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帆爺他爸

    最早的應該是管子對楚國的貿易戰,高價收楚國的狐皮,低價收楚國的糧食,楚國全國農民都去打狐皮,不去種糧食,幾年後揮兵伐楚,楚國無糧抵禦~~

  • 2 # 平安是福45944246

    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對中國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65億元)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同時實施投資限制。

    作為反制,3月23日早間,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該清單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貿易戰又稱“商戰”,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打響的經濟戰爭。它雖然不像實打實的大規模軍事戰爭那樣深刻影響世界格局,但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貿易戰都或多或少影響了歷史程序。

    拖垮蘇聯的貿易戰

    二戰結束後,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意圖透過經濟援助來控制歐洲。為了反擊“馬歇爾計劃”,蘇聯也推出“莫洛托夫計劃”,與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國家簽訂一系列貿易協定。“馬歇爾計劃”最終只在西歐16國實施。

    1949年1月,蘇聯與東歐國家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同年11月,美、英、法、意等7國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這樣,東西方兩大集團的貿易戰爭正式有組織、大規模地展開。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東西方在經濟方面差距越拉越大,東歐國家與蘇聯的矛盾也在加深。美國在暫時穩住美元霸權後,開始對蘇聯發動更加全面的貿易戰。具體做法是,抓住每一次機會限制西方對蘇聯的技術出口,遏制並打擊蘇聯可以換取外匯的經濟領域。經過精心策劃,美國把蘇聯的石油產業作為打擊物件。美國發現,蘇聯經濟的弱點在於它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很大,如果國際油價下降,蘇聯出口換匯能力就會下降,而外匯儲備下降,主權風險就增加,西歐國家的銀行在給蘇聯發放貸款時就會更加謹慎。於是,美國一方面說服沙烏地阿拉伯增加原油產量來降低國際油價,另一方面採取縮減本國需求和戰略儲備等舉措進一步打壓油價。美國還要求西歐及日本時刻做好準備,一旦油價上漲,就拋售戰略石油儲備,以打擊石油投機,平抑油價。此外美國還實施了其他一些打擊蘇聯經濟的措施,包括利用“巴統”限制西歐對蘇聯的技術出口,利用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限制給蘇聯提供貸款,以及鼓勵西歐國家利用各種替代能源,減少對蘇聯天然氣的依賴,從而控制了蘇聯從西歐獲取硬通貨的途徑。

    在美國的強大攻勢下,蘇聯的出口收入因國際油價下跌而大幅下降,美元貶值又進一步使其出口所得外匯縮水,經濟陷入一片混亂,最終走向全面崩潰。

    重創日本的貿易摩擦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最為輝煌的時期。經過近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在80年代中期成為最大債權國。

    在出口導向經濟戰略引導下,日本連續10多年對美保持貿易順差,並且數額逐年增加。1970年,日本出口貿易額為189億美元,僅為美國的16,16年後增至2108億美元,基本與美國(2173億美元)持平。1970至1986年的16年間,日本出口規模擴大了10倍,而美國僅翻了一番。在此期間,日美之間貿易摩擦日趨尖銳,範圍也逐步擴大。50年代摩擦的焦點是紡織品,60年代轉而變為鋼鐵,70年代時,彩電成為摩擦的中心,80年代摩擦物件則是汽車,嚴重觸及美國國內的支柱產業。以汽車生產為例:二戰剛結束時,日本汽車年產量不足1.5萬臺,僅佔同期美國汽車產量的0.2%。至1980年,日本汽車產量超過1000萬臺,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當時美國汽車在日本市場僅佔1%的份額,而日本汽車卻在美國擠佔了近13的市場。這一時期,日本對美出口勢頭呈現咄咄逼人之勢,而美國國內經濟出現衰退,經歷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的重創,還面臨著財政赤字與貿易赤字的雙重困擾,美國對日本的經濟優勢逐步喪失。

    為了挽回局面,向來奉行自由貿易政策的美國政府開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逼迫日本簽訂自願出口協議。在此基礎上,美國提出希望透過美元貶值來增加其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由此,美日簽訂了“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給了世界一個明確訊號——日元升值空間巨大。於是,國際遊資大舉進入日本,股市、樓市形成巨大泡沫,日本出口遭受重大打擊。當1991年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開始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其影響至今仍未消除。

    曠日持久的香蕉貿易戰

    歐盟於1993年成立統一的內部市場,制定了一整套香蕉進口制度。美國認為歐盟的規定偏袒了與歐洲國家關係密切的一些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香蕉生產國,因此向世貿組織起訴歐盟。自1996年美國同拉美一些香蕉生產國一道向世貿組織狀告歐盟後,歐盟連輸三場官司。在世貿組織做出歐盟違規的裁決後,儘管歐盟對其香蕉進口制度進行了調整,並於1998年10月公佈了新的制度,但美國仍然認為其“歧視性色彩”嚴重,從而要求歐盟讓步,否則美國將於1999年初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100%的報復性關稅,年制裁額約為5.2億美元。這一數額,正是美國國內最大的三家水果公司奇蹟達、都樂和戴爾蒙特所聲稱的,由於歐盟雙重標準政策使其年均受損失的總額。

