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解深密經》還建立了“心意識相品”,其中也詳細闡述了“心(梵語citta,音譯作質多,集積、集起名心之二義,這裡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亦名阿陀那識)、意(梵語manas,音譯作末那,思量、思考之義,主要是指染汙意之第七末那識)、識(梵語vijnāna,音譯作毗若南,其中字首vi的意思是分析、分割,動詞詞根jnā是知、了。本義是了別,了謂覺了,別謂分別,識對諸境有覺了分別的作用,表示透過對事物的分解、分析而產生認知。又具有分類、判斷、論證之義。用現代的語講,識也就是一種認識功能。這也就是我們日常的認識能力(認識現象),主要是指眼等前六識)”三之特點、內容和法義及其相互間的關係。現將其八識心王主要義理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來分析抉擇含有“認識論”的內在特點:
所謂八識,拉丁梵語as!t!au vijn~a^na^ni:此中有八:
1、眼識:依阿賴耶識中眼識自種為親因緣,眼根作增上而起,覺了色境的認識功能,故名眼識。《集論》卷一雲:“何等眼識?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顯揚》卷一中亦云:“眼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眼根,與彼俱轉,緣色為境,了別為性。如薄伽梵說:內眼處不壞,外色處現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識得生”。
2、耳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耳識自種子所生,依於耳根為增上緣,緣聲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中雲:“何等耳識?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
3、鼻識:謂以阿賴耶識中鼻識自種子所生,依鼻根作增上,緣香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雲:“何等鼻識?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
4、舌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舌識自種子所生,依舌根為增上,緣味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雲:“何等舌識?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
5、身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身識自種子所生,依身根為增上,緣觸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中雲:“何等身識?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
6、意識:謂以阿賴耶識中意識自種子所生,依意根為增上,緣共不共法為境的認識能力。《顯揚》卷一中雲:“意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意根,與彼俱轉,緣一切共不共法為境,了別為性”。
意識之生起,能遍緣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進而進行造作分別,思維了別諸境最為突出,故有“五俱意識”與“五不俱意識”二種。
五俱意識者:與前五識同生同滅之意識,此意識緣境取境最為明瞭,故又稱“明瞭意識”。此意識又分二:即五同緣意識與不同緣意識。五同緣意識者:與前五識俱起,同緣一境。不同緣意者:雖與前五識同起,但意識不與之同緣,而另緣它境。
五不俱意識者:謂此意識單獨活動,不與前五識同起,所以又名獨頭意識。此有三種:即獨散意識、定中意識、夢中意識。獨頭意識者:謂此意識獨自有條不紊的活動,不與前五識同起,亦不與定中、夢中、散亂意識相同。如構思寫文章,或回憶詩文等。定中意識者:謂修禪定靜慮時所生之意識。夢中意識者:謂熟睡做夢所生之意識。散亂意識者:謂此意識雖單獨生起,但內心煩亂、掉舉不安。茲列表如下:
五同緣意識
五俱意識——明瞭意識
不同緣意識
第六意識
夢中意識
不俱意識——獨頭意識 定中意識
獨散意識
7、末那識:梵語manas,漢譯染汙意。染汙意為我執,謂執持我之見者。染汙者:恆與四根本煩惱(即我痴、我見、我欲、我愛。)相應義,故又名自我意識。意者:思量名意,謂此識恆常思量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第六意識必須以我意為所依,故名第七識為我意識,主觀意識。此識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眼等前六識以第七末那識(我意)為染淨依,第六識之所以稱為“意”者,即由“依意之識”而來。《成唯識論》卷四中雲:“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恆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恆審思量無我相故”。故末那識則以阿賴耶識中自種子為因緣,又以阿賴耶識為根作增上緣而生,然後再倒緣阿賴耶識見分為自我,故名末那識。《集論》卷一中雲:“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然而應當注意的是:此末那識若取“意”譯,則與第六識之意識意義近似,容易混同。因為此二識於梵語原典中皆有“意識”之意。末那識則表示“意動是識”,其識之本身即名為“意”,即自由主觀之意識。此乃兩者名義接近、所依與作用迥別,所以玄奘大師等譯師一用音譯為“末那識(梵文manas)”、一用意譯“意識(梵文mano-vijñāna)”以區別之。實際上,末那識相當於近代西方哲學所言之知性(智識)、理智的範疇。
