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婆婆不合,我們後來跟婆婆分家了。現在的關係還過的去!以前跟婆婆住的時候每次婆婆都會給自己找藉口,總是讓老爺做以各種藉口忽悠我們,逢年過節只要我在家她都會以各種藉口出門等著我煮飯給她吃,打電話問她回來沒還各種發脾氣!現在關係雖然緩和了一些,但是老爺每次讓我們回家吃飯,她都不在家讓老爺打電話叫我過去煮飯,你們覺得正常嗎?你們都會怎麼做?
-
1 # 南方丞68083316
-
2 # 寶媽百合
說說我的經驗,從來沒有這個過,本來我對我婆婆沒有什麼的,我結婚是17年我沒有說須要多少禮金他們家給了3萬8,我是這樣的他給多少要多少,18年弟媳他們結婚給7萬,婆婆跟我說是物價不一樣了,我沒出聲,就在早兩個月前弟媳拿了十幾個夏威夷果回來,放在下面晒婆婆叫我開給我女兒吃,我就開著開著她不吃了,我見剩下幾個我就想著吃完了,婆婆見我在吃,她就說是弟媳拿回來的,留給她吃,我就不吃了還有幾個,我馬上在網上買了兩斤,快遞到了我就拿一袋給回弟媳,感覺好像我買不起那樣就幾個夏威夷果,我不跟你計較那麼多你反而跟我計較,從那已後我不敢隨便在他家吃東西,吃的時間須要問一下誰買的,我一結婚就懷孕,感覺那時候婆婆當真好,我不怎麼買衣服,第一年我買過幾件衣服給她,現在沒有再買了,前年我自己都是穿舊衣服過年,給她買了條差不多300的裙子,我不是說須要你對我怎麼怎麼好,平常心就好,我是這樣的你對我好,我會對你更好,我不想因為一些小事計較那麼多,所以我不想在他家住了,跟老公說帶小孩回孃家,老公不願意,他要我帶著寶寶到他工作的地方租房住,我們出來兩個多月了,在外面我們自己吃自己住很開心,所以我也不懂怎麼才能好好相處,分開可能會好些!
-
3 # 一醉寶閣
婆媳雙方要妥善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首先得對這種人際關係有正確的認識。婆媳雙方都要承認對方有獨立的人格和經濟地位,雙方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的人際關係,而不是一種一方必須依從於另一方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雙方或一方對這種關係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對方必須或應該聽從、服從自己,從而把這種平等的人際關係視為支配與服從的關係,則必然會在行動上、態度上表現出來。由此導致雙方關係的失調。婆媳之間的相互尊重要求雙方有事全家協商處理,如經濟開支、涉及全家的事務等要共同商量,養成民主家風;而屬於個人的“私事”,則應互不干涉,個人享有“自主權”。作為媳婦,要多尊敬婆婆,因為婆婆年歲大,管家經驗豐富;做婆婆的也不要總是在媳婦面前擺架子,要看到兒媳的長處,多尊重兒媳的意見。也就是說雙方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婆媳長年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協調的事情,這時就更需要雙方相互諒解。所謂“諒解”,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我們的先輩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所提倡的“設身處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原則,都包含著諒解的思想,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玉良言”,也完全適合於處理婆媳關係。
要發展良好的婆媳關係,雙方都需要學會諒解對方、體貼對方。例如星期天去遊園,做媳婦的不要只和丈夫、孩子去,把公婆留在家裡,應該一同前往,這樣婆婆也就不會產生寂寞孤單的感受。反之,媳婦對丈夫照顧較多,對婆婆相對照顧不周,做婆婆的也應多予體諒。如果婆媳雙方在相處中都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相互諒解,婆媳非但不會出現大的矛盾,而且還會發展得如同親子關係那樣密切。
二、互相尊重,平等相處,避免爭吵
婆媳之間出現了分歧、產生矛盾時,雙方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即使一方發脾氣,另一方也應剋制自己的情緒反應,等對方情緒平靜之後再商討處理所存在的問題。心理學告訴我們,消極而強烈的情緒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導致衝突升級;爭吵還具有“慣性”,即一旦因一點小事“開戰”,日後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見會越來越大。因此,當一方情緒反應激烈時,另一方應保持冷靜與沉默,或者尋機走脫、迴避,等事態平息後再交換意見,處理問題。
