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叨車
-
2 # 天和Auto
判斷一臺汽車的安全係數,有看得見的方法和拆車才能看得見的方法兩種,對於一般車主而言可以用第一種,想要看的明白可以去品牌售後用第二種。
第一種看得見的方式是透過分析一臺車的級別和引數,對於一般的入門級和消費級汽車而言首先看重量。一臺車的車身剛性由車身高強度鋼材的使用率以及結構決定,結構設計以今天的造車工藝而言都不會有問題,那麼就只有看鋼材使用率了。
能加強車身剛性的材質有高強度鋼、高強度鋁合金、碳纖維等材質,普通的汽車能用重量大的高強度鋼就挺難得了,這種鋼材使用越多車身的整備質量則越大,反之車身則更輕。所以同級車型對比重量是可以作為參考的,20萬以下的車子不要奢求高強度鋁合金,這種材質一般要5萬左右一噸,這個級別的車還不夠。不過高階豪車並不適用這種方式,原因也在於這種材質。
其次是看主動安全配置,ESP車身穩定系統一定要有,尤其是重心較高的SUV或MPV,能透過制動某一個輪胎修正車身姿態防止車輛失控,對於新手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其次看安全氣囊,側面碰撞即使有加強B柱也很難做到絕對保護,如果加上側氣囊或頭部氣簾之後,配合安全帶可以做到幾乎絕對安全。其他輔助性配置看個人需求,這些配置更多是增加便利性。
之後是第二種方法,第一種需要計算分析比較麻煩,第二種方法則要直觀的多。無論選擇哪個品牌的汽車,在選車之前都可以去售後觀察一下,一般大小事故車總會有一些,而且有些是已經上了舉升機的。
透過直接觀察可以看到車輛的防撞機構、底盤佈局等,有拆車的話甚至可以看到車門防撞杆、頂部加強梁或者氣囊爆開的狀態,這些是能最直觀判斷一臺車安全級別的方法。
一臺汽車安全與否可以透過這兩種方法大致判斷,其次還可以看CNCAP的碰撞測試得分,滿配測試車如果能拿到五星,中低配也會有三星四星的成績,供參考。
謝謝邀請。判斷一輛汽車是否安全,我們首先應該來了解汽車的安全構造,很多汽車小白會簡單地認為汽車上有多少個安全氣囊,來作為汽車安全的評判法則,這是十分片面的。那麼,汽車安全到底應該怎麼分呢?又如何來判斷呢?首先,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汽車安全分為兩大部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
第一,所謂的主動安全就是車身搭載的安全裝置能夠很好地幫助你預防和規避即將要發生的危險,起到預防和規避威脅的作用。有以下集中裝置系統:
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是對旨在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的同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式的通稱電子穩定程式能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倒車雷達/影像,能夠清晰協助你完成倒車操作,避免造成倒車事故;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要由HUD抬頭顯示器、攝像頭、控制器以及感測器組成,當車道偏離系統開啟時,攝像頭(一般安置在車身側面或後視鏡位置)會時刻採集行駛車道的標識線,透過影象處理獲得汽車在當前車道中的位置引數,當檢測到汽車偏離車道時,感測器會及時收集車輛資料和駕駛員的操作狀態,之後由控制器發出警報訊號,整個過程大約在0.5秒完成,為駕駛者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而如果駕駛者開啟轉向燈,正常進行變線行駛,那麼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不會做出任何提示;
AWS是Advance Warning System縮寫。是一個意外事故預防和緩和的駕駛輔助系統,在危險發生前給駕駛員提供及時的聲音和視覺報警;
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又稱循跡控制系統,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車輪會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樣,汽車在起步或急加速時,驅動輪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還會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險。TCS依靠電子感測器探測車輪驅動情況,不斷調節動力的輸出,從而使車輪不再打滑,提高加速性與爬坡能力。如果車輛在摩擦係數小的溼滑、積雪、結冰等路面起動或加速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導致汽車失控;
VSA(Vehicle Stability Assist)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提高車輛穩定性和行駛安全性的控制系統。該系統除具有傳統的制動防抱死(ABS)功能和牽引力控制(TCS)功能外,還具有防滑控制(Skid Control)功能。在車輛被判斷為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時,透過計算,使車輛產生反方向的轉矩,從而抑制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保證了車輛在直行、轉向以及制動等各種行駛狀態下的穩定性。特別在遇到緊急情況突然轉向、透過溼滑路面等情況下,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
