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棠666

    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尤其繪畫效果立體逼真,做工及選料都精益求精,十分精良,製作者也一定是一些頂級大師。真可謂是此器只應宮裡有,民間根本無處尋!無論藝術水準,裝飾效果都出類拔萃。加之數量上的侷限性,自然是收藏投資的首選。

  • 2 # 古今通曉

    這個問題跟華人的傳統審美觀念的變化和近代接受外來文化影響有關。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崇尚自然,師法自然、遵循自然併力求與之和平共處,共生共榮,從而達到和諧、恬淡、清新及清靜無為的境界。先民們觀察事物及生存方式亦是如此。故能清醒地辨別事物形與質的關係,能以小見大,由現象見本質、從平凡見偉大。也就是說,其生存智慧,理性,善於發現美,善於發掘事物的本質和價值,並從中得出規律性的東西……這正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所在,所謂“技高一籌”!其生命力強大是得以延綿至今的重要原因……

    古代先賢如儒家孔子,道家老子、莊子等,其哲學思想及修為基本都是如此。

    所以,國民在民族性格上也表現為含蓄內斂,溫柔、和善和愛好和平。這種民族文化及精神,表現在審美上就傾向於,淡雅、清新、素淨與雅緻等,也就是喜歡那些大美不俗,美不外漏、沖和平淡、意蘊深沉、豐厚而又雋永的東西。

    例如數千年來,作為最高修養象徵的“君子彼德如玉”的和田玉,就因為其貌不揚,表面平和溫潤,內斂等特質而受到先民數千年的 追捧,而且使其人性化而成為君子“五德”之象徵;又如代表國民修養和氣質的書法和水墨畫,不都是至簡不過的“白加黑”嗎,卻都幾乎成為國粹;還有蘊含貴族精神和文人氣質的青釉古瓷等,舉不勝舉。

    我在《古瓷鑑定研究》一書中把它說成“泥土和火的藝術”,是自然界普遍存在而又最廉價的東西,一旦注入我中華人文因素,其內涵就有了質的飛躍!七千年來,祖先們卻將其創造和演繹出無數素潔優雅的藝術品種,受到古今中外的熱烈追捧,熱情至今不衰……所有這些,看似簡單,平凡、廉價和其貌不揚的藝術和藝術品,卻都是人類的至愛,成為長盛不衰的中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元素。

    這種審美程式及追求尤以宋代為極致。所以,有人說宋代是中國古代最具文人精神的時代:其文化方方面面的空前發達,藝術成就的空前繁榮、文人大家的空前湧現等等,都足以證明。

    這種審美追求在當時的中國,上自皇宮,下至百姓都是如此,幾乎成為一種“國風”。例如,以素淨青釉為主題的“五大名窯”都出現在北宋並非偶然;詩詞書畫都成熟和繁榮在這個時候,亦非偶然;考古,考據學的出現和著書立說的積極和熱情等文化現象的繁榮都能說明問題。說明只有整個民族沉靜下來,人們客觀,理性(包括審美)地面對生活和看待一切,才能成事,才能營造出一個良性迴圈的大的文化氛圍,才能達到包括文化藝術在內的全面振興和繁榮!

    宋人因為追求一種至簡,清新、素淨和大雅不俗的文化精神,並由此獲得空前繁榮的文化成就,其動力自然源自先秦乃至更為久遠的文明源頭,真正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使這一優秀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得以延綿了數千年。縱觀歷史,宋人功不可沒!然而可惜的是,這種優秀而純粹的文化傳統精髓沒有得以順利傳承,或者說早已變了味。

    到了清代,隨著西方傳教和帝國武力入侵,外來文化進入到中國(包括琺琅彩)。從此,華人的思想觀念、文化及審美意識才慢慢發生了變化。

    從此,上自皇帝,下到庶民都開始有點無法淡定,坐不住了。從此,簡單,直接,、膚淺的認知觀和審美觀也參雜到中華文化的血脈中……可以說清早期的幾位皇帝都比較喜歡西方文化的。(實際上他們並不代表漢民族的審美觀念和水平)。也就是說在審美方面,他們偏愛那些能直接鉤住神經的物件,即外觀搶眼,亮麗,明快,鮮豔奪目和富麗堂皇的東西。

    於是,琺琅彩器物自然成為他們的最愛和首選。故從康熙年間便引進的琺琅技術,經過前後幾個皇帝閉門會診和“研發”,直到乾隆才算“滿意”。也就是說琺琅彩這個洋玩意,被愛新覺羅家族幾代人數十年的肆意搗鼓並盡情注入自己的“選美”觀念,直至達到“消愁改恨”才擺手。

    當然,任何所謂高級別的奢侈品肯定只屬於皇帝獨享。所以,琺琅彩這一技術直到清末民國才流傳到民間。

    而這時侯由於新思想,新文化、新觀念的出現和流行,傳統文化遭到了極大的衝擊。加之各種原因使國門大開,在外來文化和觀念的衝擊下,加速了華人的審美觀的改變。這時,可謂今非昔比了。

    比如繪畫方面以色彩豔麗取勝的“海派”就此應運而生。表明國民的藝術審美開始崇尚刺激,張揚和光鮮亮麗了。這時人們一旦看到光鮮亮麗,富麗堂皇和貴氣十足的琺琅彩,自然會眼前一亮,一見鍾情。

    當然,現在的收藏者有的是真心愛之,有的則出於有利可圖,於是一批人趨之若鶩,一撥人則埋下頭來大量加工仿造之。所出之品雖與前者較之是小巫見大巫,但是亮眼程度卻毫不遜色,在審美效果上沒有質的區別(差距在於工藝和材質)。

