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挑燈看史

    看到這個題目我感受頗深,當年道光皇帝立褚時,在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間搖擺不定,四阿哥最終在杜受田的輔助下勝出,這就是咸豐帝。咸豐帝在位期間,對六阿哥奕大力打壓。恭親王的才華施展不出來,但是歷史還是給了六阿哥機會的,八國聯軍侵華,咸豐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病亡。慈禧和恭親王連手除掉了顧命八大臣。從此走向了權力的核心。

    歷史給了其很好的施展才華的機會,可是他沒有抓住,反而在權力鬥爭中輸給慈禧,想當年多爾袞面對的局面比他差多了,但是卻可以統一全國,做出了豐功偉績。但是處於權力核心的恭親王,卻一步步的失去了權力。說明其統治能力還是有所欠缺的。今人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甚至同時代的人也有這種想法。曾國荃就曾寫信給曾國藩說如果情況有變,就不如讓恭親王代替咸豐帝,這翻言論遭到曾國藩的極力訓斥,曾國藩對恭親王的評價是:“恭親王之賢,吾亦屢見之而熟聞之,然其舉止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1868年12月,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奉命回京,並面見了恭親王,回去之後說了一句:“恭親王極聰明,而晃盪不能立足,甚可憂耳。”恭親王雖然很聰明,但只想左右逢源,從中取利,卻沒有自己堅持的政治主張和原則,這是很讓人擔憂的事情。

    拋開這些因素,當時西方國家工業革命興起,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當時的中國需要一個極有力的人物,來改變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和主張,恭親王只能左右逢源,從中取利,很難帶領當時的清政府改變命運!

  • 2 # 七世貓哥

    答案非常肯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知道,道光皇帝到了晚年,在繼位人的選擇上十分猶豫不決。雖然奕訢的表現相對更為出色,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咸豐皇帝。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我們假設一把,假如當時繼位是恭親王奕訢,大清朝會改變滅亡的命運嗎?沒有那個可能性。

    因為當時走向末路的不僅僅是大清王朝,還有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而這絕不僅僅是換一個皇帝就能改變得了的。

    打一個並不恰當的比方。就好比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身上的各個器官已經沒有一個功能正常的了。這種情況下,就算有一個清楚的大腦或者不太清楚的大腦,又有什麼區別呢?

  • 3 # 歷史哨聲

    若恭親王即位,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進行大清改革,是可以改變大清亡國命運的

    根據《清史稿》的記錄,恭親王表現更多的是實務主義,這和以文為諡號的咸豐帝偏執於禮法不同,也和善於勢力平衡權術的慈禧太后不同。

    當然咸豐帝並非一無是處,慈禧太后的勢力平衡權術也可能是學習他的。而且咸豐帝也支援處事果斷的肅順進行改革。

    對於大清洋務改革,最大的問題在於:

    有地方改革經驗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派都沒有進入軍機處,從中央層面進行改革。

    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洋務運動雖然得到兩宮太后的支援,但僅僅支援洋務運動在地方進行,而出於權術制衡目的,沒有讓曾國藩、李鴻章進入軍機處進行中央層面的改革。

    雖然中央層面有兩宮太后、恭親王、文祥、沈桂芬等的支援,但他們缺少改革事務經驗;而有地方改革經驗的曾國藩、完顏崇厚、李鴻章、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唐廷樞等人,無法進入軍機處進行中央層面的改革。

    曾國藩官職為兩江總督,完顏崇厚負責外交事務,左宗棠雖然進入軍機處但只有8個月、又被調任兩江總督,沈葆楨官職為兩江總督,李鴻章官職為直隸總督,張之洞長期任兩廣、湖廣、兩江總督,雖然進入軍機處但廉頗老矣,劉坤一長期任職為兩廣、兩江總督,唐廷樞從買辦成為李鴻章洋務改革助手。

    對比下日本明治維新:

    1、地方進行改革——長州、薩摩、土佐、肥前四藩改革,其實就是大清洋務改革(洋務改革並沒有在中央層面有任何的改革,和明治維新前的四藩改革是一致的);

    2、中央層面改革。軍事倒幕,成立維新政府。維新政府是以四藩改革人士主導和幕府中層官僚共同構成。薩摩的大久保利通、長州的木戶孝允在維新政府影響力最大,類似大清的曾國藩、李鴻章。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都是來自改革四藩。

    在大清,也就是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長期擔任軍機大臣,才有可能在中央層面進行洋務改革。

    而這點,不管是咸豐帝,還是兩宮太后,都在照顧保守派利益下,出於勢力平衡權術考慮,不會讓洋務派在中央實力佔優。

    這就是為什麼曾國藩、李鴻章不能進入軍機處的原因。左宗棠能進,主要是因為收復新疆,但左宗棠情商不高,難以和別人融洽,自然做不久——這點慈禧太后在提拔左宗棠進入軍機處時,早就考慮好了。而張之洞更慘了,幹不動了才進入軍機處,瞭然是擺設。

    具有實務主義的恭親王即位則不同,不會有咸豐帝和慈禧太后的平衡權術問題,曾國藩和李鴻章進入軍機處進行全國層面的洋務改革問題不大。

    在已經進入全國層面的洋務改革下,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這兩件事情的爆發就不大可能。

