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肥宅說史

    個人認為非常有可能成功。

    劉備伐吳牽制了大批吳國軍力,魏國本就遠強於吳蜀,只因怕其聯盟,不好對付,但是劉備把關羽失荊州後被斬和張飛的死全都歸罪於東吳,盛怒之下的劉備已經忘了什麼所謂的連吳抗魏,不顧諸葛亮趙雲反對,堅持伐吳,孫劉聯盟可以說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只要曹丕在能夠在正確的時間伐吳,我認為還是有很大可能成功的。

    那什麼時候才是正確的時候呢?

    正確的時候是在劉備佔有優勢時共同伐吳,因為劉備在取得漢中勝利後,勢力空前強大,所以孫權才改變策略連魏攻蜀的,如果劉備伐吳順利,即使魏國也跟著攻打吳國也不會在乎,因為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備可能會認為自己有了獨自對抗曹魏的本事,不會在想著連吳,反之,在白帝城劉備在看到魏國伐吳時就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劉備會看清事實,即使在憤怒也會為蜀國考慮,在次連吳。

    所以我認為曹丕在劉備攻吳時只要選對時間還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

  • 2 # 鴻哥iouyh福小鋪

    曹丕的父親,曹操早已經做了個版本給他借鑑,平滅袁紹,不急於猛衝猛打,而是坐山觀虎鬥。

    很簡單,當時雖然袁紹新敗,曹操若是一頭栽進去,即便平滅袁家也得付出極大代價,倒不如讓袁家子孫的矛盾爆發再從中取利比較符合自身利益。

    夷陵之戰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兩虎惡鬥,若是貿貿然攪進局,恐怕反倒成了促使二虎團結的目標,曹丕才不這麼幹,因為這麼做倒黴的是曹魏。

    任由劉備大舉發兵,孫權舉國相扛,最好是雙方打得你死我活,損失慘重再施施然收拾局面才是正道。

    誰知劉備敗得那麼慘,孫權的損失不大,立馬展示戒備曹魏的姿態,而且隨即又和好的地步,曹魏想介入也沒機會,只能作罷。

    因此曹魏在夷陵之戰介入除了引火燒身,提早結束蜀漢和東吳的仇殺之外,真的不會有收穫,更別提什麼滅亡東吳。

    一家之見,僅供參考。

  • 3 # 銀煳

    這個問題的核心人物是曹丕,曹丕當時為什麼不伐吳,他顧慮什麼,他害怕引起什麼後果?

    夷陵之戰的發生時間於公元221年,而曹操死於公元220年,也就是說當時的曹丕剛剛即位不久,他的內部統治還並不穩固,他需要時間鞏固政權。對他來說,坐山觀虎鬥最為穩妥。

    現在假設夷陵之戰的結果和歷史相同,魏國大舉伐吳,會產生以下兩種情況:

    吳國滅亡,魏國佔據天下三分之二,蜀國元氣大傷,難逃亡國命運。

    吳國獲勝,魏國元氣大傷,魏國內部出現一系列動盪,曹氏政權衰弱,蜀魏聯合抗吳。

    當然,情況遠不止這兩種,很多時候,一件小小的事情,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改變歷史走向。

  • 4 # BLUE年華

    夷陵之戰,是劉備三兄弟去了兩個,皆因東吳。劉備惱怒,率領全國的軍隊去攻打東吳。當時,諸葛亮等忠臣都勸劉備不應該去,因為這時候最大的敵人應該是曹魏。諸葛亮認為滅了曹魏,東吳等自然會歸順,到時很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而劉備攻打東吳也並非全是因為為兄弟復仇,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東吳弱,曹魏強,應該滅了弱小的東吳,吞併了他的領土,再與曹魏對抗,也有了實力。

    那麼曹魏完全可以在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趁機偷襲蜀國。這點劉備也想到了,那他為什麼還要去呢?

    1,當時魏國曹操剛去世,曹丕剛剛登基,根基未穩,不敢輕舉妄動。

    2,速戰速決,曹丕要想攻打蜀國,還需要調整軍隊,中途需要很多時間,劉備認為他可以在曹丕大軍來臨之前滅了東吳。

    魏國曹丕這邊,當時已經跟東吳孫權講和,如果自己再出兵攻打東吳的話,那就背信棄義了。曹丕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他們兩國交戰,讓他們打去唄,最好是打個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

    吳國孫權這邊,一邊與魏國講和,請求增兵救援,一邊命陸遜為大都督抵抗劉備。陸遜知道劉備率領全國的軍隊來攻打,軍隊千里遠征,糧草和速度最為重要,這個時候跟劉備打持久戰是最好的,最好是把劉備拖垮,劉備在東吳待的時間越長,他的蜀地就多一分危險。

    陸遜在山川之間建立一道又一道防線,守不住丟了防線,進去下個防線,就這樣一直拖著,等待著那個時機。最終劉備被拖垮了,軍隊精疲力盡,天氣又炎熱,索性將營地安置在森林裡。陸遜知道時機到了,將劉備20年的積蓄燒了個乾乾淨淨!

