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銘朵朵

    首先國資委只是一個統稱,有中央和地方的,格力電器是地方國資委的事,首先格力電器簡單說就是格力集團的子公司,後來後來引進外部投資人又上市股份不斷稀釋,但也是單一最大股東,珠海國資委是格力集團的大股東。格力電器發展這麼好,格力集團為啥會不想要這塊肥肉呢?一是控制權,格力集團作為大股東的提議沒被透過,很尷尬,我是大股東但我說了也不是全有用;二是收益率,我現在趁著股價好,賣個好價錢,有了錢說不定我可以再造一個新格力;其他因素包括強勢的董明珠,但業績在格力集團還是認可,何況又不是全部轉讓,格力集團這麼做也無可非議

  • 2 # 鑫悅誠福

    股權之爭”尚未有結果,但在覆盤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的“父子之爭”時,我們可以看到,格力集團其實一直在一步步退出格力電器。

    這種現象,在近日更是有了最深切的體驗,其股權所佔份額由18.22%變為3.22%,雖然還保留了話語權,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格力集團是由珠海國資委控股,簡而言之,格力電器的實控人其實是珠海國資委。

    要知道,在格力電器成立之初,格力集團開始佔有的份額是60%的股權,但經過定向增發,格力集團的股份被稀釋至50.28%,如今只剩下3%多一點的份額,都在說明國資委在一步步退出格力。

    至於具體原因,恐怕只有當事人知道。不過,市場上的“言論”未必就是風言風語。

    事實上,以董明珠為首的經銷商隊伍之所以擁有那麼高的呼聲成為接盤者,在於這支隊伍的精悍、強大。

    一定程度上,在格力電器發展的黃金時期裡,格力經銷商們都是格力電器內部最重要的一股勢力。

    要挖掘這段往事,需要追溯到1997年。當時,董明珠已經逐步步入格力高層管理,出任的是格力電器銷售副總,之後她開始在營銷模式上大搞創新。

    1997年底,"湖北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作為試點在武漢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家格力股份制銷售公司",這種區域性銷售公司營銷模式,被媒體譽為"20世紀全新的營銷模式"。

    開啟雷厲風行的“董明珠模式”是在原一把手朱江洪之後,2012年朱江洪退休,董明珠成為了格力千億帝國名副其實的當家人。

    自此,帶有明顯個人屬性的“董明珠模式”開始,經媒體描述,類似於獻身、責任、原則這樣的詞彙,常常出現在董明珠的自我描述中。

    並且,在董明珠的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幅字:“獻身企業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傑。”這是朱江洪送予她的,卻被董明珠奉如珍寶。

    但董明珠的任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2012年,在朱江洪卸任後,來自大股東國資委的“關愛”讓格力電器進入了董明珠和周少強時代。

    當時,國資委青睞的人選是周少強,而在外界看來,周少強的確是擊敗董明珠的有力候選人。

    根據媒體,珠海市國資委在2012年5月25日股東大會前的佈局用意為:67歲的朱江洪退休,58歲的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雙董事長,40歲的珠海國資委原副主任周少強接替朱江洪擔任格力集團Quattroporte,實現格力集團核心高管的“新舊交替”。

    不過,國資委的算盤打錯了。2013年1月,周少強被曝出在豪華會所公款消費12瓶紅酒,因此被免去了格力集團的領導職務。自此,董明珠的時代開始到來。

    事實上,在前董事長朱江洪時代,這個膠著的狀態就一直存在。

    引述自媒體,在2003年經過了對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對“格力”商標使用權的衝突後,從2006年開始,在朱江洪的推動下,格力電器經歷了長達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吸納經銷商成為股東、減持、幾輪管理層股權激勵和增發。

    就在2012年的換屆選舉,當時基金投資者向珠海市國資委明確提了要求:如果朱江洪為首的經營團隊被撤換,他們就不再持有格力股票。所以,在會中,現場的投資者選擇了周少強出局、押寶董明珠為首的原格力高管核心團隊。

    在基金公司的堅持下,國資委的權力日漸式微。

    2012年董明珠從朱江洪手中接過格力電器時,雖然格力集團仍是第一大股東,但加上格力地產的持股份額也只有約20%股份。

    由此,國資委失去了絕對控股權。

    董明珠也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國資委的不滿。她稱:“格力電器最早是地方的全資企業,當時投資了3000萬元,可是現在我們回報已經超過了300億元,而且我們每年都堅持給股民分紅。可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國資委就說這是屬於你們經營問題自己去解決,但遇到一些有利益的問題,他(政府)就手伸得很長。

