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來飛去246573591

    讓孩子和自己一起過馬路等紅綠燈,排隊等公交車,去營業廳排隊辦業務,教孩子洗衣服做飯,看似簡單的工作會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2 # 石頭聊家庭教育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一個誤區。

    認為延遲滿足就要人為的給孩子製造各種挫折,對孩子進行各種限制和約束。以達到鍛鍊孩子韌性的目的。

    但,實際情況是,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多數願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滿足都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挫敗,覺得自己什麼願望都達不成,這不叫延遲滿足教育,這叫絕望教育,是在逼迫他接受一個可怕的現實——你的願望註定是不能實現的。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就必須幫助孩子形成這個感知——隨著時間累積,靠自己努力與必要幫助,我的重要願望會實現,雖然遭受了一些挫折。

    ——————

    但,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難道孩子要什麼就馬上滿足他嗎?

    自然不是,因為你有自己的經濟條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也應遵守。

    比如,不可能隨意買想要的東西,因為家庭中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這個權利。

    所以,這是一種規則,不僅僅自己在遵守,孩子也在遵守,從某個角度看,這也應證了我們前面講的,不用額外的去給孩子挫折教育,生活中處處就會有各種限制,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太多,沒必要再給孩子額外的負擔。

    最後,還要提醒一句,不要受所謂專家的蠱惑,不斷的給孩子各種打擊、挫折。那樣養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健康的。

    ——————

  • 3 # 艾尼寶貝育兒

    延遲滿足從字面上看,是讓寶寶學會等待。延遲滿足能力是寶寶的一種自我控制能力,寶寶從出生開始一直在學習如何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身體,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延遲滿足由來:延遲滿足來自196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在每一個寶寶面前擺一塊棉花糖,告訴寶寶棉花糖可以吃掉,但如果可以等待一會(15分鐘)再吃棉花糖,就可以得到第二塊棉花糖。18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SAT(美國高考)成績更優秀。

    二、與寶寶及時溝通,讓寶寶明白等待的含義。當出現需要寶寶等待的事情時,用簡單的語言給寶寶進行描述,不是本次不停重複,而是每次都會重複。如每次給寶寶餵奶前告訴他“媽媽給你餵奶,等待一下”,然後馬上做好準備,也許只是30秒的等待,媽媽用語言和行動同時向寶寶解釋了關於“等待”這個詞的含義,等待在寶寶和媽媽之間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行動。三、滿足寶寶的“即時需求”,保護寶寶安全感。寶寶出生初期,沒有時間概念,冷、熱、飢餓、害怕都會讓他感到不安,在“嬰語”的提示下,給寶寶的需求及時滿足,建立充分的安全感。一個有安全感的寶寶,才會不焦躁、不恐慌,靜下心來聽從其他的指令。

    三、讓寶寶共同參與到等待中,讓寶寶明白等待的前後因果關係。如剛盛好的粥有點燙,我們可以把寶寶的小手放到粥碗的上方,在保證寶寶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的手感覺到粥蒸汽的“熱”,然後簡單告訴寶寶“粥有點燙,等它涼一點再吃”“我們可以吹一吹它”。小寶寶對粥的好奇,在感受到蒸汽的熱後會得到部分滿足,在粥涼後,可以告訴寶寶,“你摸一下粥涼了,可以吃了。”這個完整的等待過程,寶寶並不是在空洞地等待,他透過感覺與等待,明白了等待是一個在發生著變化的過程,也是我們必須經歷的過程。 五、適時與寶寶情緒共情,讓寶寶明白不是所有的等待都可以滿足。寶寶的專注力時間比較短,每個寶寶的性格不同,哭鬧的原因也多種多樣,接納與理解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明白有些事情我們是不可以做的,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寶寶,你的要求無法滿足,你的不開心,我理解。寶寶也會慢慢明白,這件事我不開心,但媽媽愛我,我會開心起來的。

    四、勿為鍛鍊寶寶等待能力,凡事都客意讓寶寶等待。寶寶應該與我們一樣活在現實當中,不要刻意製造“難度”,讓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如一瓶酸奶就擺在寶寶面前被寶寶發現,並示意想喝,你可以問他“你想喝酸奶嗎?”在寶寶可以喝的情況下,得到寶寶肯定回答後,儘量馬上拿給寶寶,寶寶這時的成就感、滿足感也會感染你的,你再適時說一句“酸奶酸酸甜甜真美味”,寶寶一定會記住這些在他開心時的詞彙的。“你想喝本酸奶嗎”這段對話是一個讓寶寶延遲滿足的過程,得到寶寶肯定回答後馬上讓寶寶喝到酸奶是一個即時滿足的過程。讓寶寶在延遲滿足與即時滿足的交替中領悟規則,成長成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

    培養延遲滿足能力,不是讓寶寶學會等待,學會壓制慾望。它的基礎是寶寶對環境的信任,以及對事物發展的自我把控能力。寶寶的自我成長髮展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關於寶寶培養寶寶自控力,你準備好了嗎?