    如果曹丕攻打東吳的話,那麼東吳可能真的會滅亡,但是自己魏國很可能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

  • 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如果夷陵之戰時曹丕也趁機伐吳,那麼東吳會滅亡嗎?小編認為孫權還有一戰之力,但生機渺茫!

    為何說孫權還有力量對付曹丕呢?因為東吳的軍隊一般一分為二,孫權直接掌握一半軍力坐鎮建業以防曹魏,大都督掌握一半軍力坐鎮柴桑以備西蜀。所以劉備攻打東吳時期,實際是在與陸遜為大都督的柴桑軍隊作戰,孫權的軍隊還在建業。

    那麼孫權能打敗劉備曹丕聯軍嗎?小編只能說很難。

    歷史上並不乏以少勝多案例,遠的不說,赤壁之戰就是一個。但是孫權畢竟只有揚州和荊州,百姓不過200萬,軍隊只有20萬,其步軍和騎兵更不是久經沙場的劉備和曹魏的對手,孫權唯一的優勢在於其天下第一水師和長江天險,所以小編才會說孫權生機渺茫。

  • 6 # 大飛熊騎士

    東吳搞不好會滅亡,就算不滅亡,東吳也會變成三國中最弱勢的一方。東吳不可攻取嗎?曹丕三路伐吳,除了曹仁一路外,另外兩路都取得一些進展,只是在東吳齊心協力的抗擊下,曹丕才無奈的全線撤軍。其實在《三國志.劉曄傳》裡,劉曄是反對曹丕在夷陵之戰後三路伐吳的,因為東吳有江湖阻隔之險,又加上孫權得志,上下一心,難以攻取。所以,東吳實力僅次曹魏,又有長江天塹,但是並非不可攻取呀。條件是在什麼時機下攻取,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同樣還是那個劉曄,在夷陵之戰開始階段,曹丕和劉曄討論了攻打蜀漢還是東吳的話題,而劉曄是建議攻打東吳的。《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劉曄認為蜀遠吳近,曹丕不應該接受吳國的歸降,一起對付蜀漢,反而要大舉進攻東吳。理由是,蜀國是小國,劉備和關羽恩若兄弟,現在發怒單挑東吳,我們若是也出兵,劉備樂於和曹魏瓜分東吳的。而且,東吳一亡,蜀漢獨木難支,一樣早晚被曹魏所消滅。可惜,曹丕不但不聽,還封孫權為吳王。所以,時機不同,劉曄的建議正好相反,這是根據東吳的形勢所判斷。但是,劉曄是正確的嗎?那就要看看東吳的形勢了。

    夷陵之戰前,東吳偷襲了蜀漢荊州三郡,建立了一條完整的長江天塹防線。東吳的實力是增強了,但是能高枕無憂嗎?顯然不能,否則孫權也不用派使者和蜀漢求和,這邊又對曹丕畢恭畢敬,要啥給啥,除了兒子。原因就是,孫權統治的區域本身就有山越盜賊等不穩定因素,新下荊州三郡又有著大量蠻族豪帥,並且荊州士人大部分是向著蜀漢或者曹魏的。因此,東吳內部不定,外有強敵,十分不利。東吳實力雖然僅次曹魏,但是能架得住蜀漢和曹魏一起進攻嗎?但是,東吳又為何能打贏夷陵之戰和抵抗住了曹丕三路伐吳的?

    除去讓東吳上下一心的政治因素,這些大飛熊已經分析很多了。最重要的是,軍事上,東吳不擅長陸戰,只能防守反擊,以時間來換取戰爭的空間。比如,夷陵之戰,劉備在正月就殺到夷陵了,陸遜在此和劉備對峙半年時間。直到夏季來臨,劉備上山結營,才露出破綻。所以,兵力單薄的陸遜在這半年也是拿劉備沒辦法的。假如,曹魏此時出兵攻打江陵,陸遜還有機會“火燒連營”嗎?另外,江陵又讓誰去駐守?此時,朱然部可是在陸遜軍中,一旦調走,陸遜兵力足以抵抗劉備到六月份嗎?顯然不能,因為陸遜冒險不分兵解救宗室孫恆,就是怕兵力損失,守不住夷陵。但是,這是假如,曹魏沒有出兵,陸遜就用半年的時間換來“火燒連營”的空間。

    曹丕三路伐吳,除去中路軍失利,東路軍可是一直打到孫權的腹地,洗劫了徐陵(京口)。此時,東吳各路援軍雲集,才解救了建鄴之危。假如,三路伐吳是發生在夷陵之戰開始階段,東吳哪來那麼多援軍?最後說西路軍,這也是東吳以時間換空間的經典戰例。先是曹魏包圍了江陵,奪取了百里中洲,搭起了浮橋。此時,東吳朱然孤軍拒守,諸葛瑾和潘璋等援軍一直等到春江水起,才能燒燬浮橋,迫使曹真退兵。所以,假如這時是夷陵之戰期間,還有這個時間換空間嗎?

