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專業愛國人士

    這個問題就是錯的,拳經裡面說:牽動四兩撥千斤,少了牽動兩個字,意思就不一樣了。四兩撥千斤這句話會給人誤解為用四兩的力去撥動千斤的力,這不僅誤導別人,也是捉弄自己。

  • 2 # 行者檟肅霜

    最初的打手歌裡面,原文是這樣:“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按照廉讓堂修訂拳譜記載,李亦畬老先生認為,敵我一搭手,就必須黏住對方,把我方全身的重量如同扶著柺棍一樣,全放到敵人的接觸點上。這樣,敵人不得不扛著我方。而我方藉助這個勢,輕輕撥動敵人的重心平衡點,這個重心平衡點就是“四兩”,只一下,敵人重心頓失,敵身體不由自主倒向一邊,失重被跌出去。這個敵身體就是“千斤”。也就是說,無論“四兩”還是“千斤”都指的是敵人身上的部位。

    在太極拳戰略戰術裡,通共有兩段文字,是對太極拳有別與其他武術的地方:

    其一,是戰術的方法論:“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慢打快,以小力降伏大力,以少數對抗多數”。按照這段邏輯描述,理解為,1*敵我雙方處於相對靜止,使敵人在應用拳擊、腿腳、刀棍的時候,因為距離,無法更進一步打擊我方。這叫以靜制動。那麼,只有一個手段可以,即,我方與敵人如同摔跤一樣互相搭手抓扣,或者我方的杆子擠頂敵方兵器的柄前方。雙方處於膠著狀態。這個時候,打擊為零。因為敵人脫不開我方。2*我方使用綿長的連續的曲線弧形運動,把敵方的來力,包括雙方膠著點、接觸點上的力引導偏離我的中線重心。這叫以柔克剛。也就是說,我方沒有欲圖脫開打擊的意思,反而是粘黏住敵人,透過圓弧運動去轉化受力。3*由於雙方膠著,故敵人能夠憑藉大力擊打的速度,那種互毆對攻的速度就無法展現,反而出現了雙方粘黏的慢動作阻尼現象。這就是以慢打快的技戰術特點。也就是說,把我方力氣小、速度慢的劣勢,轉化成了互相比拼肩架借力的模式。4*這時候,如果敵人重心不穩,或者敵人因為距離關係無法跟得上我方的走行位移,就會輕易被扭轉造成重心立刻失衡,然後就被跌摔傷了。用推、擠、按、架、拐這類非撞擊行為,顯然用力要比大力撞擊行為在力度上小。這樣,我方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以擊敗敵人,我可以全身而退。這就是“以小力降伏大力”的思想。如果每次都可以用很少的力打退敵人,那麼一個人對抗多個人就有了身體體力上的物質基礎。

    在敵我雙方互相膠著粘黏住時,敵人力氣比我方大,這是外家拳練習產生的必然結果,因為少林武術的以剛制柔就是大力擊打小力,剛極柔不化 。在這種狀態下,我方不能單靠膠著粘住敵人就以為必勝。這時候,發力方式要改變。用我方的全身之力,去對抗敵人重心平衡的翹點,就顯得很重要。所以,太極拳發展了用力方式,巧妙藉助肩架結構,形成了“力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借對地反彈力打擊敵人的省力方法。而打擊的地方並不是敵人功力所在反而是敵人練不出工夫的關節、要害、無法移動掙脫的重心腿。

    體會到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太極拳的戰術思想:牽動四兩撥千斤。

  • 3 # 清風嶺散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大鐵塊,放地上,你去挪動他,肯定挪不動,但是你給他吊起來,很容易就能推動,所以人也一樣,你讓他失了重心,就很容易撥千斤了

  • 4 #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關於四兩撥幹斤,練的層次不同就有不同的體悟,不同的用法。

    我剛開始,理解四兩拔幹斤,是用很小的力,使對方失去重心。當然必須身具千均力而不是隻有四兩勁。使用時必須得到機會,在我順人被時,同時聽勁優於對方,勁又能走到對方前面,才能借力用力。這是雙方在運動中的借力。

    運動中的借力,還可以化打合一,在來力的基礎上,加一點力,叫順手牽羊。力去加力,叫順水推舟,

    遇危則發,當自己重心要被破壞時,己化到極點,這時在對稱點向對方發勁,因為,此時對方進的太深,也到了極點。所以只多出一點勁,對方即失重。

    原地化打。對方勁剛觸我,我對準彼勁,直線彈向對方,也就借上了力。就如乒乓球與球拍相碰,來力大彈回力大。

    以上,都是後發制人,其實質還是對方先動。我雖後動,但是先至。

    當對方不動,如何四兩拔幹運化良,這時“牽動四兩撥千斤”又有了新的認識。

    牽動四兩,不是自己用四兩勁了。而變成創造機會,造勢制人。你不動,我牽動你,只要你動了四兩的勁(形容詞動一點之意),我即可以順勢借力,順逆改變方向借力。

    借力打力,是太極拳的最大特點。有人說,凡是借力打力者才是太極拳的用法,我贊同。借力,只有功夫高者才能借上功夫低者的力,這是硬道理。

    捨己從人,用意不用力,是練出借力的根本。練本不練標,就是最大的理。

  • 5 # 法照天下

    太極拳雖是一種拳術,更是一門哲學,講究陰陽圓周運動,人體要圓動作要圓,以柔克鋼,此說關健是在"牽動",沒有牽動,則不能拔動千斤之力,這也是此拳的精,巧所在,以小勝大,以弱勝強,能將任何方向之巨大之力化成圓弧,落入自己的圓圈之中。其基本功要紮實,必須要"松“到位,才能做到,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是此拳的真實寫照