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縮寫,目前大多數轎車都裝有ABS。在遇到緊急剎車時, 汽車安全經常需要汽車立刻停下來,但大力剎車容易發生車輪鎖死的狀況———如前輪鎖死引起汽車失去轉彎能力,後輪鎖死容易發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裝ABS就是為解決剎車時車輪鎖死的問題,從而提高剎車時汽車的穩定性及較差路面條件下的汽車制動效能;
EBD,EBD可以在踩下制動踏板後、在ABS起作用之前透過調節後輪制動力達到良好的制動效果,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狀態而失效時防止車輪抱死,增大了保護範圍。廣州本田所有車型均裝備有先進的“ABS+EBD”電子制動控制系統。EBD能夠在汽車制動時自動調節前、後軸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並配合ABS提高制動穩定性;
LCA( lane change assist),又稱變道輔助系統,最先商用在奧迪Q7上面;因為汽車C柱有一個視野盲區,所以我們車輛在變道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危險,LCA就採用24Ghz雷達感測器檢測後面盲區接近的車輛,並透過前方後視鏡旁的指示燈報警提示;
ASR,其全稱是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即驅動防滑系統,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車輛尤其是大馬力車子,在起步、再加速時驅動輪打滑現象,以維持車輛行駛方向的穩定性。ASR可以透過減少節氣門開度來降低發動機功率或者由制動器控制車輪打滑來達到對汽車牽引力的控制。
座椅震動預警(SAS),將以往汽車的安全警示由視覺和聽覺延伸到觸覺。當感測器感知潛在的事故威脅時,駕駛座會根據狀況發出一側或雙側的震動,配合圖示和聲音的警示,以清晰而直觀的方式告訴駕駛者潛在的危險即將發生,甚至是危險的來源方向,以作出及時而正確的應對措施。
以上為汽車上裝置的主動安全系統,但不是所有的車上都有,很多車型只選用部分主動安全裝置系統,比如ESP,這是系統在歐洲所有乘用車上市必須強制安裝的。
第二,車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後對車內乘員的保護,如今這一保護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車內外所有的人甚至物體。由於國際汽車界對於被動安全已經有著非常詳細的測試細節的規定,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被動安全是可以量化的。被動安全裝置,則是在車禍意外發生,車輛已經失控的狀況之下,對於乘坐人員進行被動的保護作用,希望透過固定裝置,讓車室內的乘員,固定在安全的位置,並利用結構上的導引與潰縮,儘量吸收撞擊的力量,確保車室內乘員的安全。
安全玻璃,此外如安全玻璃:將鋼化玻璃與夾層玻璃相結合。鋼化玻璃破碎時分裂成許多無銳邊的小塊,不易傷人。夾層玻璃共有3層,中間層韌性強並有粘合作用,被撞擊破壞時內層和外層仍粘附在中間層上,不易傷人。
安全帶,當汽車發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間,乘員尚未向前移動時它會首先拉緊織帶,立即將乘員緊緊地綁在座椅上,然後鎖止織帶防止乘員身體前傾,有效保護乘員的安全。
保護系統,WHIPS一般設置於前排座椅。當轎車受到後部的撞擊時,頭頸保護系統會迅速充氣膨脹起來,其整個靠背都會隨乘坐者一起後傾,乘坐者的整個背部和靠背安穩地貼近在一起,靠背則會後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頭部向前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頭枕會向後水平移動,使身體的上部和頭部得到輕柔、均衡地支撐與保護,以減輕脊椎以及頸部所承受的衝擊力,並防止頭部向後甩所帶來的傷害。
安全座椅,根據兒童情況而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少嬰幼兒受到的傷害,這一點透過多年的實踐已經得到證實。兒童安全座椅是非常重要的被動安全措施。根據兒童情況設計的安全座椅可以有效地減少嬰幼兒受到的傷害,這一點透過多年的實踐已經得到證實。
安全氣囊,分佈在車內前方(正副駕駛位),側方(車內前排和後排)和車頂三個方向。在裝有安全氣囊系統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簡稱SRS)的字樣,直譯成中文,應為“輔助可充氣約束系統”。旨在減輕汽車碰撞後,乘員因慣性發生二次碰撞時的傷害程度。
安全車身,設計優良的車身結構是被動安全的主要課題。有研究表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絕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被車身所吸收。安全車身的表現形式是車室結構堅固,在發身事故時變形量極小,充分保證內部乘員的生存空間;同時,車身前後能在碰撞時變形以吸收能量,減輕乘員受到的衝擊。GOA是世界頂級水平的安全設計(GL[綜述 圖片 論壇]obal Outstanding AssessME[綜述 圖片 論壇]nt)的縮寫。它是豐田公司的設計專利。位於車前後的可潰縮車體,不僅能應對撞擊事故,還能全方位加強座艙防護,緩和二次撞擊,有利於駕駛者逃逸或被救。
總後,想說幾點,沒有人想去測試車是否安全,但買車的時候,也請參考該款車型是否經過安全評測,比如NCA,是英文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縮寫,即新車碰撞測試。這是最能考驗汽車安全性的測試。
作為駕駛者,我們應該牢記安全駕駛觀念,這才是一輛車真正安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