    當然,如果曹丕聽取劉曄的建議,在夷陵之戰開始階段發起進攻,也沒有必要三路伐吳了,只是荊州一路就夠了。蜀漢和曹魏同時進攻荊州中南部,東吳拿什麼抵抗?更不用說,馬良也進入武陵地區,聯絡蠻族豪帥了。那麼,東吳一旦失去荊州中南部地區,長江天塹一樣被曹魏或者蜀漢突破了。因此,東吳即使不會立時滅亡,但在政治軍事上,都會成為最為弱勢的一方,離滅亡不遠了。

  • 7 # 陸棄

    只能說,曹丕如果乘蜀吳發動夷陵之戰時伐吳,是很有可能迫使吳國投降的。劉備降吳不可能,漢賊不兩立,但孫權是有可能的。孫權之所以在赤壁之戰前昔聯合劉備,就是怕自己一方戰不過曹魏。目前劉備來攻,孫權沒有把握戰勝劉備,如果曹魏再來夾攻,那東吳必然會失敗,陸遜再有謀略也不行。

    實際上,當時已有智謀人士給曹丕出主意,勸曹丕乘機進攻東吳,這個謀士就是劉曄。可惜曹丕不聽。曹丕不聽的理由,是怕歸附人士寒心。孫權歸附曹魏了嗎?表面上歸附了,但這只是孫權之謀。孫權面對劉備的進攻,害怕曹魏夾攻,因此率先行動,向曹魏上表稱臣,而曹丕准許孫權稱臣了,加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實際上,曹丕這一點上比他老爸就差遠了,孫權稱臣是假,要這虛的有什麼用?曹丕犯了宋襄公的婦人之仁的毛病。孫權這個人,哪會真的投降你曹魏,以前又不是沒有領教過。好好的一個統一全國的時機,就讓曹丕白白錯過了。曹丕也就是仗著曹魏的國力強大,老爸打下的江山穩固。如果曹操活的時間足夠長,相信曹操會在夷陵之戰果斷出手,先滅東吳,後滅蜀漢。

  • 8 # 淨月暖陽

    夷陵之戰時,曹丕為何不大舉伐吳,自有其政治和軍事的考量,別覺得自己看了答案,就能比當時的人物高出一等,如果這樣,假如那樣的,好象古人就沒你聰明的樣子。這樣解讀歷史是不正確的,因為歷史沒有“如果”,沒有“假如”。正確的方法是,在確認史實的前提下,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歷史為何是這個結果,從而總結出成敗得失的真正原因。

    我們來看看,曹丕為何沒有藉機伐吳。

    政治上,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不久,劉備集團不僅反對,而且劉備藉機自己稱帝了,號稱正統,延續大漢王朝。東吳孫權呢,則向曹魏稱臣,認可了曹丕的“帝位”。從政治意義上講,曹丕的敵人是劉備,而不是臣服的東吳,趁劉備攻吳而出兵夾擊,算得上是倒行逆施,本就尚不穩定的皇帝名義,不是更被抹黑,令天下諸侯不服?沒趁劉備伐吳而進軍漢中,都已經是騎牆,坐山觀虎鬥的不恥行為了,還會去伐吳嗎?這樣以為者,明顯無政治眼光,只能在江湖胡說,入朝堂早晚會被拉出去砍了!

    經濟上,曹丕延續曹操後期暫停戰事,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這也使其帝位得到進一步穩固。對老百姓來說,誰當皇帝,遠沒有吃飽飯,生活安定,不動手兵重要。曹丕不打仗,就更易受百姓擁戴,這對一個“篡位”者尤為重要。曹丕正在推行一系列新政,克服舊勢力阻力更為重要。攻吳的戰略機會後面有得是,特別是自身實力強大後,機會更多,不急在一時。

    軍事上,東吳的地盤是延長江的中下游地區,重心在下游地區。那麼,曹丕若發分,是出兵兩淮與孫權的主力作戰,還是由洛陽南下,裹入荊州戰團?出兵兩淮,曹丕方無必勝把握,曹操與孫權在合肥大戰,張遼曾800破十萬,威震逍遙津,也沒能滅了東吳,曹丕更沒把握。同時,孫權亦有準備,荊州局勢危急,孫權也只是讓陸遜領荊州當地守軍以弱勢兵力頂住,而並沒動用江東兵馬支援,正是防著曹丕呢。荊州對東吳來說,是次重點,要不當初也不會任劉備“借”荊州,不會本末倒置,讓江東大本營處於危險之中。