    所以,今天我們所見琺琅器,除了出自清末民國的以外,還有不少都是當代產品,但有意思的是,打款幾乎千篇一律為“雍正”和“乾隆”的,原因沒有別的,因為不少人認為那個時候的“漂亮”,有貴氣,迎合著有錢人的虛榮心理。

    我們不妨將宋徽宗和乾隆的審美品位做一對比,孰高孰低便不言而喻。事實上,當今很多人的審美能力和當年那個乾隆皇帝毫無二致,即“選妃”試的眼光——只看“長相”,有的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只注重外表,鍾情於外在,喜愛那些光鮮亮麗的東西的人,當今真的不在少數。主要是近年社會思潮膚淺、浮躁、急功近利所致。所以在一個“刷臉”的時代,喜歡琺琅器的人自然趨之若鶩。

    這也是當今為什麼高古瓷器和高古玉器受冷落,繪畫喜歡用俗不可耐的大紅大綠,更有圍著這類東西“叫好”的人群;而書法因沒法用色彩迎合時人,就只好搞怪了。所以,現在醜書,怪書能大行其道。

    當然,我這裡並非貶低琺琅器,只是指出人們輕率,隨俗跟風的一面。光鮮亮麗也是一種美,因為有其追逐的人群,但作為收藏品只怕還是值得斟酌。再說好的琺琅器是材質和工藝的體現,工本極高,其價值也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

    不過話說轉來,從藝術的本質來講,過度加工的東西只能見其“匠氣”而不能稱之為藝術。不過我又說回來:從價格而非價值的角度來講,匠氣十足的東西總比那些“醜書”“怪畫”好的多,因為它不過就是平庸,俗了一點,而不存在或少有欺世盜名的成分。不過,這兩者在目前都有一定的市場。但是我還是要說:作為藏品就得斟酌斟酌,為什麼?因為好看的東西多的是。比如,好多仿品比被仿品好看的多,你收得完嗎。

    大美無言。8000年前的先民尚能從素面朝天的玉石身上發現諸多“大美”,而時至今天,人們卻偏好一覽無餘的光鮮,可見其審美觀不進則退!

    自然,國民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水平有待提高。這種提高也就是繼承和弘揚,而弘揚並非指“醜書”“怪畫”試的“創新”。

    事實上我們虧欠祖先的太多,主要是將他們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好東西給丟失了。可以說,當代人們的審美追求並非古人那麼淡定,真誠和自在,當人們的時候觀念受到利益的制約時,就會失去自我而受環境所左右,就會隨俗而人云亦云、比如常聽到人們在問,:“現在收藏什麼最好?”這不笑話嗎!顯然,收藏的意義在他那裡完全丟失了。

    總之,藝術(不包括醜書,怪畫之類)只有高下之分,而沒有好壞之別。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什麼樣的審美層次就追求什麼層次的物件。所以重要的是,在收藏審美過程中,一是要注重藏品的價值;二是要養成獨立的個性。

    說了半天,我想當下琺琅彩為什麼會受到一些人追捧的道理,應該是講清楚了吧。

  • 3 # 小東北文玩手捻

    在清代宮廷中,白瓷也好,青花瓷也好,五彩鬥彩也好。但琺琅彩,卻非常非常特殊,它是在紫禁城中燒造的。(在景德鎮挑好了素胎,運到北京,進行燒造)

    琺琅彩非常神秘,老百姓見不到,甚至於官員都見不到。

    琺琅彩有個雅號,古月軒。

    琺琅的名字,是外來名字。法語。

    琺琅彩從外國進入中國的時候,是銅胎琺琅彩。

    而如今中國的琺琅彩,是特指瓷胎畫琺琅。(其他品種有:銅胎、玻璃胎畫琺琅)。俗稱,琺琅彩。

    琺琅彩與其他彩瓷不同的是,它用油來調製顏料。最開始的彩料是外華人帶入中國的,不是中國自己研發的。就算後來研發出來,也是在國外帶入的顏料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它對康乾的彩瓷起到了開拓、示範的作用。

    康熙大帝對外來的東西不牴觸,不排斥,所以,琺琅彩也是在他的意圖下首先引入中國的。對彩瓷以及其他清代工藝品,有很深元的意義。審美開始西化。

    中國的瓷胎畫琺琅,使琺琅彩的表現力,達到了巔峰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它比銅胎、玻璃胎畫琺琅要貴很多的基本原因。

    18世紀康熙晚期到乾隆,景德鎮提供的瓷胎質量是最好的。在這個期間,畫琺琅得以達到了一個巔峰。

    是康熙大帝的開明,讓中國的工匠,有機會,能用同樣的材料,製作出西方的工匠展示不出來的工藝。我們自己的才能、藝術。

    琺琅彩,是唯一的,宮廷御用藝術品,沒有進入民間。民間對它一無所知。

    綜上,就是為什麼琺琅彩在收藏圈炙手可熱的原因。

    下圖是拍了一億五千萬的琺琅彩,雅俗共賞。

  • 4 # 家有寶物藝術品鑑定

    很大一部分還是因為其背後的升值潛力,近幾年收藏品升值非常迅速,很多人把它當成是一種投資手段。所以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喜歡的人越多價Grand SantaFe高,潛力越大,潛力越大喜歡的人越多,追捧的人越多。青島典藏拍賣前幾年拍過的類似的幾年間價格就翻了一倍。所以大家都看到了收藏帶來的巨大好處。追捧也是趨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馬17個皇帝中7人為養子繼位,“收養”為何成為皇位傳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