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粟1166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昌,逆之亡。末代清政府已百孔千瘡,廢除帝制,實現共和,民之所向。

    溥儀那時已經是汪洋中一葉舟,自己不能把控自己,拒絕退位可能被拘禁,甚至個人人身安全都堪憂。

  • 2 # 使用者96239098295

    (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頒佈後,袁世凱依憲當選為內閣總理大臣。清王朝的軍政權力轉移到袁世凱手裡。拒絕退位實行君主立憲制也符合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當時正值南北議和,南北議和協議規定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從多數取決。南北議和協議規定了溥儀是否退位取決於國民會議的決議,溥儀已經無權拒絕退位。南北議和協議達成後,孫文拒絕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只能共和,並組織南京臨時政府,當選臨時大總統,如袁世凱堅持君主立憲,孫文堅持共和,只能用戰爭勝負來確定哪一方勝出。袁世凱為結束南北對立局面,統一南北,一再堅持君主立憲,同意共和。袁內閣當時是責任內閣,按照憲法,袁內閣同意退位,溥儀必須同意,沒有選擇餘地。

  • 3 # 歷史是面篩子

    很多人看的是史實。

    我們假設溥儀拒絕退位,那他有什麼籌碼?

    京師的八旗不頂用了,新軍在袁世凱手裡,可能蒙古貴族會幫一把,畢竟老親。

    可是蒙古貴族勢力那時候也不行了,那麼,完全沒有籌碼的溥儀還能幹啥?退回關外龍興之地?對不起,關外也是漢軍閥的地盤了。

    最終結局可能就是溥儀“意外死亡”,新繼位的皇帝宣佈退位。

    畢竟溥儀代表的是滿洲貴族利益,不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 4 # 三觀粉碎機

    這個問題…人家溥儀當時才6歲呢,他有啥行事能力。所以正確的問法應該是當時清廷,特別是隆裕皇后拒絕清帝退位(其實當時清朝許多親王皇室都不願退位,是在隆裕堅持下進行的,等到《清帝退位詔書》頒佈,一切都晚了,這才得以避免南北大戰和平過渡。說實話,這個女人歷史沒怎麼記載,但我覺得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大清將如何走向?從1911年武昌起義,袁世凱臨危受命,以清政府之名組織新軍到孫中山就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南京國民政府割據十七省行成南北對峙,此時的清廷還是名義上的中國最後統治者,但問題就是這也僅限制於名義了,軍政大權都在袁世凱手中,南方省份紛紛獨立,也就是說清廷一個能打的都沒省下。

    但是,有時候人對權力的貪慾是無限的,雖然當時清廷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在袁世凱"逼帝退位"中,就有人提議退熱河,割關外東北四省獨立。那這個計劃有沒有可能實現呢?其實我覺得要是隆裕臉皮後,絕對是沒問題的。清廷當時不僅尚有一定的號召力,底蘊也是袁世凱和孫中山無法比的,退一萬步說,只要肯"賣國",找個列強做靠山,自做個傀儡政府,割據一方問題並不大。

    這從後來的"張勳復辟"以及"偽滿洲國"成立就能看出來這是成功率極大的計劃。

    當然,不過不用擔心的是,在當時不只是孫中山,袁世凱同樣有強烈維護完整中國的訴求,不然當時南北政府不會妥協。但是如果隆裕真拒絕退位,清廷退熱河割據關外四省,那就少不了百萬黎民的血難了,是一場無法承受的災難。所以,我開頭就說了,在這事上,隆裕的識大體,曉事理,不戀權,真的非常偉大。

  • 5 # 謀士說

    在辛亥革命爆發以後,載灃奉隆裕太后懿旨辭去監國攝政王的職位,隆裕太后成為滿清最高的統治者和掌權人。據說,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不久,找到隆裕太后兩人在養心殿秘密談判了一個多小時,隆裕太后覺得袁世凱丟擲的橄欖枝不錯,決定簽署《清帝遜位詔書》。在簽署《清帝遜位詔書》時恭親王溥偉就反對皇帝退位,但是隆裕太后說:“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

    隆裕太后知道,清朝腐敗不堪,這樣抵抗下去,最終的下場也是死路一條。袁世凱在當時和革命黨的人也已經和談了,才提出了這些優待條件。比如,皇帝可以留在紫禁城,尊號不變,還可以享受國君的待遇。宗廟社稷還會有人專門看管,王公貴族享受原有的待遇也不變。袁世凱的這個方案,其實這是最好的辦法,滿清別無選擇。

    如果溥儀不退位,清朝估計撐不過三年,到那時死的人將更多。當時袁世凱已經掌握了清朝最精銳的部隊,新軍全是他的親信。袁世凱與隆裕太后私自談判顯然已經在逼宮,如果袁世凱與滿清的談判破裂,袁世凱領導的新軍,絕對可以血洗紫禁城。皇帝和太后等人不是死就是被軟禁,如果不聽話,估計全部被清洗。

    即便是沒有袁世凱,清朝滅亡也是遲早的問題。溥儀被革命黨抓住,絕對會被審判,或者直接被打死,結局肯定是死路一條。此外,清朝皇室還可能會被清洗,絕對不可能享受到“清王公世爵,概仍其舊。”的優厚待遇。所以,清朝皇帝宣佈退位,讓位給袁世凱是最佳的選擇。畢竟當時的革命黨面對袁世凱都妥協了,滿清不妥協,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 6 # 宋安之

    溥儀拒絕退位,清朝依舊會滅亡!

