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雪夢不逝
-
2 # 情感私語Show
宋太祖趙匡胤是大宋第一位皇帝,趙匡胤在位一共16年,他在位期間提倡文人政治,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最大的貢獻是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長達200年的諸侯割據亂局,深受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也可以稱得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趙匡胤透過巧妙的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等辦法,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一舉剷平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宋太祖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使出的社會經濟迅速蒸蒸日上,減輕徭役、賦稅,依法治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澄清吏治,不僅醫治了200年的戰爭創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
3 # 相守968
一位政治家,君王之尊,立國之本不必太在乎形式,而看結果。一個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必有一位修德賢明的皇帝在統治。
-
4 # 軒轅逍遙
宋太祖趙匡胤和秦皇、漢武、唐宗相提並論是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但是宋太祖能不能和其他三位相提並論,可謂說法不一,在此我個人認為不妥。
其一,秦皇、漢武、唐宗三位的歷史功績可謂是延綿至今:
秦始皇一統中國,給中華民族灌輸了統一的思想,這個思想根深蒂固也造福千秋萬代,使我洋洋中華沒有走向歐洲那樣的分裂,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功績是無限大的,看看阿拉伯世界,雖屬同宗,卻因國家不同不能團結在一起,以至於在那麼富有的情況下還要遭受美國的打擊報復。如果我們國家也是那樣,那麼此刻的東北、華北已經是日本的領土了,更不提沿用至今的郡縣制等制度,所以功在千秋。
漢武帝開疆拓土,雖然那時的版圖沒有現在大,但是那個時代的版圖奠定了中華版圖的核心,此後兩千年版圖雖然有增有減但是依然廣袤無垠,更重要的是漢武帝痛擊匈奴,出征西域,讓大漢疆土不容有失。看看現在的日本,雖然科技發達,經濟強盛,但是資源匱乏給後世子孫留不了什麼,而我們不同,遼闊的疆土不但使得我們資源豐厚,而且有了戰略縱深,很難被滅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這個理。開闢絲綢之路讓世界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個大漢帝國,那裡生活著大漢民族,民族自尊心的建立讓我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所以一樣功在千秋。
唐太宗發揚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日本派遣唐使來學習,京都奈良按照長安的形制來建造,絲綢之路的盡頭歐洲,絲綢成了貴族人的身份象徵,世界各地都到長安來面聖,經濟往來,文化交流,一派繁榮,開放的姿態即使到現在也沒有達到那樣的水平,因為近代錯過發展良機,以致於我們在面對世界的時候顯得不自信,這種不自信是對文化傳承的缺失,我們喜歡上了過洋節,而對我們的傳統節日知之甚少。唐太宗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功不可沒。
此時,宋太祖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但是仍然沒有能夠拿出來和以上三位相提並論的功績。
其二,面對秦皇漢武唐宗,至少還有諸多帝王排在宋太祖前面。
明太祖朱元璋,驅除韃虜,重新建立統一強盛的漢人王朝。
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開創開皇之治。
所以,我一直覺得將宋太祖和秦皇漢武唐宗並列欠妥,大家覺得呢?
-
5 # xfy2018
907年到979年,是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南北朝後的第三個大混亂大分裂時期,在這期間朝代更迭戰亂頻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遭受到極大的破壞,九州分裂軍閥割據互相攻戰民生極苦。後周經過郭威與柴榮兩代的苦心經營與開疆拓土,基本上統一北方,具備征戰四方一統華夏的基礎。然遺憾的是,英明神武的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沒有完成一統大業,歷史再次出現轉折點。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廢幼皇帝登基改國號為宋,開啟了新的篇章。作為宋朝的開創者,趙匡胤的功績有以下幾方面:
1、在繼承周朝的基礎上,繼續南下用兵,基本上實現了大一統,但燕雲十六州仍然沒有收回,形成遼宋對峙的大格局。但由於缺失了燕雲十六州這個屏障,失去了對北方遊牧騎兵的縱深防線,為北宋的滅亡在戰略上留下了隱患;
