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牛音樂影片
-
2 # oboeli
學習鋼琴的意義也就是學習音樂的意義吧。一個是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然後是自己的個人修養。在練習到一定程度上,自己的藝術修養和性格也會影響到你所學的鋼琴或者其他樂器。更多時候個人的情感在無法敘說時透過音樂來表現會更加深刻。
-
3 # 楚一伯
就學習鋼琴的意義來說,要表述的範圍其實很廣泛,如有的想成為鋼琴家,有的想學會它來陶冶情操,也有的想學會了去教教孩子們,還有的是覺得家裡有臺鋼琴比較有品位,把生活裝點得優雅一點,這些一說大家都懂。
至於鋼琴這件樂器本身的意義,可謂非常重大,以致於人們把它稱之為樂器之王。這個王並不是說它比任何樂器都好聽或體積最大,因為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可聽和形象美之特點。最主要的方面,鋼琴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初期、特別是機械裝置技術發明後所產生的一種樂器,說它是工業革命的產物也不過份。其結構複雜,有上千個器件,為任何一種樂器所沒有,且屬半自動化,透過機械裝置控制琴鍵用鍵棰敲擊音響出來,其音樂的最大表現特點是能直接叩擊人們的心靈,不像小提琴和二胡笛子,僅僅作用於人的耳朵感觀。同時鋼琴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即大氣磅礴又柔情似水,世界上所有的在音樂中用到的88個音階,在鋼琴上正好體現為88個琴鍵,除此外再沒有任何一種樂器有這麼寬廣的音域。此外歌唱家們也必須要有鋼琴來練聲,否則聽音就不準,而且在音樂學院和演出團體,鋼琴本身就是歌唱家們的一門必修課程。至於作曲家就更離不開鋼琴,作曲中所有的表現手法、音樂作品的好不好聽,只有在鋼琴上才能得到全面檢驗。人們常說作曲是一門四星捧月的專業學問,即鋼琴、曲式與和聲、復調、配器,由這四門大課專業撐起一個音樂作曲家的音樂創作之宏偉大廈,因為和聲、復調和配器的音樂效果,只有在鋼琴上才能完全彈奏並檢驗表現出來,除此外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種樂器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大概就是所謂樂器之王的關鍵地位之所在。所以在音樂領域內,無論給予鋼琴什麼樣意義的高評價都不為過。
回覆列表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臺上流暢的演奏背後,是無數枯燥的練琴積累,是對鋼琴和音樂由愛到恨、又由恨到愛的心路歷程。在黑白琴鍵的世界裡,八十八個琴鍵,十根弱小的手指,最終是半途而廢,還是成為朗朗第二,亦或給孩子帶來伴隨一生明媚燦爛的音樂人生?一切多米諾式骨牌都從一個個細小的正確選擇開始。
一位親媽的心聲:
當初,覺得讓女兒學一門樂器,薰陶一下音樂之美,學會彈奏幾首優美的鋼琴曲,就心滿意足了。但自從女兒學了鋼琴,感覺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考驗我們的耐心,現在都學了兩年了,放棄總覺得付出的努力全打了水漂,但繼續堅持吧,真不敢想象繼續學下去,還會付出多少。
特別是練琴時聽到小區裡其他孩子玩耍時的歡歌笑語,內心對孩子很有些愧欠的感覺。學鋼琴最大的難點在於,必須每天堅持練習不低於一小時的時間量才能平穩的進步。而這點對絕大多數家庭很難做得到,想想誰家沒有一些事情要耽擱,而這造成的問題就是學琴起伏不定,練習量形成積壓。
現在想讓家長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真心的奉勸很多想讓孩子學鋼琴的家長們三思而後行,不要輕易踏進這條漫無止境的,充滿艱辛的學琴之路。
也許在許多父母的心中,總有那麼一幅畫面:穿著如同小王子或是小公主的小寶貝,在舞臺上流暢地彈奏著一首動聽的樂曲,臺上行雲流水,臺下神情專注,一曲完畢,寶貝優雅地起身鞠躬,臺下掌聲四起,小寶貝不得不回來再次鞠躬謝幕。
一位琴童的心聲:
我喜歡鋼琴裡流出來的聲音,有時候像沉悶的大象腳步聲,有時候像清脆的鳥叫聲,我也喜歡五線譜裡跳動的小豆子,但是我真的很害怕練琴。
練琴真的好辛苦,不過但我練熟了一曲,得到了媽媽和老師的表揚我真的真的很開心, 在臘八節的時候,媽媽帶我去靈隱寺我不懂一尊尊佛像的真正意義 ,但是,我還是學著大外婆的樣子唸唸有詞說:保佑我談鋼琴時,不要生氣,還有在老家的時,我學著姐姐們對著孔明燈許願說,“我要成為一個鋼琴家。”
學琴也許本就是件有始無終的教育禮物,當孩子的琴聲,從招致鄰居的怨言,變成每週末都有人敲門來要求欣賞他的演奏時,也許,孩子一路以優異成績走過來後,卻只能選擇當名普通的鋼琴教師;或是激情澎湃的彈奏,只能當做家庭聚會時的背景音樂。
你會遺憾嗎?有點! 但會後悔嗎?絕不。
不管是鋼琴家、鋼琴老師或是隻當一個普通的鋼琴愛好者,如果人的這一生能夠品嚐音樂之美,能夠體會音樂帶來的無限酸甜苦辣,終身都有美妙的琴音相伴,琴聲能夠點綴最重要最美好的人生瞬間,那麼,兒時的音樂學習就絕對不是浪費時間,你已經讓你的孩子走在了一條更容易發現美、更容易觸手幸福的路上。
當手指在廣闊的琴鍵上飛舞時,這幅美好的畫面便是鋼琴的魅力,即便不做為專業,也是舒閒生活的點綴,是無上典雅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會彈琴便意味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不管怎樣,依然有幾千萬人在學鋼琴。
學鋼琴,不過是一份教育禮物,人生應該有的一章華彩。
僅此而已!
