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訊與評論
-
2 # 平涼家長之家
三年級小學生,學習不主動家長怎麼辦?
家長求助:我家孩子三年級,寫作業磨蹭,時間花得很多,可效率特別低,成績也很差。怎麼辦?
答:孩子學習一直很用功,但成績總不見起色,這的確是一件讓人頗為煩心的事兒。除了先天能力確實不足等極特殊的情況之外,絕大多數小學生成績不見起色是因為學習主動性差,表面看來確實端端正正坐在書桌前學習,但專注度不夠,注意分散、反覆磨蹭等不易覺察的小習慣正在損耗單位時間內的有效精力及學習成效。那麼小學生的主動學習勁頭如何有效提升呢?據我個人長期經驗總結,有這麼三個相對高效的策略:一是比昨天好,二是正面管教,三是樹立榜樣。
1、比昨天好——喚起主動,自性覺醒
什麼是“比昨天好”呢?就是字面意思。讓孩子每一天的自我感覺都比昨天好,哪怕好上一點點,那也是可喜可賀的大進步,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
這其實很好做到的。
比如今天早上,孩子起床比昨天快了30秒(哪怕沒這30秒,家長也要創造出這個“進步一點點”)家長就應當立即給予即時反饋:“哎喲,寶貝今天比昨天快了30秒哦,不錯不錯!讓媽媽猜猜看,明天會快多少呢?40秒?50秒?60秒?媽媽猜沒猜著,咱們明天早上就見分曉啦!”
孩子立馬就會興奮起來,因上學而早起的悶悶不樂立即一掃而空,興高采烈穿衣、洗漱、吃飯、換鞋、背起書包撒歡兒奔出去。興許他還會把這受了表揚這件事分享給親愛的小夥伴呢。開心事總是越分享越多,孩子帶著這份愉快進教室、聽課、做筆記等等。然後無比興奮地等待下學,一見到媽媽第一件事就是興沖沖敘述在學校裡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值得炫耀的小進步和小開心。
“哦?”
“噢?”
“呀?”
“然後呢?”
在孩子的整個敘述過程中,媽媽不需要插太多話進行評議或建議,就只是滿臉期待地看著孩子、滿目專注地聽著孩子就已經足夠啦。而孩子呢,當然會越說越興奮,以便媽媽臉上的滿意和愛意能夠更久地持續——哪個孩子不想在媽媽眼睛裡和心裡成為那個最好的唯一?
當然,第二天早上,興許媽媽還沒來起床呢,小傢伙就興沖沖跑來敲門了:“媽媽媽媽,你猜錯了,我整整提前了30分鐘!”如此這般,生活中分分毫毫的小進步、學習中點點滴滴的小進步,每天的這許多個“比昨天好”疊加而生的神奇複利效果,會像春風喚醒大地一樣徹底喚醒孩子沉睡的自效能量,喚醒因被家長過多包辦、過於嚴苛而壓得很深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一個凡事都積極、主動、向上的孩子還能差了去?不存在的。
要點提示:千萬別拿自家孩子和任何別家的孩子比,那不是對主動性和自身能量的喚醒,而是逼著讓他睡得更深——誰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想想我們自己,從小到大心裡最討厭、最崩潰的是什麼?就是父母嘴裡永遠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最想反其道而行的事是什麼?就是成為那個與“別人家孩子”完全相反的人!
2、正面管教——無負情緒,中肯陳述
什麼是“正面管教”?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當然不只是讓他有名牌大學上、有好工作幹、有許多錢掙。我們傾盡心血,不就是想培養一個內心永遠擁有青春力量的人麼?因為我們知道,一個心性與能力都停留在嬰幼期的成年人,實在太喪了!
事實卻是,太多的家長心裡想著培養一個“內心永遠擁有青春力量”的人,實際行動卻總是以培養一個“永遠在嬰幼期”的人為目標。要麼凡事不讓孩子插手,自個累死累活包辦了一切;要麼以自己的主觀情緒為標尺對孩子橫加指責,明明一丁點瑣事都能鬧騰得比天大,各種激烈的否定和謾罵,卻永遠不引帶著孩子讓他自己明白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什麼。
是的,小學生已經不是在母親懷裡嗷嗷待哺的嬰幼兒了,他們是一個完全獨立於父母生命之外的生命個體,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喜怒哀樂,他們想要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但是,蓬勃迸發的生命能量決定了他們勇往直前的同時,會有這樣那樣許多的小缺憾和不完美(但誰又是完美的呢)——在他們奮力前行的時候,父母能夠給予他們最好的幫助,是“喚起主動”的引帶,是“和善而堅定”的引正。
如何“和善而堅定”的引帶和引正呢?有個八字原則:不帶情緒,中肯陳述。
比如孩子試卷上有道數學題,要求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長方形周長=(長+寬)×2,但是孩子做題時候忘記“×2”了,於是這道題當然丟分。有些家長是怎麼做的呢?指著孩子的鼻子一頓臭罵:“幹什麼吃的?太粗心了,這也能忘?去,蹲牆角把公式背上五十遍,再抄上一百遍,就不信還忘!”