此外,婆媳雙方平日有了意見,切忌向鄰居、同事或朋友亂講。中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捐東西越捐越少,捎話越捎越多”。說的就是“傳話”在人際關係中的不良作用。婆媳失和,向親朋鄰里訴說,傳來傳去,面目全非,只會加劇矛盾。作為婆媳,應引以為訓。
三、物質與精神結合
作為兒媳要和婆婆搞好關係,除了物質上孝敬之外,還應注意和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閡。只有彼此心理及時溝通,雙方的心理距離才會縮短。因此,做媳婦的平日裡要經常向婆婆問寒問暖,每逢老人身體不適,更需悉心照料,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四、發揮兒子的中介作用
如前所說,婆媳關係本來就是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各自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家庭人際關係,兒子在婆婆關係中扮演著“中介”角色,兒子作為婆媳關係的中介點,對婆媳雙方的性格特點最為了解。因此,兒子在處理婆媳關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
①兒子可以幫助婆媳進行心理溝通。所謂 “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迴流。通過兒子的溝通,婆娘之間可以更輕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進感情。例如平日家中有什麼關於婆婆的好事,兒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面,母親過生日,買了東西叫妻子出面送給老人等。這些策略都有助於婆媳之間的情感交流。
②婆媳之間發生矛盾時,兒子可以起疏導作用。由於婆媳之間既缺少母子間的親切。又沒有夫婦間的密切,因而出現了隔閡往往不容易消除,通過兒子從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
4 # 稀奇百貨之家
1、要理解婆婆的心情 在兒子結婚之前,婆婆是唯一與他關係最親近的女性。現在冷不丁跑出來一個比自己年輕的女人把兒子“搶走了”,俗話說“娶了媳婦忘了娘”,眼看著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一心只想著老婆,心裡肯定會有極大的失落感。作為兒媳,要換位思考一下,不要只想著這個男人是你的丈夫,你就要霸佔他全部的心思和愛,要記住他首先是婆婆的兒子。因此有空的時候要多鼓勵丈夫回家陪陪婆婆,或者休息日帶著婆婆一起去外面散心,不要讓老人覺得連見孩子一面都那麼困難。 2、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值 或許你在過門之前與你的準婆婆相處得挺融洽,但你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成為婆媳也會一樣和諧。畢竟沒有成為一家人,面上都還是客客氣氣的,就像你去別人家做客,一定是表現的很得體,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誰也不可能總是繃著的,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作為媳婦,不要真的以為婆婆會像親媽那樣無條件地包容、溺愛你。這一點一定要在結婚那一天就領悟到,否則的話現實與夢想之間的差距會讓你很受傷,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說不定你們婆媳還可以相處的很融洽。 3、要“迎合”婆婆的消費觀 婆婆與媳婦除了在思想上會有分歧外,對於消費觀也是有著不同的理解。一般來說,年紀大的人講究節約,買東西實惠是最要緊的。因此如果讓她知道兒媳婦是個追求時尚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樣的媳婦沒有辦法當好家,在她的觀念裡,時尚就等於燒錢。其實這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是媳婦們千萬不要妄圖能夠轉變婆婆們的消費觀。改變婆婆難,但是改變價格很簡單啊。