    此後,歐美雙方在世貿組織有關法律的基礎上進行了多輪磋商,在平衡各方利益後,雙方最終於2001年4月達成協議:歐盟於2001年7月1日起實行新的香蕉進口規定,在2006年之前取消進口許可證制度,自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徵稅制度。美國則於2001年7月1日終止自1999年4月對歐盟產品實施的懲罰性關稅措施。

    在這場久拖不決的香蕉貿易爭端中,由於歐盟的香蕉進口制度給拉美國家的出口造成困難,進而影響到這些國家的外匯收入。例如1998年1至10月,厄瓜多的香蕉出口收入比1997年同期減少了170億美元,其收入僅相當於1993年前的25%。巴拿馬在歐盟配額制度實行前,每年香蕉出口收入有210億美元,在其出口的4000萬箱香蕉中,有81%進入歐盟市場,而1998年其出口收入只有120億美元。因此,導致雙方將對抗心理轉移至其他貿易。此後歐美之間發生的激素牛肉、轉基因食品以及有關飛機噪音的規定等貿易摩擦,或多或少都與這一因素有關。

    如果考量西方發達國家貿易發展的歷史,就不難發現,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貿易史實際上是一部貿易保護史,其中貫穿著一個規律:每當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時,就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而當經濟繁榮時,它們又極力鼓吹貿易自由化。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國家利益最大化。

    當中國加入WTO,滿懷希望地擁抱自由貿易之時,卻遭到來自發達國家越來越多、花樣翻新的貿易保護。1979年至2008年,全球共有38個國家對中國發起過貿易救濟調查,案件總數達990件,其中反傾銷案件佔90%。截至2011年,中國已連續17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連續6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

    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暗流湧動,中國則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靶心。作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我們今後可能會遇到更多的貿易摩擦和爭端。在面對貿易戰的時候,我們要敢於和善於在WTO法律框架下解決貿易爭端。同時,要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增強企業主動採取措施避免貿易摩擦的意識,進一步發揮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主體作用。

  • 3 # 四匆

    我來安利一個。

    夏威夷王國在18世紀之前是個繁榮,富裕的群島之國。島上有約30萬原住民,自給自足。

    英國的庫克船長發現了這個寶地。遍地是檀香木,這是華人一直需要的貨物。

    可以用來代替白銀來換取中國的茶葉。

    中國源源不斷的出口茶葉,可是需要進口的貨物很少,只有拿白銀貨幣來交換。當時只有西班牙從南美的銀礦獲利還可以承受。英國的茶葉進口增長了400倍,取代雞尾酒和啤酒成為英華人的大眾飲料,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英國因為因為需要大量的白銀來買中國茶,國內壓力已經極大。發現夏威夷之後幾十年間,大量移民來砍伐檀香樹作為貿易產品到中國。

    樹總是越砍越少的,何況是島上。不過英華人後來從印度找到了鴉片,作為貿易代替品輸入中國。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清朝的有識之士禁菸,鴉片戰爭爆發。

    夏威夷的故事沒有結束。

    與此同時,北美新移民在加利福利亞的金礦快要挖空後,轉而尋找其他商機。得到了第一桶金,有人開始做煉糖產業。由於在西海岸,原材料面向太平洋地區的甘蔗生產者。

    夏威夷移民的後裔開始種植甘蔗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大量美華人來到這裡買地種甘蔗園。

    1876年,美國和夏威夷王國簽訂了貿易互惠條約,規定夏威夷的蔗糖在美國享有優惠地位,在接下來的20年,夏威夷的蔗糖產量增長了22倍,全部供往美國。

    美國在1890年通過了麥金利稅則,是為了促進與拉丁美洲的貿易。簽署的國家都可以享受零關稅。這實際上剝奪了夏威夷的蔗糖保護,需要付出高關稅。

    而此時,蔗糖出口佔據了60%的夏威夷的貿易額。

    美國有政治上的考量,希望把夏威夷變成保護國,把珍珠港據為己有。當然這樣還是可以不付關稅。

    煉糖商從利益出發,希望併入美國,民族意思強烈的夏威夷女王卻不願意。

    甘蔗園主聯合美國領事發動了政變,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島,兵不刃血的解除了女王政府。新政府領導人是移民之子,糖業大王,一力主張併入美國。

    四年之後,1898年,夏威夷變成了美國國旗上的一顆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線雕隆鼻術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