    從朱江洪手中接權後,董明珠喊出了要營收2000億元的目標。“我們格力應該有這個能力,按照每年兩百億的速度,五年再打造一個格力”。

    從她的角度看,把格力電器推向更好的未來是她的目標。

    對於結果,2018年底,董明珠宣佈格力2018年已經完成2000億的營收目標。

    不過,格力的這場勝利,實質上是依靠經銷商來啟動的,這2000億業績的空調並未全部賣給消費者,是賣給了格力的經銷商。

    這裡面的邏輯是,只要出了貨的產品,不管渠道有沒有賣出去,都直接算成格力的營收。那麼,這部分的營收,在財報上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亮眼的數字。

    而這股力量的形成,董明珠功不可沒。

    介面指出,董明珠背後有著權力龐大的經銷商體系。

    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較大的有河北的徐自發、重慶的郭書戰、浙江的張軍督以及山東的段秀峰,媒體稱其為“諸侯”。

    正是這些佔據一方的“諸侯”為格力打下了市場,直至如今,那些在家用電器連鎖時代叱吒風雲的經銷商們依然以股東或者銷售的身份存在格力電器的體系內。

    更具體來看,2016年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計劃成功就是經銷商們的功勞,一定程度上,格力經銷商這次扮演的角色就是"錢袋子"。

    有媒體梳理多個渠道發現,燕趙匯金,與格力電器董事、格力經銷商“五大諸侯”之一的徐自發,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

    董明珠曾有一次增持珠海銀隆的股份,是從燕趙匯金手中受讓。而燕趙匯金背後就是徐自發。值得注意的是,徐自發及其家族團隊掌控格力電器河北區域主要的經銷業務,家族產業遍佈房地產、新能源和白酒銷售等領域。

    無論如何,這複雜的關係背後,都說明了以董明珠為首的經銷商隊伍非常龐大,這個經銷商團隊已經成為影響格力電器的一股重要勢力。

    所以,這也是董明珠可以一直對外保持高姿態的原因。不可否認的是,董明珠逐漸成為了格力電器的符號。

    這個符號的意義在哪?大概就是我們談起格力的時候,想到的就是董明珠,提起董明珠的時候,就想起了格力。

    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推行過程中,國資委都一步步淡出格力。除了上層意志,國資委的話語權減少也是一部分重要原因。

    即便是在2016年國資委免去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但格力電器是上市公司,珠海國資委只能提出董事人選,不可以直接任免董事長、Quattroporte。

    所以,在這場鬥爭中,董明珠再次獲勝。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65歲的董明珠成功當選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並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

    外界認為,格力仍將是董明珠的時代。不過,這次股權變更為格力的未來走向蒙上了一層迷霧,究竟是以董明珠為首的經銷商隊伍獲勝,還是阿里、京東的戰略投資者、亦或是保持神秘低調風格的投資公司厚朴投資等,都是在進行一首戰鬥進行曲。

    而珠海國資委出賣股權,其現實意義正在減弱,適時退出也不失為一種好決策。

  • 3 # 譚浩俊

    國資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這是國企改革的目標之一。

    要知道,如果國企仍然在所有行業都保持控股、甚至絕對控股的地位,不僅企業的活力難以得到最佳釋放,民企等其他投資者就很難得到公平對待,就無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正是因為長期以來國企佔據著多數領域的絕對控制地位,因此,民資等其他所有制資本,只能轉戰於房地產、地下金融和各種炒作等。房價過度上漲,固然與土地價格過快上漲有關。但是,如果沒有炒作者推動,也是上很難如此上漲的。而炒作者大多是民資,是沒有出路的民資。如果民資有出路,就不大可能如此瘋狂地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不會使地下金融如此瘋狂。因此,民資等從實體經濟領域的現象也十分嚴重,繼而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實體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

    也正因為如此,國資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把更多的空間留給民資等其他所有制資本,就成了這些年來國企改革的最主要目標之一。正是因為國資退出的步伐加快,民資等有了新的投資空間、發展通道、創業渠道、創新平臺,才會出現民資等又開始向實體經濟領域迴流的現象。

    格力作為國企代表之一,國資退出如此受關注,主要還是源於格力本身是一家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是一家在白家電領域有較高地位的企業,是一家實體企業。同時,董明珠自接手格力以後,也一直很高調。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格力的市場知名度。因此,其任何舉動,都有可能在外界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都有可能引發很多關注。

    而從格力國資退出的過程來看,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是一步一步地退,一個一個戰略投資者地引,最終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只是,對格力的改革和股權轉讓,也不必過度在意。實際上,壟斷領域都在改革,中國聯通都能引進戰略投資者,像格力這樣的純單鍵性領域企業,引進其他所有制資本,國資逐步退出,又有什麼不可接受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閉口粉刺能不能擠。長了閉口粉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