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人生104065996
-
2 # 平田君Bellatores
這是“歐洲四大名將”之首與東亞歷史上最偉大的征服者之間的比較。個人認為,結合其軍事成就和對手情況而論,亞歷山大要強於成吉思汗。
首先來看看兩人所征服的領土面積。論絕對面積,成吉思汗無疑更勝一籌。下面兩張地圖便能一目瞭然。成吉思汗1227年去世時,蒙古帝國的領土西達裡海、東抵太平洋,他也為子孫後代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亞歷山大大帝前323年去世時,他的帝國西達希臘,東抵蔥嶺,雖然面積不如蒙古帝國廣大,但它作為歷史上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依然有著重大意義。
再來看看兩個人的其他方面:
1、生涯戰績:亞歷山大勝。兩人都是十分傑出的軍事統帥,一生均勝多敗少,但亞歷山大的優勢在於一生無敗績且高光時刻多,可謂是天選之子。亞歷山大的代表作包括:前338年喀羅尼亞戰役(剿滅精銳底比斯聖隊);前334年格拉尼庫斯河戰役;前333年伊蘇斯戰役(4萬擊敗12萬);前331年高加米拉戰役(4.7萬擊敗15萬);前326年希達佩斯河戰役,伊蘇斯戰役和高加米拉戰役也被各種軍事史著作列為典型戰例。相較而言,成吉思汗最著名的戰役則是1211年野狐嶺戰役(10萬擊敗45萬),他在統一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和消滅西夏的過程中缺少類似的高光表現,而他的軍事生涯中也有過十三翼之戰、哈蘭真沙陀之戰這樣的敗仗,因此論戰績不如亞歷山大,不過成吉思汗有著更為持久的軍事生涯。
高加米拉戰役
野狐嶺之戰
2、戰略戰術:亞歷山大勝。亞歷山大的征服具有更強的計劃性,他能夠妥善處理與被征服地區的關係,盡一切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殺戮,還會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因此他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也更為穩固。從軍事史角度來看,亞歷山大改變了希臘古典時代戰爭中重步兵對沖的作戰模式、建立了合成軍隊,以更為靈活的戰術充分發揮不同武器系統的優勢,他所使用的突襲側翼和後方的戰術往往能夠決定戰鬥勝負,對不同的戰場環境均有很強的適應性(相較而言,成吉思汗的軍隊不擅長在山地和林地作戰,海戰則更無法與亞歷山大相比)。正如軍事史學家阿徹·瓊斯所言:
“亞歷山大創造了合成軍隊,使重型步兵對重型步兵戰鬥時的這種協同方式的實用性黯然失色。他靈活使用四種武器系統的每一種:在以輕型步兵與敵人進行前哨戰的同時,依靠重型騎兵擊敗敵人的騎兵,並攻擊敵人步兵的後方,然後運用重型步兵與敵人的步兵進行正面交戰,並以輕型騎兵與敵人的某些騎兵作戰。即使亞歷山大沒有創造重型騎兵,毫無麻煩地驅趕了波斯人的通用騎兵,他也擁有優勢,因為在突擊行動中,防禦對騎兵沒有什麼好處。在對付敵人沒有協同的重型步兵時,以騎兵攻擊敵人的翼側和後方,通常能夠決定戰鬥的勝負。”相較而言,成吉思汗的戰略戰術要略遜一籌。成吉思汗的戰術本質上還是遊牧騎兵戰術的延續,只是加入了攻城器械以應對條件更為複雜的攻城戰;他的戰略則是恐怖政治戰略和屠殺平民的極端後勤戰略的結合。成吉思汗進行戰爭時,習慣以殘忍手段對待所有對手,他在征戰途中幾乎不在被奪取的城市留下駐軍,為消除一切反抗力量還會殺死城內大多數居民、所到之處十室九空,只留下部分工匠和俘虜計程車兵充當下一次戰役的炮灰,這種殘暴的行徑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所罕見的。簡言之,成吉思汗的戰爭只是為了以殺戮手段掠奪財富、缺少治理規劃,與亞歷山大的戰略觀念相去甚遠。
3、對手強弱和型別:亞歷山大的對手型別更多樣,更能適應不同的作戰型別,但兩人對手的總體強度不相上下。亞歷山大的主要對手包括波斯帝國(世界第一強國)、由希臘城邦組成的反馬其頓同盟、北印度的帕拉瓦王國(地區強權);成吉思汗的主要對手則包括花剌子模(地區強權)、西遼(地區強權)、金國(地區強權)、西夏(地區強權)、蒙古各部落。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世紀的地位,顯然勝於成吉思汗所有對手在12世紀的地位,但成吉思汗擁有數量更多的較強對手,總體強度上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對手型別方面,亞歷山大幾乎與當時歐亞大陸所有的軍事形態都有交手,包括海軍與重步兵強國(希臘城邦);海軍強國(地中海東岸的希臘化城邦);海陸複合型強國(波斯帝國)、輕騎兵強國(斯基泰、粟特)、騎兵和戰象強國(帕拉瓦),這使他對攻城戰、野戰、海戰、渡河戰等形式都得心應手,沒有明顯缺陷。相較而言,成吉思汗的對手型別較少,主要是內亞遊牧強國(西遼、花剌子模、蒙古部落),漢化遊牧強國(西夏、金)和東歐封建國家(基輔羅斯)三類,他最擅長的方式是在開闊地帶的野戰,但不擅攻城戰和海戰是他較明顯的缺陷。
綜上所述,亞歷山大的軍事才能要高於成吉思汗。
-
3 # 賽門之略
成吉思汗出身沒落貴族與草根沒什麼區別,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統一蒙古,後打造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所到之處無一不聞風喪膽、臣服於腳下,是冷兵器時代閃電戰的先行者,其死後子孫後代繼續開疆拓土,建立起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而亞歷山大子承父業,可謂高富帥出身,其雄才大略、勵精圖治,依靠強大的馬其頓帝國做為根基,發展了古希臘軍事體制和方陣戰術,打造的龍騎兵軍隊東征西討,統一希臘、攻佔埃及、蕩平波斯帝國等,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大陸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其死後馬其頓帝國迅速土崩瓦解。
