移動,直到浮漂露出半目:說明鉤已經著底;按魚鉤的自重和蚯蚓自重的比例不同,有可能是上鉤著底也可能是下鉤著底,也可能是一鉤懸一鉤著底,但是這都不是事,因為我們主要是釣底。只要保證雙鉤在底部就行。

    4.調平水釣幾目合適

    實際作釣時,我們從調平水釣半目或一目開始施釣,如果覺得釣的有點靈,就把浮漂向上推,讓浮漂的目數稍微多露出點就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雙鉤在水中的狀態,儘量讓浮漂傳遞的訊號更接近魚嘴的吸力,讓浮漂傳遞的訊號更真實。

    由於我們上圖中假設的是:雙鉤只壓兩目;那麼我們上推浮漂時,接近露出2目時,就不要在上推浮漂了,以免鉛墜著底而不自知。也就是說我們從調平水釣半目到調平水釣2目是一個不斷尋找最佳有效吃口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硬性規定什麼調平水釣一目就上魚而調平水釣二目就不上魚的說法。

    在抓有效吃口時,主要以抓扽[dèn]口為主,下拉和上送為輔。

    5.其他

    用蚯蚓釣,上下鉤距以5~8釐米左右為宜;夏天魚情比較活躍,小雜魚也比較多,給出的訊號比較亂,為了規避小雜魚,可選使用單鉤;同時由於魚情活躍,可釣離底(但是調漂的方法就不是調平水了):20公分以內;冬天魚比較不愛動,所以可選擇雙鉤,增加中魚機率;也正是由於魚不愛動,所以調平水釣個1~2目的底釣方法更適合冬釣。

  • 4 # 愛釣老楊

    你好很開心看到你的問題,對此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蚯蚓,我們這兒叫曲蟮(四川),小時候常常到河裡釣魚,我們村是那種小溪一樣的流水小河,沒有什麼鯽魚鯉魚,只有馬口(純銀色和藍色條紋的那種),還有其他些叫不出學名的小雜魚,但是裡面所有魚類都吃蚯蚓,那是我們也沒有餌料的慨念,反正釣魚就去房後水溝邊挖蚯蚓,或者河邊石頭下翻河蜘蛛,一釣一個準,現在小河水也快沒了,魚也沒多少了,人也長大了接觸到了現在的臺釣,也就是懸墜釣法,釣魚裝備、技術以及垂釣方法都改變了,唯一不變的就是蚯蚓照樣的用,應為蚯蚓重量較輕,所以調漂比較關鍵,常用方法是空鉤半水調平水,掛蚯蚓釣1-2目,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釣更高的目數,另外使用蚯蚓也要講究垂釣物件,氣候時節以及掛耳方法,否則效果並不會很理想。

  • 5 # 長龍數字

    夏天就正式來臨了,河水的溫度也日漸升溫,魚兒們也開始活躍起來,不過在夏天的溫差也是很大的,之間相差十幾度。大家都知道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下午兩點。儘管如此也抵擋不住愛好釣魚的朋友們。小編為了讓大家在釣魚的時候不空手而歸,也是煞費苦心整理出來這些乾貨,如果對你們有幫助,歡迎收藏。

    我從這幾個方面說說。魚竿的選擇,餌料的選擇,位置選擇,時間。

    先說魚竿,一般垂釣者們都喜歡面積大的水域,夏季可多帶幾根5號海竿,支架成一排。調性建議19調的,然後再用手竿臺釣。如果不是面積小的話,那麼選擇3.9米和4.5米的是野釣的最好選擇。

    魚料的選擇 關於餌料是很重要的,小麥玉米充當窩餌,魚容易被甜的東西吸引,達到引誘的目的,釣餌用蚯蚓和專門的誘餌。不過天氣比較炎熱,儘量選擇清淡的誘餌,也可以選用果酸型的小藥。不過還是要根據水域,天氣,魚情來選擇。比如鯽魚鯉魚草魚喜歡甜的東西,鰱魚、鱅魚喜歡酸臭的東西。

    位置的選擇 在有草洞和水草蔓生的地方,深淺交界處和進水口選擇。也可以在岸邊較淺的地方施釣。如果有條件,能找到一個小島是最好的。俗話說肥水養懶魚,瘦水出餓魚,汙水出怪魚,水底泛出青苔,必有大魚來,魚也是喜歡安靜的地方。選擇流水地,此處含氧量高,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比在靜地收穫的魚更多。

    岸邊水較淺

    時間的選擇 夏天的水面是很熱的,所以選擇天氣涼爽或者下雨過後的日子,這時候魚兒活動頻繁,切記悶熱的時候釣魚或者雷雨天氣。早晨七點到十點,和下午四點至十九點,這兩個時刻是高峰期。半夜也是不錯的時間。

  • 6 # 魚不開口咋整

    具體操作如下:重鉛找底,測水深。此時的水深指的是鉛墜與漂尖與水面平行(微露)的距離;下拉浮漂,長度稍大於漂長與子線的長度即可,開始削減鉛皮,至所設調目。然後雙鉤掛蚯蚓,看漂目上的變化。假設我們所調調目是5目,雙鉤掛蚯蚓後,浮漂下降兩目,變為了3目,那麼,雙鉤蚯蚓餌重為2目。這是一個餌料(蚯蚓稱重)的環節;我們透過上推浮漂的方式,使釣目略大於3目多一點,即為反向找底,此時,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一鉤餌輕觸底地,一鉤餌懸浮。

    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魚情的變化和魚口的反應,透過上推浮漂或下拉浮漂的距離,來調整是釣靈敏,還是鈍一些。

    調漂的方法有很多,無論你採用哪一種調漂方法。應該根據釣點實際魚情及魚口變化來制定合適的調釣方案。當小雜魚較多,但水底相對平坦,我們可以調低釣高,釣鈍一些,當水底有醬層和水草雜物,或魚情變化,魚離底上浮,我們可以調高釣低釣靈一些。調是手段,釣才是目的,弄清調釣原理,對應魚情才是根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抽,生抽和海鮮醬油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