    若曹丕夾攻荊州,陸遜不敵,完全可以撤走,那就成了曹丕與劉備正面對槓,東吳到成了坐收漁利一方,這也不是曹丕所希望的。從天下大義看,劉備還是有優勢,又是荊州故主,水軍劉備又有優勢。曹丕若敗,則很容易被劉備起勢,一鼓作氣讓曹魏崩盤,這是曹丕無論如何都不想冒的險,因為敗不起!有表面臣服的東吳去扛,正是上上之選,為什麼去冒險呢?就算劉備方贏了,也會有戰損,總得喘息一陣,並且是與魏、吳同時對陣,劉備也不敢輕舉妄動。

    從各方面分析,夷陵之戰時,曹丕不動為上策,提這種問題的人,幼稚無知。

  • 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自從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就預示著孫權已經意料到後來劉備的復仇,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孫權在政治確實有天賦,趁著關羽北伐襄樊之際,沒費多大力氣,就拿下了關羽所鎮守的荊州三郡,同時歸屬孫權的還有數十萬百姓以及數萬投誠的荊州軍。

    享受勝利果實之後的孫權,就要面對來自劉備的復仇了,這事孫權早就計劃好了,他敢偷襲荊州,就不怕劉備報仇,更不怕孫劉聯盟破裂,而劉備則在關羽被殺後,就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東征孫權的戰爭準備,並在戰爭開始前一兩個月還完成了稱帝這件大事。

    唯一對事態還看不清楚的就是曹丕,關羽被殺後,曹丕還在朝廷上開會研究劉備會不會報仇?曹魏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員表示:關羽被殺,劉備又丟了荊州三郡,國力又是最弱的,不會攻打孫權來報仇的,只有一個人認為劉備會報仇,這個人就是劉曄。

    曹丕

    劉曄是劉氏皇族之後,官至侍中,他認為劉備與關羽的關係非同一般,而劉備所建立的政權是建立在個人威望之上的,劉備一定會借攻打孫權而重振聲威,但曹丕對劉曄的意見不以為然,沒多久,劉備果然發動了夷陵之戰。

    其實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也對曹魏有所顧忌的,三國之中,蜀漢的勢力最小,曹魏的勢力最強,東吳居中,原本天下的形勢應該是兩弱聯合起來對抗一強,才能維持現狀,保持三國鼎立,現在最弱的劉備居然攻打實力比他強的孫權,兩弱打起來了,這對最強的曹魏政權來說,就是一次統一天下的絕佳機會。

    所以劉備儘管發動了戰爭,但是也沒有忘記防備曹魏,他派黃權率領一萬人在長江以北防備曹魏,這個防備不僅僅是防備,還會影響到劉備的整個伐吳戰爭,一旦曹魏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劉備一定會放棄東征。

    劉備東征

    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夷陵之戰是劉備主動發起的,孫權是被動應付的,孫權已經奪取了荊州,不會主動跟劉備糾纏的,只需要保住荊州就行,所以從理論上講,劉備攻打孫權的決心大於孫權攻打劉備的決心。

    一、劉曄派:建議曹丕聯合劉備攻打孫權

    理由是:劉備是戰爭發動者,他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曹魏只要聯合一家滅亡另一家,憑藉實力就能統一天下了,另外攻打孫權比較方便,無論是地理上的原因,還是軍事上的排程,攻打孫權都比較容易實現,而蜀漢位於四川盆地,打劉備要翻山越嶺,道路不便,最方便就是攻打孫權。

    劉曄建議聯蜀攻吳

    二、王朗派:建議曹丕坐山觀虎鬥

    理由是:曹魏不能在劉備與孫權發生衝突時有所行動,那樣的話劉備與孫權就打不起來,等他們發生衝突兩敗俱傷之後,再發兵攻打,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三、曹丕派:聯合孫權攻打劉備

    理由是:孫權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已經制造了曹丕,被曹丕封為吳王,這等於是向曹丕稱臣了,曹丕認為孫權既然已經稱臣了,就不應該再攻要孫權,否則天下人如何臣服於我?

