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孃下廚

    從小的我是一個特別挑食的小朋友,那時候不懂父母為什麼老吃我不喜歡吃的菜,每次我們剩下的飯菜,爸爸媽媽都會把它幹掉,導致讓我有了不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多食材是被我列入黑名單了的,爸爸媽媽從小就很擔憂我的飲食,特別是出門旅遊,或者去走親戚和酒席,生怕我吃不飽,因為我太挑食了,在別人家不能選擇你喜歡吃的菜譜,不下飯。

    後來在外求學,寄宿學校這就沒辦法開小灶了,只能吃大鍋飯,因此每個星期回家爸爸媽媽總說我又瘦了,後來他們就把我喜歡吃的菜弄成醬菜,可以放挺多天,那時候同學也會跟我一起吃,都誇我爸爸媽媽做的真好吃!

    記得,以前家裡每次下館子,我因為挑食有了個特權,爸媽總是讓我先點,每次點的差不多了,他們都沒怎麼看,讓我覺得爸媽好像什麼都吃,沒有不喜歡吃的,可是,有一次,我因為不喜歡吃苦瓜就點了菠菜,後來媽媽一看,說我點了菠菜啊,然後她又說到,沒事,你爸也喜歡吃,其實,後來我從外婆口裡才知道,媽媽最不喜歡吃菠菜了,原來,媽媽也不是什麼都喜歡吃的!

    但是和他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卻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老媽是家裡的主廚,擁有對家裡一切食材的支配權,但是她好像從來沒有表現出過她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菜,她做的菜,永遠是先考慮我,再考慮老爸。就像老爸最喜歡吃魚,所以從小到大,家裡的飯桌上永遠有一碗煎好的魚塊,無論是否是在飯點時間,那是老媽為了防止老爸晚上餓了找不到吃的做好的準備。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每次回家的飯菜永遠是你最喜歡吃,我長那麼大,從沒有考慮過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菜。

    今天胖丁給大家介紹幾道爸爸媽媽們喜歡吃的菜,看看有你爸媽喜歡的嗎?

    紅燒肉

    小時候,不愛吃青菜,飯桌也經常出現的一道菜,那時候我也不喜歡吃肥肉,但是看到奶奶經常做都一道菜,她說爸爸愛吃!

    粉蒸排骨

    這道菜每次去外婆家,外婆必做菜譜之一,在過年過節,粉蒸也意味著有一個好的勢頭,蒸蒸日上的意思,所以很多長輩都會做,這是我媽媽喜歡吃的一道菜!

    西紅柿炒雞蛋

    這道菜,在現在成了一個梗,也就是說很多不會做菜的人,能做的只有西紅柿炒雞蛋了,其實,我就是那一部分人,我剛開始學做菜,就喜歡做這個,後來,爸爸媽媽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鼓勵我,每次都說很好吃,以至於我每次回家都想大顯身手,做一道西紅柿炒雞蛋給爸爸媽媽吃!

    酸辣土豆絲

    這道菜,小時候,我總是喜歡幫媽媽刮土豆絲,以前是覺得好玩,現在,自己學著做,第一次發現做這道菜很難熟啊,需要一直用手拿鏟子不斷翻炒,手特別累,可是,看著家人在一起吃,幸福感滿滿的!

    豬肚雞

    這道菜,我個人也挺喜歡吃的,以前不那麼愛吃豬肉豬肚,有次爸爸煮了豬肚雞,感覺還是不錯的,之後看到有豬肚雞的飯店都會想起家人做的豬肚雞!

    剁椒魚頭

    因為家裡人喜歡吃辣,我小時候受環境影響我喜歡上了辣的食物,而且,魚頭媽媽總說很有營養,她也特別喜歡吃!

  • 2 # 攜生活入古韻

    《雞湯情懷》

    濃郁土雞湯,熬於老灶膛。

    精心父母燉,可口子孫嘗。

    肉酥藕猶嫩,汁濃味正香。

    年年佳節夢,湯底情韻長。

    一生吃過各種美味佳餚,很少留下長久的記憶,只有母親做的雞湯,是我永久回味的至愛。這湯裡既有童年最美味的記憶,更有一家人圍坐一起時的融融親情。回味雞湯,就勾起了故鄉與親情的滋味。無論是久遠的經濟困難時期,還是現在,每逢過年,母親一定要從自己養了一年的雞窩裡抓一兩隻雞,精心的熬製成香味濃郁的雞湯。配上花生米、紅棗或者蓮藕,用那柴火慢慢煎熬;熬熟以後,倒進鍋裡,放進幾塊餈粑,再煮成一鍋供一家人喝的湯。那雞肉的酥,花生米的香,紅棗的甜,蓮藕的嫩,加上乳白濃稠的湯,真是進口舒暢,入肚愜意,一晚下肚,感覺真是享受了仙湯神羹!

    因此,每年過年回家,除了親人團聚、拜師訪友,就是衝著這碗土雞湯而去的。

    編輯

  • 3 # 城市中央廚房

    是母親做的襄陽大頭菜炒肉絲,因為60年代,家裡小孩多,經濟困難,大頭菜炒肉絲耐放不變質,還便宜!

    炒一盤大頭菜炒肉絲,可以夠吃十來天,上學、工作時,母親用玻璃瓶裝好帶上,食堂菜就著大頭萊炒肉絲吃,很香。

    時光荏苒,過40多年,經濟好了,大魚大肉也天天吃,唯有母親的大頭菜炒肉絲,是家庭聚會和春節大餐的保留菜品!