唯識學認為,末那識是主體思維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主體意識出自我覺(覺識)和我意(意識)。但是覺識、意識都是被動的感知。脫離感官的純粹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我識反映自我,所以也是我執,即主觀意識。即純粹思維,純思維(惟)也。思維與意識之不同,就在於運用符號概念之自由想象。
8、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之音譯,漢譯含藏識,此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能藏者:阿賴耶識能受燻持種,有堪能含藏一切染淨諸法的種子。猶如大海,能納百川;又如寶庫,能藏寶物。所藏者:謂前七轉識及彼心所等現行諸法,熏習成種,能被阿賴耶識所藏。猶如江河眾水,同歸於海;又如眾寶,能藏於寶庫之中。我愛執藏者:謂阿賴耶識見分,愛被末那識執為自我,也就是末那識愛執阿賴耶識見分為我。此三藏的關係是:能藏猶如寶庫,所藏猶如寶庫中的寶物,我愛執藏猶如守寶庫的人,堅執寶庫為我所有。具上三藏義,故名阿賴耶識。相當於西方哲學之先驗理性(理識)、絕對理性(主客合一)的範疇。
至於阿賴耶識有種種別名,更能彰顯出其認識論思想的特點,故現將其概述如下:
阿賴耶識一名見於《阿毗達磨大乘經》,如《攝大乘論本》卷一引該經頌雲:而“一切種子識”亦見於該頌中。阿賴耶識上已解釋,此不覆述。
阿陀那識者:漢譯執持識,此識執持種子、根身,故名。《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六中雲:“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阿陀那識一名見於《解深密經》第一卷中;如該經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異熟識者:此指阿賴耶識中含藏有漏業種變生三界五趣根身器界的識,故名異熟識。即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此有三義:(1)異時而熟:謂業在過去,果在現在;業在現在,果在未來;不同時間變異成熟,故名異熟。(2)異性而熟:謂業因有善惡性,業果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性,因果性異,故名異熟。(3)變異而熟:謂業因酬果,前生後熟,前隱後顯,因果變異,故名異熟。《成唯識論》卷三中雲:“此第八識,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故”。《攝大乘論本》卷一中亦有詳解,讀者可以自閱,故不繁引。
藏識海者:謂大海能納百川,阿賴耶識能藏諸種,故喻為海。《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中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心者:即阿賴耶識說名為心,是集起義。集積諸法種子,生起諸法現行。《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卷十曰:“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成唯識論》卷五引《入楞伽經》頌雲:“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故名為識”。
根本識者:簡稱本識,此對轉識而言。即於八識中,前七識是以阿賴耶識中各各自種、轉動之所生起的,故稱前七識為轉識。阿賴耶識是生起前七轉識的根本,故稱阿賴耶識為本識。《攝大乘論》卷一雲:“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唯識了義燈》卷四末雲:“……二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一切種子識者:因為世界現象都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所認知,故阿賴耶識方為人生宇宙萬法去後來先之本源。而人類則須透過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轉識,得以察知外境所顯之影像,繼而對他們進行緣慮執取,反以幻境為實在。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的根源(因性勢力),故又名為種子、習氣、隨眠和功能差別等。故對生現行法的因,名為種子。阿賴耶識中具有名言種子、二取種子、業種子等,故名“一切種子識”。前引《阿毗達磨大乘經》中頌雲:“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此名則出於佛說。《成唯識論》卷三雲:“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所知依者:所知是法,謂一切諸法依阿賴耶識所變現。《攝大乘論》初分專談阿賴耶識,故稱此品“所知依”。《成唯識論》卷三雲:“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另外,阿賴耶識作為人生宇宙所現起之始原,在佛學中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結生相續識等之名。因宇宙萬物生成之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阿賴耶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而此識亦為能變現諸境之心識,故亦稱初能變。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故唯識學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
諸家異說:關於“阿賴耶識其含義”,佛教各派解說不同。至於阿賴耶識為清淨之真識,或染汙之妄識,是有為緣起(賴耶緣起),或者無為緣起(真如緣起),此乃佛學界所爭論之一大問題。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而立名。