    經過一番議論,曹丕最終選擇了王朗的建議,坐山觀虎鬥,因為曹丕發現攻打劉備太難了,曹魏如果要攻打劉備,只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從荊州經夷陵、秭歸渡過長江三峽攻打益州,另一條是從關中翻越秦嶺攻打漢中,前一條路要經過孫權的勢力範圍,孫權不會同意的,後一條路太難走了,而且被給不暢,當年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就是因為路難走,不方便運輸而放棄漢中。

    王朗建議坐壁上觀

    不方便攻打劉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魏的主力軍隊全部集結在合肥、淮南一直到襄陽、荊州這一條南北分界線處,如果要打劉備,那要把軍隊經過大規模調動才能運到前線的,戰線長達數千公里,太遠了,也耽誤時間,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曹丕放棄了攻打劉備,選擇了坐山觀虎鬥,什麼也不幹,就看著劉備與陸遜打仗。

    王朗的話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曹魏進行軍事部署的話,劉備跟陸遜就打不起來,劉備知道曹魏一旦插手戰爭,對蜀漢來說是滅頂之災,戰爭就不能繼續下去,只能放棄。這也是曹丕選擇觀望的原因所在,因為確實有道理。

    劉曄的建議有一個不合理的原因,就是劉備不可能與曹丕聯合起來的,這個時候曹丕與劉備都稱了帝,曹丕是魏朝皇帝,劉備是漢朝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無論在政治上、名聲上,兩人都不可能聯合,反而是真正的死敵,這一點劉曄也是做不到,他無法促成劉備與曹丕聯合攻打孫權,也不現實。

    曹丕最終選擇坐壁上觀

    把三種意見的利弊全部考慮一遍,你會發現只有坐壁上觀,什麼也不做才是最合理的建議,這也是曹丕按兵不動的原因,換了是曹操,也會選擇這個意見,直到這個時候,曹丕仍然是正確的。

    但是,曹丕也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他沒有利用劉備與陸遜之間的戰爭來為曹魏謀取利益,甚至連準備工作也沒有。二是曹丕過度信任了孫權

    夷陵之戰可是打了一年多,劉備從永安衝出國門,經過秭歸,一直打到了夷陵(今宜昌),然後被陸遜利用地形阻擋在夷陵(猇亭),前後持續了一年多,曹丕居然毫無反應,這其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曹丕都沒有重視與動用,反而直接浪費,這些機會如果用好了,那將是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孫權

    同時曹丕作為政治家,居然會對孫權稱臣的行為非常信任,也許是曹丕則即帝位的原因,需要有人來支援他,尤其是外部獨立勢力,也許是曹丕這個政治家還不夠成熟,總之曹丕明顯是被孫權騙了,孫權只是想利用曹丕,只要曹丕不在夷陵之戰期間攻擊孫權,孫權就算完成了政治任務,然後整個夷陵之戰,曹丕居然真的沒有攻打孫權。

    這不是孫權運氣太好,而是曹丕的能力、眼光太差,沒有看清楚三國的局勢,當劉備發動對孫權的戰爭時,孫權一定是要向曹丕稱臣的,因為孫權不能兩線作戰,孫權只能先穩定曹魏,專心對劉備作戰,打敗劉備之後,孫權就可以跟曹魏翻臉,事實上,孫權就是這麼做的,當孫權打敗劉備後,直接拒絕了曹丕讓孫權派兒子當人質的建議,直到這個時候,曹丕才覺得自己被孫權耍了,所以這是曹丕的問題。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

    如果曹丕趁夷陵之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發兵攻打孫權,能不能滅亡東吳?

    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曹丕才能打敗並滅亡東吳:

    一是曹丕要與劉備聯合攻打東吳

    二是曹丕得有一支強大的水軍

    利益這事是很奇妙的,雖然曹丕與劉備是死敵,但並非沒有聯合的可能,曹丕想要攻打東吳,一定要聯合劉備,不聯合劉備的話,是無法打敗東吳的,劉備大軍被堵在了夷陵,曹丕如果想要攻打孫權,可以兵分幾路,一路從襄陽南下荊州,進入江漢平原,然後攻打陸遜的後方,同時攻打江陵城,另一路可以從合肥或者淮南南下,牽制孫權主力。

    夷陵之戰地圖

    這樣的話,孫權就會顧此失彼,而身在夷陵的陸遜大軍也會崩潰,劉備大軍就會越過夷陵進入荊州,最為關鍵的是劉備有水軍,劉備的水軍雖然比不上孫權的水軍,但是比曹丕的水軍強多了,想要滅亡東吳,一定要有水軍,因為有長江天險存在,沒有水軍就無法滅亡東吳。

    曹丕想跟劉備聯合,只需要把荊州所有的土地許諾給劉備,甚至把交州許給劉備都行,曹丕只要江東六郡,雙方協議瓜分東吳,只有這樣,劉備也許會動心,如果劉備不同意,曹丕就滅不了東吳。