無論是何種物品,只要你覺得它的真實價格超出了婆婆的心理承受範圍,那麼就在告訴她的時候打個折吧,五折也好,三折也罷,只要能夠讓婆婆不覺得你敗家就行哈。 4、要謹記自己的角色 雖然結了婚,要將從前的稱呼從“伯母”改口為“媽”,但是不要以為就可以把婆婆當成親媽那樣對待。我這裡所說的意思並不是指要在孝心上有所分別,無論是孃家、婆家,在關心孝順這方面是要一視同仁的。我指的是母女之間可以沒大沒小,不論是開玩笑、惡作劇也好,還是有了爭執也好,畢竟不會真的影響血緣親情。但是婆婆就不一樣了,你可以小小地撒嬌,但是絕對不能任性耍脾氣。一旦出現了矛盾,很可能就會讓婆媳關係降到冰點,縱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會有所緩和,但情感上的那條裂縫就不知道是否能真正修補好了。 5、滿足婆婆的“虛榮心” “老小孩”,就是說老人也像小孩一樣,需要哄。對於婆婆來說,如果能聽到周圍人說一句“你家兒子、媳婦真孝順”,心裡就跟吃了蜜似的甜。因此,建議媳婦們有事沒事就多往婆家走動,時不時地給老人添置些物件,像衣服就是很合適的選擇,穿著走出去可以很自豪地迴應別人問你是哪裡買的“這是我媳婦送的”!雖然說老人不圖這些東西,但從這些物品上她也能感受到你的愛意,更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6、要把握好對待丈夫的態度 在婆婆面前,對待丈夫的態度可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如果對丈夫太親暱,婆婆看了會覺得你很不自重,無論二人世界你是如何撒嬌,至少在長輩面前應該收斂一點。如果對丈夫很冷淡,亦或者對丈夫評頭論足、指手劃腳,婆婆的心裡更是難受。自己捧在手心裡的寶貝讓老婆這樣呼來喝去,那得是多心疼啊。即便媳婦對她再恭謹,也沒辦法贏得婆婆的好感了。所以說,媳婦在婆婆面前,一定要給丈夫留足了面子,讓婆婆心裡得到平衡,同時也要防止婆婆吃醋而不宜有太多的親密小動作。
-
5 # 婚姻無憂
媳關係可謂是世上最複雜的關係之一,兩個女人同時愛著一個男人,並且誰都愛的理所當然。但由於雙方不同的社會經歷,以及所站的視角不同,所以導致了婆媳之間往往不能夠相處的融洽。但婆媳關係是否和睦又極大的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這也就體現出了掌握婆媳相處之道的重要性,
一、伸手不打笑臉人
想要緩和關係,首先我們就要做好表面工作。一個人的表情能夠最直接的表達出我們的感情,所以當你在和婆婆產生矛盾,有紛爭的時候,記得一定要保持笑臉。保持笑臉能夠很好的抑制住情緒,並且這種效果往往也是雙向的。當婆婆看到你並沒有對她冷眼相對,自己也能夠緩和情緒。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同是一家人有什麼不能商量的呢?你首先放下姿態,既緩和了矛盾,更體現出了你會做人。
二、禮輕情意重
我們常說禮輕情意重,這話用在處理婆媳關係中也有很好的效果。老年人都比較看重情誼,相對了金錢,情誼對她們來說更有價值。
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婆媳關係不和睦,很大的程度是由於兩人的社會經歷不同所導致,不同的成長環境塑造了不一樣的價值觀。為此想要達到和諧就必須要有一顆包容的心,這種包容是雙方的。但作為兒媳我們更應該主動去理解婆婆,不管是出於尊重老人,還是說因為她是長輩,你都應該優先反思自己。嘗試著站在婆婆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將自己放在婆婆的位子上,你會如何做選擇?如果你能這樣做,那麼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婆媳關係不是無解的毒藥,往往難以協調都是因為自私自利所導致。解決婆媳矛盾是需要雙方乃至於多方的努力,但你如果始終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心門,不願意去接受那種理想狀態下的婆媳關係,你必然將成為人們口眼中的攪局者。生活就是如此,即使是最親近的血脈關係也時常會有矛盾,你作為一個陌生人,想要融入一個全新的家庭,有不和諧是正常事情,但關鍵是要積極去應對。
-
6 # 超級爛俗人
婆媳相處,難免會有一些不愉快,也難免會磕磕碰碰,可有些婆媳關係越來越僵,有些卻能大事化小。
1、清官能斷家務事。所有的家庭矛盾很對是主觀意識的不統一,是時代的代購。從出發點考慮,相互理解。
3、媳婦可以嘗試主動承認錯誤,經常婆媳互動。有時反而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5、發揮孩子的作用特長。隔代寵是中國普遍現狀。