佛學其它學派則對此異說紛紜:據《阿含經》中雖然已有“阿賴耶”一詞,意義專重心理學上的貪愛、執著,阿毘達磨時代的《論書》亦同。而《攝大乘論所知依分》中也雲:“複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識。由此深細境所攝故。所以者何,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處轉,是故於彼雖離此說然智得成,解脫成就故不為說。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
道
《解深密經》還建立了“心意識相品”,其中也詳細闡述了“心(梵語citta,音譯作質多,集積、集起名心之二義,這裡主要是指第八阿賴耶識,亦名阿陀那識)、意(梵語manas,音譯作末那,思量、思考之義,主要是指染汙意之第七末那識)、識(梵語vijnāna,音譯作毗若南,其中字首vi的意思是分析、分割,動詞詞根jnā是知、了。本義是了別,了謂覺了,別謂分別,識對諸境有覺了分別的作用,表示透過對事物的分解、分析而產生認知。又具有分類、判斷、論證之義。用現代的語講,識也就是一種認識功能。這也就是我們日常的認識能力(認識現象),主要是指眼等前六識)”三之特點、內容和法義及其相互間的關係。現將其八識心王主要義理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來分析抉擇含有“認識論”的內在特點:
所謂八識,拉丁梵語as!t!au vijn~a^na^ni:此中有八:
1、眼識:依阿賴耶識中眼識自種為親因緣,眼根作增上而起,覺了色境的認識功能,故名眼識。《集論》卷一雲:“何等眼識?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顯揚》卷一中亦云:“眼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眼根,與彼俱轉,緣色為境,了別為性。如薄伽梵說:內眼處不壞,外色處現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識得生”。
2、耳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耳識自種子所生,依於耳根為增上緣,緣聲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中雲:“何等耳識?謂依耳、緣聲,了別為性”。
3、鼻識:謂以阿賴耶識中鼻識自種子所生,依鼻根作增上,緣香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雲:“何等鼻識?謂依鼻、緣香,了別為性”。
4、舌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舌識自種子所生,依舌根為增上,緣味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雲:“何等舌識?謂依舌、緣味,了別為性”。
5、身識:謂以阿賴耶識中身識自種子所生,依身根為增上,緣觸境的認識能力。《集論》卷一中雲:“何等身識?謂依身、緣觸,了別為性”。
6、意識:謂以阿賴耶識中意識自種子所生,依意根為增上,緣共不共法為境的認識能力。《顯揚》卷一中雲:“意識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於意根,與彼俱轉,緣一切共不共法為境,了別為性”。
意識之生起,能遍緣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進而進行造作分別,思維了別諸境最為突出,故有“五俱意識”與“五不俱意識”二種。
五俱意識者:與前五識同生同滅之意識,此意識緣境取境最為明瞭,故又稱“明瞭意識”。此意識又分二:即五同緣意識與不同緣意識。五同緣意識者:與前五識俱起,同緣一境。不同緣意者:雖與前五識同起,但意識不與之同緣,而另緣它境。
五不俱意識者:謂此意識單獨活動,不與前五識同起,所以又名獨頭意識。此有三種:即獨散意識、定中意識、夢中意識。獨頭意識者:謂此意識獨自有條不紊的活動,不與前五識同起,亦不與定中、夢中、散亂意識相同。如構思寫文章,或回憶詩文等。定中意識者:謂修禪定靜慮時所生之意識。夢中意識者:謂熟睡做夢所生之意識。散亂意識者:謂此意識雖單獨生起,但內心煩亂、掉舉不安。茲列表如下:
五同緣意識
五俱意識——明瞭意識
不同緣意識
第六意識
夢中意識
不俱意識——獨頭意識 定中意識
獨散意識
7、末那識:梵語manas,漢譯染汙意。染汙意為我執,謂執持我之見者。染汙者:恆與四根本煩惱(即我痴、我見、我欲、我愛。)相應義,故又名自我意識。意者:思量名意,謂此識恆常思量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第六意識必須以我意為所依,故名第七識為我意識,主觀意識。此識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眼等前六識以第七末那識(我意)為染淨依,第六識之所以稱為“意”者,即由“依意之識”而來。《成唯識論》卷四中雲:“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恆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恆審思量無我相故”。故末那識則以阿賴耶識中自種子為因緣,又以阿賴耶識為根作增上緣而生,然後再倒緣阿賴耶識見分為自我,故名末那識。《集論》卷一中雲:“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然而應當注意的是:此末那識若取“意”譯,則與第六識之意識意義近似,容易混同。因為此二識於梵語原典中皆有“意識”之意。末那識則表示“意動是識”,其識之本身即名為“意”,即自由主觀之意識。此乃兩者名義接近、所依與作用迥別,所以玄奘大師等譯師一用音譯為“末那識(梵文manas)”、一用意譯“意識(梵文mano-vijñāna)”以區別之。實際上,末那識相當於近代西方哲學所言之知性(智識)、理智的範疇。
唯識學認為,末那識是主體思維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主體意識出自我覺(覺識)和我意(意識)。但是覺識、意識都是被動的感知。脫離感官的純粹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我識反映自我,所以也是我執,即主觀意識。即純粹思維,純思維(惟)也。思維與意識之不同,就在於運用符號概念之自由想象。