  • 4 # 父母之道Parenting

    研究表明,延遲滿足是成功人士最顯著的個人特質之一。懂得延遲滿足的人在事業、人際關係、健康、財務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更加成功。

    延遲滿足是一種選擇。你可以選擇現在擁有,也可以選擇以後擁有更多。它將培養你堅強的意志,並助你更快更好地實現長期目標。透過以下案例我們可更好的理解延遲滿足對個人產生哪些重大影響。

    一、把錢花掉還是存起來

    一個人現在開始存錢,以便將來能夠購買更合心意的產品。例如,你想花20萬元買一輛新車,而你手裡只有5萬的現金,那麼你該怎麼辦? 開始存錢,是不是很簡單!這恰恰就是延遲滿足與意志力相結合的地方。每天你將面對各種挑戰,花錢買杯咖啡、吃午餐、看電影、買衣服以及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以上每一種情況,你都需要做一個選擇。晚上你是決定在飯店搓一頓,還是在家做健康的晚餐,省下來一部分錢,因此知道自己離買一輛夢想中的汽車又近了一步?

    很多人會對自身能省下如此多的錢感到驚訝,因此他們對自己賬務狀況更加清晰,這對他們以後購買更合心意的產品有很大幫助。你真的需要50元的品牌洗衣液嗎?還是15元的普通產品就足夠了?為了實現你的財務目標,請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現在為一點小小的滿足而無節制的消費,還是為了將來更大的成就而儲蓄希望。

    二、循規蹈矩還是勇於冒險

    上一項說的是省錢,現在要說的是如何花錢。但此處說的花錢不是為了你此時的滿足感,而是為了更長遠的目標。假設有人想以300萬的價格購買一處房產,他現不是存錢,而是投資,冒著可能貶值的分險,這其實也是一種延遲滿足的行為。另一個例子是,經營自己的事業實現財務自由。一個想要實現這一目標的人,現在就需要投資,承擔創業的風險。他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也許是以犧牲睡眠、人際關係和健康為代價的付出。然而,他現在的所作正是一種延遲滿足行為,這種行為對他最終的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他經受住了這段艱難時期,成功隨之而來。這種“延遲”的回報將遠遠超過他在其它方面取得的收穫。

    三、要健康還是要口福

    延遲滿足將給你的健康帶來顯著的積極影響。今天我們身邊很多人都面臨著身體肥胖的問題。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意志力敗給了所做的選擇。很多人在吃零食或日常食品時,喜歡吃一些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我們可以透過選擇健康的飲食,如一杯水而非可樂來收穫健康。這樣你會少生病,有更多的精力去充實你的生活。另外,你可能會驚訝於大多數健康食品實際上也能給你帶來即時的滿足感!

    四、抽菸還是戒菸

    戒菸是對一個人意志力的極大的考驗。吸菸者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現在抽一支菸,獲得片刻的快感,另一個是選擇戒菸,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記住,此刻推遲你對抽菸片刻的滿足感,卻是對你健康生活方式的即時滿足!

    五、忍受還是享受工作

    為了實現更大的成就,體驗並經歷困難的處境,從長遠來看對你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你想成為某個行業頂尖人才,你將不得不從事大量無聊和無趣的工作,但這段經歷將使你獲得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

    1.根據年齡區分對待

    兩歲以內的寶寶,父母要儘量滿足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兩歲以上的孩子是可以聽得懂大人講的道理。家長這時可以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他體會延遲滿足的感受。

    2.說明原因

    對於延遲滿足的原因,父母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如孩子想坐搖搖車,但前面有小孩子等著玩,就可以和孩子講:“搖搖車大家都可以玩,前面有小朋友等著了,我們在後面排隊,等輪到咱們了再玩。”

    3.循序漸進

    剛開始難度不應太大,要遵循小步遞進原則。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放棄追求目標的信心。

    4.不要過分關注

    延遲滿足培養的是一種自律行為,孩子較小時,需要父母監督,但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在被“監視”。

    5.積分兌換

    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規則,透過積分制度滿足孩子某些要求。如他想買玩具,就可以用孩子透過日常表現積累分數去兌換。原則是孩子透過五到十次的積累就應滿足他的要求。孩子每次獲得積分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6.堅持原則

    一些任性的孩子會透過哭鬧迫使父母“就範”,這時我們要冷靜對待,態度堅決。必須讓孩子明白,有些東西並不是即時就能滿足的。當他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再遇到同樣的情況,孩子就會接受需要等待這個事實。

    7.及時表揚

    當孩子能夠控制自己,接受延遲滿足時,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他 以強化孩子的這種良好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治皇帝為什麼選擇八歲的康熙作為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