  • 6 # 太極仁拳

    所謂太極拳能夠四兩拔千斤,意思就是說太極拳能夠以弱勝強以小博大。一般沒有接觸過太極拳推手的人對此是根本不瞭解、不理解、不相信的,因而持否定態度。

    什麼是太極拳?太極拳宗師和大師們對什麼是太極拳基本上都是不清楚的。王宗嶽所著的《太極拳論》一書對太極拳的技擊規律特徵表述的十分具體明瞭清晰:立如平準(保持自身平衡),活似車輪(身體輕靈圓活),捨己從人,不丟不頂,隨曲就伸,人剛我柔,我順人背,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彌長,退之則彌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上下相隨,粘連粘隨,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耄耋御眾。也就是做到不頂不抗,順勢而為,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避免遭到對手攻擊,不被擊傷擊倒。 王宗嶽《太極拳論》揭示了太極拳就是後發先制順勢而為破壞對方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防身自衛術,或者就說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的拳術,也就是大家習慣說的太極拳是以柔克剛的拳術。

    王宗嶽雖然在《太極拳論》告訴了大家太極拳的技擊規律,使我們懂得了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拳術,但並沒有講出太極拳力學原理。

    太極拳技擊規律是順勢而為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力的平衡是問題的核心。力的平衡理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牛頓力學三大定律是力的平衡理論的理論基礎。孤立片面想當然地胡亂掛鉤聯絡是不可能得出太極拳力學原理的。

    太極拳能夠以弱勝強以小博大亦即四兩拔千斤是有力學原理的,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根本不可能。太極拳力學原理科學地解釋了技擊時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是完全可行的。李經梧、石明、閆芳、肖維佳等眾多太極拳大師的推手現象中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就使弟子晃顫、蹦跳、移步,飛出、轉圈、傾跌、翻滾完全是真實的,符合力學常識的。眾多人質疑太極拳,質疑閆芳,是因為他們的認識違背力學常識!順勢而為就是做到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四兩拔千斤的唯一途徑!

  • 7 # 太極清風0532

    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功能,是前人為了將太極拳傳下去,用口述或文字描述的的一種形容而已。通俗的講,就是借力打力以巧取勝的克敵之法。

    那些拳経、拳論啥的,這方面的事情講的也太多了……可以說,每一個喜歡太極拳的朋友,都買過這類書藉學習和研究。至於如何理解和用這些前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那就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事情了……在這裡就無須贅述了。

    真正花時間下功夫練過太極拳,練過太極推手的人,都知道“練成千斤力,只費四兩功”這句話吧?還有傳武中的“一膽、二力、三把式”的說法吧?因為,太極拳裡面的“四兩……”和傳武裡面的“……三把式”就是技巧,就是借力打力克敵致勝的方法。那麼,前提就是“千斤力”和“膽與力”了。

    因此,決不是一些初學者,或者理論研究的人所以為的那樣,照本宣科就歷害了的。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訓練才可以,包括那些輔助的功法:力量、速度、耐力……等等,身體素質和功能的訓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現在是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各種推手比賽,散打比賽都非常多,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比賽中有幾個表現的像書裡描述的那樣的?……

    我們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假若能夠處理好“千斤力”和“四兩”的關係,我們也就拿到了,如何實現“四兩撥千斤”這個問題的鑰匙了。

    太極拳的習練者,大概是分兩個陣營的。有的以健身為主,有的以練功夫為目的。怎樣才能做到“體用兼備”?。 “強腎固本打拳自勝人一籌”,前人已經給我們指出了方向。在教練的指導下,拳架必須習練純熟,從中體會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和勁力的松沉、摺疊、圓活……等等,這是知己功夫。

    再就是由教練給學員“喂勁”,這一步時間長,也很重要。

    教練必須“捨己從你”,以自己的身體當靶子,以柔化為主,決不能用強。由學員隨便進攻推自己……。把學員的勁兒引出來,把學員的散力逐漸變成整勁。平時,加練一些輔助的功法……。學員們之間的訓練,相互之間也要指定一方進攻,另一方化解的方式。隔段時間考核時,雙方就可以相互使勁,隨便進攻。這叫知人的功夫。

    練習拳架,可以指導自已在推手當中勁力的運用,練習推手,可以驗證自己的拳架是不是正確。當然,也需要教練的指導和監督了。久而久之,便會“有心求柔無意成鋼”,這是必經之路吧。如此這般的“千斤力”的功夫訓練,克敵制勝中只費“四兩功”是容易做到的。 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也就可以實現了!太極拳的拳架和推手的訓練,都是為了不接手,克敵做準備的。也就是散打!這是太極拳,“體用兼備”的高階階段了。……。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討論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養魚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