8、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之音譯,漢譯含藏識,此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能藏者:阿賴耶識能受燻持種,有堪能含藏一切染淨諸法的種子。猶如大海,能納百川;又如寶庫,能藏寶物。所藏者:謂前七轉識及彼心所等現行諸法,熏習成種,能被阿賴耶識所藏。猶如江河眾水,同歸於海;又如眾寶,能藏於寶庫之中。我愛執藏者:謂阿賴耶識見分,愛被末那識執為自我,也就是末那識愛執阿賴耶識見分為我。此三藏的關係是:能藏猶如寶庫,所藏猶如寶庫中的寶物,我愛執藏猶如守寶庫的人,堅執寶庫為我所有。具上三藏義,故名阿賴耶識。相當於西方哲學之先驗理性(理識)、絕對理性(主客合一)的範疇。
至於阿賴耶識有種種別名,更能彰顯出其認識論思想的特點,故現將其概述如下:
阿賴耶識一名見於《阿毗達磨大乘經》,如《攝大乘論本》卷一引該經頌雲:而“一切種子識”亦見於該頌中。阿賴耶識上已解釋,此不覆述。
阿陀那識者:漢譯執持識,此識執持種子、根身,故名。《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六中雲:“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阿陀那識一名見於《解深密經》第一卷中;如該經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異熟識者:此指阿賴耶識中含藏有漏業種變生三界五趣根身器界的識,故名異熟識。即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此有三義:(1)異時而熟:謂業在過去,果在現在;業在現在,果在未來;不同時間變異成熟,故名異熟。(2)異性而熟:謂業因有善惡性,業果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性,因果性異,故名異熟。(3)變異而熟:謂業因酬果,前生後熟,前隱後顯,因果變異,故名異熟。《成唯識論》卷三中雲:“此第八識,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故”。《攝大乘論本》卷一中亦有詳解,讀者可以自閱,故不繁引。
藏識海者:謂大海能納百川,阿賴耶識能藏諸種,故喻為海。《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中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心者:即阿賴耶識說名為心,是集起義。集積諸法種子,生起諸法現行。《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卷十曰:“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成唯識論》卷五引《入楞伽經》頌雲:“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故名為識”。
根本識者:簡稱本識,此對轉識而言。即於八識中,前七識是以阿賴耶識中各各自種、轉動之所生起的,故稱前七識為轉識。阿賴耶識是生起前七轉識的根本,故稱阿賴耶識為本識。《攝大乘論》卷一雲:“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唯識了義燈》卷四末雲:“……二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一切種子識者:因為世界現象都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所認知,故阿賴耶識方為人生宇宙萬法去後來先之本源。而人類則須透過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轉識,得以察知外境所顯之影像,繼而對他們進行緣慮執取,反以幻境為實在。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的根源(因性勢力),故又名為種子、習氣、隨眠和功能差別等。故對生現行法的因,名為種子。阿賴耶識中具有名言種子、二取種子、業種子等,故名“一切種子識”。前引《阿毗達磨大乘經》中頌雲:“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此名則出於佛說。《成唯識論》卷三雲:“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
所知依者:所知是法,謂一切諸法依阿賴耶識所變現。《攝大乘論》初分專談阿賴耶識,故稱此品“所知依”。《成唯識論》卷三雲:“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另外,阿賴耶識作為人生宇宙所現起之始原,在佛學中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結生相續識等之名。因宇宙萬物生成之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阿賴耶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而此識亦為能變現諸境之心識,故亦稱初能變。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故唯識學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
諸家異說:關於“阿賴耶識其含義”,佛教各派解說不同。至於阿賴耶識為清淨之真識,或染汙之妄識,是有為緣起(賴耶緣起),或者無為緣起(真如緣起),此乃佛學界所爭論之一大問題。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而立名。
佛學其它學派則對此異說紛紜:據《阿含經》中雖然已有“阿賴耶”一詞,意義專重心理學上的貪愛、執著,阿毘達磨時代的《論書》亦同。而《攝大乘論所知依分》中也雲:“複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識。由此深細境所攝故。所以者何,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處轉,是故於彼雖離此說然智得成,解脫成就故不為說。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