    如果曹丕不與劉備聯合,獨自率軍攻打孫權,即使曹丕能拿下荊州南郡,也要同時面臨劉備與孫權同時的衝突,這是一種三方的混戰,除非曹丕有強大的水軍,同時又佔領了荊州南郡,將孫權與劉備一分為二,像一根鋼針一樣插入荊州南方,這樣的話,再給曹丕二三十年時間,也許他能統一天下吧。

  • 10 # 率真輪船8n

    夷陵之戰爆發直到劉備逃亡白帝城都是好戰機,但曹丕是剛上位不久忙於掃除異己和穩定統治權。此時不用兵是理智的。

  • 11 # 羅賓說歷史

    夷陵之戰劉備全力攻打孫權,此時曹丕伐吳的話,那吳國是很有可能滅亡的。

    劉備為了報失去關羽和荊州的深仇大恨,出動蜀國精銳大舉伐吳,前期勢如破竹,孫權不得已讓陸遜帶兵迎戰,雙方在夷陵進行最後決戰,成敗在此一舉。這種情況下,如果曹丕也來攻打吳國,孫權是很難抵擋的,因為主力都放在夷陵一線了,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再和曹丕打一仗。這也是孫權在和劉備開戰後馬上向曹丕俯首稱臣的原因所在,他肯定是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的。

    事實上當時魏國的劉曄就建議曹丕趁機攻打吳國,內外夾攻吳國必亡。但曹丕考慮到孫權已經稱臣,就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等到夷陵之戰結束後悔了,曹丕再去攻打東吳已經沒有機會了,註定無功而返。

  • 12 # 小鴻哥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稱帝,史稱曹魏。在曹丕當皇帝后曾下詔詢問眾臣劉備會不會為了給關羽報仇出兵伐吳。眾人的議論都說:“蜀不過是個小國,有名的將領只有關羽一人。關羽已死,軍力衰敗,國內擔憂恐懼,沒有機會再次出兵。”劉曄卻說:“蜀雖然又小又弱,但劉備的圖謀是想依仗威武自強,勢必要動用眾兵以顯示他力量有餘。並且關羽和劉備的關係,名義上是君臣,但從恩情上說卻如同父子,關羽被殺死而劉備卻不能為他起兵復仇,這在他們至始至終的情分上是說不過去的。”

    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關)羽。(關)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劉)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劉)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劉)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三國志魏志劉曄傳》

    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史稱蜀漢。劉備開始調集人馬伐吳。蜀漢大臣很多人都不同意伐吳。趙雲認為應伐魏,不應先伐吳。國賊是曹操,現在曹丕篡盜神器。只要滅掉曹魏,東吳就不成問題。但劉備沒有接受趙雲的建議。七月伐吳,孫權寫信給劉備請求講和,劉備當然不同意。當時吳將陸遜、李異、劉阿等駐守巫、秭歸。蜀將吳班、馮習率先頭部隊攻破巫、秭歸。荊州武陵五谿蠻夷起兵響應。

    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在劉備正式伐吳,孫權求和不成。公元221八月孫權向曹丕稱臣。曹魏拜孫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夷陵之戰後孫權曾對大臣言明為何要向曹魏稱臣和接受封爵的原因。因為曹魏伐吳後,群臣勸進孫權才不得不講。孫權對他們講:“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陸遜選眾以待之。聞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內嫌其有挾,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發,便當與西俱至,二處受敵,於孤為劇,故自抑按,就其封王。低屈之趣,諸君似未之盡,今故以此相解耳。”從這段話來看孫權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才向曹魏稱臣。

    當時曹魏收到孫權稱臣的表章,群臣都血曹丕表示祝賀。只有劉曄說:“吳國處在江漢之南,我們與那裡隔絕難通,他們沒有來臣服的心思,是很久以來的事實了。陛下您的仁德雖然與虞舜相同,但那些醜陋的蠻敵性情,卻沒有被感化。因為遭遇災難而來臣服,一定很難講信用。他們一定是在外有蜀軍迫境,內部也很困難的情況下才派來這個稱臣的使者。我們可以趁他們危難的時候,攻襲奪取。放縱敵人一天,就是幾代人的隱患,不可不加以考察啊。”

    朝臣皆賀,獨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三國志劉曄傳》

    曹魏劉曄的建議是跟蜀漢一起伐吳,但是曹丕沒有接受。曹丕認為人家稱臣投降,我們卻去攻打人家,以後還會有誰敢稱臣投降。我不如接受孫權的稱臣,發兵攻打蜀漢。劉曄再次反對講:“蜀漢距離我們遠,東吳近。得知中國發兵,那劉備就會暫停伐吳。現在劉備已經憤怒,所以才會伐吳。一旦得知中國伐吳,就知道吳肯定亡。肯定會非常高興進攻吳跟中國搶佔地盤。也不會再去救吳,這是自然的道理。”