若亞歷山大同成吉思汗一樣草根出身,能否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就一方霸業還有待商榷。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騎兵是一支訓練有素、軍紀嚴明、智勇兼備、戰鬥剽悍而且靈活的軍隊,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正是出色的軍事指揮、組織能力,蒙古各個部落才稱之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騎兵都是生於馬上、死於馬下,一邊行軍、一邊作戰的模式史上絕無僅有,成吉思汗把遊牧民族的戰術戰法發揮到了極致。
蒙古騎兵最擅長的是野戰突襲,最常用的戰術是佯攻撤退後兩翼突襲包抄等,橫掃歐亞大陸成吉思汗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戰法從不因循守舊、極為靈活表現出了成吉思汗高超的軍事才能,而野戰也是考驗一個將領軍事才能的主要表現,成吉思汗可以說將野戰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愧為軍事奇才。
而亞歷山大大帝的主力軍也是騎兵,擅長大兵團協同作戰,在馬其頓和古希臘軍事文明基礎上建立了馬其頓步兵方陣和既能騎馬又能徒步作戰的“龍騎兵”,重視步騎協同,充分發揮騎兵突擊的作用和蒙古騎兵有些相似。亞歷山大創造的兩翼包抄的經典戰術在戰場上屢建奇功,多次都能以少勝多、速戰速決,東征十年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不愧為史上偉大的軍事天才,用武力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可惜英年早逝。
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雖然相差一千餘年但都是以騎兵為主,亞歷山大的馬其頓騎兵很注重方陣,根據戰場情勢精心排兵佈陣,最適用於實施包圍運動戰的進攻戰術,戰術比較呆板,再加上擁有不少重騎兵部隊,整體機動性顯得很不靈活;而成吉思汗善於發揮遊牧民族的優勢,蒙古騎兵機動性舉世無雙,每日能行軍近百公里,經常採用多種騎兵戰術,而且騎兵都經過了嚴酷的戰術訓練磨合,成吉思汗的戰術明顯要優於亞歷山大,軍事才能也要強於亞歷山大。
-
4 # 世界真的很大
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版圖,大約只有600萬平方公里,主要在歐洲南部、中東和非洲北部地區。但在1000多年之前,那也是世界第一。在思想力和領袖力上,有人認為亞歷山大大帝遠超成吉思汗。因此,他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也比成吉思汗大。
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有一個特點,就是制度性地將所征服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統一治理當中。比如,他的稅收政策、人民福利、興辦科學和教育等等,都是佔領之後必須推行的一系列政策。
而成吉思汗,無論口述還是文字的歷史,都少見這些方面的舉措。因此,亞歷山大大帝的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優於成吉思汗。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若干個世紀,直至今天,古希臘文明依然源遠流長。而成吉思除了曾經的戰爭和版圖,沒有留下什麼精神和思想遺產。
成吉思汗和亞歷山大大帝,兩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亞歷山大是馬其頓王國的王子,成吉思汗是被滅掉的部落首領的兒子;成吉思汗18歲就打了自己的第一次大勝仗,亞歷山大大帝則在20歲時開始他的征服世界之旅。
兩人在戰略和戰術上都是天才型的人物,又都是常勝將軍,號稱沒有打過敗仗。但是,兩人又有很多不同。亞歷山大大帝在30歲前,基本上完成了他的偉業,於32歲時英年早逝,死因是謎。成吉思汗65歲時還提刀躍馬,兩年後因病而亡,所葬之地成謎。
-
5 # 蜀山蜀劍
有一個問題,我之前沒有意識到,現在提出來給大家分享。就個問題就是亞歷山大的帝國在版圖上跟波斯帝國是高度重合的,但蒙古帝國卻不跟當時的任何一個帝國相似,或者這麼說,當時的其他帝國的版圖只跟一部分蒙古帝國版圖重合。從這方面來分析的話,我認為蒙古帝國更厲害,因為開創一個亙古未有的帝國這種實力之強大是顯而易見的,而亞歷山大只是推倒了波斯帝國當時的統治者而取而代之,並重新整合了下帝國,跟類似清代明的模式,而清朝在重新整合了蒙古西藏新疆之後,我們才認為清朝的武功比明朝跟強大,但亞歷山大只是重新整合了波斯帝國,在中亞和印度方面並沒有超越之前的波斯王朝,並且其帝國只會曇花一現,時間太短,故而很難跟蒙古帝國相提並論!
回覆列表
論軍事才能亞歷山大大帝確實比成吉思汗略勝一籌,他在用兵策略上千變萬化,計謀多出,中國孫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計他基本都用過,所以他戰法多變多謀高超出群,也從未敗過仗。
成吉思汗論勇猛、論兇狠他是強於亞歷山大,因此他的部隊過去山河破碎屍骨遍野,有說他的擴徵殺戮兩億人之多。當時整個疆域也就幾億人口吧,這隻說明當時的征戰多麼殘酷。
至於說成吉思汗征戰統治疆域之廣大,這裡邊只是一種戰爭成份,含有許多虛數。比如有些屬無人區之凍土。這和戰爭才能不能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