6、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理解和包容。
-
7 # 夢想還是該有的
1,人心都是肉長得,你對婆婆好到最後她也會對你好的,反例也存在但是很少。
2,多一起買買東西購購物時間久了,她會覺得你是自己人。
3,不要說她兒子的壞話。
4,勤動手多幫忙嘴巴要甜。
5,讓你老公幫你在兩人之間溝通協調,休閒時間打打麻將應該可以培養感情。
-
8 # 南京精神小杆子
婆媳關係緊張自古以來就是存在的。在以前的時候,媳婦熬成婆,她們覺得自己受的苦要發洩,自然會找媳婦了,所以就有了一個惡性迴圈。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會這樣了,只要你願意和婆婆坐下來聊聊的話,你會發現你們之間只是誤會一場而已,所以我覺得緩和婆媳之間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溝通。
-
9 # 怦怦是心動呀
我和婆婆沒有住在一起,平日裡偶爾去吃飯,基本無矛盾。老公父母從小離婚,婆婆一人國外打工,老公父親在前幾年去世後才回到國內,默默支援著老公,彌補缺失多年的母愛。說實話,起初還覺得婆婆沒有承擔起一位母親的責任,可後來我們結婚她義無反顧地為我們買了新房之類,承辦酒席,她不善於表達,總是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她的愛。直到現在她還在超市幹著銷售的工作,也會在工作時間之外不厭其煩搭公交車,給她的客戶送需要的商品,我也從未聽過她的一句抱怨。雖然我和婆婆沒有網上那種令人羨慕的完美關係,但我也基本滿足了,以後的生活也不會有大的矛盾。作為雙方關係的兩位,大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愛著同一個男人,所以知進退,知分寸,不得寸進尺是保持和諧關係的源泉。
-
10 # 左眼眺財
聚少離多 保持距離 留些敬畏
不要動不動就掏心掏肺
很可能你的肺腑之言
將來會成為人家打你臉的說詞
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遺留的問題——婆媳關係,真的是五千年來都難以攻克的難題。作為新時代的女人,生活實在不易。既要懂得經營與丈夫的婚姻,又要防止外面的小三趁虛而入,更讓人頭疼的是,婆婆也來摻和一腳。
然而婆婆作為家中的長輩,不管她再怎麼指責我們,再怎麼無理取鬧,我們都不能硬來,和他們大動干戈。那麼有什麼好方法來處理婆媳關係呢?有點智慧的女人一定不會和婆婆擦槍走火,而是會用一些技巧來征服婆婆。那麼聰明的女人會怎麼做呢?
1、不要和婆婆住在一起
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這是美學的一個著名命題,這句話同樣可以應用到處理婆媳關係之中。婆媳兩代人在生活之中,時常會因為生活習慣和育兒方式等產生一些矛盾,而這些矛盾會隨著時間逐漸的激化。即便和親媽住到一起有時候都會有矛盾,更何況是婆婆。
既然這種情況不可避免,那麼婆媳之間應該保持距離,有了距離,衝突自然就少了,矛盾也就少了,於是婆媳關係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婆媳之間應該保持距離。要保持距離,婆媳就儘可能不要住在一起。
2、如果不可避免,婆媳必須住到一起,就一定要把醜話說前頭
俗話說“先小人後君子”嘛。為人處世,要把計較利益得失的話說在前頭,然後再去講情誼。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對於維持雙方關係的穩定也有直接的幫助。
因此,如果婆媳必須要住在一起的話,在這之前聰明媳婦一定會先和老公達成共識。上面說過婆媳住到一起會有諸多矛盾,那麼有些原則性的事情,例如:你不能早起,你和老公的生活是平等,家務是老公老婆一起分配的等等,這些原則性的事情,一定要和老公先溝通好,讓老公和婆婆講一下。而且生活中有些你實在無法忍受的事情,一定不要忍,因為忍不是把你憋出內傷,就是積蓄太久爆發殺傷力太強,所以一定要告訴老公,讓老公和婆婆講。醜話說前頭,一定不會錯。
3、對婆婆一定要孝順
雖然婆婆不是你的親生母親,對你沒有養育之恩。但是你一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如果沒有婆婆含辛茹苦的付出,你也不會有一個如此愛你優秀的老公。所以,如果你真的愛你的老公,一定要和老公一起孝順他的父母。
因此,如果婆婆不是故意找茬,那做媳婦的也不要臭臉相對。多給婆婆些笑臉,沒事的時候多陪婆婆聊聊天。你對老公的父母好,他自然也會孝順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