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元的天下

    如果能看懂李安的《少年丌奇幻飄流》,就不難理解《海上鋼琴師》中,主人公1900為什麼不肯離開大船了。

    在船上,1900熟悉那裡的一切,有多少樓梯,從房間到甲板要走多少步,有熟悉的人和事,他非凡的天才鋼琴演奏,為他贏得的榮耀與滿足感。他沒有見過大陸,終年海上飄泊,習慣了船上的一方天地。

    他不想離開嗎?想!多少人向他描述大陸的精彩世界,還有更廣闊的事業前程,以及美妙的愛情,一個伸手可及的廣闊人生。他心動了,要伸開雙手擁抱他們,可是走下舷梯那一刻,他退縮了。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

    未知的世界是可怕的,特殊的成長經歷,讓之對船外面的一切感到恐慌和不安,如同體制或狹小空間的人已經完全適應,再也沒勇氣面對陌生的挑戰。他終於逃回去了,放棄了似乎唾手可得的一切,在他的船上過完一生。1900無法擺脫對大船的依賴,如同人不能自己掙脫地球的引力。

    船是他的天地,如胚胎對於母體子宮,有孕育到生產的全部記憶。它溫暖而舒適,熟悉而又安全,令人無法適應外界冰冷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新生兒被迫離開母體,都是哭著來到世間。

    這是一個悲劇,還是個喜劇?一個天才鋼琴師困囿於一條船,匆匆結束了航程。沒有諾亞方舟,大船終將毀滅,天才沉沒於海上。如此沉重的話題,看似傳奇的悲劇。

    居安思危不是每個人的本能,有著的是對未知的恐懼。把一個投入茫茫的太空,即便是訓練有素的航天員,想來除了激動之外,相伴同行的一定是緊張和不安全感,所以才有落地瞬間的踏實吧…

    是無畏的追求夢想,迎接無法掌控和把握的未來,好比弗吉尼亞號船送走的,無數做著美國夢的人一樣,也許是雄心壯志的馬刻斯,不得不賣掉小號流落街頭; 還是1900一般有清醒認識,聽從內心的召喚,堅守一方天地,但也可能畏步不前,任由自生自滅,這或許就是朱塞佩要觀眾自己去思考的問題。

    學有境,思無涯。元元,金沙江邊一條做著大海夢的小閒魚,期待您的關注點評。

  • 2 # 少數派小報告

    1900的整個一生都在船上度過。擁有音樂的天才和無窮的靈感,他在船上自得其樂,隨性瀟灑。他曾經憧憬陸地上的生活,並且為了自己心儀的姑娘,差一點想下船去看看這個世界。 然而,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直到最後與船一起沉入大海。

    所謂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我的眼裡,1900的傳奇人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我們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自己框定的圈子裡面過日子,有時甚至是如魚得水般的自在。儘管對圈子外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是終其一生沒有踏出圈外。原因不外乎是對已知的留戀和對未知的恐懼,就像1900最後的表白:

    ...You played out your happiness on a piano that was not infinite. I learned to live that way. Land?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 voyage too long. Perfume too strong. It"s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I can"t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can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t"s as though I never existed.在有限的鋼琴上面彈奏出自己的幸福,這是我學會的生活方式。陸地?對我來說,陸地是條太大的船,太美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的香水。它是我沒法玩的音樂。我不願下船。大不了我放棄生命。畢竟對世界而言,我從未存在過。

    電影情節的有趣之處在於,1900所生活的這條船,恰恰滿載著跳出圈外奔向未知的人們。

    當那麼多放棄原來生活,滿懷希望來到新大陸的移民呼喊著AMERICA的時候,1900卻只是個在旁默默欣賞的觀眾。

    他本應該是最容易被這種勇敢和興奮感染而跨出這一步的人,然而他卻沒有。

    為什麼呢?