親愛的,這是忘或沒忘公式的事兒麼?題做錯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孩子沒有理解長方形的周長是個什麼東東。家長的引帶和引正方法就是幫孩子自己親手驗證——比如取一張A4紙和孩子做個親子游戲:
第一步,數出A4紙有幾個邊;
第二步,找出哪兩個邊是一樣長的;
第三步,剪出四個邊兒,即按照A4紙的四條邊長分別剪下一個窄條兒(半釐米以內最好,剪過寬的話紙條本身寬度會混淆A4紙原本邊長概念);
第四步,把四個剪好的“邊長”一個一個鋪開,連成一條直線。
第五步,引導孩子自己量一量這條直線,然後再把“邊長”拼接到A4紙四邊兒。
到這一步,孩子自己就會明白,長方形周長=長×2+寬×2=(長+寬)×2。第一個等號後面是最直觀的求周長公式,第二個等號後面就比較抽象了,因為它涉及了另一個數學知識點,即“小括號的作用”。孩子如果學懂了“小括號的作用”,那當然是一點就通皆大歡喜;如果沒學懂,到這兒就卡住了——這個“卡住”,就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了,檢查出了另一個沒學懂的知識點啊,及時把它消滅掉,就不會越積越多、越學越吃力了。
以上這個“正面管教”的小案例文字敘述過程看起來長,但實際做起來不過三五分鐘的事兒,既能當親子游戲玩,又能解決學習懵點,以達豁然貫通之效。
要點提示:《正面管教》系列書籍、理論及工具、方法等被引進後,特別受到中國家長的追捧。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面對一個蓬勃鮮活的小生命,任何方法論都是微末小道,只有來自於父母的接納、共情、真實的“愛”才是無上王道。不懲罰也不嬌縱,很難做到嗎?其實不。對子女“足夠好”的愛是不以負面情緒而遷怒,是默默的理解和中肯的引帶,是給予他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的“積極期待”。
3、樹立榜樣——自家父母,性別能量
“樹立榜樣”是小學生三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前文提到過,不少家長嘴裡常唸叨“別人家孩子”,其初衷也是想給自家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結果卻是起了反作用,為什麼呢?
因為所選擇榜樣的範本不對。
小女孩兒天性上願意模仿母親卻崇拜父親,小男孩兒天性願意模仿父親卻依戀母親——這就相當對路了。父親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愛他們的母親,而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則是愛他們的父親,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嘴,舉個例子:
小男孩膽子小,不願意一個人睡,臨睡前各種鬧騰廝纏,乙媽媽說,“你咋就這麼膽小?在自個家裡睡覺,又不是在野地裡,怕什麼怕?跟你爸一個德性。你奶奶說你爸小時候……叭啦叭啦”——殺傷力指數直線飆升,既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強化了孩子“膽小”這個弱點,最狠的是從根子上持續進行時的扼殺了男孩子對父親陽剛、自信、獨立、堅強等男性力量的崇拜。
甲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哦,兒子是因為怕黑所以不願意自己睡呢?還是想和媽媽繼續玩一會兒再睡?想再玩一會兒啊?那咱們就繼續講故事好不好,再講五分鐘,然後你就自己去睡。我們小毛可像爸爸了,爸爸小時候就特別勇敢,自己一個人能做許多事呢。小毛長大了,也會像爸爸現在一樣棒哪,車開得好,字寫得好,工作幹得好,就是對咱倆也都特別的好哦……”“噓……”媽媽說著,豎起食指點點兒子的唇、再點點自己的,表示兩個人共守一個秘密。兒子對著媽媽會心一笑,再給一個響亮的晚安吻,然後愉快地自己去睡。
要點提示:父親,是小男孩兒人生之初最好的榜樣;母親,則是小女孩兒人生之初的最好榜樣。所謂成長之道,就是幫助並引導孩子將蘊藏於身體內部的生命能量及性別能量儘可能地釋放,男孩子要像父親一樣、像太陽一樣開拓、衝刺、積極、奮鬥且生生不息,女孩子要像母親一樣、像月亮一樣平和、含蓄、流動、聖潔且奕奕向榮。
真正做好一件事最具勝算的策略,是透過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不斷地、耐心地迭代最佳化,也許一開始確實不完美、做的不夠好,但是隻要開始去做了,一點點投入精力在裡面,結果當然會是越來越好,家長的自我賦能及教育方法提升是如此,小學生主動學習勁頭的有效提升,亦如此。
回覆列表
小孩子不主動學習本質上是學習能力發展不夠造成的,但是學習能力是和其他能力一樣,都不是父母給的,而是後天教育環境影響的,在諸多教育環境中,家庭教育是其主要原因,因為學習習慣的形成是出生後到上學前這一段時間養成的,而不是上學後在形成,歸根結底主要是:過度看管、過度溺愛、過度驕縱。
1.很多家長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能正確的認識,認為孩子很聰明卻學不好,就是他自己不想學,其實不然,孩子在前期也就是出生到上學前,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從而導致發展能力滯後,最後孩子想學卻學不會。
2.有的家長看孩子學習不好,就到處找補習班,個人認為是沒有太大的作用的,因為在孩子有好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下,對個別科目的知識點補習是有用的,而如果孩子不是那麼的好,得到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會越來越不愛學習,最終發展成為厭學。