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若夢3338354
-
2 # 大佬的歷史
康熙23年,即公元1684年,康熙南巡,第一次到了南京,隨後去拜訪了明孝陵,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禮數非常周到,規格高於一般的祭祀,當時的漢人看到了康熙這麼虔誠拜訪明孝陵很感動。
但康熙覺得,做的還不夠,於是就作了這篇過金陵論。
核心思想大概是說,明太祖老朱家,布衣出身,但是建立如此偉業,長達276年,順應天時,了不起。
但是現在我玄燁站在這裡感受到的是滿目蒼涼,斷壁殘垣,一個朝代就此隕落。
我覺得康熙言下之意有兩層。
第一是,明朝很了不得,牛叉,承認了明朝的正統地位,我很傾佩。
第二是,你看,明朝當年如此繁華,今天也斷壁殘垣,問題出在哪呢。
以此反思己身,別看現在大清朝江山穩固,而又能存活多久呢,一定要勵精圖治,要不然若干年後,也不過就是如此。
-
3 # 追逐歷史腳步
說到《過金陵論》,就不得不提康熙當年六次南巡中有五次至明孝陵謁陵。第一次南巡時,他竟然決定親自去謁陵,親自去不算,他還不走正門洞,走的是旁門洞,這還不算,他居然在明孝陵的享殿行三跪九叩之禮。
三跪九叩是當時最大的大禮了,但如果是本朝皇帝給前朝皇帝行此大禮就完全是超規格了,所以康熙皇帝這個舉動,等於是肯定了明朝的統治。
而當他回去的時候,好多大臣、特別是江蘇的地方官跟他講,這個地方就是明朝原來的皇宮,這裡是什麼殿,那裡是什麼殿,然後又指著旁邊老百姓的店鋪,說有王家的,還有李家的,史書記載“感慨良久”,所以這篇有名的《過金陵論》便應運而生。
康熙皇帝在這裡對明太祖朱元璋歷盡艱難困苦、創立一代王朝的行為特別肯定,盛讚他是一位英明之君,但到了明萬曆時期,社會矛盾和經濟矛盾日益增多,因此康熙對此感慨頗多、思考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
1.經過艱難創業的大明王朝,在明中後期時已是政治鬆弛、朋黨紛爭、士氣薄弱、民不聊生了,就這樣沒經過三百年明朝就滅亡了。康熙寫《過金陵論》,也是提醒自己,在執掌大清朝的同時,要以史為鑑,要勤政愛民,不要忘了吸取前朝興衰盛亡的教訓,不要重蹈前朝覆轍。
2.明清兩朝交替之時,仍有一大批漢族知識分子不願做清朝臣民,因為他們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會因此而斷裂。所以康熙以三跪九叩的實際行動,又以書寫《過金陵論》來明確態度,最終為清朝正了名,消除了滿漢雙方的對立情緒,也趁機籠絡了江南漢族士大夫的人心,可謂一舉多得。
3.也許康熙在寫《過金陵論》之前已經想好,身為一國之君,為前朝皇帝行大禮,那些漢族人士會有什麼反應。而他在寫了此論後並沒有停下謁陵的腳步,更是在第三次謁陵時為明孝陵題寫“治隆唐宋”碑,進一步安撫了民心。
作秀也罷,英雄惜英雄也罷,只要能達到目標,這樣做就沒有錯。
-
4 #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清朝史事言史堂來回答;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六次南巡,六次祭奠明孝陵,一直被世人傳為佳話。 康熙六掃朱元璋之墓,一方面:說明康熙乃至滿清認可朱元璋對明朝兩百多年的江山,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對歷史有重要的貢獻。
另外一方面,康熙作為千古一帝不凡的胸懷、過人的氣度以及謀略也顯露無疑。康熙初次南巡時,滿清入關不過二十年。滿漢的矛盾依舊突出。透過為漢人皇帝掃墓,表示滿漢一家,拉攏漢人,這也是康熙穩定統治的權謀之術。
《過陵陵論》發表在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期間。當時康熙路過明故宮,看到當時的南京明故宮因荒廢日久,昔日輝煌的殿宇已茫然無存,樹荊遍地,荒蕪破敗。康熙駐足良久,作為一個有野心的皇帝,看到前朝宮殿如此模樣,感慨良多。因此作《過金陵論》。
“萬曆之後,政事漸弛,宦寺朋黨,交相構陷。門戶日分而士氣流漓,賦斂日繁而民心渙散。闖賊以烏合之眾,手燕京,宗社不守;馬、阮以囂偽之級沒,託名恢復,僅快私仇。使明艱難創造之基業,未三百年而為丘墟,良可悲夫!”摘取自康熙《過金陵論》。康熙作此文主要是反省了明滅的原因:皇帝不務政事,而且自萬曆以後皇帝多昏庸,以至於皇權不保。皇權得不到保證的根本就是黨爭,當時的黨爭嚴重摧毀了明朝的方方面面,導致明朝陷入積重難返的地步。官員爭鬥,腐敗,導致民不聊生,以至於明滅農民起義四起,直到被李自成滅國。
最後的結尾為充滿了危機感,感慨明朝創立之初的艱難,可是未到三百年就變成了眼前的一堆廢墟。
康熙皇帝地下有知的話,大概也沒想到?他總結的原因都沒有出現在清朝上。清朝皇權達到巔峰,也再無亂國黨爭。可國祚也無三百年。
回覆列表
康熙前去南京拜謁朱元璋的明孝陵不僅有懷古的詩句記載,還有一篇《過金陵論》,這讓大部分的人想起了漢朝非常有名的《過秦論》。《過金陵論》的標題都是直接套的《過秦論》,思路也是一樣的。但是《過金陵論》這篇文章是御製,是皇帝自己親自撰寫親自參與的,關鍵是從思想上面的深刻認識。