    這裡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

    1900的音樂天賦讓他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細膩感知,擁有在陸地上好好活著的所有條件。然而,他彷彿是架老舊的鋼琴,任憑世界在身旁呼嘯而過,依然發出優雅的琴音,慢條斯理地演奏自己的精彩。

    如果活在圈內是一種返璞歸真,而不是膽小怕事或者矇昧無知,那麼這種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的態度也是值得脫帽致敬的。

  • 3 # 三十年如流水

    這就是一種隱喻人生兩難的選擇,冒險還是保守,他最後退縮了。因為是出生在船上棄嬰,所以他沒有國籍,水手們好心的收養他,但沒有國籍下不了船。長大懂事了,生活的圈子小到只有鋼琴和隨船漂泊,有了一定成就以後(鋼琴天賦顯現出來了),很希望上岸去看看,也許是因為愛情的啟蒙(初戀下船走了,不能陪他一直生活在船上),或就是想看看岸上生活是什麼樣的。但最後到了真能下船上岸的時刻,他迷惘了,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眼前的一切喧囂都是陌生的,各種不適應。這時他意識到自己還是船上1900,取得國籍身份,但自己依然是自己,在漂泊的船上演奏鋼琴才是最終的歸宿。

    這片子有點久了,依稀記得他還是下了船,在舷梯中間看了一眼後,就毅然決然回船上去了。

  • 4 # 愛笑的阿翔

    鋼琴天才1900,從小被家人拋棄在Virginian號豪華遊輪上。孤兒的他被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從小就生活在海上。他只是海上的1900,在陸地上他就是個無名無姓之人。1900從小生長在遊輪裡,生活在大海上,漂泊在海上的遊輪就是他整個世界。他從未接觸到陸地,即使他隨著遊輪來往於歐美各地,他也從未離船下地,只是站在甲板上望向那大城市。 他的知音,好友馬克斯,仰慕他的鋼琴技藝,再三鼓勵他走出這艘船,走向你那個充滿繁華的世界。1900經過多次思想的掙扎,最終還是沒有踏下那一步。最後,人都是有感情的,他遇到了令他心動的女生,為了這個女生,他創作了《1900‘s theme》。但是最終這個女生還是要下船,還是要與她,與這艘遊輪說再見。他不捨,他一生都沒有得到所謂的“愛”,他不願再看見自己心愛的東西離自己而去了。他開始心動走下船,但是最後他是沒有做到。因為這艘海倫就是他整個世界啊,不只是物質上的世界,更是他的精神世界。 船上的世界和陸地上的世界不一樣,他總是說兩句話“Fuck the law”“Fuck the regulation” .是的,他討厭規章制度,討厭那些陳規陋習,他覺得這些東西約束著他的才華。在船上,是沒有所謂的規章制度的,可是在陸地上,這些約束管理著這個社會。陸地上的一切東西都是有限的阻止了他的才華。即使他只能生活在船上,在物質生活上他是禁錮的,但在心靈上他是自由的,他可以肆意的演奏自己喜歡的鋼琴。 “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烈的香水,無從著手的音樂。你看到那數不清的街道嗎?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一想到這個,難道不會害怕、不會崩潰嗎?” 沒錯,1900是個懦弱者,但他懦弱得很真實。他害怕陸地的世界,他雖對於陸地有嚮往,陸地上雖有他心愛的女子,但是恐懼超過這種嚮往。 在最後,1900還是選擇了與船共度。他的一生都與Virginian連線在一起。船生,他則生。船死,他則死。他的生命裡只有鋼琴與船。他願自己從頭到尾都只活在海上,活在這艘船上。即使最後船要被爆破,他也願意以死相伴。

  • 5 # 筆上有魂

    《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他和世界擦身而過的故事。

    讓他停下腳步的不是來至於對陸地的恐懼,而是一直所等待的——世界為他停留。美國,不該是他的盡頭,否則,他不算贏過。1900,是的,這就是他在影片中的名字,他的父母,或許只有母親,為了美國夢將襁褓中他拋棄在了郵輪之上......

    這艘名為Virginian號的郵輪每次都會搭載上2000名遊客,人們為他的琴藝陶醉拍掌,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他們淘金的腳步,就像狠心離去的父母一樣,只留下了碼頭前的一鬨而散。這是1900越來越優秀的緣由,也是他持續了一生且沒有完成的挑戰......

    他一直很孤獨也很懦落,看似不羈的舉止也不過是在模範已逝的養父。1900總是想象著那本該屬於他的城市風光,如果沒有被遺棄,他應該在這樣或那樣的景色中活著。他常為眼前的陌生人譜寫獨屬於他們的樂章,希望有人會說:“哦,天哪,你彈的是我!”然後陪伴他或者帶走他。

    年復一年,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過,1900累了,他想和那個在陸地上被苦難折磨的男人一樣。那個男人第一次見到海後,聽見了‘海的聲音’,重新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動力和激情。他也想放下心裡的執念,在陸地開始新的生活,可是最終還是不願逃避。

    馬託斯其實算是被他的琴聲所打動的人,但是隻能算作半個,因為他驚豔的是1900在鋼琴上高超的技藝,但是他聽不懂其中的含義。1900想到等到的並不是這樣的同伴。

    1900是在這裡被拋棄的,所以他要在這裡等到需要他的人——是那種非你不可,獨一無二的需要!孤身一人離開的話,難道拋棄他的父母的對的......

