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歷史人生

    公元前336年,馬其頓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登上王位,時年20歲。他決心繼承父業,實現其稱霸世界的宏願。亞歷山大(前355一前323年)才智卓絕,勇武過人。他繼承王位之後,即著手仿效希臘人的制度,實行政治、軍事改革,削弱氏族貴族的勢力,加強君主的權力;改革貨幣,獎勵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他創立了包括步兵、騎兵和海軍在內的馬其頓常備軍,將步兵組成密集、縱深的作戰隊形,號稱馬其頓方陣。亞歷山大透過這些改革,使軍事實力更加強大,然後便著手實施其父的遠征波斯計劃,以攫取東方的財富。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和希臘各邦的聯軍,向波斯進軍。當時的波斯帝國已經衰落,大流士三世昏庸無能,政治腐敗,內部矛盾重重。亞歷山大以快速的攻勢輕易地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伊蘇斯大敗波斯軍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王室眷屬被俘,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輜重全部丟失。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又揮師南下,沿地中海東岸前進,攻佔敘利亞,未經一戰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佈為“阿蒙神(埃及太陽神)之子”,他自封為法老。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該城由亞歷山大親自勘察設計,作為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回師西亞,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10月初,與波斯軍決戰於高加米拉(美索不達米亞的村莊,今泰勒古邁勒)。

    高加米拉戰役的經過是這樣的: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軍從埃及回師亞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準備與波斯軍主力決戰。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軍隊為4萬名步兵,7000名騎兵,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約8萬名步兵,近15000名騎兵,200輛戰車,15只戰象。公元前331年10月1日兩軍在高加米拉附近遭遇。大流士三世決心擋住馬其頓軍隊,不使其侵入波斯縱深,他在高加米拉村附近展開主力,並令掩護支隊前出至幼發拉底河。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軍隊消滅了波斯的掩護支隊(5000人),於9月29日抵近高加米拉。10月1日,雙方軍隊均呈二線展開。兩翼配置騎兵,中央配置步兵。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軍隊的正面略窄于波斯軍隊的正面,馬其頓王決定調動軍隊,以“攻擊翼”(重騎兵)對波斯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大流土利用馬其頓軍隊變換隊形的機會,搶先行動,從兩翼同時發起攻擊,右翼攻擊部隊突破了敵軍陣地,衝向馬其頓王的營地,但被二線步兵阻住。波斯軍的左翼攻擊部隊被打退了。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以重騎兵對敵發起強有力的反突擊,突破波斯軍左翼擊其後方,爾後又對波斯軍右翼發起攻擊。波斯軍隊潰敗,馬其頓輕騎兵追擊了50公里。

    高加米拉會戰促成了波斯帝國的滅亡。在數量上居於很大劣勢的馬其頓軍隊所取得的勝利,顯示了它在各方面都優越于波斯軍隊。重騎兵,作為馬其頓軍隊的突擊力量,是取得此次會戰勝利的保證。亞歷山大以不足5萬騎兵,將號稱百萬、且配備戰車戰象的波斯大軍徹底擊潰,大流士三世狼狽逃竄,後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此滅亡。略窄于波斯軍隊的正面,馬其頓王決定調動軍隊,以“攻擊翼”(重騎兵)對波斯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大流土利用馬其頓軍隊變換隊形的機會,搶先行動,從兩翼同時發起攻擊,右翼攻擊部隊突破了敵軍陣地,衝向馬其頓王的營地,但被二線步兵阻住。波斯軍的左翼攻擊部隊被打退了。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以重騎兵對敵發起強有力的反突擊,突破波斯軍左翼擊其後方,爾後又對波斯軍右翼發起攻擊。波斯軍隊潰敗,馬其頓輕騎兵追擊了50公里。

    高加米拉會戰促成了波斯帝國的滅亡。在數量上居於很大劣勢的馬其頓軍隊所取得的勝利,顯示了它在各方面都優越于波斯軍隊。重騎兵,作為馬其頓軍隊的突擊力量,是取得此次會戰勝利的保證。亞歷山大以不足5萬騎兵,將號稱百萬、且配備戰車戰象的波斯大軍徹底擊潰,大流士三世狼狽逃竄,後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此滅亡。

  • 2 # 我們以史為師

    公元前336年,馬其頓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登上王位,時年20歲。他決心繼承父業,實現其稱霸世界的宏願。亞歷山大(前355一前323年)才智卓絕,勇武過人。他繼承王位之後,即著手仿效希臘人的制度,實行政治、軍事改革,削弱氏族貴族的勢力,加強君主的權力;改革貨幣,獎勵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他創立了包括步兵、騎兵和海軍在內的馬其頓常備軍,將步兵組成密集、縱深的作戰隊形,號稱馬其頓方陣。亞歷山大透過這些改革,使軍事實力更加強大,然後便著手實施其父的遠征波斯計劃,以攫取東方的財富。 亞歷山大既然願意在地形平坦開闊的高加米拉,打一場波斯人擅長的運動戰,應該早就預料到戰役初期的被動局面。對於亞歷山大來說,此戰惟一的取勝機會,在於馬其頓防線被波斯騎兵迂迴突破,陣營分崩離析之前,抓住大流士三世指揮的漏洞發動致命一擊。這無疑是一場豪賭。亞歷山大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倘若波斯中央陣線的缺口出現得晚一些,或者近衛騎兵的向心突擊不能立刻達到目的,搖搖欲墜的馬其頓防線肯定會率先崩潰。亞歷山大已經不是第一次將他的將士置於背水一戰的絕境,無論是在伊蘇斯,還是在高加米拉,馬其頓軍隊都只有取勝一條路,失敗則萬劫不復,絕無可能全身而退。亞歷山大此戰給人印象最深的並不是戰術安排和戰役指揮,而是他孤注一擲、捨我其誰的霸氣。 在持續數小時的激戰中,雙方的主力步兵實際上都沒有太多交手機會。馬其頓的長槍方陣都在伴隨兩翼的騎兵機動,僅僅有過同卷鐮戰車和小股敵人的戰鬥。加上戰死的本族騎兵,傷亡不過500多人。但考慮到大量的高強度戰鬥由僱傭兵和同盟軍完成,實際的傷亡數字無疑會高出許多。