簡單瞭解這個文章的主旨,這個文章中寫道,歲在甲子,冬十一月,朕方省南來,駐蹕江寧。將登鐘山,酹酒於明太祖之陵。道出故宮,荊榛滿目,昔者玉河之灣環,今則荒溝廢岸矣。意思是我來這邊南行駐紮,馬上就要去鐘山拜謁明孝陵,經過明朝的故宮發現到處長滿了野草,殘痕斷壁荒溝廢岸,頓時感慨萬千。明太祖也是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白手起家,經營大業然後才有的天下,經過故宮的時候發現街道的空間佈局還是原來那樣的,但是皇宮建築之類的東西沒有了,看了之後能不讓人感嘆嗎!但是作為一個有修養有學識的人,當然不應該僅限於感嘆了,要思考要反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局面。
從明朝中後期,大局的治理和安定就沒人去管了,特別是萬曆皇帝明神宗,在管理上面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不去參與,逐漸就鬆掉了。還有宦官專權,士大夫之間的派別分立,導致士氣低落。在整個古代士大夫這個階層,他們是中間力量,國家的治理光靠皇帝肯定是不行的,關鍵還是靠士大夫。他們計程車氣如何,操守如何是最關鍵的,可是皇帝帶頭做出一個好的表率是最基本的。皇帝帶頭不問政事,最高層的帶頭亂陣,普通士大夫自然也就士氣較薄,皇帝都這樣做,民心就散了,結果300年的基業說沒就沒,這個是反思。反思之後肯定會有結論,結論就引用孟子的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國家者,是天興之可畏。意思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有國家者,掌握國家的人應該兢兢業業,很勤奮的。
要看一看以前歷史上的成功失敗的情況,從中吸取教訓。心裡面要誠惶誠恐,那樣的話就差不多了。這是康熙皇帝寫詩之後的感嘆。那還有一篇過金陵論的歷史論文,語言簡潔,結構邏輯非常清楚,一層一層遞進,落腳點歸結到印鑑歷史這一面鏡子。這是不是體現了一位有學識的人,他的一種理性的精神呢?這也是當時漢人知識分子最熟悉的一種歷史認知模式,以史為鑑。所以皇帝他真的只是作秀,三跪九叩就能夠收買人心啦?沒那麼簡單。
康熙帝是真的瞭解,真的學習思考。這樣的一種文章有什麼效果呢?原先漢人計程車大夫像顧炎武曲大軍他們心裡面充滿了遺民情結,他們對於明清的記憶是非常強烈的。就像漢人先進的文明被滿人被落後的民族給征服了,內心裡面有一種糾結是一樣的。所以看他們的詩就能看出,遺民心態是非常明顯的,可是現在皇帝告訴你應該怎麼去看待這個歷史,應該從道德從理性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而不是從感性的角度去看待。
明朝為什麼滅亡呢?不是滿人強大,是你們自己不行,從上到下完完全全就背離了你們本來應該做到的東西,背離了漢文化優秀的指南。所以王朝更替是正常的,這才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必須證實的事情,不能老停留在遺民的情緒裡面。這個指示是非常管用的,我們看到後來的一些知識分子和詩人,他們寫的文章詩歌裡面,在描寫他們自己心靈上的觀感的時候就不那麼難受了,就好像是冷眼旁觀,那個東西就已經跟六朝歷史一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就像看到一個沒有任何情感糾葛的東西,只是前朝的成績。如果說要發表一番議論的話,也只是看一看,這就實現了一個對於明清頂格記憶模式的轉向,如何去記住這個歷史,如何去理解這個轉變,皇帝做的好不好,治理的好不好的問題。
明朝皇帝做的不好,現在我們清朝皇帝,清朝整個政府從上到下做的好不好呢,就算是不在朝的知識分子是不是也做到了一個普通人應該做到的責任呢?大清的整個社會風氣都不錯,所以這一次謁陵對於康熙皇帝來講不僅僅只是作秀。康熙皇帝在這一年是31歲,很成熟了,親政都已經15 年了。而且他已經把鰲拜三藩這些內部的政治矛盾都解決了,還把臺灣給收復了,所以才來這邊南行謁陵的。這個時候可以說是處在事業比較興盛的一個高度,他到這邊來,是想從歷史當中去尋找經驗教訓的,所以捫心自問是他最關注的問題。謁陵的一方面是做姿態,另一方面實際上是進一步的去培養自己的歷史理性,這是第一次謁陵。
第二次謁陵的重心不在明孝陵,是在紹興大禹陵。康熙二十八年,36歲的康熙第二次南行,回到南京,他同樣去了明孝陵,文獻裡面也有記載,他具體謁陵的儀式,在大門之前下來步行到了大殿,一樣的三跪九叩,完了之後再賞給守靈的人100兩銀子就出來了。因為前面那次太讓人震驚了,所以很多文獻描述,那這一次就沒那麼多人興奮了,記載也比較少。可是這一次他在紹興大禹陵那邊,非常的有意思。從康熙南巡圖的面畫裡可以看到,中間這個地方就是大禹的陵,一個亭子,然後一路繞過去接見當地的官員,再率領他們過去。這大禹陵主要是一個禮節特別有意思,一般來說皇帝出行經過那些名勝古蹟都派一個官員去就夠了,那麼這一次呢,皇帝講因為大禹是古代聖王,功德隆盛,這樣重要的人,我應該親自去。這不僅僅是做一個姿態,還要表達自己仰慕的心情,要把大禹作為自己的精神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