  • 6 # 有時會浪破風長

    因為他不能下船,下船就死了

  • 7 # 推車de老漢

    有的人踏遍千山萬水可能都寫不出一首詩,有的人光活在一艘船上察言觀色就能彈奏出世事無常的旋律,這大概便是普通人與天才之間的差別。

    1900有著自己的價值觀,船上的生活塑造了他的價值觀。沒有人世間的繁複種種,沒有什麼生活壓力,導致他的思想簡單至極。

    劇中他說 I think you land people waste alot oftime wodering why. 從這句話看到他不會下船。

  • 8 # 5哥的5G

    因為孤獨,恐懼害怕,習慣了一個世界

  • 9 # 勇往直前快樂至上

    1990在船上出生,在船上長大,他的親人,他的記憶,他的鋼琴,還有唯一一次愛情的邂逅,都在船上,船是1990的家,根,整個世界。他沒有上過岸,那麼純淨的一個人,上了岸還能活下去嗎?中間不是有一次他要上岸嗎,船停在岸邊,他慢慢在旋梯上往下走,站在海天之間,閉上了眼睛感受了這個世界,我想他已經上過岸了,用他的靈魂,他回過頭深深的凝望他的船,是一種不能割捨的感情吧,似乎船和1990是一個無法割離的整體,誰離了誰都將是不完整的,都將是孤獨的幽魂,其實我在想,1990會不會也是害怕才不敢上岸呢?他完全不熟悉的,一個那什麼擁擠和冰冷的世界,害怕,焦慮。就好像我們自己,從出生到現在,從沒有出過家門,我們在家裡可以等待任何人來造訪,卻不一定能容許自己離開。

  • 10 # 不再涼快

    他從未感受過陸地~對他來說充滿了未知和恐懼

  • 11 # 南瓜的臉

    導演說別下,死船上,下船談戀愛又得加一個小時劇情。

  • 12 # 大象漫步513

    這是他的主場,他屬於這裡!

  • 13 # 閒談不論明日

    很好的一部電影。希望那艘船永遠開下去,可惜~唉。

  • 14 # 歷史揭秘ing

    人人都一樣,都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活著,人人都在追求這樣的人生環境。人的性格、背景、學識不同,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常常聽很多心靈雞湯人士說:“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感覺這句話十分的扯蛋,簡直是反人性的一句話,馬雲是老師,喜歡講課喜歡說教,在公眾場合演講並不是他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圈,恰恰相反,而是他沉浸在自己舒適圈中;愛因斯坦喜歡搞研究,對他來說,自己的舒適圈就是安靜的搞研究;馬雲不可能去安靜的搞科研,愛因斯坦不可能喜歡天天去演講,其實人人都是在追求和構建自己的舒適圈。為什麼有人喜歡旅遊?有人一定要買清靜的別墅?有人願意當公務員?有人一直選擇創業?有人痴迷於樂器?有人痴迷於健身?有人選擇搞體育?有人願意當和尚?有人願意往岸上跑?有人卻選擇永遠活在船上?其實,人人都在按自己的舒適方式去選擇生活,追求一種舒適的幸福生活,海上鋼琴師1900的選擇其實和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我們都選擇活在自己的舒適圈中!

  • 15 # 一個挖煤的藝校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上岸意味著活著,可是沒有靈魂的活著就比死亡更好嗎?

    為什麼要上岸?如果不能和自己所愛在一起勉力活著還不如死去,上不上岸這在我們是個問題,對1900來說出生就已經有了答案,根本無需糾結。

  • 16 # 兩口朗姆酒

    他自己不是說了嘛,他害怕的不是他所看到的東西,害怕的是他看不到的,城市背後的東西他看不到。他還說了,鋼琴就那麼多鍵,可以變化出無數的音樂,這是他能掌控的,而偌大的城市就像一個無數按鍵的鋼琴,讓他不知所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習瑜伽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