    簡單一句話,有務實主義的恭親王若能即位,會讓具有相同價值觀的洋務派進入軍機處,讓大清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洋務改革,而非慈禧太后時代的洋務派和保守派進行平衡的權術。

    恭親王的務實主義證據

    1、不固守傳統禮儀,有變通能力:

    “七月,孝靜成皇后崩,上責王禮儀疏略”

    2、有大局意識:

    “王出駐長辛店,奏請飭統兵大臣激勵兵心,以維大局。”

    3、敢於擔責,勇於做事:

    “王入城與議和,定約,悉從英、法人所請,奏請降旨宣示,並自請議處。”

    恭親王和英法聯軍的議和定約,完全沒有和咸豐帝知會一聲,就獨自訂立協議。說嚴重點,這是欺君罔上的行為,雖然咸豐帝給了恭親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但說都沒有說下,更別說徵求咸豐帝意見,就簽署和約,太不給咸豐帝面子。

    4、任勞任怨的做事,雖然備受兩宮太后出於平衡權術的打擊,但沒有卸責的意思:

    “恭忠親王繼以起,綢繆宮府,定亂綏疆,罷不生{封心},用不辭勞,有純臣之度焉。”
  • 4 # 清史宴

    即使恭親王奕訢繼承皇位,也改變不了大清亡國的命運。

    事實上,道光皇帝晚年,在立儲上也是搖擺不定,主要考慮的就是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這兩位皇子都是有靜皇貴妃撫養長大的,相比較而言道光更喜歡奕訢一些。

    因為奕訢非常的聰明,文武兼備,道光皇帝是想立其為儲君的,但資質平庸,一生毫無建樹的道光,卻在最終決定儲君人選之時,竟被奕詝所謂的仁孝感動。

    於是在道光二十六年,即公元1846年寫下遺詔,封藏於乾清宮正在光明匾額中,內容是由皇四子奕詝繼成皇位,皇六子奕訢封恭親王。

    道光皇帝遺詔:“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

    奕詝即位之後,對六弟奕訢的打壓是非常厲害的,因為道光皇帝在遺詔中,晉封奕訢為親王,這個就有點匪夷所思了,本來親王爵位,可以由新皇帝賜封的,道光此舉是何用意?

    奕訢本以為自己此生,註定要做一輩子閒散王爺,然而英法聯軍的入侵,使其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咸豐皇帝倉惶逃到熱河去了,將其留在北京負責與洋人的議和談判。

    此次與英法聯軍的成功議和,讓奕訢從中總結出了一個可怕的外交原則,那就是與洋人交涉,一切以忍為上、和為貴,此原則伴隨其一生,其賣國的行為,就連醇親王奕譞就非常惱火。

    奕譞詰問奕訢說:“素日無備,故臨事以‘無可如何’四字塞責,自庚申至今十年,試問所備何事?” 指責奕訢主持總理衙門以來,“夷務尚無起色”,對“外夷”提出的要求“有可無否”,全盤否定了奕訢所執行的外交政策。

    例如咸豐十一年(1861年),奕訢以鉅款託付李泰國購買船艦籌建海軍,在同治二年(1863年),這支艦隊開到了中國,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艦隊的總指揮卻是英國皇家海軍上校阿思本。李泰國竟然私許阿思本對艦隊有完全指揮權。

    這可是由大清出錢供養的艦隊,卻將指揮權劃歸英國侵略者指揮,而作為總理衙門大臣的奕訢不但沒有抵制,還準備接受英國侵略者這一無理要求,甘願受洋人挾制。這種對外一味順從的行為,連曾國藩、李鴻章都非常不滿,於是慈禧太后詔令遣散船員,留下船艦,可英國方面竟然無理取鬧,堅持“既不用其人,則船炮亦應繳還本國”,還恬不知恥的向清廷索取賠款。

    最不可思議的是,恭親王奕訢竟然曲從其意,退還了朝廷耗費巨資購買的船艦,還向英國政府賠禮賠款。

    真的不敢想象如果奕訢做了皇帝的話,不知道他賣國會賣的何種地步?恭親王奕訢從1861年至1884年,前後共計二十四年的時間裡,一直深處帝國的權利中樞,作為領班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議政王、宗人府宗令等等,可以說放眼整個大清,權勢無人能出其右,然而其竟然鬥不過一介女流慈禧太后。

    奕訢作為晚清的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清王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即使當年道光皇帝選其作為帝國的繼承人,也是無法力挽狂瀾於既倒的。

    因為大勢所趨,封建君主專制已經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了,滿清政府被推翻已成必然,非人力所能抗拒的。

  • 5 # 一支青橄欖

    大清也許可以多喘一會,但改變不了要完的命。首先益欣就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主,當初當了攝政王,大家以為成多爾袞第二了,結果被老佛爺一頓擠兌,就下臺了,一天也沒說了算過。第二,太平天國後,漢族軍閥集團和帝國列強才是國家實際的主人,北京朝廷不過是協調大家利益的議事機構罷了。等到老一輩曾李左張嗝屁後,袁大頭鎮住大傢伙,吆喝一聲“話事人,我得著吧”,宣統就乖乖滾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蔬菜根的蝸牛怎麼防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