    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劉)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傅子》

    在當時曹魏大臣大多是贊成接受孫權投降而一起打蜀漢。我覺得會這樣子有政治原因。因為曹魏是代漢而立,這跟蜀漢是勢不兩立。當曹丕下詔詢問:“是否應當發兵與吳一起攻取蜀國?”司空王郎發表建議:“天子的軍隊,比華山、岱山還重要,確實應該穩踞著,閃爍天子威望的光芒,像山一樣巋然不動。假使孫權親自與劉備相持,曠日持久地搏戰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當,戰爭不能很快結束,應當發兵來成就那形勢,然後應該選拔謹慎的將領,面對著敵人的要害,考察時機而後行動,選擇地方而後進行,一舉成功可以沒有多餘的事。現在孫權的軍隊還沒有行動,那麼助吳之軍就不能先徵。況且現在雨水正盛,不是行軍動眾之時。”曹丕採納了王郎的建議。

    (王)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孫)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今(孫)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為先徵。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眾之時。”帝納其計。—《三國志蜀志王郎傳》

    從王郎的建議來看,且前蜀吳雖然已經開始交戰,但尚沒有到決戰的地步。如果孫權親率大軍跟蜀軍相持,打得難捨難分時。中國再行動,這樣子就能一舉成功。現在孫權的軍隊還沒動,那我們也沒必要先動。何況現在是雨季,並不適合軍事行動。我覺得王郎的建議是要蜀吳兩敗俱傷時再行動。公元222年正月曹魏收到孫權的上書。孫權報告蜀軍先頭部隊四萬人從秭歸出發。請朝廷派兵征討。曹丕回報講一些客氣話,總之就是我不派兵,但我相信你能建功。當時孫權也想曹魏出兵,不出兵也好,只要不跟蜀漢一起來打我就行。

    孫權上書:“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帝報曰:“昔隗囂之弊,禍發栒邑,子陽之禽,變起扞關,將軍其亢厲威武,勉蹈奇功,以稱吾意。”—《三國志裴松之注魏書》

    從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正月,這半年時間蜀吳兩方只是小規模交戰,雙方的主力都沒有動。我個人認為蜀吳都在看曹魏的態度。劉備是要以戰逼和,達到收復荊州的目的,恢復公元219年時的狀態。但孫權只是求和。史書記載先主盛怒不許。劉備真的是不同意嗎?那是因為東吳給的價碼不夠,不把荊州還回來,再賠償點損失,劉備豈能同意。陸遜的孫子陸機認為劉備東征的目的:志報關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公元215年孫劉以湘水為界,以西屬劉備,以東屬孫權。

    在蜀吳交戰的前半間,都是以小規模交戰。我前面也講過,他們在等曹魏的態度。在公元221年七月時蜀軍已經攻破吳軍第一道防線。公元222年正月蜀軍推進到夷陵,蜀將吳班、陳式率水軍駐夷陵控制長江東西兩岸。劉備則率軍返回秭歸蜀軍已經推進六七百里,但雙方並沒有大規模交戰。吳軍主力也沒有動。公元222年二月劉備從秭歸率主力進駐夷道猇亭。孫權看劉備來真的了,於是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

    (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章武二年)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的勝利告終,王郎所預測的孫權親率大軍跟劉備交戰的局面並沒有發生。從公元222年二月至六月,蜀吳雙方在夷陵猇亭對峙,閏六月吳軍以火攻大敗蜀軍。形式一下子就逆轉。如果在夷陵之戰初曹魏也大舉伐吳,我認為吳國也不會滅亡。首先來講吳國的實力遠比蜀漢要強。西線防衡蜀軍的軍隊在六萬左右。曹魏一旦攻打東線,孫權至少還能調動十萬人去防禦,也許用不著那麼多。加上有長江天險,曹魏未必能討得便宜。

    但是孫權一直是避免兩線作戰,這很容易讓國家陷入險境。我覺得這時候孫權會向劉備求和,當然這個求和跟之前的求和不同。在曹魏也大舉來伐的情況,孫權會割地求和。最低限度也是把湘水以西的荊州害給蜀漢。正如公元215年孫權派人攻打荊州,劉備從成都率軍五萬支援關羽。孫權正是看好曹操攻打漢中這個良機。但劉備並沒有理會曹操,堅決不割地給孫權。反而率軍跟孫權爭奪荊州。但當劉備得知曹操攻入漢中,於是劉備跟孫權議和。雙方重新瓜分荊州。劉備率軍返回江州,孫權則率軍攻打合肥。

    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孫)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先主傳》

