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影吧
-
2 # 一貳一橙
自商朝以來,因為國家內亂、經濟發展、統治不穩等情況,不少王朝都有過遷都的事情。
第一次:是在咸豐年間,當時的英法聯軍已經突破大沽口,即將抵達京師之際,清廷做出了緊急應對方針: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師和洋人談判;咸豐遷都陝西西安。以陝西“古稱天府,雄據上游,與中原聲息相通,人心繫屬,轉餉亦易,誠為便宜”為由,主張遷都陝西西安。
不過這時候恭親王奕訢談判有了一定效果,英法聯軍陸續退出京城,而咸豐在熱河不到兩年就病死了,由兩宮皇太后和贊襄八大臣共理朝政。最後兩宮和恭親王取得最後勝利,遷都一事也就停止了討論。第二次:是在甲午戰爭爆發三年前,由維新派領袖湯壽潛所提出,他在自己的著作——《危言》中提出遷都西安。這一觀點為日後第三次討論遷都起了輿論導向的作用。
湯壽潛認為:經過了列強入侵和太平天國後,北京作為國都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相反西安因為少經炮火,又遠離列強入侵路線的大海,建議以西安作為首都。不過這時候的維新派力量還不夠強大,甲午中日戰爭還有三年才爆發,清廷上下都沉浸於“光緒中興”的假象裡,遷都一事僅僅只有幾個人認同,並沒有引起清廷的重視。第三次:是在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中興美夢被徹底擊潰,在日本的威脅之下。清廷又開始討論第三次遷都事宜了。
這一次是由晚清著名維新領袖康有為所提出的:遷都以定天下之本。康有為指出:建都在北方,則受列強威脅;遷都南方則有偷安之嫌;最好還是遷都西安。這一觀點也受到了光緒和不少名臣的同意,可惜的是當時掌權者並不是光緒,而是慈禧太后。
慈禧雖然字寫得醜,但她讀書還是挺多的,慈禧知道亂世遷都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像東周、東晉、南宋這些朝代,在亂世被迫遷都,則不免留下罵名,也不利於團結。所以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極力反對遷都。
不過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之時,慈禧連夜帶著光緒“西狩”,目的地還是西安。幸虧是慈禧“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無上限獻媚,加上《辛丑條約》的簽訂,交出了半個中國的主權後,慈禧和光緒才能從西安搬回北京,又能繼續她那腐敗無能的統治了。
-
3 # 墨雲說歷史
一個國家遷都豈非兒戲,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最主要考慮的幾個方面有政治、經濟、軍事、交通,文化。還有就是統治者的愛好。
清末提出遷都應該是五次,有三次比較有成型意義。中華大地城市雖然很多但是適合作為國家首都的屈指可數,無非就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成都。這幾個城市。也許有人就不服說我家遼寧鐵嶺怎麼就不行,第一個知名度就就差了一截,百官入朝找不到路哈!
清末的軍事鬥爭是非常激烈的,滿清政府真是被列強打怕了,所謂遷都說白了就是跑,跑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躲起來。
最早遷都的提議是1860年咸豐皇帝在位的時候。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到北京,咸豐跑到了承德避暑山莊,但是要英法聯軍繼續追擊怎麼辦,就有大學士提出來遷都西安吧!此後遷都西安的言論就一直沒有停歇。西安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第二次是甲午戰爭的時候,日軍節節勝利又快打到家門口了。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提出遷都定天下之本。天下最堅固的地方莫非關中西安。但是這一次西方列強不希望日軍直接毀掉清政府,他們只想找代理人控制中國,所以勒索兩億白銀就算暫停了。
第三次比較可能遷都的是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這次可是動真格的了,老外覺得慈禧在聯合義和團滅洋,很生氣。以前來都是幾千人最多也就萬把人的軍隊,這次直接來了五萬,一直打到了山西的娘子關,可把太后嚇壞了。慈禧馬不停蹄向西跑到西安才定下神來,這次隨處大臣強烈建議定都西安。但是又被老佛爺否定了。
滿清政府幾次都沒有定都西安,筆者認為、有幾個原因
一、是捨不得皇宮,北京城耗資巨大前後14年才建成,如今的滿清已經沒有能力在建設這麼大的皇宮了,所以面子很重要。
二、離老家進、滿族老家東北遼寧。要是搬去西安,在加上列強入侵這輩子慈禧是回不了老家了!故土難離啊,這和現在的人搬家所考慮的問題沒什麼兩樣。
-
4 # 淮陰王
大清國是遊牧民族起家,能定都就不錯了,還想遷都?北京,到進可攻退可守,對他們新來的人來說很適合。早期有想法的客觀條件不具備,中後期所謂的帝王無進取意識,根本不想遷都的事。
-
5 # 大唐安陽公主
西安是中國古都,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朝代在西安建都,號稱“十三朝古都”。
可惜,自從唐朝滅亡之後,再也沒有成為首都。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清朝曾經有五次機會遷都西安。
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之後。