    歷史依舊會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而不會改變的。

    為什麼呢這樣說呢,因為太簡單了。因為溥儀三歲即位六歲失國。

    想想清朝滅亡時溥儀才六歲,一個六歲的孩子反對有什麼用?

    說不定溥儀一反對,那些太監們又要欺負溥儀了。關進小黑屋什麼的也是正常。所以溥儀那敢反對,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不相信太監會這樣欺負皇帝,其實清末不只是國家亂套就是宮內也是一團糟。根據溥儀的回憶我的前半生來看,溥儀陽痿就是因為太監宮女們不好好看這個幼帝,沒事讓他跟宮女玩,小小年紀就玩壞了。關進小黑屋也有過。

    所以溥儀反對沒什麼卵用的,說不定還要又被太監欺負了。

  • 7 # 史論縱橫

    清朝覆滅的命運早已成了定數

    清朝統治最輝煌的歲月乃是“康乾盛世”,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但無論康熙還是雍正、乾隆,都沿用了最失敗的外交方式——閉關鎖國,為清朝發展滯後埋下了伏筆。

    乾隆末年,清朝就開始出現衰沒的跡象,皇帝好奢,官員貪腐,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很多百姓無地可耕,無糧可餐,以至於民變暴動四起,屢抓不止。

    之後的嘉慶皇帝、道光皇帝都是資質平平之輩,有心勵精圖治,卻沒有大刀闊斧改革的魄力,都是僵化的守著祖宗留給他們的江山,導致清朝官場結黨弄權、徇私舞弊成風,國庫入不敷出,軍隊裝備老舊,操練廢弛,成了一盤散沙。

    就在清朝日漸走向衰敗,統治者依舊沉浸在天朝上國美夢中,故步自封的時候,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英國完成了漫長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

    急於開啟海外市場的英國,看中清朝這塊肥肉,利用鴉片叩響了清朝的貿易大門,為了開啟中國市場,不惜發動戰爭,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後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

    之後西方列強接踵而來,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了,清朝的領土、主權、財政收入都遭到了無情的搜刮。

    列強的侵略導致傳統農村經濟遭到破壞,全國各地都有農民起義爆發,其中最有名的太平天國運動,差點就顛覆了清政府的統治。

    內憂外患的清朝發展起了洋務運動,以求自強來自保,可惜效果平平,還被剛剛完成明治維新、國力漸增的日本給收拾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失利,宣告洋務運動失敗。此時的清朝已經是水中浮萍,無所依傍,20世紀更是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浪潮,八國聯軍進北京,燒殺搶掠,慈禧和光緒都跑路了,華人民遭受了一場浩劫。

    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無能,使得有志的中華兒女開始另闢蹊徑,為華人民謀個嶄新的未來,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進步革命人士致力於推翻清政府,廢除封建體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新國家,革命軍一呼百應, 發展迅速。

    與此同時,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接連病逝,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扶到了皇帝這個“尷尬”的位置上。溥儀當皇帝的三年裡,革命軍已經佔領了南方以及北方多數城市,只有京津、東北、外蒙還控制在滿清宗室手裡。

    溥儀年幼,朝廷大事都是由隆裕太后與宗室元老決定,在袁世凱圍城時,隆裕太后深明大義,頂著宗室反對的壓力,宣佈清帝退位,權利移交袁世凱政府。

    隆裕太后是看的透徹,革命軍已經贏得了大半個中國,清政府已經沒有力挽狂瀾的可能,被消滅是遲早的事情,與其負隅頑抗,不如和平退位,不但能與袁世凱講條件,換來清朝皇室成員下半生的安穩富貴,還使得京津、東北的百姓免受一場戰亂之苦。

    若是清政府堅持抵抗,溥儀的皇位也做不了多久,失敗之後得不到新政府的庇佑,皇室成員會很落魄,溥儀不在戰亂中喪生,估計也得把牢底坐穿吧!

  • 8 # 孤葉徐飛

    溥儀當時還是個孩子,做主的是太后、攝政王等。如清庭不退位,可能會被殺。但其支持者會重立一位皇帝,繼續對抗,可能會打幾年內戰。蒙古、新疆、西藏等肯定會永遠分裂出去。所以,溥儀退位,隆裕太后得到了當時各界的高度讚譽。

  • 9 # 歷史寶藏

    如果我們大膽假設一下溥儀拒絕退位,將會發生什麼?可以明確告訴你:清廷依然會馬上覆滅,而且皇族下場不一定會得到優待。

    清王朝雖然在晚清時期步入了近代,有了資本主義等新的因素,但畢竟是一個封建王朝,還是沒能逃脫中國曆代王朝的興盛規律,康乾盛世之後在嘉慶皇帝和道光皇帝時期,清王朝就已經開始了衰弱,學界將其稱為“嘉道中衰”。到了晚清鴉片戰爭之後,列強不斷入侵,中國民族主義勃興,這就意味著王朝國家必然被民族國家替代,這是歷史大趨勢。

    另外,這個假設應該是載灃和裕隆太后,溥儀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小孩子他懂什麼革命退位之類的東西,真正做主的還是載灃和裕隆太后。讓宣統皇帝退位的是革命黨人和袁世凱,是這兩個實權派談判的結果,可以說是一個共識,手握重兵的袁世凱可以輕易而舉地推翻清廷,所以當時宣統皇帝他們除了退位沒有其他任何選擇。

    不要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外部環境,革命黨內部並不是都想和平談判。有一大批人主張武力解決北方問題。所以,和平退位對皇族而言是一個最好不過的結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蘇打和鹼面的區別有哪些及如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