1 手巧才能心靈
專家發現,如果想培養出智力發達、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讓他活動手指。因為手指的活動能夠刺激大腦皮層中的運動中樞,進而促進全部智慧的發展。
鋼琴的練習和演奏都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聽覺的專注、敏感,十個手指在各自獨立的前提下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全身肢體都要協調配合。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專案能像彈鋼琴那樣需要大腦協調起眼、耳、口、手、腳的同時參與。
這種綜合性的活動不僅會鍛鍊大腦的複雜性,而且能激發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在這樣生動的動態系統中持久鍛鍊,必然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的健康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
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音樂才能發育期:一是學前的2——6歲,二是學生期的12——15歲。就學習鋼琴而言,4——5歲的兒童已經有了一定的手指綜合控制力,是開始學琴的最佳時期。大量事例證明:從幼年開始學習鋼琴的孩子,入學後,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2 音樂是一所大學校
從最早的巴洛克時期的巴赫,到古典主義時期的貝多芬、莫扎特、海頓,再到浪漫主義時期的肖邦、舒曼,無數的音樂巨匠為鋼琴寫下了數不盡的鋼琴獨奏曲,這是一筆無價的、具有永恆魅力的精神財富。
學習鋼琴,就走進了這所完整的音樂學校,就可以親身接觸、直接領受這筆財富。同時,在這裡學到的將不是單一的、某一側面的音樂知識,而是構成音樂藝術最主要的基本元素,理解音樂思維所應用的基本語彙、語言和語法。
不僅有旋律知識、和聲知識、復調知識和音樂史知識,還有音樂形象、音樂內容、音樂意境和音樂風格等音樂美學知識。實際上,在鋼琴學習中學到的,將不只是鋼琴,而是全面提高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維力。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對室內樂、交響樂等非鋼琴的音樂作品,也會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鑑賞力。
3 琴能養情操煉毅力
演奏鋼琴需要相對熟練的技術、技巧。掌握技術、技巧需要有規律的、正確的、恆久的訓練,這種訓練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氣。所以,鋼琴學習對於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頑強進取的品質以及踏實、嚴謹、科學的方法,都有很好的作用。
有學生家長說:“自從孩子學習鋼琴以後,別的不說,起碼指甲知道剪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又長又髒了。”也有家長說:“我女兒以前就是一個假小子,整天上竄下跳,比男孩子都要調皮,學了這幾年鋼琴,變得懂事、體貼人了,而且,在班裡還一直是班長。”
這就是鋼琴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積極影響。古人將“琴棋書畫”定為必修課,“琴”首當其衝,所以,懂音樂、會彈琴,更能增加一份靈氣。
4 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本是一家琴行的廣告語,有其一定的道理。一個人所謂“變壞”,不外乎從貪圖吃喝玩樂一類物質享受開始,而經常參加藝術活動的人,追求的則是精神境界上的完美,對於物質的慾望,要淡泊許多。學習鋼琴,就是練習控制情緒的一門藝術,久而久之,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孩子也就練就了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
被稱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青年時期因為貧困幾乎成為維也納街頭的流浪者,但在他棲身之處,碰巧有一架別人棄置不用的破舊古鋼琴,正是這架鋼琴,陪伴他度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光。多年後他回憶說,每當夜晚坐在這架鋼琴面前時,覺得世上最富有的國王也沒有他幸福。
正是這精神的富有,使他終於戰勝了物質上的貧窮,成為偉大的作曲家。另一方面,學習鋼琴也是孩子學會審美的過程,他們有審美的能力後,也會有“審醜”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分善惡、辯是非,從而可以從容應對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同樣的,鋼琴學習還對鍛鍊孩子與人和諧相處有著很大的作用,特別站在舞臺上與觀眾交流時,能讓人克服膽怯,處事落落大方,從而充滿自信。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學習鋼琴的意義不僅是學會彈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毅力和吃苦精神,培養孩子做事嚴謹、認真、完美的作風,培養孩子追求進取、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
前蘇聯著名鋼琴教育家、演奏家涅高茲教授曾表示,如果能由他決定的話,鋼琴應當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的確,如果有可能,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學鋼琴的話,那必定會推動建設一個真正文明的現代社會的歷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