那時候咸豐皇帝倉皇帶著后妃宮女們逃亡到承德避暑山莊,他越來越覺得北京不安全,於是向群臣詢問是否可以遷都。有人建議“還都盛京”,也就是遷都瀋陽,回到當年清朝入關前的都城,但很快被排除,因為這就意味著清朝放棄關內廣大領土。很快,更多人建議遷都西安。
這時協辦大學士官文首先提出的,他認為“陝西一省則百二雄關,悉皆古來都會名區,物產豐饒,民以淳樸,龍興虎視,高屋建瓴,不揣冒昧,伏懇聖駕西巡。”官文的提議得到了恭親王奕訢的大力支援,奕訢甚至很快草擬了《西巡章程十條》,制訂了詳細的遷都西安的方案。
按照恭親王奕訢在咸豐朝的行事風格,如果沒有咸豐皇帝的默許,他是不敢如此的。可惜當時的一些地方封疆大吏反對,特別是漕運總督袁甲三建議咸豐一定堅持回北京,不要遷都西安,“及早迴鑾,以系天下之望而安中外之心”,他甚至在奏摺裡稱“如有敢以遷都之議進者,即治以誤國之罪。”
正在為是否遷都西安爭論不休的時候,《北京條約》簽訂了,英法聯軍撤走,咸豐皇帝才放棄了遷都的念頭。
第二次是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前夕。
當時,由於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軍從東北和山東兩個方向進攻,威脅北京安全,引發了一些有識之士對於建都事宜的思考。
其中,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建議朝廷遷都。康有為當時提出的四大國策就是“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其中第二條就是遷都,他認為“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熱河、遼瀋,則更迫強敵;南入汴梁、金梁, 則非控天險;入蜀則太深;都晉則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意思是如果遷都東北,那麼距離日本更近,遷都河南的話,沒有防守的屏障,遷都四川則太遠,遷都山西則太近,哪裡最好呢?還是西安。康有為還建議如果能夠迅速遷都西安,這樣就能儘快減輕日本對中國首都的威脅,為談判贏得時間。
可惜,康有為當時還是人微言輕。
第三次是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
在戊戌變法中,康有為還繼續堅持自己的遷都觀點,除了國防之外,還增加了讓光緒皇帝擺脫慈禧太后控制的考慮,只是變法很快被扼殺,否則說不定真能遷都成功,這也是清朝遷都西安的最好一次機會。
第四次是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逃到西安的時候。
當時清朝面臨滅亡的危險,慈禧也是逃到西安才驚魂始定,對西安印象很好,到了西安之後,各省的奏章、貢品、賦稅才源源不斷送來,勤王的軍隊也集中在西安附近,陝西人士更是捐獻了很多東西,比如涇陽縣安吳鎮的安吳寡婦吳周氏“助紓國難”,向慈禧貢銀10萬兩,慈禧深受感動,誥封其為一品夫人,賜御筆親書“護國夫人”的金字牌匾。
於是,不少隨從大臣建議“乘此乘輿西行即可於秦中重建新都,成築部宅豐之基業”,建議順便遷都西安。
當時也是引發了爭議,有的大臣強烈建議回北京,有的建議即便遷都,也要遷都南京等東南發達地區,甚至還有人建議遷都武昌。
後來,還是慈禧太后乾綱獨斷,決定還是回到北京。
第五次是1912年清朝滅亡前夕。
當時,武昌起義爆發後,原陝甘總督升允,是八旗蒙古鑲黃旗人,他堅決反對宣統退位,自己率領舊部人馬從蘭州出發,號稱“勤王”,攻打西安,並向清朝遞交奏摺,請求遷都西安。
很快,清帝退位詔書下達全國,升允的部下見到之後,紛紛放下武器。
這也是清朝最後一次遷都西安的機會。
綜上,清朝有5次遷都西安的機會,最後都沒實現,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北京畢竟是清朝經營二百多年的首都,而且距離清朝龍興之地很近,另一方面也是當時西安經濟比較落後,距離東南經濟發達地區的確太遠。
回覆列表
元、明、清三代都選擇以北京為都城,自然是看中了其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備的優勢。對清朝而言,選擇北京為首都,至少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北京地理形勢險固,易守難攻。明代大臣楊榮曾總結道:“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於燕薊。……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為天下都會。”
第二,北京靠近東北,即滿人的發家之地。萬一天下有變,滿人便於從北京退守關外,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第三,由於京杭大運河的存在,南方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送至北京,不會面臨物資短缺的問題。
由於上述優勢的存在,北京非常適合作為清朝這個大帝國的首都,二百多年未曾移易。然而,北京地勢之易守難攻,是相對於冷兵器時代而言。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發展,海上作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清代閉關鎖國,忽視海軍建設的背景下,北京過於靠近入海口,反而成為了地理位置上的一個劣勢。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之戰、八國聯軍侵華,都將清朝都城防禦薄弱的短板暴露無遺,清政府數次為保住首都而不得不簽訂屈辱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