2、政治上,吸收唐後軍閥割據的教訓,採取“重文抑武、以文制武”的政治決策,削弱相權,以“杯酒釋兵權”剝奪了將領軍對軍隊的統帥權,“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三年一易”、“設定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守內虛外,削弱了地方權力,避免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局面,但也極大地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3、文化上,改革了科舉制度,鎖院制、彌封制、謄錄制的實施,減少了科場作弊的機率。同時收集民間遺失文獻充實官府,訂立盟誓不殺文士寬待士人,為宋朝文化的繁榮奠定基礎。
4、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大力修治黃河與運河,大大降低了水災的發生與損失。這些舉措不僅儘快醫治了戰爭創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5、就宋太祖個人而言,文武雙全,是一位馬背上的皇帝,極富個人魅力。
總而言之,宋太祖趙匡胤功勳卓著,在歷史上是一位有名的開國皇帝,愚以為與漢武相提並論可以,與唐太宗相比則稍遜不足,至於說千古一帝,也就只能是秦始皇一人而已了。
-
6 # 天路往事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朝代,除了晚清大概就要數兩宋了。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是人們對宋朝的軟弱可欺依舊忍不住再吐槽幾次。
不過,雖然人們大多看不上宋朝,但是對宋太祖趙匡胤卻有著不低的評價,甚至將他與不少千古一帝放在一起,譬如秦始皇漢武帝一類。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宣告一個觀點,宋朝確實弱,這無可厚非,但宋太祖趙匡胤並不弱,這也沒法質疑。
趙匡胤是如何上位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本是後周武將,其軍事才能可圈可點,在軍事領域也是一代名將。
當年在後周國軍柴榮手下時,就展現過不俗的武力。那年北漢和契丹聯合起來一起打後周,柴榮親征,但是卻陷入險境。
在這緊要關頭,正是趙匡胤振臂一呼,令後周將士士氣大振,之後又憑藉出色的謀略戰術,將聯軍擊潰,救出了柴榮。
所以,趙匡胤在他國為將時是一員猛將,這是事實而且是不摻水分的。之後也是一路高升,在其他方面也有著不俗的實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趙匡胤之後能靠兵變上位,被手下擁護最終黃袍加身的原因。若沒點真本事,又有誰會會服他呢?
後來趙匡胤建立大宋朝,更是用雷霆般的手段統一了當時分崩離析的中國,讓中原重新恢復成統一的局面,這一點功不可沒。
而且在他在位的時間裡,宋朝的發展也算得到了極好的發展。雖然他重文輕武的決策為後來宋朝軟弱埋下了伏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正是因為文人地位的提高,才使得宋朝文化經濟都得到了大發展。
前期的宋朝是繁榮的,這是趙匡胤的功勞。政治上,他開明大度,經濟上鼓勵發展,文化上大力扶持,所以宋朝才能被稱為富宋。
正因為趙匡胤給開了個好頭,宋朝才能成為繁榮的一個朝代,南方得到了發展,成為了如今的富庶之地。
即便是被人們所詬病的軍事方面,其實在宋太祖時期也一點不弱。趙匡胤也曾北征遼國,並且有一定的成績。
而且國家安定,內部幾乎沒有多少叛亂,兵變的事情也屈指可數,這都為大宋安穩發展奠定了好基礎。
但是當時北方的政權確實太過強大,打起來確實吃力。但若不是趙匡胤離奇身死,大宋或許並不會像之後那樣人人可欺。
所以要論功績,趙匡胤確實可以跟其他幾位帝王相比肩,只是他為大宋開的是個好頭。
-
7 # 西門不帶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和毛主席這六位領導人,都建立或者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安定,並都取得了在對外作戰上的重大勝利。
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國家。
漢武帝,破匈奴。是匈奴幾百年不敢南下牧馬。
唐太宗,貞觀之治,讓大唐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世界幾百年。
宋太祖,終結五代亂世,創新朝以庇佑華夏。
回覆列表
五代十國時期,各國連年爭戰,百姓流離失所,可謂民不聊生。趙匡胤生逢亂世,出身軍人世家,少時遠遊目睹了這一切,深深體會到民間疾苦,有志結束這一局面。
趙匡胤拜入後漢郭威帳下,郭威代漢自立,建立後周。郭威死後,義子柴榮繼位。趙匡胤深受柴榮賞識,做到殿前都點檢,掌握後周軍政大權。柴榮繼位不久後也因病駕崩。皇位傳給小兒柴宗訓,主少國疑之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稱宋太祖。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陸續平定江南,後蜀,除北漢外,大宋基本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為人民安居生活,奠定了基礎。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開創歷史先河,塑造了君臣和睦的典範。宋朝開國後實行重文輕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為中華悠悠文化發展添磚加瓦。宋太祖始終懷有仁德之心,力求社會穩定,對功臣,對柴氏都做到了君王的寛仁,體現了君王的氣度。
試問一位結束亂世,以仁德之心對待百姓,想方設法避免殺戮,一心穩定求發展,為民生計的皇帝怎不是千古一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