    將濃濃的鄉愁揉進時間的洗禮,最後濃縮成一碗美味的襄陽大頭菜,承載著無數身在異鄉的襄陽人,期盼回家的心。 任何承載著情感的食物,永遠都會帶著比味覺更久遠的記憶。

  • 4 # 馬尾音樂

    十幾年前資源有限,年夜飯也比較簡單,現在日子比以前好過很多了。年夜飯也變得豐盛起來,但是吃太多肉類終究會油膩,唯獨是魚並非大葷,又並非大素,成為很多人的最愛

    媽媽最願意做的菜好像很多但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魚。

    年夜飯一條紅燒大魚,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的餐桌上,都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

    因為中國家庭比較喜歡年年有餘,這個寓意。

    媽媽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紅燒鯉魚,紅燒的意思,可能寓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現在成年了,已經沒有小時候那份對於新年的期盼了,但是現在唯一比較期盼的就是年夜飯一家團圓,和年夜飯上那條紅燒鯉魚吧。

  • 5 # 堡吉樂漢堡

    坦白地說,母親做的菜,質量只能算一般,普普通通,正如她一樣普通,無法被認為是美味,也沒什麼舌尖上縈縈的追憶。並且常有少放鹽或者多放鹽的情況,因為她保持了華人做菜的傳統特色,放鹽從來不要量器,一切以大概為準,隨手抓起一把就撒,行雲流水動作漂亮,揮揮灑灑之間頗有國際大廚的風範,但是效果就不那麼好了。有時候端上來才發現太鹹或太淡,這樣就容易陷入尷尬的局面。太淡的話,就困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境地,只能採取重新入鍋的措施。而再次回鍋,如果是煮肉,就權當“回鍋肉”將就將就。如果是青菜,基本是糊成一鍋,親熱得不分你我,實現了河山大一統。而遇到菜太鹹的時候,那幾乎就沒有挽救的辦法,為對抗鹹味,只能大量消滅米飯,實在是城門失火禍及池魚。但是母親做的菜,雖然很普通,卻是我心中永遠的美味。

  • 6 # Simple310

    土家臘肉

    土家人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儲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裡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慾,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臘肉的製作方法是:

    (1)將豬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塊,便於入味和加工儲藏;

    (2)把鹽炒黃,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鍋;

    (3)把肉用溫鹽抹勻,放入盆中,將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層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齊,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瀝乾水分掛到燻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進行煙燻烘烤,月餘後待肉變棕紅時即可。

    燻好的肉應該放在通風處,可儲存兩至三年不變質,名曰“臘肉”,也稱“土家臘肉”、“恩施燻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薰香濃郁、風味獨特。

    食用時,取肉在火上將肉皮燒焦黃,放在溫水中將皮泡軟,刮洗乾淨備用。

    臘肉的烹調方法比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豬蹄一般用來燉,製作火鍋;其它部位一般用來與鮓廣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比較有名的臘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鮓廣椒炒臘肉、糖年肉、蕨粑炒臘肉、臘蹄子火鍋等。

  • 7 # 老陝濤子

    喜歡媽媽做的炒粉條。因為在小的時候家很窮,一年吃不了一回肉,只有等過年的時候才買點肉,買回來的肉只能給粉條裡炒一點,剩下的還要待客人。我們姐弟三個吃的狼吐虎咽覺的媽媽炒那個粉條是世界最好吃的一道菜,可是爸爸媽媽不捨得吃,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們吃。那時候以為爸爸媽媽真的不喜歡吃,等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想起我們小時候,不是爸爸媽媽不想吃,她們寧肯捱餓也要把最好吃的留給自己的孩子們。現在長大了,每次回家讓媽媽做炒粉條,媽媽說炒粉條有什麼好吃的,媽給你做魚,做蝦……等但是我就要吃炒粉條,媽媽給我炒一大盤粉條。看看媽媽彎曲的身影在煙火瀰漫的廚房忙碌著,手上的勺子靈活的翻炒,我心都碎了。我強忍著眼淚進廚房對媽媽說,媽我來炒吧,媽,說你出去待著,一會兒就好了,廚房煙太大燻著你。這時的我在也控制住自己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一會兒媽媽就把炒好的粉條端出來,我吃著菜,眼淚止不住又下來了,媽媽問我是不是被辣椒嗆著了,這時的我在也控制不住了。媽媽你歇歇吧,你炒的粉條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一道菜!有媽的孩子是塊寶。祝願全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

  • 8 # 夏忙啥呢

    就是用白羅卜和大頭菜切絲來炒回鍋肉,因為一到年關在家鄉的蔬菜還是滿充足的,白菜包心菜花菜兒菜等等,種得都夠吃的,但白羅卜和大頭菜年年就種得更多些,喜歡吃也吃得較多些的菜,它們除了用來煎燉炒煮著吃外,放焉了可以涼拌著吃,做成鹹菜也好吃。年年家裡宰了年豬後,爸媽常做的一道菜,就是拿這兩樣來炒回鍋肉,至今都常回味著,真的是太喜歡太好吃了。

  • 9 # 綠芽兒8

    我媽做的牛奶麵餅,我爸做的大盤雞,我爺爺每年過年做的油炸裹了麵粉和調料的雞塊和兔子塊是最難忘了……爺爺奶奶在的時候,每年年初一早上的大燴菜,再也吃不到那種味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眼2019年已過去一半,你覺得上半年都有哪些優秀的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