    在曹魏也出手的情況下,孫權還真有可能跟劉備割地議和。在吳軍擊敗蜀軍後,曹魏大舉來伐。孫權得知劉備還在白帝,非常害怕,於是遣使請和。劉備也同意了,派宗瑋使吳。這次議和只是口頭上和書面上,並沒有割地。那是因為劉備打敗了,如果在劉備打敗前曹魏出兵了,就會不一樣了。但孫權還是害怕劉備會不顧一切地跟曹魏一起來打他。當時劉備還給陸遜寫了一封信講賊人已經到江陵,我也要再次東進,將軍你看行嗎?陸遜回信講你們才大敗,傷還沒有養好,就不要來送死了。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先主傳》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東吳有位叫吳範的預測蜀吳打完仗後會恢復聯盟。當然吳範並沒有講那國勝利。我認為吳範的意思是無論誰勝利,最終都會聯盟。我前面也講過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湘水為界的狀態,或者逼迫東吳再讓出一些利益。很多人受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影響,以為劉備要打到建業去,滅了東吳斬殺孫權為關羽報仇。可惜的是蜀漢沒有那個實力。當時東吳的實力兩倍於蜀漢。如果能恢復到以湘水為界地狀態,那蜀漢和東吳就相當。

    劉備盛兵西陵,範曰:“後當和親。”—《三國志吳志吳範傳》

    兩家都知道只有聯合才能對抗曹魏。劉備想透過戰爭耀武揚威逼迫孫權。而孫權是不怕劉備,他怕的是曹魏也一起來打。但是劉備等了大半年,曹魏都沒有動,只好硬著頭皮上了。孫權看劉備來真的,那他也來真的了。孫權擊敗曹魏三路大軍後,仍然跟曹魏往來,口頭書面上認錯認罪。對於蜀漢這邊亦是如此。孫權派去蜀漢和曹魏出使的是同一個人,叫馮熙。出使完蜀漢回來又立馬出使曹魏。曹丕責問馮熙:“吳王若欲脩宿好,宜當厲兵江關,縣旍巴蜀,而聞復遣脩好,必有變故。”馮熙回答:“臣聞西使直報問,且以觀釁,非有謀也。”反正兩家都不得罪,見好就收。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劉禪繼位。尚書鄧芝主動找諸葛亮講:“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吳好。”諸葛亮回答講這事我也一直想做,只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現在有了,就是你。於是諸葛亮派鄧芝使吳。一開始孫權不見鄧芝。於是鄧芝寫信給孫權:“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孫權於是馬上見了鄧芝。於是鄧芝給孫權分析兩家聯盟的好處。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不聯盟而是依附曹魏的話,大王你也不可能滿足曹魏的要求。在曹魏南伐時,蜀漢也東征。這樣江南之地就不會再屬於大王。孫權聽了很久都沒說話,然後承認鄧芝說的對。

    (孫)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三國志蜀志鄧芝傳》

    公元224年鄧芝再次使吳時。孫權對鄧芝講現在吳國山越作亂,防守長江的軍隊很多都調回平叛。考慮到曹丕會趁機有所動作,所以才求和。吳國很多人認為蜀國自顧不暇,但幸好你們也有和好之意,這對我很有利。但恐怕蜀漢不能能明白我的心意,懷疑我求好的心意......。孫權的話已經講得非常直白,因為鄧芝也是個很實在的人,孫權乾脆講明白。在當時蜀漢也好東吳也好,還是有不少人不同意恢復聯盟。但諸葛亮和孫權都知道,聯盟才是唯一的出路。

    (孫)權謂(鄧)芝曰:“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議者以為內有不暇,幸來求和,於我有利,宜當與通,以自辨定。恐西州不能明孤赤心,用致嫌疑。孤土地邊外,間隙萬端,而長江巨海,皆當防守。丕觀釁而動,惟不見便,寧得忘此,復有他圖。”

    在恢復跟蜀漢的聯盟後,孫權就跟曹魏斷交。直到公元229年孫權才敢稱帝,遣使交知蜀漢希望並尊二帝。蜀漢群臣很多人都不同意,認為孫權只求鼎足而立,不會跟我們齊心協力伐魏。諸葛亮主張承認東吳的並尊二帝。去追究東吳,對蜀漢也是不利。至於講孫權沒有渡江之志是不對。孫權不能越過長江正如曹魏不能渡過漢水,不是力量有餘,有利也不去取......。

    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若大軍致討,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漢晉春秋》

  • 13 # 使用者一米七六

    這個問題,演義老先生早就回答了。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玄德。將軍們說乘勝追擊,拿下白帝。

    陸遜笑了:不可,曹丕託言幫助我們,其實早就想背後一刀。

    於是佈置完成,曹真曹休幾路果然來犯,一點辦法沒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RW教練採訪稱LPL隊伍都在學習RNG戰隊,建議LMS隊伍都學習FW戰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