    [圖片]正在打掃戰場的馬其頓士兵 波斯人在戰役中的損失同樣不宜高估。儘管兩翼的騎兵和不死軍都遭到毀滅性打擊,但主力軍其實依然保持完好。甚至還有在伊蘇斯戰役中倖存的2000希臘步兵,也幸運地在高加米拉戰場中求得生存。波斯右翼騎兵的過快衝鋒,讓他們實際上遠離了主要戰鬥。他們也是全軍出現大規模潰散後,撤退秩序最好的分隊。稍後, 他們再次匯入了大流士的殘軍隊伍,與貝瑟斯的東方部隊一起,成為波斯大王的剩餘力量。古典希臘-羅馬作家筆下的近90000傷亡,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生。 但由於高加米拉戰役的失敗,大流士失去了作為帝國經濟核心的巴比倫和主要的國庫資金。大批來自不同省份的部隊,不是按原路逃回家鄉,就是因為長期失敗而對抵抗不再抱有信心。因此,大流士的波斯軍隊實際上是被亞歷山大完全瓦解。 不過,大流士三世還是沒有放棄抵抗馬其頓入侵的最後一絲希望。他在離開巴比倫的同時,已經完成了對下一階段的作戰部署。戰術水平遠不如對手的波斯君主,會繼續嘗試以戰略手段遏制對方。這也逼得亞歷山大在取得史詩級大勝後,還得繼續向東攻伐。

  • 3 # 飄揚的紅五星

    高加米拉戰役是馬其頓帝國和波斯帝國進行的第三場大戰。公元前331年10月1號,亞歷山大大帝率領的馬其頓軍團已經進軍到了波斯境內的巴格達北邊的高加米拉地區,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這裡同馬其頓帝國交戰。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親自率領精銳的重騎兵以決定性的勝利擊敗了大流士三世,波斯帝國再無抵抗之力。此戰也是波斯帝國的滅國之戰。

    亞歷山大是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馬其頓帝國的國王,這支東征軍團的統帥。亞歷山大年少既是天才,富有膽識謀略,在東征中同波斯進行的三場具有決定性的戰役中,亞歷山大都是在絕對劣勢的兵力下,依靠希臘化步兵和騎兵的精銳質量和高超無比的指揮戰術來取勝。亞歷山大在這場戰役中親自帶領騎兵進攻,一方面是和他的出身有關,另外一方面就是和高加米拉戰役的意義有關。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是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人。腓力二世摸透了希臘重步兵的優缺點,創立了馬其頓重騎兵的體系,教導了亞歷山大如何英勇作戰樹立威信,也教導了亞歷山大該如何用兵,尤其是騎兵運用,這在當時的希臘地區是與眾不同的。而小時候的亞歷山大同一群其他王公大臣和貴族子弟一起訓練也是大量訓練了騎兵戰術。日後這群同亞歷山大訓練的夥伴便成為了將領和精銳的馬其頓重騎兵,史稱“夥友騎兵”。加上馬其頓地處波斯帝國和希臘城邦的交匯處,兩方的文化不斷交流,波斯帝國的騎兵軍事思想影響著馬其頓。同時馬其頓北部的色雷斯地區還有著非常著名的色薩利騎兵,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這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亞歷山大繼位後,依然作為騎兵最高指揮來進行作戰,且經常親自上陣殺敵,宛如他父親一樣,樹立了極大得軍中威信。高加米拉戰役是當時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對決的第三場大戰。兩個人都堵上了全部的家底。失敗就等同於覆滅。所以兩個人都進行了針對性的軍事部署。史書上記載,戰役前曾經出現月食現象,在迷信的歐洲古代,這對軍隊士氣和心理造成了極大得影響。亞歷山大習慣性地繼續親自上陣帶兵,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而馬其頓麾下的重騎兵對亞歷山大的效忠遠超其他將領,由他帶領作戰發揮的實力顯然更大。高價米拉戰役中波斯軍隊也存在問題。馬其頓僅僅4-5萬人的規模,重騎兵更是隻有7000。而波斯至少達10萬人之多,僱傭軍、僕從軍、奴隸軍、皇家軍隊等人員複雜,參差不齊,指揮混亂。且在開戰前一晚就提前進入陣地,讓亞歷山大知道了波斯軍隊的實際部署。在開戰後,亞歷山大帶領騎兵往右翼機動,帶動波斯軍隊的左翼。波斯軍隊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戰鬥意志始終無法匹敵馬其頓軍團,無法突破馬其頓方陣陣線。當整個波斯左翼已經被亞歷山大帶出原有位置時,夥友騎兵和近衛軍步兵突然加速前進,轉向大流士三世位置的左側,直插大流士三世的指揮位置。在遲鈍的波斯二線部隊就位前,發起了決定整場戰役勝負的致命一擊。

    縱觀亞歷山大東征,他骨子裡的建功立業的夢想和身先士卒的氣魄始終是展露無疑。也無愧於歐洲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鬍子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